采风不知陆凡何意,只是按照他往日惯例问了句“先生,今日话本还看么?”
“都有什么?”陆凡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采风听他问完才答“东武书生所写《突厥小相公》还有夜幕过客所著《前代宰相二三事》。”
陆凡了然,眼睛还未离开棋盘,道“这夜幕过客是何人?怎么从未听说?”
“不知。不过最近三日才突然出现,且所有书目几乎都是关于前代宰相燕鸿惊的。”
“哦~”陆凡继续在棋盘上行进,一子落下头也没回,声音却是坚定异常“查。”这意思肯定是要查清背后之人了。
采风道了是,随即又好像想起了什么,道“先生,之前已查过一次,一无所获。还要再查么?”
陆凡摸了摸下巴,指尖夹着一枚棋子似乎在思索什么,等他把子落了,甫一歪头,漫不经心道“这样么?倒是有趣。那先不必查了,把书给我,我来会会这位夜幕过客。退下吧。”
“是。”采风将那话本放置在陆凡身前的几案前,又隐到柱身后。他不懂陆先生到底是何意思,但只要是先生的吩咐,听了便是,不会有错。
御书房内,太傅大人在众臣集议后被皇上留下,被几个官员看到了,都是忧心忡忡。这皇上到底在想些什么,前段时间才让太傅掌了礼制,这回有又单独谈话,你不是要在给他个实权,管别的差事?这可够让人忧心的。
不光其他人如此,就连太傅本人也甚为忐忑,如坐针毡。照理说他兢兢业业教导太子八年,当是没犯过什么大错,太子也对他礼遇有加,难道皇上当真要给他什么差事?真真不得而知。
因此他看着眼前嘴角含笑的皇上,亦是忧愁不已。
“房爱卿,可知朕为何要你留下么?”皇上开口了,不见任何愤怒,依旧一脸平静。房柯不知该如何回答,但也只能平心而答“臣不知。请皇上明示。”他双手交叠做了一礼,以表示恳切。
皇帝似乎看出了他的忧虑,于是道“爱卿不必紧张,只是说些家常。”跟皇上聊家常,那可当真在老虎屁股作揖。
房柯未答,只听皇帝继续道“爱卿可否听说京中有些传闻?”
“陛下所指是何传闻?”
皇上看他问的认真,稍稍思考片刻,道“房爱卿可当真是为了燕爱卿甘愿守在东宫,不再参政么?”
房柯不明所以,但皇帝的语气和表情都说明这件事没那么简单。“皇上为何如此问?”
“无事。只是随便问问,当初你求朕赐婚时朕还惊奇为何突然求娶那位已有身孕的候府之女,还给孩子取名行止,当真用心良苦。”
“皇上,这……”这根本毫无关系吧。但皇上似乎为了避免他的尴尬,赶忙接起话来“房爱卿莫要羞怯,我今日留你下来其实还有一件要事。”
“你可知最近西南叛乱。”
“有所耳闻。”
“说实话。”皇上的神情暗淡了一下“最近几年,我四方国境并不太平。而今有无甚雄韬大略之才,当年朕即位,你与燕相都是我大兴左膀右臂,他一介宰相行军在外,为我大兴立下汗马功劳,爱卿则在朝中立律修规,稳固百姓。我大兴一半基业都仰仗二位。”
“朕本以为,有此忠臣良将,我大兴必昌隆百年。却没想到,燕相身陨沙场,爱卿又自退朝外,最近几年,邻国缕缕来犯,当真危急。而今朝中无猛将,无有勇善谋之才。想必爱卿也看得出,当日围猎,只要有所长,朕都将之编入禁军,当真不敢放过任何一位良才,若非情势紧迫,我也想让这些少年们在父母膝下多嬉笑一阵,但现在——”
“唉!”皇帝叹了口气,似有无奈还还有自责,他的手渐渐攥紧了,手指慢慢蜷缩,似毫无痛觉一般将指甲陷进更深的肉里“都是朕的错,是朕没用,才让我大兴内忧外患。”
见他如此自责,房柯亦是百感交集。身为一国之君,万人之上,若是将此事压下,粉饰太平,待到他日东窗事发,来个自刎、流放,自能得个不错的名声。或者随便找个理由,说一句臣下不力,国君不得已,那估计也能堵上一半人的嘴巴。再不济,纵情享乐,当了那昏君,也不会有人敢多说什么……但,若是将此事加诸己身,很可能会劳神费力又得了骂名,怎么也算不得一个最优之策。
不过这份勇气,倒担得起“国君”二字。房柯沉吟片刻,问道“陛下究竟想与臣说什么?”他十六岁便入朝做了太傅,与皇上相处也快十年光景,他不喜朝堂纷争,有旧友原因,亦有自身不济之由。但若是陛下当真有事托付,他也不会推辞,只是怕自己不善谋略,难成大事罢了。
“爱卿,若是朕让你做个恶人,你愿不愿意?”又像是怕他为难,皇帝思忖片刻,转而道“若爱卿觉着为难,不必勉强,朕只是实在无法,才……”
还不等他话说完,房柯便道“臣义不容辞。”他的神情如此的坚定而决绝,似乎与那一贯温和的品性全然不符。皇上了然,点了点头,他原以为按照房柯这种不理纷争的性子,即便是再怎么动情晓礼,他也不会做什么改变,假使他不愿意也绝不勉强,就由他自己来做这件事,也是应当。
“臣义不容辞。”似乎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房柯将那一字一句又重申一遍,皇帝原本震惊的脸上一下子也变得肃穆,他拍了拍房柯的肩膀,极为郑重。
“太傅大人,朕……”他的手有些颤抖,眼中似有万千感激,但怎么也说不出口。
房柯见他如此,平静道“皇上不必多言,这是为人臣子的责任,陛下今日既有托与我,端的如此珍重,我若再不应了,着实不知好歹。再者说,陛下为人,臣不说一清二楚,也知晓一二,若非迫不得已,陛下断不会向臣开此金口。”
他一席话说得有理有据且分毫未差,皇帝不由佩服他的觉察之力,即便多年没有参政,太傅大人依旧卓然超群。不由讪讪。
“太傅大人,我知你一贯名声甚好,所以这件事由你来做,再适合不过……”
这一谈便是三个时辰,天色渐沉。等房柯回府,吴伯已经将晚饭呈上“老爷,今日晚饭已备好,您慢用,还有,您要的话本,也已放进您的房中。”
“知道了,辛苦你了,吴伯。”房柯坐在桌前,跟吴伯道了谢,他对人一向如此,不热络倒也不能生疏。
“老爷说笑,分内之事,自是应当。”
房柯知道他会这样说,倒也没回什么,只是平日这时候吴伯给他准备好饭菜之后自然便回退下,今日居然还在,不由得让他一惊,如此不寻常,当是有事要禀。房柯也不多做隐藏,问道“还有何时?”
吴伯从善如流“回老爷,今日少爷嚷着让出府,夫人不让,把他打了十大板,现在正闹脾气,哭喊不停呢!”
“惜芳可有法子?”
“夫人直说不管便是,哭不动了自然不哭。”这的确是她的行事风格,不过奏效估计得后半夜,家里的下人估计都被他嚷的睡不着了。
“知道了,我待会吃完饭去一趟,你帮我准备点东西。”哄小孩他并不在行,只是这孩子一向都喜欢那东西,见到就会安生许多。
“是,老爷。”吴伯消失一会儿,没多久就准备了一件花哨的事物,颜色花花绿绿,看起来像是孩童喜欢的东西。
房柯住在东厢,母子二人都住在西厢,这东厢寥寥几人,出了吴伯还有几个小童之外就再无旁人,冷清得很;但这西厢不一样,三五婢女叽叽喳喳,刚一进门,就听到一阵呜咽的哭声还有一堆人的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有婢女见是家主过来,风风火火就跑去通报了,那声音隔着几间房依旧听得清清楚“夫人,夫人,老爷来了,老爷来了——”
房柯无奈摇头,走进一件哭嚎震天的屋子,这小子真不知哪来的力气,喊这么就都不累的么?
吱呀——
门开了,但见屋内物品凌乱,摆件亦是东倒西歪,循着生源而去,只见一粉面白皮圆滚滚的小孩躺在屋内的皮毛毯上扯着声音嘶嚎,那声音一阵弱一阵强,拖拖拉拉,极有喜感。
他走到那小孩身边,盯了他半响,直至那孩子哭累了缓口气的当口睁眼瞧见了他,登时一下止住了哭声,坐了起来,睁着大眼,似乎有些惶恐地叫到“爹爹”
“诶,怎么了,阿行?不哭了么?”他一向温和,对待小孩更是耐心十足,看他懵懵的样子,顿时觉得可爱,将他抱在怀里,捏了把脸。
小孩似乎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老鼠,一动不动地待在他的怀里,任其蹂躏,仔细看去,那孩子的眼睛竟然是琉璃一样的瓦蓝之色,肤色也比寻常孩童白上许多,当真漂亮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