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喜家离二手商店没多远,才走了几分钟的路,就找到了一个小院子,从外边往里面探头,就能看到院子里乱糟糟的,堆着好多家具,徐梦一看到这些,眼珠子都要直了。
跟她想象中的还真是不一样,这里的货还有一些都挺新,甚至还有七十年代流行的十二寸电视。
这会儿国产电视已经生产出来了,城市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有些人家就淘汰掉了十二寸电视,换更大的或者进口的彩电,这种电视机随着时间的改变,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徐梦也已经是很多年没见过了,一见之下就觉得新奇,盯着看了又看。
常喜以为徐梦是馋那台电视:“我家就有电视,这么小没什么好看的,栓柱叔你这里有床板吗?”后面那句话声音很大,不知道是对着谁说的。
这时候徐梦才注意到,一堆电器里头正有个卷发的男人埋头在里头,听到喊他才抬起头,目光在徐梦身上扫了扫,指向里头说,声音闷闷的:“床板多了去了,里头很多板子,不过当床板的要够大,你自己能翻得到吗?”
这人大概是三四十上下,胡子没刮,长相有些潦草。
说完,那人又低下头捣鼓什么的去了,让常喜自己去找。
常喜跟王栓柱挺熟了,小时候躲猫猫就喜欢往这边钻,马上拖着徐梦就往里头走,一边走一边嚷嚷着:“栓柱叔,这是我一朋友,你待会儿给她算便宜一点啊。”
“你买个床板还不如买个床,床也没有多贵。”
常喜看向徐梦。
徐梦想了想:“我还是买个床板。”
万一搬家好搬,再说了她现在是真没钱,等以后有钱了再买个架子。
两人在里面翻翻找找,还真让她们找到了一块适合做床板的板子,板材比较旧了,大概一米五宽,长度也凑合,被压在一堆破破烂烂的旧家具里面,那屋里面可能是太久没人整理过了,好多家具胡乱的堆在一处,徐梦真的怀疑,这里要是起一把火,真的能烧的干干净净。
两人好不容易把床板子翻出来,顺便把外面烂掉的家具整理到一堆,这才抬到外头给王栓柱看。
这个时候徐梦才注意到,那男人正在修一台电视机。
常喜笑盈盈的:“栓柱叔,你这板子都放了多久了,里头好多东西都没人清理,刚我跟徐梦翻了半天把里头都翻乱了,顺便给你整理了一下,你待会儿看到一堆旧木头,可不是我翻烂的啊。”
王栓柱抬头看了一眼床板子,不在意的说:“算了,你抬走吧,这玩意儿不值钱。”
常喜眼前一亮:“真不要钱了?”
王栓柱赶紧摆摆手:“快点走,别耽误事儿。”
他家这外头也摆的乱七八糟的,一个破床板横在这里,确实很占地方。
徐梦还想说什么,已经被常喜推着赶紧往外头走了。
“栓柱叔有钱,他可不是靠卖这些个赚钱的,你看到他修的电器没,修好了就能卖钱,这些才是挣钱的行当,这床板放在里头,八成最后得劈了当柴火烧。”
徐梦却觉得人家劈了至少能烧个几天,让她拿走了,那就是白白拿走的。
床板不重,但这玩意儿没有着力的地方,两人抬着有些费力,走到门外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下。
这时候正好看见巷子里来了三个小男孩儿,打头的孩子也就七八岁大,手里抱了个收音机,一串儿走进了王栓柱的院子。
“栓柱叔,收音机你收吗?”
“刘进,你要卖收音机?”是王栓柱的声音。
“嗯。”孩子的声音低低的传了来。
王栓柱说:“你怎么要卖收音机了,这东西可是你爸留下来的,家里有什么困难?”
常喜凑着听了一耳朵,冲徐梦打了个手势,两人把床板靠着墙搁下,她又进了院子,叉着腰问刚才那孩子:“刘进,你怎么要卖收音机,是不是乱花钱了?”
那孩子沉默了一下,抱着收音机突然起身,一溜烟的从王栓柱的院子里跑了出来。
身后跟着的两个孩子也赶紧跟着哥哥跑,老二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勉强还能跟得上,老三才三四岁,跟在哥哥后面本来就很艰难了,这俩孩子一撒腿跑,老三就急了,跑了几步“扑腾”一下趴在了地上,然后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这孩子长得秀气,哭起来更是像个小姑娘似的。
常喜赶紧把最小的孩子抱了起来,追着两个大孩子就跑了出去,等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不过这时候手里就没有孩子,看样子是给人送到了家去了,两人继续抬床板回家。
床板搁上了红砖上头,徐梦试了试:“还挺结实的。”
常喜说:“我觉得还是买个架子更好。”
徐梦:“等我们找到固定的住处就买。”
这时候冯燕文刚好拎着东西回来,见两人已经把床安顿好了,试了试也觉得满意,什么床都行,只要能睡觉就可以,就是没有棉絮垫着,这底下硬得很,好在现在天很凉快,铺上草席子就能睡了,她买回来了草席,又买了三块毛巾,一块是给她俩洗脸用的。
这会儿的人不就讲究,母女两个可以共用一条洗脸的,洗澡毛巾肯定是要分开的,一人一条,另外一个盆一个桶,两把牙刷一只牙膏,一个搪瓷杯子。
买齐这些,冯燕文身上的钱也差不多都花完了。
“幸好床板没花钱,人家白送的。”徐梦感慨了一声,不然她跟冯燕文真是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冯燕文听说床板是人白送的,觉得不太好意思,到底是承了常喜的人情:“等咱们有钱了,给人送点吃的去。”
常喜听了说:“这样最好,栓柱叔不在意这些。”
顺嘴带出去几句王栓柱这人的过往,这人之前是做二手家具贩子的,后来渐渐捣鼓起来电器,渐渐学了修理电器的本事,他也不上门给人维修,专门收这种二手电器,不好用的就给人修理一下,转手就能赚大钱,渐渐的家具生意倒是次要了,听说王栓柱媳妇死了以后,他一个人住在那边,连收拾都没人给收拾,倒是个可怜人。
冯燕文叹了口气,看来有钱也没什么好的,一家人齐齐整整最重要。
没安顿下来,这几天得在外头吃饭。
常喜大手一挥:“吃饭的事儿好解决,我爸妈发的饭票都吃不完呢,晚上咱们仨去单位食堂吃去,明早上我去食堂买点馒头。”这天气包子容易坏,馒头从早放到晚都没关系。
冯燕文觉得这样不好,住了人家的房子,还要蹭人家的吃喝。
徐梦却大大方方的谢过了:“行啊,这几天我手里头拮据,就靠你啦,等我有钱了请你搓顿好的。”
常喜嘻嘻哈哈的应下了,她爸妈虽然很宠她,但零花钱给的却不多,她可以食堂自由,却是很少能出去吃饭的,于是挽着徐梦的手说:“那我就指望你发财了请我吃好吃的。”
冯燕文眼底这才浮现出几分笑意,等几人把房子收拾好了,就一起去常喜父母单位的食堂吃饭。
铁路局是个大单位,食堂的伙食很多样化,南北各种口味都有,徐梦好久没吃过米饭了,看到就馋的很,常喜索性点了一斤米饭,外加一个小炒肉,一个茄子,一个豆角,都是这个季节的时令菜,用的也都是饭票。
等饭菜上齐,三人便吃了起来。
像铁路单位这种大食堂的师傅,手艺自是相当不错,尤其是小炒肉这种菜,在外头的饭馆里未必能吃到这种味道,连冯燕文吃了都赞不绝口,连连说:“当初我们学校教师食堂的大师傅都做不出这样的水平来。”
说完眼神又黯了黯,失去这份工作,对冯燕文来说是非常可惜的。
徐梦是谁啊,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一边夹着菜一边说:“妈,你英语可是正规学出来的,不像有些人,教师进修学校学了几天,就跑去当老师了,你放心咱们肯定能找到比当老师更好的工作。”
冯燕文却是苦笑,她是不相信还有这种好事。
现在是九十年代,还是流行铁饭碗。
常喜见气氛低迷:“徐梦,你这是打算长期搬出来了,那你打算跟阿姨干点啥?”
在调解气氛这方面,徐梦是永远比不过常喜,但她就搞不懂了,常喜看着是情商很高的那种人,前世怎么会被那样的男人给骗了,到后来就算是离婚了,男方也捞走不少钱。
“我打算去火车站广场做点小生意,怎么样你感兴趣不?”
“我吗,我还是算了。”常喜摇了摇头:“让我爸妈的熟人看到我在搞这些,没好好读书,回头告我一状,有我一壶吃的。”
这会儿做小个体多少有点丢人。
徐梦索性对常喜说:“还剩一年,你索性再努力一把,搞不好考上大学了呢?”
九十年代的京市户口可是香的很呢,高考的录取也比别的地方容易不少,常喜的成绩就算一般般,奔个大专过去,应该也不难吧。
20个小红包,前排占座[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