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四方来食 > 第30章 29. 着陆

四方来食 第30章 29. 着陆

作者:发条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16:07:25 来源:文学城

何应悟拎着印了药店logo的塑料袋,跑出了一脑门的汗。

他满心都是谈嘉山,顾不上与在门口不知道来回踱步了多久的谈乘潮掰扯,径直打开门,蹲到烧得耳朵都红了的谈嘉山身旁。

在福利院长大的何应悟格外擅长照顾病患——量体温、喂药、贴退烧贴,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下来,原本煎熬得无意识辗转的谈嘉山终于安静下来,左右互博的眉头也松懈了些。

挤进门后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在客厅里坐立难安地盘了半天果篮的谈乘潮见何应悟出来,快速站起身时险些把椅子带倒。

他笨手笨脚地拉住椅子背,期期艾艾地问:“那个……哥他还好吗?”

“发烧39度呢!你说好不好?”何应悟不算客气地反问道。

何应悟鲜少发脾气,只是一想到谈嘉山的病因大概率来源于这家人的阴阳怪气,他便气不打一处来。

鬼知道谈乘潮是不是打着探病的幌子过来落井下石的?

他不着痕迹挡住往卧室那边走的谈乘潮,委婉拒绝道:“嘉山刚睡着,你最好先别进去。”

谈乘潮点点头,失落归失落,倒没有继续纠缠的意思。

只见他转过身,去厨房找了把小刀,一步步朝着何应悟走来。

这持刀悍匪想趁病弑兄!

何应悟如临大敌,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展翅摆出威慑的姿态,谈乘潮便把刀尖朝向了——果篮里的水果。

“……”

看着谈乘潮老老实实给脆柿、桃子削皮切块后泡盐水,又把剥好的石榴粒、柚子肉仔细挑出来往碗里装,好不容易从心惊胆战中恢复过来的何应悟默默踢了个垃圾桶,方便对方将手边的果皮残渣往里扫。

或许是知道自己在这里不受欢迎,谈乘潮并不像父母那样表现得咄咄逼人,这逆来顺受的委屈样子反而叫何应悟不好找由头将人扫地出门。

何应悟原本还觉得他们兄弟俩长得像,可他看得越久,越觉得这兄弟俩差异极大。

与从不屑与人虚与委蛇的精神内核坚定的兄长比起来,谈乘潮的长相与处事方式都要更圆滑、更软和些——至少谈嘉山绝不会在外人面前露出谈乘潮这种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可怜神色。

尽管在短短两次的见面中,谈乘潮表现得无辜且无奈,似乎还因为父母的原因对谈嘉山怀有歉意。

但对方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私生子身份,本就是坐实谈父为夫不忠、为父无德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这道客观存在且永远抹不平的深堑,横亘在谈嘉山与原生家庭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上,立场天然对立。

陈伤累累如此,如果仅仅靠这谈乘潮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就能轻轻揭过的话,那未免显得背井离乡四年之久的谈嘉山的苦痛过于可笑。

对情绪感知极为敏锐的何应悟当然看得见谈乘潮的矛盾和迷茫,但他不是圣人,更没兴趣像做事实采访抑或匿名评审一般去和对方分析孰是孰非。

就算没经历过对方所承受的酸辛,但光从只言片语中抓住的外表看似无懈可击的谈嘉山的脆弱,也足够叫何应悟无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哥他刚接手谈家食府的那会儿,对面刚开了一家竞品餐厅。”低着头给柚子肉摘干络的谈乘潮没头没尾地来了这么一句,手上的活也没停。

“那会儿比较年轻的几个炒锅师傅全被对方以高薪挖走了,消防和食品卫生安全这块更是每个月被举报一两次,走访整改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营业额下降得厉害。”

“那时哥哥才刚毕业,压力大得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碰上换季更是会频繁发烧……我找过来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担心他身体不舒服还硬撑着,但看到有你照顾他我也就放心了。”

“只是他生病时除了清粥、水果,其余稍微带点荤腥的都吃不下去。所以我把处理好的果切泡过了盐水,一时半会儿应该坏不了;如果哥要是饿了的话辛苦你带给他,可以吗?”

此刻的何应悟看不见自己的神态,如果有面镜子,他或许能从自己抿着嘴的凝肃表情中找到谈嘉山的影子。

为此,谈乘潮显然把自己对谈嘉山的敬重移情到了何应悟的身上——虽然他并不清楚这位年轻的男生与哥哥是什么关系,但他潜意识里相信对方的求情或许比自己的硬泡来得更有用。

“从爸手里接过谈家食府这几年来我做了很多努力,最近店里的几道餐品还上了《四方来食》的读者推荐榜单。虽然比不上哥哥接手时候那么繁荣——但只要我在一天,就会守好哥的心血、尽力经营好这个店,等他回来把谈家食府还给他。”

何应悟没有表态,尽心尽力地扮演着一位只听不说的旁观者。

说到这里,谈乘潮的语气里甚至带上了恳求的意味,大概是怕吵醒了在卧室里休息的谈嘉山,他的声音放得格外低:“你一定是我哥很好的朋友,对吗?”

“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请你给我一个他的手机号码吗?我一直把谈嘉山当作亲哥,这几年我想尽办法,也没能联系上他……”

何应悟及时打断了谈乘潮的恳求,说:“我有你的名片,你今天说的这些我也会如实代为转达,其他的等他醒来以后再说吧。”

先不论自己也没有谈嘉山的私人联络方式,就算是有,何应悟也不可能仅凭谈乘潮乍听之下诚挚的一面之词,贸然替当事人做出决定。

谈乘潮纠缠无果,只得从公文包里翻出了自己所有的名片郑重其事地托付给何应悟。

送走不请自来的客人,差不多也到了谈嘉山第二次服药的时间。

何应悟推开卧室门,将沏好的温水放在床头柜上,摸了摸谈嘉山温度稍降的额头。

他拨开对方被冷汗浸湿的额发,降低声音:“嘉山?”

.

在少年时期,谈嘉山总是梦见自己从高处往下坠——有时是在吊桥上崴了脚、有时是在爬山时遭遇滚石。

本身就有恐高症的他在失重感里陡然惊醒时,难免心有余悸。

谈母照着手机上小广告乱跳的周公解梦软件翻了个遍,略过其中意义不祥的解读后,坚信是因为这段时间儿子的身高窜得太快,以至于大脑未能及时适应视角落差——于是把算力分配给学习的脑细胞在白天还算冷静,但趁谈嘉山睡着了,便开始在梦里哇哇大叫着表示不要跳楼、不要跳楼。

可明明已经过了身高增长的年龄段,但谈嘉山又一次被拉进了久违的坠落梦境中。

成片的极光与流星尾焰在宽阔得见不着边的天际交相辉映,他被强光刺激得眯上眼睛,像一颗脱离轨道的行星碎片,沉沉地向着陆地的方向急落。

不知道向下坠了多久,谈嘉山终于从平流层横着吹的风里嗅到些许稀薄的空气,更为真实的失重感瞬间裹了上来。

太阳穴在狂跳,僵硬的肌肉更是不听使唤,谈嘉山咬着牙、连嘴也不敢张开,害怕不规律泵血的心脏发现出口,带着内脏被一同挤压出体外。

尽管恐高症发作,但他还是尽量将四肢摊开,避免自己在下坠的过程中不受控制地翻转。

眼前掠过一架平行航行的飞机,其轨迹与谈嘉山坠落的方向相垂直。

望着机尾翼上的显眼标志,谈嘉山不由得想起自己头一回坐飞机的场景。

如今以四处奔波为业的评审员,在上初中之前其实连赣省都没出过——毕竟每逢节假日,他不是在店里帮忙,就是在补习班上课。

谈嘉山倒觉得没什么,因缺少陪伴而心怀愧疚的谈母却过意不去。

只是那时餐厅体量还不大,作为主厨的母亲实在抽不出时间,便不顾谈父的反对,给谈嘉山报了那时极为流行但价格昂贵的研学夏令营。

外出旅游的兴奋与第一次坐飞机的恐惧追逐着谈嘉山,澎湃的心情终于安定下来些许,他才留意到身侧的妈妈正在垂头偷偷抹泪。

“一想到过几年还得送你去外地读书,说不定以后工作、成家也不在赣省,我就忍不住提前开始难过哩!”

由于牛奶这一类的液体过不了机场安检,见不得浪费、只好现场开盖畅饮的谈母忍不住借奶消愁,“要是崽崽你长不大就好了,见一面少一面……好舍不得哟!”

谈嘉山哭笑不得地保证每天都会打电话回来,这才安慰好自己忧伤到吨吨吨狂饮酸奶两大杯的亲妈。

那时他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当时国内路程最长的航班,也不过只需要飞行6.5小时,便能轻易跨越近两千公里的距离。

写信、邮件、电话、视频,如今的联络方式多到叫人眼花缭乱,只要妈妈愿意,她可以在任何时间联系到自己。

但谈嘉山忘了,地理上的距离再近,也跨越不过生死之间的维度。

ICU抢救室的那道门薄得像纸,无数人在它面前恳求、下跪,却依然无法从死神的镰刀底下拉回近在咫尺的至亲;

墓园里那一抔的土湿润而肥沃,它能催发任何一颗坚硬种子的生机,但独独不能叫地下长眠于此的亡者复生;

过塑机能减缓照片泛黄、褪色的速度,可没办法加固在脑海里越来越模糊的音容笑貌。

时光的列车永远向前行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停留、掉头,错过一程站点的旅客除了手握着单程票忏悔,作其他反应亦是徒劳。

谈嘉山继续下坠——

与飞机相比,他渺小得像之只游走于沉重与轻飘飘之间的蚂蚁,谈嘉山背面朝下跌进云里,被暗雷轰鸣的深色气雾所吞噬。

这云垛子厚实得像老师傅弹出来的棉被,挣不开、推不动。

火花带闪电的雷暴在谈嘉山周围噼里啪啦地炸开,雨滴乱窜得比剥橘子时呲出来的汁水还要没规律,细密地浇得人烦躁,甚至叫谈嘉山隐隐有种即将溺毙的错觉。

谈嘉山不喜欢下雨。

每逢下雨,路面上总是湿哒哒的,走快了污水便会溅上裤脚,恶心得谈嘉山想吐。

可也只有下雨的时候,全年基本无休的妈妈才能放下锅铲休息一会,顺道来学校接谈嘉山放学。

平时就不怎么着家的父亲,关店时多半要约朋友出去聚会喝酒,于是下雨天便默契地成了母子间心照不宣的放松日。

拼乐高积木、用厨房香料做香薰蜡烛、比拼谁能更快削出一条完整的苹果皮、用鸡蛋壳雕花……

雨水成了暂时的隔绝罩,在它的覆盖之下,再没营养的事情,极少有单独相处机会的母子俩都能干得津津有味。

谈嘉山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那个发高烧的雨夜,屋外筷子一般粗细的雨欻欻往下刺,药瓶里的冰凉液体照着雨水的节奏,咕咚咕咚地往身体里流,灌得他的血管几乎要结冰。

妈妈看不下去,找护士借了邻床刚打空的生理盐水瓶子灌了热水、裹上毛巾,暖在他因为输液而浮肿的手掌下。

那一夜的雨是热的、是咸的,每滴“雨水”里都蕴含着母亲恨不得以身代受的怜惜。

从那以后谈嘉山更讨厌下雨了。

他还在往下落——

与谈嘉山下坠方向相反的,是从陆地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其中夹杂着一丝生炝辣椒的辛辣味道。

往烧热的锅里丢几根青椒,烧到虎皮皲裂,荤能炒猪肉、素可酿豆腐,这是妈妈除豫章酥鸭以外,最常做给急着出门的家人的快炒菜。

嗅闻着熟悉的味道,谈嘉山轻轻地落在妈妈的背脊上。

准确说,是背带式的襁褓内——这是在学会走路之前谈嘉山睡得最安稳的摇篮。

在火舌舔锅底时发出的轰鸣声、锅碗瓢盆硬碰硬的撞击声之间,年幼的谈嘉山听见大堂里有食客在锲而不舍地叫唤。

他仔细辨认了会儿,意外发现对方口中叫着的并不是身为主厨的妈妈的名字。

“嘉山?”

高热在眼前蒙了一层厚厚的滤镜,谈嘉山看不清楚。

他怕自己再往下落,本能般的循着声源抓住来人,仔仔细细地缠上去。

令人作呕的失重感奇迹般地消失了。

停止下坠的谈嘉山像一位在海上漂泊了四年的水手,乍一靠岸,摸到这片温暖得仿佛是为他量身打造的着陆点,居然产生了迫不及待得到归属、又害怕被拒之门外的复杂情绪。

只是还容不得他犹豫,这片土地便主动伸出了柔软的藤蔓,不容拒绝地裹了上来。

谈嘉山被稳稳当当地接住。

风吹过来,他不再飘无定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29. 着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