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云录 > 第13章 成阳姻旨

水云录 第13章 成阳姻旨

作者:吴西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6 05:52:43 来源:文学城

殿试是十一月初一,魏敏在这天之前抽空进了趟宫,向她的皇帝侄子表达了一下她大孙子朱维想去修史馆深入参加研究史册等系列工作。

魏寅先是热烈表扬了朱维的好成绩,虽然未能进入前十参加殿试,但榜上有名已是我们大兴朝勋爵子弟的绝佳榜样,姑母真是教导有方,一门三进士 ;其次表达了遗憾,怎么那么好的孩子就愿意去修史馆跟老学究们为伍呢,这大好河山不得青年才俊们多多参与吗;最后忍痛同意他那大表侄去修史馆,一来彰显公平公正,这公府出来的孩子可没有往实权方向去啊,二来显示当朝对史册编撰研修的重视,这排名十四的大好新科进士朕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派去了修史馆,朕对这史官队伍的发展和历史研究是真的很上心很舍得啊。

魏敏心满意足地从太元殿离开,但她知道里头那位更心满意足。

自从魏敏生下第一个孩子后,老两口,不,当年还是小两口,就计划上了,辅政长公主啊龙首玉牌啊从龙之功啊世代袭爵啊军权在手啊......树大招风啊,万一哪天被圣上忌惮了怎么办,亲姐弟?这一两代的没事,谁知道往后哪个圣上就把咱后代灭了把咱挖出来那啥了可咋整啊。

于是!从老定国公夫妇还在世时,大家就确定了——弃武从文!不搞世家联姻!

但架不住孩子聪明啊,一个个的不是探花就是上榜,要么就是去宫里当掌教,再来个朱维,好家伙,你们定国公府世袭的不是爵位,是科考吧。

随着朱成松告老离开军营,朱钦朱铭皆由科考入仕,朱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大大减退,除了逢年过节一些老部下的礼尚往来,已无经营。现在朱维作为定国公府长房嫡脉,中举后自请去修史馆这样的冷门地方任职,的确是再度减小了朱家树大招风的可能。

朱家在朱钦这一代真的太受先皇宠爱了,公布名次朱钦中举探花后先皇只恨怎么没认出外甥的文采给个状元,探花就探花吧,一路着力培养,明眼人瞅着就是往宰辅之位去的了;过了几年,朱铭又中,先皇已去,圣上登基不久恨不得效仿父皇再培养他老人家一个外甥,但在魏敏夫妇的极力劝谏下才作罢。而朱锦,先皇疼之比诸位公主有过之无不及,请当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才女闻大家入宫教学数月,朱锦是除了先皇自己所出的几位公主之外唯一的宫外学生,最后更是和魏舒一起被闻大家正式收入门下受教5年之久。

魏敏夫妇那几年整日提心吊胆的,天天害怕先皇给几个孩子指婚。

果不其然,先皇还真有意思指婚,曹氏嫁与朱钦就是先皇做的媒,先皇的意思是有法学渊源的岳家一定能够助力大外甥做一个公正清明的好官啊!而魏敏和朱成松则是,好哇好哇,一家子公正严明,家风严肃,也不是什么有爵位的世家,好好好,树又能小点了。

到了朱锦恰逢婚配时,魏敏夫妇又怕了,甚至更怕了,万一指婚给皇室他要亲上加亲可咋办啊!结果,朱锦自己去与先皇说看中了容家二郎,舅舅你就说让不让我嫁吧。

魏敏夫妇又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容家二郎上头有哥哥,不用继承家业日后分府别住了就更好了。虽然有个妹妹刚嫁进茂王府为侧妃,但也比咱闺女成了王妃强啊。没事,现在也和离了,外孙女都姓朱了,绝没有攀附小容妃外戚之意啊,苍天明鉴啊。

到了朱铭,不用怕了,先皇他老人家驾鹤西去好几年了,魏敏相中了张太医的闺女,两边一相看也算初步情投意合,就成亲了。还好还好不是世家。医学世家?没事没事,跟实权不沾边。

魏寅看着姑母离开的方向,他的确很满意,心中舒畅,有名声而无实权,是他对所有宗亲外戚的理想状态,世袭的人家无人任职也无所谓,有爵位在也差不到哪里去,朱钦嘛那人家有真才实学还不许先皇和朕举贤不避亲吗?

对了,有权而无爵位也是他对所有文臣武将的理想状态。

殿试那天是初一,学堂不上课,冬日正寒,大家都在家休息。

午后,朱缃三姐妹围坐在火炉旁煮茶烤果子,一起给新生的小妹妹想名字。

不多时,邸报传来,今年秋闱前十名殿试已结束,三甲出炉。这邸报是发给京中诸司衙门和各州郡的,科考三甲是朝野最为关注的事,发出来没一会儿京中已经尽人皆知了,街上比放榜那日还要热闹,各州郡会馆和客栈又活泛起来了。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陆实,他是前十名里唯一一个不是出身寒门民间的考生。

陆实,榜眼!

一举刷新朱钦的探花名次,成为大兴立朝以来科考名次最高的世家子弟。

朱缃几个继续看着其他名次,曹氏和朱锦再一旁相视会意,小容妃可真是好眼光。

在满京城的热闹中,无人在意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被传入太元殿觐见。

按照惯例,吏部、礼部和直文阁要在腊月十五封朝前,将本年的秋闱进士按照各级各地报上来的空缺之位安排新科进士们的任职和品次,报上去给圣上亲阅,最终确定之后才能正式发出,待各位新科进士们正月后能走马上任。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新一轮的任职名单时,某天大雪纷飞的大朝上,圣上颁布圣谕,由尚书省直发,跳过了中书省和中书令容玉徽。

圣谕大概是这个意思,即日起,受封的王爷府中入了玉牒的王妃和侧王妃父家中父亲和嫡亲兄弟任二品以上官职的不得超出一人;宫中各位公主及宗亲王室内受封的郡主出嫁后,夫婿皆不得入中枢三省及不得任六部二品以上官职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王爷和大长公主们这一辈、现任王爷和长公主们这一辈都已婚嫁,不按新旨议论;往后的就都按新的办。

此旨一出,朝野震惊。后世称之为“成阳姻旨”。

最先惊到的是容玉徽,圣上竟然跳过了日常负责拟旨发诏的中书省,此次由尚书令亲自拟旨,直发门下省审查,着吏部和礼部执行。

在大朝上,他一阵阵冒汗,强撑着出了宫门,又赶上大雪天的,内汗外冷,直接病倒了。

再是一众家中有适龄孩子还想着能不能和皇室结姻亲的世家们,也得掂量掂量了,尚公主娶郡主的话,虚职虚衔是不愁,但仕途也就那样了。

再再是惊到了家里已经有了王妃侧妃和驸马的人家,啊,不会以后咱都要担虚职了吧。但下午就有新的旨意发出,云麾将军宣之梁加领靖城司。大家就放心多了,宣之梁是惟宁长公主的驸马,靖城司统管京城外围及周边防卫,不可不谓重职。这道旨意倒是没绕过中书省了,按日常由中书省拟旨下发。

容相爷顾不上了,病着呢。

不过半日,京城里的茶楼酒肆都议论开了。

茶客甲:“老王爷们这一辈的王妃侧妃家中还有多少父兄在世啊,就算在世的也早就告老恩养了。大长公主还有敏慧、颖慧、华慧三位,这三位的驸马也都致仕了。”

茶客乙:“现下还没有受封的新王爷,圣上的兄弟中受封的有英王、凌王、宁王,这几位的岳家可都是朝中重臣啊。”

茶客丙:“何止啊,舒宁长公主的驸马是户部尚书,鸳宁长公主的驸马主管盐税,惟宁长公主的驸马是云麾将军。”

一栏之隔的酒肆的小二一边打酒还一边搭腔:“那往后的王妃驸马都没有这样的了?”

送小麦来酿酒的粮行伙计抢着答:“那可不,以后这一二品的大官儿们要做王爷岳家公主婆家的都得想想清楚了。还有啊,那惟宁长公主的驸马云麾将军虽是三品,但人家现在担着靖城司呢,新鲜出炉的旨意。”

宣之梁的父亲就是当年朱成松的副将,出生入死亲如兄弟,惟宁和宣之梁还是朱成松保的大媒。

斜对面的云来酒楼大堂。

食客甲:“不知道陆家舍不舍得这顶顶好的儿郎去尚公主了。”

食客乙:“嚯,您也知道了?照我看,这圣上跳过中书省就是为了防着容相爷。”

食客丙:“我瞧啊,陆家未必不舍得,科考嘛,有一个没准儿就能有第二个第三个,可尚公主的时机可不多啊。”

邻桌的也伸着半个身子过来反驳:“你以为人人都是朱家,一门两代三进士,这可是榜眼,日后的仕途十有**在父亲叔伯之上,那陆家舍得?再说了,不尚公主也还有那么多世家贵女可堪匹配。”

邻桌乙倒是再反驳了自己的友人:“我倒是认同这位仁兄,现在适龄婚配的可是大公主,那可是大容妃留下的唯一骨血,皇后娘娘都发话了,届时以中宫嫡公主规制出嫁,可见宫中对大公主宠爱之重,陆家要是舍得大公子的仕途,做一门天家宗亲未尝不值。”

“诶,你们说说这定国公府会不会再迎娶一回公主。”不知谁又提了一嘴。

众人倒是有些哑然,是啊,朱维也中榜了,也是适婚年纪啊,除了大公主,还有好几位公主呢,就算朱维以后年龄大了,朱家还有三房的两位少爷呢。

边上一桌的出声道:“要我说,难。敏慧大长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公主,咱大兴朝开国以来三朝独一份儿的主,不说别的,就算现在大公主以中宫嫡公主规制出嫁,嫁妆能不能比得上当初朱家二小姐的嫁妆都不好说。朱府尹朱大人就不说了,可朱大夫人家中是大理寺卿,未必撑得起公主婆母的面儿。而三爷家的两位少爷以后可没有爵位,尚公主不太够格。”

公主与国公,如此显赫怕是难以重现。

众人倒也没有异议,讨论的中心仍是陆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