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漫春江时 > 第3章 浴佛佳节

水漫春江时 第3章 浴佛佳节

作者:衣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30 13:43:14 来源:文学城

清水沼的一天,从早晨寅时开始有声音,最早的是鸡犬,零零星星叫过,水里就会响起摇橹声,渔人张网出江,那时天色还黑漆漆的。

之后就是此起彼伏的汲水和倾水声,人声相和,哼唱吴歌,因此地聚居很多俳优伶妓,冲下来的水里混杂着腻子香粉,水里一道道浮红涨白。

天蒙蒙亮时,江面上已经帆影依稀,农人荷锄归来,妇人捶打洗衣,童子放完早牛,引牛到大泽边喝水,吹响短笛。

此时,叶子一样的扁舟载着茶粥果物、胭脂首饰等穿行大泽,船头多放一簇新鲜的时令花,沿水叫卖。吴人自称“阿侬”,声音绵柔,像鸟叫虫鸣,风声流水,每每从温狸屋前路过时,她都会出神地听一会儿。

江东少战乱,音律清雅平和,奏“清商乐”、跳“白纻舞”,与鸠娘教授的龟兹、高昌、凉州等地风靡的胡舞大相径庭。

在她心里,前者意蕴平安祥和,后者则是在乱离中生出的。

这日,外头起了大雾,推窗只见白茫茫一片,像被厚厚纱纻蒙住。

温狸出门的时候,又被黄公的“趴蝮”吓了一跳——别人都是养犬自卫,黄公却是养蛇。这是一条黑色的蛇,似乎有毒,碗口粗,喜阴湿,常常盘在柱边一动不动十几天,像死了一样,有时游去游玩,不知踪影。趴蝮能吞吃老鼠,会偷食水鸟的蛋,黄公会隔三差五给它投些碎肉肚肠。

温狸怕蛇,但黄公却坚持要把这条蛇放这儿,说是为“防人”。

倒也奏效,趴蝮向梁上一卷,甩下几尺蛇尾,再凶狠的人都要退避三舍。

它被调训过,从不侵入屋舍,但温狸进出时常常被它乍然出现吓一跳。

她忙把黄公给的脯子向草丛里扔去,黑蛇便钻了过去,她跳到小船上,催促船夫快行。

温狸头戴箬笠,披着芦苇蓑衣,穿过大半个水泽去寻找黄公。

黄公本姓未知,因擅长《东海黄公》这出戏,力能扛鼎,能制蛇御虎,会使刀弄剑,被尊称为黄公。

他年过七旬,发须尽已白了,仍目光如炬,脸膛红润,手上盘着鼓鼓胀胀的虬筋,腰里常别一柄缠布古刀。

黄公是江北那群路岐人的领头者,虽然看着很好说话,实则谁也不知道他的意图。

他最初答应救下温狸,本是与胡商合伙,打算将她养大一些,献给历阳县令,以换取二人过江的凭引。

鸠娘得知后从中作梗,用加了药水的朱墨在温狸脸上画出大片红斑,水洗不去,导致此事作罢。

胡商大怒,要杀鸠娘,黄公竟伺机杀了胡商,劫掠他的财物,带着剩下的人逃亡,后来遭遇追捕也力战负伤,掩护她逃走。

温狸对黄公感情复杂,既有感激,也有畏惧。

黄公居所在最南面一片长渚高地上,阔堂东西两屋共三间,带一个盖着合抱榕树的小院。紧邻百工所居的“金纸沟”,紧挨“鱼市”,离秣陵城东面城墙只有百丈之距,是清水沼里最好的住宅之一。

他还没醒,大泽里云气不定,天上本来是飘着酥酥春雨,忽就淋漓落成阵。

温狸等在屋檐下,站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听见身后推门声,黄公大步踏出来,抖擞胳膊,伸了个懒腰,看见她却不意外。

“狸儿来了。”

他脸上有一个刀口,从猬皮似硬密的眉毛拖到鼻梁,飞到颌边,削去了半只耳朵。疤痕将那一刀凝固在他脸上,使他笑起来也让人背后发毛。

带着身亡命之徒的狠劲,黄公一来清水沼就成了一霸,且攀上了秣陵城内的关系,租下间瓦舍,起名“婆娑境”,一来附庸时下士人喜好玄学佛义,二来也是为着鸠娘传下的精妙胡舞。

温狸从怀里取出了一对护膝递给黄公。这护膝由鞣制过皮革两边开孔、加上四条裁得整整齐齐的襻带缝制而成。黄公忙绑在膝上,只觉轻巧又暖和。

清水沼地势低洼,他饲了蛇,屋里比外头还要湿,近几日总说膝盖疼。

得了此物,他乐得眉毛胡子都攒到一块,蹲下起身,又踢踢腿,将身上筋骨舒展得咔嚓作响。

“好孩子,你比黑獭那混泥鳅懂事多了。说罢,求我什么事?”

“我想借‘蜘蛛丝’用用。”

“蜘蛛丝”是在表演鬼傀儡戏时用的线,黄公收着的那一盒出自幽州匠人之手,十分稀罕,不知什么材质做成,细若游丝,肉眼极难看见,但火烧也不断。能拉出足有三十丈的丝,仅纳在一个寸许长的圆匣子里,匣上设有一个机拓盘,转动时可以从四面八方弹出丝线,还能神不知鬼不觉瞬间网住物体。

手脚足够快的话,倒像会隔空驾驭傀儡,故名“鬼傀儡”。

这也是俳优“鹤公子”留下的遗物,巧夺天工,秣陵城的百工还没人能制出来。

虽然是个顶难得的宝贝,但黄公不屑细巧杂技,虽满腹疑窦,看在这对护膝的份上也没多问,转身进屋子里找。

温狸站在门外,半步也不想迈进去。

黄公有些古怪,别人装“行当”用青箱、布褡裢,他却用一个黑漆漆棺木。

棺木较寻常的短窄一些,比童子用的要长,木料黢黑沉重,黄公说是“阴沉木”,扣在上像扣坚石,从来不生虫蛀。

黄公献艺所用的衣物、幡旗、刀剑都放在棺木里,有时候里头还会盘上一只阴森森的蟒蛇。

温狸总是离那个棺木远远的。

黄公见她畏惧之样甚有趣,一边翻找,故意吓唬她:“小狸儿,我昨晚梦见你躺在这棺里呢。”

温狸双肩一颤,两颊唰的白了。

黄公哈哈大笑:“这宝贝是给我自己备的,你要躺我还不给哩。戏里说,‘东海黄公’老了,提不动刀,被老虎咬死,我可不得给随身备个棺材。你别瞧它小,这可是个难得的稀罕物,千年不腐,百毒不侵,给钱也买不着。我哪日真死了,你们就将我殓进去,放到不生风的地方。不到百日,我定会活过来。”

黄公正从棺木中翻出一个木匣,抛给了温狸。

“也没人会鬼傀儡戏了,给你拿去顽吧。”

……

温狸借到蜘蛛丝后的三天,就是浴佛节。

当世多丧乱,国失半壁,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大都笃信佛道之说,执迷于谈玄、讲经、修佛、求道,放弃今世,以期来生。王侯贵臣纷纷弃象马,庶士豪家舍资财,大兴土木修建浮图,竞摹天上之姿,寻觅山中之影,遁入空门作沙弥。

秣陵城有寺庙四百八十所,内城三百二十一所,外城一百五十九所。

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成了除正旦以外最隆重的节日。

当日,秣陵所有城门会打开,城中大寺中收藏的佛像都会被僧人们抬出来,绕城举行“行像”仪式,最后抬到太极宫的公车门外,接受天子临门散花。

这也是百戏倡优最忙碌的日子,往往一日赚得的钱,抵得上平日三个月。

今年“伎乐天”名声鹊起,距离浴佛节还有半个月,就有数十所寺庙来与黄公搭线,希望伎乐天可以跟随该寺金佛一起游行。

这些寺庙多少都有官家背景,黄公一概得罪不起,便早早定了最出名的覆舟山雀离大清净寺,虽给资不多,但因其是权势最大的大司马吴出资修建的寺庙,可以免去许多麻烦事。

“当官的少有不信神佛的,越大的官越信。”黄公将寺庙背景讲给温狸听时,谑言取笑:“搜刮来的脂膏,不愿给百姓半点,都宁愿给佛上金身,平日亏心事做多了,都怕因果报应。没有的时候怕没有,有的时候又怕没了,有得越多越怕。”

黄公说也不知吴大司马出了多少钱修建的庙宇,恁大个寺抠门得紧,给的少就罢了,行头都不出,怕是佛上的黄金都被他们剥下来作花销了。

温狸在浴佛节前夜彻夜未眠,天刚鱼肚白,就乘上牛车,去到寺庙里。

雀离大清净寺位于城外覆舟山的南麓,北瞻长江,南眺淮水、青溪,东望宫阙,吞吐云气。至山足下,远远可见列壁白垣,房庑连亘,朱户青锁,宝塔高凌。

进入庙门,迎面一阵浓郁香味,一座一丈八的巨大佛像挣在虚空之中俯瞰众生。

鎏金溢彩,光华伟灿,佛容慈悲,低眉似悯似憾,睁目似悲似叹。

佛像下摆满了各色香花,燃起合香,烟雾缭绕,佛似在云中。

温狸手持一束天雨曼陀罗献至佛前,又匍匐蒲垫上叩拜。用寺庙水瓮里的无根之水净了手,被女尼领向禅房。

经过一间敞阔佛堂时,她视线被佛前一座七重象牙白塔吸引,多看了两眼。领她的女尼有意炫耀道:“这是吴大司马供奉的长生塔,全用象牙雕成,价值连城,供在佛牙密殿里,寻常人可见不到,也是檀越今日有缘法。”

自从温狸来到秣陵,人都不知天子,只知这位权势熏天的“吴大司马”。

她多看了两眼那座供奉在佛牙前的象牙白塔,闻到一股浓烈奇异的香气,带着浓麝的芬芳,不像佛前常用的旃檀、沉水等香,多问了句:“香也很名贵吗?”

女尼抚掌道:“你识货,这是西海聚窟洲的振精香,黑色雀卵一个大小,就要十金哩,每日烧,真是焚金子,你多嗅两口吧,再也不能得了。”

温狸想,今日佛寺请她来跳舞助阵,只出了三百钱,还不如一香屑。

她心里略生疑惑,振精香又叫返魂香,向来是在贵人的葬仪上,为了活死人、肉白骨才供奉使用。

为何会在这里放一个为生人立的长生白塔,又点上供奉死人的香呢?

这念头只在她心里打了个转儿,并未深想,便和女尼进入僧房更衣梳妆。

她换上舞衣,坐在镜前,执笔为自己描画:翠眉入鬓,眉上用银针獭毫笔蘸米汤娇色,画柔软细泽之白毫,鼻尖、颊侧点密陀僧粉,模仿佛祖“金色光其相微妙”之相,额心装饰枚黄澄澄鱼媚子。

身着遍地茱萸暗红襦衫,帝释青洒金舞裙,臂绕十二尺缃色帔带。

她登上白象背驮的三尺莲花座,乐师奏《迦陵频伽》,童子吟唱梵呗,十人分列左右撒花,八十一人抬起了那尊巨金佛。

寺门洞开,第一缕朝霞落上山门,整个秣陵都沐浴在花雨里,梵声法唱震耳欲聋,香烟蜡火如云似雾,宝盖幡幢遮天蔽日,风幡经文随风鼓舞,更有数不清的信徒僧侣手持香花前来供奉佛祖,脱履跣足,三步一鞠,五步一躬,或喃喃祈语,或吟诵佛经,前仆后继跟随行列。

温狸手持莲花,乘着瑞象走出寺门时,人群喧嚣盈沸达到了顶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浴佛佳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