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漫春江时 > 第17章 蝉不知雪

水漫春江时 第17章 蝉不知雪

作者:衣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7 13:22:17 来源:文学城

次日薄暮时分,一辆覆着天青色纱幔的通幰车候在崧岳园东门。

温狸手抱琵琶,在奴仆接引下登上车。纱暮垂下后,车久久未行,她闲等无聊,随手翻弹,漫拨琴弦。

在泠泠咚咚随意跳动的弦音里,纱幕被仆从打起,张凤峙登上车来。

温狸未料到与他共乘,略吃一惊,起身抱琴施了礼。

他上了车,车便缓缓开行,轮毂转动,青纱随风飘曳。

车中宽敞,温狸与他隔着数尺之距,可以闻到他身上熏香清冷的味道。见他这日穿着与寻常无异,只缟色宽袍大袖,不饰纹绣画缋,玉冠温沉,腰佩苍玉,半点不像要去赴宴的装束。

她目光下移,定在他腰间:那里罕见地佩了柄剑,长约三尺,水色蝉纹玉珥,鞘上阴阳相错地雕镌流云,镂空处依稀窥见剑身的一尺寒芒。

温狸暗中打量他,手指无意识地按着弦,激出轻轻的散音。

张凤峙忽转头看她一眼:“你想做什么?”

一句话惊得温狸几乎魂飞,面色惨白了刹,对着他一双清亮眼眸,心似被只手猛地攥紧,背脊发起凉来。她忙从琴弦上挪开了手:“我……看到公子的剑。”

张凤峙面露恍然之色,神情柔和下来:“琴声易为外物所感……你别害怕。”说着解下佩剑,手持着送到她身前。

温狸看他一眼,接过剑,玉柄镡锷残留温热,她摸到珥上蝉纹,感到有些新奇。

“它叫‘不知雪’,所以有蝉。”张凤峙向她解释道。

“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

“‘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寓意未知全貌,无权生杀予夺。”

温狸心中微微一动,没有打开剑鞘,双手捧递回去。

张凤峙又问:“女郎那日对着暮鼓弹的那曲琵琶叫什么?”

无端端的,温狸知道他说的是哪一日。

她抬手翻拨,掠出几声只弹过一遍的旋律:“《千灯》,出自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的故事。”

张凤峙颔首,目中隐约有些怜惜的意思:“难怪听着苦楚,血肉之躯生剜千窟,怎能不疼。”

温狸垂下眼:“佛经里说,佛陀剜身时疼,燃起千灯照世人,便不疼了。但若只是凡夫俗子,便是燃尽此身,也大约只像火上蛾子,扑一下就灭了,连眼前咫尺都照不明,大约是疼的。”

张凤峙听了,良久没有说话。

暮色越来越深,车役点亮通幰车挂的两盏灯。

温狸不敢再弹琴,怕走露杀机,贴近车壁向外看,车正从东向西穿过御道。

这条路经过城西的秣陵大市,恰逢乞巧节将至,血红薄暮下,阔道横亘东西,楼叠架着楼、摊连着摊,歌楼观台、布旗丝幔都是明艳赤色。

由绢、竹、玻璃、琉璃做成的各种花灯精心繁扎,雕龙砌凤,玉山堆雪,更有风轮鼓动、机拓旋转,作缕金龙凤、万叶莲花、云波楼船等,灯火汇作一条绵延几里的锦缎。市间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嬉笑声、叫卖声混杂着金铃鼙鼓、丝竹管弦,戏班和勾栏的行列在灯光里招摇过市。

道上本就拥挤,车走得很慢,见郦家车队行过,市人抱儿相看,拥挤更甚。

温狸一直住在城外,未曾领略过这等繁华街市,目不暇接,只见香满绮陌,美人凭槛招邀,馆阁重沓,楼台歌舞泠泠,更有小贩穿梭人群,呼唤提卖。临近的一个游贩身上挂着四五个竹箱,身后系着红缨,浑身五颜六色挂满了绢孩儿——男女偶人都用细绢堆成,粉雕玉琢,身上穿的绫罗绸缎、峨冠博带,仿佛是把世家公子女郎们都堆到绢里,极尽精巧之能事。

温狸见了这些,不免想起家乡的面孩儿。汝南虽少见这等精细事物,逢年过节也会有货郎携着面孩儿、脂粉、铃壶等走街串巷。她每年都会得到两个,一个是爹爹买的,一个是哥哥和弟弟凑钱买的,到十三岁那年,已五颜六色摆在窗前成了阵仗,娘还笑话说这像一群奇装异服伶人在“打野呵”。

娘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现在也成了打野呵的路岐人。

车到达缕金园时,夜幕已彻底降临。

下车之瞬,温狸只疑是起了山火,定睛一看,原是喷烟燃霞一样远远近近成簇的灯火。

仿佛方才在闹市,几步已入山野,四周昏暗,寂无人声。眼前拔地而起一座二十丈高的乌头门,门边两座比人高的铜铸青狮子,目瞪如铃,露出獠牙。

温狸多看了两眼那乌头门,像是庙里才有的神门,不设门槛、门扉,内里景观立在门前便一览无遗。

她放缓脚步,小声问跟在最后的书童步涯:“没有门扉,怎么防贼呢?”

步涯道:“这是为表大司马心无内外,以天下为家的雄心。再说,你看他家府上这么多……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卫士在,还拿着刀枪?”

步涯疑惑地喃喃自语。

自乌头门处看,远处垒砌的高台巍峨如在天上,灯火曼衍起伏,高楼曲榭时隐时现,不知从哪一处山坳飘来管弦音。近处四面青铜龙首喷水注入一方裂地大池,水声轰鸣如雷动,喷薄成霜雪。温狸从池畔走过,觉衣肩半湿,冷冽侵骨。

走过大池,山间开出一条明晃晃、恍若能登天的阶墀,将人引到弦歌深处去。

其间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立的都是披甲胄、持刀戟的士兵。

郦氏的容园似空谷幽舍、崧岳园如仙山青崖,吴氏的缕金园风格与郦氏宅大相径庭,大开大合,大有执掌山河的气势,连台阶都敦重,让人步行其中恍似蝼蚁。

阶梯之上接着一处开阔殿台,可视百里之外,将整个秣陵城都踩在足下。

台后殿宇高耸,朱户青锁,顶牵四道铁索,当中捧起高高一刹,刹下铸了金鼎,鼎下还有承露金盘,锁上悬挂石瓮子大小金铎,夜风里铿锵作响。

台中挖一巨坑,聚檀木沉香凝蜡霜膏,燃起丛火焰,照得周遭山林明亮如当着烈日,热浪滚滚灼人体肤。

宴会就设在台上,已到了不少达官贵人,这些人见到张凤峙,恍若目盲,无一人上前与他说话。偶有一两个迎面撞上的,都会讪笑着将脸歪到别出去。

张凤峙倒神情自若,在卫士接引下走到自己的席位上。

他的席位设在右边最靠近主位的一席,走到时,立着不动,问接引者:“我一介白身,坐在这不妥吧?丞相坐哪里?”

接引者头戴白纱帽子,垂下头,整张脸都埋入阴影中,让人窥不清:“这是我家主公特地嘱咐安排的,不会有错,请公子入座。”

张凤峙请那人再置一桌,他应诺去了,不多时带人抬上一个乌木小几,摆上杯盘筷箸,并酒罍馔肴等,放置他身后,请温狸入座。

温狸不疑有他,缓缓在桌面放下抱了一路的琵琶。

宴上王公也有携门客者,但一个抱琵琶的俳优坐门客之位温狸是独一个。

周遭不断投来异样眼神,张凤峙安之若素,自持酒壶斟酒,觞里玉泉浮沫如珠。他只斟满,却放着不喝。

世家公卿大都持重,觉得奇怪也不会说,唯吴坚亲信禁军的右军将军赵昭抚掌笑出声来,端酒走来,边走边笑道:“秣陵第一大奇事,舞姬也坐门客位。哦,我险忘了,张公子闲云野鹤,无官身在。我等为家国计,需纳贤言,公子只需听风声雨声、琵琶声。”

他说着一阵大笑,席间也有几人哗然与他应和。

温狸无意招惹多余是非,将要起身,却有只手轻轻一按她肩头,是张凤峙立了起来。

“将军此言差矣。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你府上门客不绝,终日高谈阔论,声播江淮,独不闻‘礼’‘乐’二字。凤峙虽不才,也懂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道理,不敢忘圣人之言。”

他这话太不客气,几乎是指着鼻子说赵昭等人事臣如君,导致礼乐崩坏。

赵昭跟被戳了尾巴一样跳起来:“黄颌小儿,你一介白身,安敢立在此!携妓招摇上宴,竟敢妄谈礼乐,侮辱圣人,真滑天下之大稽。”

“大司马下帖,命我与我府上宾客同赴刺宴。主人邀约,宾客赴约,此谓守礼。将军与我说这些,自居何地?莫非你不是座上穆穆之宾,而是门首狺狺狂吠之辈?”

赵昭难以反驳,脸上红涨,手摸了佩剑几次,最终被吴坚侄孙、护军将军吴桐拦住了。

吴桐一步步把他拦回了自己的座上:“宴上闹事,你置大司马于何地?”赵昭方才醒悟过来,噤如寒蝉。

吴桐又回头对张凤峙说:“子渊你也少说两句。”

二人似乎是熟识,吴桐直接唤起他的表字,张凤峙也不再多言,拂袖落座。

温狸默默看完这场明面上因她而起的争端,因宾客之位离他有一段距离,便对侍酒的步涯道:“同公子说一声,我可以起来侍立的。”

温狸以为这只是站和坐的问题,于她而言,不过是起来略站一站,不值得大动干戈。

步涯听了,惊道:“万万莫作此想,娘子仔细看一会儿,就知道公子为何要据理力争你是宾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蝉不知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