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双鱼谣 > 第4章 信物

双鱼谣 第4章 信物

作者:顾与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3 07:57:04 来源:文学城

几日后,昭武帝亲率主力大军北上,横跨数千里,而程雪案也随行其中。只是为了避免昭武帝猜忌,他必须维持平日里不着调的形象,假装养尊处优惯了,不适应军中的生活,甚至经常情绪化地频繁闯祸。

消息传回京城,便成了一群人悠哉游哉的饭后谈资。

“听说啊那个程雪案还妄图擅自指挥一支游骑兵队伍进攻兀答补给线,导致咱们的主力军失去了战略先机,甚至暴露了位置!”

“而且他还年轻气盛地同其他指挥官发生了冲突,严重影响军中士气,听说皇上震怒,将程雪案骂了个狗血淋头!”

“还不止呢——据说程雪案急于戴罪立功,擅自带领一队骑兵冲击兀答阵地,结果遭遇了大规模的埋伏,程雪案差点被兀答俘虏,幸亏咱们的精锐部队及时赶到救援,皇上气急,直接将人按照军法领了罚!”

……

“程雪案在北疆真是出尽了风头啊。”

洛迎窗听出了风眠话里话外的讽刺,干脆扭过头去不理会他,端着水壶去给其他客人添茶。

这场原本以为能够速战速决的战役,竟然硬生生拖了三年之久。大昭朝中由太子坐镇,但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多,想必年纪轻轻的太子也承受了不少的压力。

不过,洛迎窗只安安心心地经营着蒸蒸日上的酒楼,对这些政事并不感兴趣,对程雪案的安危也完全不在意。只是被风眠偶然一提及,便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程雪案即将启程北上远征的前一晚,他又莫名其妙地等在自己的窗边,将一枚玉佩交给了自己,又在气氛的烘托下来了场送别的欢爱。

夜里,洛迎窗从首饰盒的底部翻出了这枚被冷落的玉佩,翻来覆去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名堂,也丝毫不明白程雪案的用意,干脆又丢了回去。

程雪案啊,不过是个意外而已。

大昭与兀答的战役进入第三个年头,随着兀答汗国的反扑,战线逐渐陷入僵持。

兀答汗国出动了大量精锐部队,采用了游击战术,使得大昭军陷入长期的消耗战。在这一过程中,程雪案终于找准了时机,打算一改往日消极迎战的态度,结束这场荒唐又无趣的戏码。

寒风萧瑟的军营中,程雪案有些干裂的手紧攥着中书第寄来的家书,一把将它扔进了燃烧的火炉里。

这三年里,他深知自己故意作出的愚蠢行为会招致大昭内部的不满,不光是朝堂上的弹劾,还有老百姓的嚼舌……但是这些,他并不在乎。

想要活命,想要立足,他必须要装作畏畏缩缩的模样,瞒过无数双监视自己的眼睛,打消一层又一层无休止的猜忌,然后靠自己的能力赢得所有人的信服,在此之前,无论受到多么大的打击,都不值一提。

朝堂里,有韩持为自己据理力争,酒桌上,有韩煦为自己仗义执言。而这些为数不多的温暖,都是源于那双在深渊之中义无反顾伸向自己的纤纤玉手——如果当初不是韩穗的怜惜,他只会在一无所有的破屋里悄无声息地死去。

接下来的战略部署,程雪案都以奇招致胜。

他先是提出“击破敌军后勤线,再切断敌人补给链”的策略,并成功游说众将领支持这一计谋,尤其得到了昭武帝的肯定,成功为大昭再次赢得了宝贵的战略主动权。

再是指挥昭武帝交给自己的部分战线,率领一支精锐骑兵,实施了一次夜袭敌营的大胆计划。由于事先准备充足,他成功击溃了兀答汗国的一支精英部队,并俘虏了大量敌将,一举打乱了兀答汗国的计划,极大鼓舞了大昭的士气。

一时间,程雪案的形象彻底颠覆,军中威望日渐树立。

而军中的呼声无疑成为昭武帝心底的一根刺。

昭武帝一边指挥抗击兀答,一边试探起风生水起的程雪案:“想当初带你在身边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一眨眼竟已过弱冠之年,战场之上,连个弱冠礼都没能为你办成。”

程雪案身披铠甲,战场厮杀喷射的血迹染红了银盔的纹路,他单膝跪在昭武帝面前行着军礼,声音比起三年前的少年感更多了一份沉稳和磁性:“圣上三年来的亲身教导要比一场冠礼更珍贵,孩儿收获颇多。”

“若此战告捷,你可愿为大昭镇守兀答边境?”

程雪案仰起头用一双鹰隼般漆黑的眼睛望向昭武帝,眼角下一道拇指长的疤分外醒目,若是再近一寸,大概右眼就废了。

面对昭武帝的试探,程雪案只是冷静地抬手作揖,没有一丝慌乱地回应道:“全听圣上之命。”

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大昭最终成功击溃了兀答汗国的主力,昭武帝带领士气高涨的大昭军队一路追击,直攻兀答王庭,彻底消除了对大昭边疆的威胁,粉碎其南侵野心。

捷报连连传回京城,文武百官共同朝贺,春风酒楼里红绸高挂,灯火通明,文人墨客相聚于此高歌畅饮,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昭武帝的车队都快入京了,听说玄戎质子程雪案被皇上留在了兀答边境,声称是想以其威名,暂抚战后动荡的局势。”

“程雪案被留在兀答边境……皇上这是何意?”

“皇上御驾亲征竟然选择带一位不受重用的质子而非太子,不管他是碌碌无为的累赘,还是立下军功的将才,对大昭而言都是威胁——玄戎质子已过弱冠之年,我猜,这是皇上对他忠诚度的一场染血的试探罢了。”

……

春风酒楼里,客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因为平兀之战而名声赫赫的玄戎质子,洛迎窗像是没听见一般在账房对着账本,只是等晚上跟几个伙计一起坐下来吃饭时,他们又有意无意地提起一嘴。

付山海白天都闷在厨房,没什么机会听到民间的议论声,自然对这件事就更加好奇:“听说平兀之战大胜,皇上已经班师回朝了?那不是又要见到那个玄戎质子了?”

流筝简洁回答:“他被暂时留在兀答了。”

付山海没觉察到饭桌上的气氛又什么不对劲,执着询问:“所以皇上出乎意料带上那家伙,是故意想找一个由头支走他吗?”

洛迎窗往嘴里塞了一口肉包子,吃得津津有味:“当今圣上在马背上打天下,又是‘宁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的个性,依照他的疑心,不可能放一只爪牙逐渐锋利的猛虎归山——程雪案迟早要回京城复命的,眼下暂时将他扣留在兀答,不过是想看看他会如何行事。”

刚刚专心吃饭的风眠不乐意了:“听你的意思,倒是很期待再见到他?”

洛迎窗倒是笑了,一手托腮望向他:“风眠哥哥,你太敏感了。”

风眠冷哼一声,实在对程雪案那家伙没什么好感,如果他真留在兀答,反而清净。

只是果然如洛迎窗所料,昭武帝回朝后论功封赏,赐封程雪案平兀侯爵位,并加封侯府一座,以示厚恩。数月之后,兀答传来边报,昭武帝对平兀侯实施的举措十分满意,借故特颁发旨意,宣平兀侯即日返回京城受封。

旨意发布没多久,韩煦便特地来了趟春风酒楼,请洛迎窗帮忙操办一场庆功宴。这三年间,韩煦时常与同僚光顾洛迎窗的酒楼,一来二去的,两个人也算是混了个脸熟。

洛迎窗把韩煦这位贵客迎到二楼的贵宾雅座,亲自为他斟了杯酒:“庆功宴?韩公子打算什么时候办呢?”

韩煦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大致一个月后吧,我知道你的春风酒楼生意红火,总是人满为患,便提前来找你定下。”

洛迎窗听罢倒是笑了,诚恳地承诺道:“如果是韩公子做东,就算是当天紧急操办,我也一定能为你清场办得热热闹闹。”

韩煦这个人骨子里遗传了中书令大人的一板一眼,明明知道洛迎窗所言不过是客套的玩笑话,但还是因为她的热情大方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地喝了口酒掩饰自己的慌乱。

洛迎窗有时候觉得韩煦这个人怪有意思的,不过也没什么多余的心思,便转而聊起了正事:“对于庆功宴,韩公子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洛迎窗做事有条不紊,总是很有自己的节奏和逻辑,洛迎窗问一句,韩煦答一句,两个人的对谈极为和谐,韩煦也不由为洛迎窗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所吸引,答着答着就望向洛迎窗的侧颜出了神,突然没头没尾来了一句:“洛姑娘,可曾有人提起过你像什么人吗?”

洛迎窗微怔,含笑摇了摇头:“为何这样问?”

韩煦觉得自己僭越了,慌忙摆了摆手:“没什么……洛姑娘,请继续吧。”

送走程雪案后,洛迎窗微感疲惫地直接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心里乱糟糟的。其实不用韩煦挑明,洛迎窗大概也能猜到,这场庆功宴是为了程雪案。

时隔三年,或许程雪案早就忘了自己,那时的冲动不过是**的释放,并不掺杂任何感情的因素,连自己都没放在心上,更何况是如今风光无限的堂堂平兀侯。

洛迎窗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担心什么,但这些天每每听到程雪案的名字,总会觉得心律不齐,隐隐不安。

她怀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思度过了艰难的七日,以至于春风酒楼的伙计们还以为她最近是生了病,硬是让洛迎窗回屋躺着休息,不准再过度操劳。

洛迎窗也觉得自己的头脑混乱,难得乖巧地钻回了屋,将自己裹在柔软的杯子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睡梦中,她隐隐约约听到窗外有什么细细簌簌的声音,恍惚之间只觉得一丝冷风顺着窗户的缝隙爬了进来,她微微张开眼,似乎看到一道模糊的人影坐在自己床边,带着风尘仆仆的冷意含笑望着自己。

“听闻洛姑娘相思成疾,卧床不起,不知本侯是否可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