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双仪剑影,烟雨浮生 > 第12章 第 12 章

双仪剑影,烟雨浮生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NightV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2 17:01:48 来源:文学城

几日之后,冷凝风与莫云曦终于抵达了灵雾山的山脚。远远望去,山峦叠翠,如同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浓郁的绿意在晨光中轻轻流淌,莫云曦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久违的宁静。然而,随着马车的停顿,清风扑面而来,山谷间鸟鸣渐行渐远,四周弥漫的气息愈发沉重,似乎有些莫名的压迫感。冷凝风沉默无言,带着她沿着蜿蜒的石阶缓步而上。莫云曦心头一阵紧张,侧目望去,石阶的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另一侧则是葱茏的森林,郁郁葱葱。然而,不安的情绪依旧在她胸中蔓延,挥之不去。

雾气越来越浓,四周的景物逐渐消失在浓雾之中,连冷凝风那冷峻的身影,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莫云曦的心跳加速,忍不住想要呼喊,却突然感到一只温暖的手紧紧握住了她的。她心头一震,那是冷凝风的手。莫云曦怔在原地,紧张的情绪在那一刻似乎稍稍得到了安抚,但她又不禁因这突如其来的亲近而感到一丝莫名的羞涩。她任由冷凝风牵着她,穿行于这迷蒙的雾气之中,时而向左,时而向右,脚步越走越乱,莫云曦心中暗想,冷凝风究竟是如何看清前方道路的?!

终于,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跋涉,雾气逐渐散去,眼前豁然开朗,山顶已经近在眼前。眼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字:“灵雾山”。

随着冷凝风的步伐,莫云曦不由自主地赞叹,这山顶的景象仿佛就是传说中修仙之地。苍松挺拔,奇石林立,几座古老的道观掩映其间,气氛宁静,恍若仙境。偶尔见到道士们修炼的身影,男女都有,他们的目光专注,动作轻盈如风。忽然,一阵稚嫩的声音传来:“冷哥哥!”接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儿急匆匆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与莫云曦年纪相仿的少女。小女孩儿穿着浅黄色的裙子,面容白皙带着一抹红润,大眼睛灵动有神,俏皮的两条辫子随着她的奔跑轻轻摆动,笑容灿烂,甚是可爱。冷凝风低头蹲下,迎接那扑向他的女孩儿。

“冷哥哥!我和姐姐想死你了!师父说你要很久才回来,怎么这么快啊?”小女孩儿一边说,一边拉着冷凝风的袖子,脸上满是天真无邪的笑容。

冷凝风没有作声,只是温和地拍了拍她的头,示意她稍安勿躁。随即,那位略显成熟的少女也走上前来,面容清秀,眼神淡定,宛如画中仙子。小女孩儿见姐姐到来,便松开了冷凝风,跳到了一旁,为姐姐让出空间。冷凝风与少女互相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走近,相互抱了一下。

莫云曦站在旁边,注视着眼前这温暖的一幕,尤其是冷凝风的柔情与那两位女孩儿的亲昵,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低头望着自己朴素的衣裳,心中似乎翻腾着无数思绪,情不自禁地感到一丝羞愧与失落。

“雪儿,月儿,这是莫云曦郡主。”冷凝风轻声介绍道。雪儿立刻跑到莫云曦身边,目不转睛地打量起她来,眼中带着好奇与无邪。莫云曦被那直勾勾的目光看得有些尴尬,脸颊微微一红。

“雪儿,不得无礼。”冷凝风温声提醒道。

雪儿一听,噘着小嘴嘟囔了一声,转身跑回冷凝风身边。紧接着,月儿也上前,向莫云曦行了一礼:“月儿参见郡主。”

“如今我已不再是郡主,你们叫我云曦便可。”提到“郡主”二字,莫云曦心中不免一阵沉重与哀伤。冷凝风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心情,轻声说道:“雪儿,月儿,你们带云曦去四处走一走,我去见师傅。”莫云曦正沉浸在悲伤中,忽听冷凝风轻唤她的名字,“云曦”。这是冷凝风第一次唤她的名字,莫云曦心中一阵温暖,急忙让月儿和雪儿带她去四处游览,生怕冷凝风看出她的心情。

冷凝风目送三人离开,便缓步走入道观。观内,一位青衣女子正持浮尘,低声对着佛像默念。冷凝风上前,恭敬行礼:“孤陵拜见师傅。”

青衣女子未曾回头,依旧注视着佛像,淡淡地说道:“孤陵,你可记得你下山时说过什么?”

“只问江湖,不理朝政。”冷凝风虽然简要地书信告知了师傅为何回山,却未细述经过,深知自己已违背誓言,便将这一段时间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师傅。

青衣女子听罢,沉默良久,才缓缓转身,面容姣好,约莫三十岁,仙风道骨。她叹息一声,淡然道:“既然回来了,随我去看看你师傅吧。”

二人踏上后山,山势险峻,气氛肃穆。崖边,一座孤坟静静地矗立,坟碑上刻着“第三十二代掌门,冷清梅之墓”几个苍劲有力的字。冷凝风默然走至墓前,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跪拜的是一位曾经为江山社稷付出生命的前辈,更是她的师傅,那个曾保护宋高宗的青衣女子——双仪剑的主人。

冷清梅的过去,堪称传奇。那一战之后,冷清梅抱剑坠崖,本应命丧黄泉,但她幸运地落入了山下的河流,顺流而下,被一对夫妻所救。尽管伤势严重,内脏几乎毁灭,她仍勉力保持真气护住心脉,却知命不久矣。临终之前,她立誓要将事情安排妥当,便带着病体跋山涉水,欲回灵雾山安顿一切。

可夜色中,冷清梅刚走出几里路,眼前却突见人头攒动,远处一片混乱。她心生疑窦,赶紧靠近一探,才得知——土匪屠城,心中大急,急忙奔回村中,却已晚了一步。夫妻早已命丧黄泉,冷清梅满心焦急,四处翻找,终于在厨房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血染的身影——一个昏迷的女童。当时,这名女童仅六岁。冷清梅没有犹豫,安葬了这对无辜的夫妻,将那女童带回灵雾山,取名冷凝风,待她如亲生。

冷凝风天资聪慧,少年便显露出不凡的武学天赋,冷清梅欣慰不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唯独未曾教她剑法。那两柄奇剑被藏在木盒中,久不露面。冷凝风每每问起,冷清梅神色神秘,总是三缄其口。好奇心深重的冷凝风,终于在一次师傅外出时,偷偷打开了那木箱。箱中藏有两柄剑,一黑一白,一长一短。剑柄上,白龙与黑蛇似乎在沉睡,静静地安卧。冷凝风伸手一握,未曾想,剑柄上忽然显现出数排细如针尖的锐利钢针,刺入手心。冷凝风痛呼一声,想要将剑丢弃,却发现那剑仿佛有着强大的吸力,将她的手牢牢吸住。

“啊——”冷凝风的惨叫响彻四野,冷清梅在远处听见,心生不妙,急忙赶来。只见冷凝风昏倒在地,手中握着那柄短剑,短剑上血迹斑斑,幽幽红光映照在她的脸上。

等冷凝风醒来,映入眼帘的是冷清梅复杂的神色,她低头愧疚,心中忐忑,准备承受责罚。未曾想,冷清梅只是沉默片刻,将她带到后院,递给她一长一短的木剑。冷凝风心头一喜,知道师傅此举,定是要教她剑法,急忙伸手接过。

时光荏苒,转眼半载,冷凝风的剑术进展迅速。某日,冷清梅将冷凝风召至正堂,从木盒中取出那两柄奇剑,亲自递给她。这一刻,冷凝风心头一紧,回想起先前的教训,犹豫不敢接手。然而,见到冷清梅目光坚定,冷凝风再三打量那两柄剑,似乎并无异状,终于战战兢兢地接过来。果不其然,剑柄上再也没有出现针尖。

冷清梅见状,神色微动,低声道:“孤陵,你如今是这两柄剑的主人了。冥冥之中,它们竟已认你为主。你听着,这两柄剑名为‘双仪剑’,每三十年才会寻得下一位主人。短剑为阳,随时可用;而那白剑为阴剑,一旦见血,便需十人以上的血液来养,否则持剑者将遭受反噬,内力衰减,功力尽失。你可听明白了?”

冷凝风心中震动,点头应是。冷清梅继续说道:“这两柄剑,是我门派的镇门之宝,传承久远,历代掌门均严加保守,它们只传女性,不传男性,这亦是为何我从未教你剑法。”她顿了顿,叹息一声,“为师违了祖训,才招来了杀身之祸……不过,天下苍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又岂能置之不理?”

从此,冷清梅与冷凝风便常出现在后山,不论日晒雨淋,风雪交加。转眼一年,冷清梅辞世,临终时,她请求将自己葬于后山崖边,立碑自警。

冷凝风继承了师父的遗志,被归入冷清梅的师妹姜琴门下,成为如今的姜琴师傅。十载时光匆匆,冷凝风心中愈发焦急,她决心下山,寻找父母被土匪所杀的真相,报答师父的恩情,扶弱济贫。她化作冷少侠,面具遮面,阳剑随身,而阴剑则需定期喂养。

久别后的重逢,冷凝风对姜琴道:“师傅,如今郡主的事情牵扯到太子与皇上,若处理不当,恐怕天下苍生将再遭劫难,我怎能袖手旁观?”

姜琴望着她,眼中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她深知冷凝风的决心与责任,轻轻叹息:“月儿与雪儿对你情深似海,然而你离开后,常常心神不宁,魂不守舍。看来,你注定不能长留此地。”她顿了顿,又低声叮嘱:“记住,不论身处何地,身份绝不可泄露。”

言毕,姜琴转身进入内堂,不一会儿,手中拿着一块青丝巾包裹的物体走出,递给冷凝风:“这是你师父当年留下的,若有灭门之灾或杀身之祸,能救你一命。”冷凝风打开丝巾,赫然见一块龙形玉佩。

“谢师傅!”冷凝风恭敬地收下,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温暖。

姜琴深深叹了口气,转身离去,“好了,我们回去吧,月儿她们也该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