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雪尘埃 > 第70章 第七十章 逆转《西厢记》

霜雪尘埃 第70章 第七十章 逆转《西厢记》

作者:李千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7 09:55:04 来源:文学城

第七十章 逆转《西厢记》

梅思给黄皓介绍的娘姨不是旁人,便是归英曼。

虽然找到了她男人,然而香港谋生不易,更何况广东“大放河口”,不多久就中止了,因为影响实在太坏,香港的报纸满是震惊,“XXX偷放河口,难民潮水涌港!”要么就是说“中G违背中英对等原则,出入平衡被破坏”,所以三四个月后,关口便收紧了,归英曼的小叔却在那时候逃来香港,倒在路上。

那是去年十一月的事,这边三月才听偷渡过来的同乡讲起,因此她男人很是愤恨:“居然开Q打老百姓,阶级弟兄!”

转头便骂老婆:“你当初怎的不带他一起来?落得他吃了枪子。如今兄弟死了,家乡老窦老母怎么办?谁来照应?你只为图自己清闲,什么都抛掉,自己跑走了。”

一通拳头把她往外面赶,归英曼一时间竟然流落街头,只得回来找姨婆,阿春婆也为难,倘若收留她在这里,实在太艰难,所以这一阵阿春婆愁得,一个小小的脑壳皱成了一颗核桃。

因此梅思那一天见到黄皓,灵机一动,便替归英曼介绍了一份工,归英曼虽然识字不多——她的弟弟是中学毕业,她却没有正经读过书——不过手脚麻利,烧一手好菜,人也爱干净,心地不坏,有她照顾黄皓,很能够令人放心。

于是归英曼便持着梅思的一封短信,循着地址,找到了黄皓的寓所,黄皓看了信,又细细观瞧归英曼,将她留用了几日,谨慎观察,以为确实还不错,就正式雇佣了下来,归英曼便算是得了个衣食饭碗,有了稳妥的住处。

为了前后给英曼姐弟绍介工作,阿春婆很是感念梅思,这一个礼拜天的午间,特意烧了一碗芋头扣肉,送到了梅思这边:“梅小姐,多谢你哦,姊弟两个的饭碗都靠你帮忙,英曼倒是还罢了,若不是靠你,阿树能做什么?到街口擦皮鞋么?他哪能做这种事?不是怕累,只是伤心,多亏你引荐他进了印刷厂,当校对,体面行当。”

梅思笑道:“多年邻居,本来就该互相照应的。”

阿春婆忙道:“可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靠邻居们帮衬。”

坐下来说了几句话,阿春婆便道:“我回家去了,你们吃饭吧。”

送走阿春婆,梅思便招呼那边:“招娣,你三个小鬼头快来吃肉,好大一碗。凤香,你尝尝这扣肉,比上海的红烧肉如何?”

五个人凑在一张桌上吃饭,望着那一大海碗扣肉,苏凤香啧啧连声:“阿春婆这一回可是出了血本,这一大碗,得用二斤五花肉。不过谁让她家欠了这么重的人情?别说一碗肉,就算请三碗,也不算多。来娣,你吃肉,专夹芋头做什么?”

来娣老实一句:“妈,芋头好吃。”

梅思笑道:“芋头烧肉,实在是里面的芋头更有滋味,那肉吃多两片,便觉得有些腻。”

苏凤香乐起来:“梅小姐,来娣如今也有些像你,居然吃素了。”

很有点大小姐做派,神仙肚,不吃肉,专吃素。

那边阿春婆回到灶台前,又炒了两个小菜,一家人也坐下来吃饭。

吃过了饭,归玉树要与她一起去洗碗,阿春婆道是“不必了”,归玉树说“想帮忙做点家事”,婆孙二人便到了水池那里。

放开自来水冲洗着碗筷,归玉树道:“梅小姐着实帮了很大的忙。”

阿春婆听他提起这个话头,便又说起来:“可不么,若不是她,如今你要做些什么?这么大一个男人,卷烟卷总不是长法,若说你倒是识得几个字,莫非要到街上给人测字看手相么?好在她给你介绍到了印刷厂,你在那里给人家对文字,倒还体面些。”

归玉树深有感触:“姨婆,我只设想一下那样一番光景,便感觉心痛。”

实在太过没落,自己中学毕业,为了逃脱**的风暴,舍弃一切来到香港,却落得街边算命,那其实是在骗人,虽然已经投奔港岛,但自己仍是唯物主义无神论,况且何日能够出头?莫非终生都斜靠一张窄桌,从清晨到黄昏,等候客人来问命理么?许多时候倒真是悠闲的,只是实在太过颓废,所以归玉树早就想过,那样的事,自己是绝不会去做的。

除此以外,大概就只好去作“写信佬”,在街边代人写信,是知识分子的本色行当,却也是觉得前途茫茫,一辈子给人代写书信,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因此印刷厂的校对实在是好,“往来无白丁”,多是文化人,自己在那样一个地方,多加努力,或许便得以施展,这都是亏了梅小姐。

阿春婆连声感念梅思,归玉树顺着她一起说,不多时,归玉树貌似随意地问:“姨婆,梅小姐今年多大年纪?”

阿春婆琢磨一下:“总有三十多了,三十一二?三十三四?也可能三十五六?”

“她为什么一直没有嫁人呢?”

“这个哪里晓得?像她这样才貌双全的小姐,眼界可能高得很,不要看如今落在这里,原本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呢,只是命不好。”

老爷宠信姨太太,梅小姐纵然是嫡出,想来也颇受冷落,难怪父女两个说不到一处去。

“梅小姐从不曾有过情人么?她想要的是一个怎样的男人呢?”

“那我怎能晓得呢?各人私事,不好多问,”话说到这里,阿春婆猛然醒悟,转头灼灼地盯着他:“阿树,你脑子里转什么念头?莫非看中了梅小姐?我和你讲,这可不行,梅小姐人虽然好,可是年纪大了,你岂不曾听闻,‘宁可男大一轮,不可女大一辰’?更何况大这么多,不怕给人笑话,倒像是娶了个妈进来,她又是杨柳细腰的,怕不好生养。”

归玉树手里擦着碗笑道:“姨婆,我只是好奇问一声,怎么就想到那里去了?像我如今的情形,哪里有心思谈婚论嫁?下午还要去图书馆哩!”

阿春婆面色变幻片刻,惊疑稍定,点点头道:“你年轻,不着急,男人家,急什么?先立业要紧。还要去图书馆么?你如今有了事做,还是总要去,在那里都做些什么?”

归玉树笑着说:“坐在图书馆里能做什么?读书看报罢了。”

阿春婆摇头:“整天的看,整天的看,好像梅小姐一样。”

你们两个倘若真的成了,都是从早到晚看书,家里事可怎样料理么!

归玉树将碗都擦干净,将盆子端回灶台上,抽身走了,阿春婆弓着腰,将碗一只一只摆进下方的橱柜里,脑子里却不停,一个念头总是围着梅思和自己的孙外甥绕。

不太对啊,这个小子,想要瞒哄谁哩?我老婆子一把年纪,这么多年的盐可不是白吃的,你那一点小心思,我一只眼睛就看得出,分明便是看上了梅小姐。

要说梅小姐,确实是好啊,清清秀秀,端端庄庄,又是识文断字的,人也好,孙外甥姊弟两个,都靠她帮忙,才能在这香港立足,倘若是作邻居朋友,当真是极好的,可是要说到娶进门来,便不同了。

梅小姐虽然好,好像画上的仙女,可是自家这样的情形,很用不着她,会写字不能当饭吃,虽然在报馆有一份薪水,只怕家里的事不能,像这些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烧火做饭,更别提将来还要生养儿女,她可怎么办?她那样的人,满头煤灰在厨下烧饭,实在连想都不能想,可怎么照顾阿树呢?

阿春婆脑子里努力回想梅思的形影,身段苗条,腰肢细,胯骨窄,只怕生产难,产门不好开啊,那得多遭罪?弄不好一尸两命,为这个丢了命,自然是惨,谁也不忍心见的,又或者不丢命,只是一胎两胎之后,便再不能生养,那孩子活了便罢,倘若不能活,阿树便要绝后,即使能活,一两个孩子也太单薄,又不知是男是女……

阿春婆只顾胡乱想着,忽然间身后有人说话:“阿春婆,归生在么?”

阿春婆颤巍巍回过身来:“啊,林鹃啊,他出去了,你找他有事么?”

鄂林鹃笑道:“想借一本书看,真是不凑巧了。”

阿春婆道:“他的书都在这里,你要看哪本,便拿去好了,我回头和他说。”

鄂林鹃摇头道:“还是等他回来,我自己对他讲。”

然后转身便下楼去了。

阿春婆站在那里,眼珠一转,冲着她的背后叫道:“阿树回来了,我让他去找你。”

归玉树与阿春婆这边的波澜,梅思哪里知道?只是从这一日开始,她便觉得自己周边有些异样,每次遇见阿春婆,倒也还是乐呵呵地说话,只是阿春婆的那一双老眼,仿佛忽然间锐利了许多,总仿佛自己一背转身,她便盯着自己使劲地看,从上打下,一丝丝不肯放过的,怎么忽然间对自己如此关注?

阿春婆:那是自然啊,阿树相中的人嘛!这一阵我越是看那小子,便越是觉着不对劲,所以格外也要盯住你,果然是风摆杨柳的腰肢,标致是标致了,却真担心会断啊,担水劈柴累弯了腰,生孩子更不容易顺下来,阿树是单传,该找个好生养,能耐劳的,找大小姐可是不行。

梅思百思不得其解,又不好直接去问阿春婆,这一天实在闷得不行了,三个孩子都出去玩,她便关起门来同苏凤香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让阿春婆不开心?”

苏凤香似笑非笑:“怎么这样说?”

梅思思量着道:“阿春婆这一阵看我的眼神,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好像狐狸盯着鸡。

苏凤香笑得前仰后合:“你才晓得么?阿树那个傻小子喜欢上你了!阿春婆生怕你成了她家的孙媳妇,正防贼一般防着哩!”

梅思晴天霹雳:“怎么可能?”

苏凤香笑道:“你道是不可能,我看可是大大的可能,如今这楼里许多人都知道了,就只你蒙在鼓里。”

梅思依然不可思议:“凤香,你不要乱说,归生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比他大这许多。”

苏凤香乐道:“我倒是觉得他这个主意聪明的很,眼力真准,他找你不吃亏,只是你若是真找上他,便是赔尽血本。”

风流才子啊,才华究竟多高还不知道,那缠绵的样子可是学了个十足,整天哼哼呀呀地发愁,想要人来怜惜,怀才不遇啦,身世坎坷啦,青春蹉跎啦,听得人牙根都酸倒了,住在这里的人,哪个不是泡在黄连水里?就他格外金贵,这日子分外过不得。

梅思原本惊讶,此时听苏凤香这一番评说,简直如同一把尖刀,把归玉树的画像刻在了木板上,不由得便也笑起来:“他的心思是细腻些。”

流落到香港,尤其之前没有正经差事,难免感触多些,有时候便发慨叹:“个人的命运在这时代的大潮之中,实在是太渺小,倏忽便给淹没了,在自己是惊天动地,在时代却是无声无息。”

又或者说:“在这样的时世,敏感的人是痛苦的。”

莫名便让梅思想到瑞成,“vanity of vanities: all is vanity”——虚空,虚空,一切都是虚空。

于是便劝勉:“虽然一时艰难,但只要努力,总会有转机。”

归玉树便笑:“梅小姐,你放心,我是不甘心沉沦的。”

梅思点点头,这也是自己一直所想,虽然时感幻灭,但不肯就此游戏人间。

既然晓得了其中缘故,梅思便要设法,只是绞尽脑汁,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毕竟对方没有言明,自己也不好贸然去说:“归生,我对你并没有浪漫的情意,你还是另觅佳偶。”

所以暂时只能硬着头皮将就生活。

几日后六月二十二号,礼拜天,梅思这一日休假在家,忽然有了兴致,便到街上买了五花肉和糯米,还有粽叶,回来包粽子。

她是从早上便开始忙碌,泡糯米,腌猪肉,午间煮粽子,直到午后三点,才煮好十只粽子,自己这边留五只,余下五只她便端过去隔壁,送给阿春婆:“虽然已经过了端午,不过拿来当点心也蛮好。”

二十号是端午节,礼拜五,自己没有空闲弄这些,今天补了过节,刚好也可以还上一次扣肉的人情。

阿春婆笑眯眯接过那一个瓷盘:“梅小姐,多谢你。好大的粽子。”

梅思咯咯地乐:“所以,今天须得借锅。”

借的就是阿春婆的锅,她家一口大铁锅,宛如军队的行军锅,苏凤香虽然是四个人吃饭,锅子也不很大。

阿春婆笑着说:“那不算什么,你一个人,原用不着那样大锅。”

否则也实在占地方,走廊里的厨房啊,搭得也是挨挨挤挤。

梅思脑筋一转,顺着便说:“轻便省事,我只愿一生都这样,倒是少了牵绊。”

阿春婆眼皮不由得便抽动两下,本来要说“只怕老了孤单”,然而心里一道闸连忙刹住,笑道:“年轻便先享年轻的福,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回到房间,梅思把方才的事向苏凤香说了,苏凤香哈哈地笑:“亏了你灵巧,‘表明心迹’!”

梅思抿嘴笑道:“但愿今后可省省心吧。”

她这几句“独身宣言”果然起了作用,不知阿春婆之后是同孙外甥怎样说的,只是梅思再见归玉树,不知是自己想太多还是怎样,但觉他那深潭般的眼睛格外幽幽的,瞥向自己,万语千言,梅思脑中蓦地冒出一句,“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归玉树转身下楼,最后一眼,更是仿佛情绪无限,真的是“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梅思只觉得头皮发麻,就知道这几天不该读《西厢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