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雪尘埃 > 第3章 第三章 急急急

霜雪尘埃 第3章 第三章 急急急

作者:李千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09:47:39 来源:文学城

第三章 急急急

十月下旬,在中国的旧历是九月,延安已经下了很浓的霜,清早起来,站在窑洞门前,望向前方,白菜田里一片淡淡的晶莹色泽。

二十七号这一天是礼拜天,学校不上课,早上出操又吃了早饭之后,黄菲窝在炕上,拥着一条被子,凑在油灯前便开始读书,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女大的图书馆在延安如今的条件之下,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了,据说当初女大建校的时候,许多领袖都捐赠了资金,置办各种用品,图书馆是其中很重要的,主席带头捐赠了一百元,都拿来购买图书,所以女大的藏书也是不少呢。

黄菲早已经预备今天痛痛快快读一天的书,所以昨天礼拜六,她就去图书馆借好了书,两本小说,一本政治书,还有一本杂志,虽然知道一天时间决读不完这么多的书,然而黄菲就是想把它们都拿回来,摆在枕头边,只那么瞧着就够满足了,真正读起来,也是这本看一阵,那本看一阵,巴不得一时都看完。

得说她的这个秉性,不止是闲来读书,课业上也是如此,女大的选修课有几种,医药卫生、会计、缝纫、速记、新闻、外语,每个人可以选修两门,黄菲主修的是速记与英语,然而其它几门也都要学,但凡有一点时间,就过去旁听,还自己借了书来看。

□□发现她是如此,便劝她:“贪多嚼不烂。”

与其样样通样样松,不如专精一种。

然而黄菲回应了一句:“艺多不压身。”

自己是迫切地想要多学本领,与黑暗社会斗争,创造光明的世界。

此时周围一片热闹的谈话声。

“开展政治地位!”熊晖正起劲地说着。

这是女学生中的流行语。

黄菲就这么一直读到临近中午,把手里的《骆驼祥子》放下,换了那本杂志,《中国妇女》,去年创刊,是延安专门的一本妇女杂志,刊名是**题写的,许多有学问的人在上面发表文章,讨论妇女问题,黄菲一进入女大,很快就发现了这本杂志,两周把旧的杂志都借来阅读了一遍,此后每期必看,只恨出的太少,每个月只出两卷。

很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黄菲舍不得放下杂志,干脆麻烦潘岳荣帮自己打饭,匆匆吃了,又看过两篇文章,正在兴致盎然,忽然窑洞的门一开,一个人走了进来:“你们都在呢?太好了,大家一起来吃瓜子。”

于是窑洞内一时轰然。

黄菲抬起头来一看,不由得便是一皱眉,是姚鹏,自从那一回送她们来延安,他便再没有回重庆,四个月来都在延安,时不时就会过来女大,起先自己还没觉得,自从那一回听陈露云说了,从此便留意,果然好像有点不太对劲的样子,打那以后,黄菲就很不想看到他。

这时见他又来了,而且陈露云正在悄悄向自己挤眉弄眼,黄菲只觉得一阵气闷,一下子把杂志抛到旁边,起身将棉袄裹在身上,说了一声:“我出去透透气。”

便走了出去。

姚鹏登时便有些尴尬,手里提着的那包瓜子一时间也不知该往哪里放,还是潘岳荣接了过来,笑着招呼他坐下:“快请坐,喝开水。”

姚鹏挠了挠头:“我好像有点冒昧打扰了。”

熊晖笑道:“其实没什么,黄菲今天上午看了几个钟头的书,早就在说眼睛累,她从小的习惯,看上一个钟头的书,一定要到外面走一走的。”

姚鹏点点头:“是应该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相当重要的条件。”

这时陈露云也凑了过来,笑嘻嘻地同他说话,姚鹏虽然有些失望,但不好立刻就走的,好在这一群女学生都很热情,不多时他的情绪便明朗起来,笑着一边喝水吃瓜子,一边与熊晖她们闲谈。

黄菲走出窑洞,一时也不知该往哪里去,便一路溜达着,往抗大这边来,去找张朝旭。

她进入女大之后,张朝旭果然遵守前言,很快便来看她,之后又来瞧过她两次,本来早应该回访的,只是自己一心扑在学业上,一直没有去望她,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位待自己如同亲姐妹的人。

抗大与女大颇有一段路程,黄菲信步走着,脑子里一边想着事情,她在回想自己的从前。

自己方才托词出来透气,倒不完全是敷衍姚鹏,的确是有这样的习惯,虽然父亲的家中很是富裕,乃是本乡数一数二的地主,而且诗书传家,不过自己在幼年时,却是寄养乡下,一直到六岁的时候,才给接回家里来,站在厅堂之中,只觉得周围一派陌生,对于那些称作是自己亲人的,一个也不认识。

这还只是自己痛苦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是学识上的惭愧,从小抚养自己的乳母詹妈妈,虽然对自己眷爱极深,倾注了许多的情感,然而作为贫苦农妇,詹妈妈是不识字的,所以黄菲相比自己的那些姐妹兄弟,此时便显露出一个极大的短处,便是不识字。

她的两个哥哥,都是三岁就开始认字,两个姐姐虽然没有这样刻苦,不过到了六岁,也多少识得几个字,唯独她,大字不识一个,而且满脑子都是乡土那些阴曹地府、阎王小鬼,用父亲的话来说,就是“乌七八糟,下流龌龊”。

虽然对这个女儿没有什么感情,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既然接了回来,总不能让她就这么不读书,于是父亲便要母亲教小女儿识字,黄菲初握笔杆,想到的是在詹妈妈家中握着拨火棍,她这样的底子,习字必然便慢,父亲本来就不喜欢她,这时候更要骂:“蠢材蠢材!虽然一个女儿本来便没用,本没指望你读出什么来,然而蠢成这样,也实在是意想不到。”

之后谈论别人家的女儿要进新式学堂,父亲又发议论:“女孩子进的什么学堂?在家里读读便罢了,反正也不是那块材料,女孩子读书不行的,比如我家小五,根本就不开窍,样子倒是机灵,两个眼睛大大的,然而那书上的字就是钻不到脑子里去。”

听着父亲这样的话,黄菲当面就眼泪汪汪,背地里更不知痛哭了多少次,满心都是委屈,却又不知该如何诉说,而且那痛苦比之双亲将她丢在乡间,更加深了一层,对于双亲的无情,她还可以抱怨,然而此时是因为自己愚笨而给人责骂,黄菲便只能感觉惭愧了。

然而黄菲终究不是只知道惭愧的,看似脆弱缠绵的性格之中自有一种执拗,给父亲这样斥骂,她伤心之余发奋读书,一心要让别人知道,当初是看错了自己,于是每天从早到晚就只是看书,黄菲的头脑其实是灵活的,虽然不是聪明绝顶,然而却也不笨,央求母亲找来课本,就是哥哥的旧课本,在哥哥的帮助下,自修了小学课程,之后又是哥哥向父亲力争,自己得以去考中学,果然考取了,从此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这十年苦读之中,多亏了当年随母亲一起来这边的老女佣宁凤姐,黄菲称她为宁妈妈,时常招呼她到外边走动,每当她读过一阵书,便听到宁妈妈的声音:“三小姐啊,快出来园子里逛逛,别总是看书,那书上的字看多了,把眼睛弄眍?了。”

黄菲倒是肯听宁妈妈的话,每当她招呼,往往便会放下书本,走出门来,站在庭院中望望那花那树,以是她拼命读书这么多年,虽然如今距离远了便看不太清楚,眼睛毕竟没有大坏。

这个习惯她到了延安也依然保持着,读过一阵书,便起来运动一下,不独是为了眼睛,也是为了身体,宁妈妈灯下做针线的时候,曾经郑重地叮嘱过她:“女孩子太聪明了不好,看的书太多,把身子都思虑坏了,越是那么聪明的小姐,便越容易糟蹋了身体,当年那边乡里郑家的小姐,简直是个仙女下凡,几岁就能写诗了,可是那身子骨弱的哦,给风吹吹就倒了,十六岁上就没了的,还没来得及过门,听说临死的时候那惨哦,大口吐血。”

于是黄菲便悚然,读书过一段时间,总要起来走走跳跳,等她长大一些便知道,郑家的小姐得的是肺痨,也就是如今所说的肺结核。

所以有一阵,黄菲曾经立志要当医生。

就这么一路想着心事,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抗大的门前,黄菲溜溜达达进去,问了几个人,找到张朝旭的宿舍,进了窑洞,便见里面热气腾腾,也正在热闹之中,十几个人在那里围坐谈笑。

黄菲往人群之中叫了一声:“朝旭姐!”

张朝旭果然在其中,听到呼唤声,扭头一看,又惊又喜:“黄菲,你来了!快过来坐,我介绍你认识几个朋友。”

张朝旭钻出人丛,拉着黄菲的手,把她拖进圈子,一个一个给她绍介,来这里做客的几个人都是鲁艺的学生,有女同学,也有男同学,听说黄菲是在女子大学读书,那几个人都带一点好奇的神色,尤其是男学生,更加眼前一亮,有人马上便问起:“黄菲同志,你是学什么的?”

在他旁边,一个清秀白净、二十出头的男子轻轻笑着,两眼望着黄菲。

黄菲回答道:“速记和英语。”

那个皮肤白白的男同学眉眼弯弯地笑道:“都是很实用的科目,是革命需要的专长。”

说起话来是一口北方口音。

一瞬间不知怎么,可能是本能感觉,倘若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与对方没有太多可谈,于是黄菲便赶快说:“我也去听过文学与音乐的课。”

女子大学不全是这一类职业教育的课程,也有文学、戏剧和音乐,黄菲每当有空,也都会去旁听,尤其是文学课,她素来是欢喜读小说的,在家里自修的那几年,读了许多的旧小说,也有一些新小说,甚至西洋小说,都是从哥哥那里拿来,哥哥喜欢外面传过来的新书。

听她这样一说,那个男同学果然愈发笑起来,娓娓地同她谈起来:“那可太好了,我就是文学专业,平时就爱看小说,所以才学这个。我喜欢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你呢?”

黄菲张了张口,干巴巴地说了一句:“张恨水。”

张恨水是她顶喜欢的一个作家,哥哥那里有一堆他的书,黄菲当年读过的第一本张恨水的小说,就是《啼笑因缘》,那情节的紧张真的让人很是揪心。

要说当代也有许多才女,比如冰心、庐隐、石评梅,黄菲也曾读过她们的书,不过闲来她还是更爱看张恨水,因为特别来劲,往往一读就上瘾,让人捧着一本书巴不得一口气看完。

虽然看过很多张恨水的书,也会很热切地与哥哥,还有同学讨论他的小说,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过这时候听到这个男同学说起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黄菲莫名地便有些惭愧,就好像当初给父亲责骂时的感觉,虽然情形显然是极其不同的,此时对方并没有刻意贬低的意思,只是随意闲谈,然而自己却有一点自惭形秽了,想着人家读的都是大名鼎鼎文豪的书,而自己呢?就只是读一些流行的小说,茶余饭后打发时间而已。

听她说张恨水,旁边另一个男生凑过来说:“张恨水去年刚刚写了一部《秦淮世家》……”

话题就此转为张恨水小说的讨论。

大家说了一阵,忽然窑洞门给人“砰”地撞开,那人站在门口大声嚷:“你们还在这里?小何家里给他捎了东西来,好大几包肉干,还有牛奶糖,我们赶快去帮他尝一尝。”

于是一群人呼啦啦立刻全都站起来,张朝旭一把拉住黄菲:“我们快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黄菲毕竟在延安已经住了几个月,晓得这里的一些情形,似这样的“共产”,乃是惯常的事,从前自己也跟着其她人一起去吃过的,只是这一回,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便犹豫着说:“我不去了吧,不认得人家,怪难为情的……”

不等她说完,张朝旭已经拖着她风一样跑了出去:“都是革命好同志,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什么难为情的?你赶快一点,迟了就没了。”

黄菲便只得同着她一起过去了,到了那里,桌子上果然摆了一大包牛肉干,外包的纸已经给人打开,几个人坐在那里正在努力地嚼着,张朝旭这一帮人到来之后,也不客气,坐下来拿了肉干便吃,一边吃还一边讨论问题:

“鬼子轰炸……”

“统一战线……”

显示她们不是只为了过来吃东西,而是在关心时政。

热热闹闹聊了一阵,黄菲望了望那位男青年,终于鼓起勇气,问道:“唉,同学,真不好意思,你是叫什么来着?”

在心里憋了好一阵了,之前是介绍过的,不过当时人太多,一闪而过,没有能记得住。

人们哄堂大笑,那个男子也眯着眼睛笑,回答道:“我叫景斌。”

这一天,黄菲在张朝旭这里待到很晚才回去,临别的时候,景斌邀请她:“下个礼拜天到我们学校来吃饭啊!”

旁边有人笑哈哈地说:“鲁艺有名的‘艺术饭’啊!”

黄菲笑嘻嘻,没有说什么,向大家道别,便离去了。

等她回到自己宿舍的窑洞,姚鹏当然早已离开,地上遗落了几颗瓜子皮没有清扫干净。

见她回来了,陈露云赶着告诉她:“今天姚同志是过来辞行的,他要到前线去了。”

黄菲不由得呼出一口气:“啊,是这样啊!”

那么很好啊,今后再不必担心看到他,起码好一段时间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