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兰湘的一番操作另在场所有人都傻了眼,他们目瞪口呆的看着柳兰湘,竟然只觉得她说的每句话都在理。
一个这么年轻漂亮、家底儿颇丰的姑娘家,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比自己爹还要老的老头子?就算对方是县令又如何?也不是多大的官,小姑娘若真有所图,大可以找个读书人嫁了,将来未必愁没有好前程。
县令看上姑娘的美貌强行逼嫁倒是有可能。
一时间,众人纷纷回过神来,开始帮着柳兰湘说话。言辞之间已经开始怀疑刘县令是不是逼迫柳家嫁女儿了。特别是一些男人,一想到如此水灵漂亮的姑娘要嫁给一个糟老头子,就觉得难受极了,被激发了心中那点为数不多的英雄气概,站出来质疑指责刘家。
刘小姐直接傻眼了,她哪里能想到这样的局面柳兰湘都能转败为胜,自己的一番行为不仅没有震慑得住柳兰湘,居然还被对方揪住了短处,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她父亲以权谋私,用官职压人,逼迫柳家嫁女。
其实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柳家人口头上答应将柳兰湘嫁过来,就因为她爹是县令。可柳兰湘当众将这种事挑明,她父亲反而不敢轻举妄动了,否则一旦做实了他用权势强娶民女,真的闹大了,头上的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刘小姐就是再蠢也能看得出来,如今的局势对父亲极其的不利,如果父亲还想再娶柳兰湘,即便是柳家人打心眼儿里乐意,但是也不能服众啊。所有今天围观的人只会以为刘县令强行霸占了柳兰湘,否则难不成相信柳兰湘和刘县令两情相悦吗?
一想到自己坏了父亲的好事,刘小姐就出了一身的冷汗。她今天当众羞辱柳兰湘的目的也不过是在柳兰湘嫁进来之前就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但并非真心想搅黄这门亲事的。她知道父亲有多么的想要柳兰湘,她一个做女儿的,如何能做的了父亲的主?
可今天她这么一闹,如果这门亲事再进行下来,父亲身上一定会出现很多的非议和质疑,“强娶民女”这个罪名怕是洗脱不掉了,要是再被别人往上参那么一本……
刘小姐吓坏了,压根儿不敢再去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她其实就是个色厉内荏的货色,外表刁蛮霸道,真遇到了事马上就慌了。于是,她在丫鬟的搀扶下拨开围观的人群,逃也似的跑掉了。
反倒是柳兰湘转败为胜,还收获了围观路人的表扬和鼓励,大家都觉得她不畏强权,敢于为自己发声非常的勇敢。甚至还有几名读书人拍着胸脯保证,如果刘县令再逼嫁,他们日后进京赶考时一定要参刘县令一本,让这种狗官见识一下什么叫王法。
没多久,人群渐渐散了,柳兰湘浑身一软,赶紧靠在了小鱼身上,才没有跌倒。
“小姐,咱们闯祸了,您当众把刘县令说的那么难听,还把 ‘强娶民女’的帽子扣在他头上,他不会善罢甘休的。老爷和大少爷那边,您打算如何交代,他们一定会气疯了的。”莺儿脸色煞白,说话的声音都颤抖着。
围观的百姓不知道,难道她们还不清楚吗,根本不存在刘县令强娶一事,就她们家的老爷和大少爷自愿的将小姐嫁过去。
现在小姐自己几乎搅黄了这门亲事,老爷和大少爷怎么可能放过小姐?
“别怕,咱们把事情闹开了,刘家那边反而不敢轻举妄动了,他难道不怕真的担上 ‘强娶民女’这个罪名吗?咱们可是有这么些人给做证人呢。”柳兰湘其实也慌,但还是强挤出一个笑容来安抚两个丫鬟。
也算是在安抚自己。
莺儿用力的跺了跺脚,着急的说道:“我的小姐,您怎的如此天真?还真的以为这些围观的百姓能给你做见证啊?他们不过是看个热闹,热闹过后也就散了,我敢保证不出两个月,他们就会将这件事忘的一干二净。到时候家里还是会逼着您嫁给刘县令,他们才不会为您出头呢。”
诚然,柳兰湘很聪明,也很有主见,但她始终常年生活在深宅大院中,日常交往的小姐们也是非富即贵,她不懂底层百姓的心理,天真的以为他们真的怀有一颗仁义之心,会为弱者打抱不平。
然而事实却是,这些百姓自顾尚且不暇,哪里有多余的精力去管一位富家千金的婚嫁之事。热闹看过也就过了。
柳兰湘被莺儿点醒,也察觉到事情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简单,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晚了,她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别怕,船到桥头自然直,我就不信老天爷还能绝了我的路。咱们现在就回家去,父亲和大哥要打要骂我都认了,但是要我嫁给那个糟老头子,是万万不能够的。大不了我剃了头发出家做姑子,再不然还有一死呢,总好过嫁给糟老头子一辈子生不如死,早死早落得个干净。”
说罢,柳兰湘就深吸几口气,努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带着莺儿和小鱼,快步往家走去。
*
柳兰湘带着两个丫鬟走后不久,一旁卖风车的小摊子后缓缓走出来两个人。
两人一男一女,女的是位三四十岁的妇人,保养的很好,风韵犹存的脸上还能看出来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男的则十七八岁的样子,高高瘦瘦、英俊潇洒,惹的路过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偷偷的侧目看上几眼。
虽然二人特意的低调,身上的衣服都是素净的颜色,但若是识货的人看了他们衣裳的料子,都能猜到二人一定非富即贵。
他们刚刚也围观了柳兰湘大战县令小姐,精彩程度让二人好久没有回过神来。
“母亲,刚刚那位,就是小表妹吗?”男子依旧失神的看着柳兰湘离去的方向,呢喃着说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不愧是母亲的亲侄女啊。”
妇人则得意的挑了挑眉,骄傲的说道:“应该就是她了,名字年纪都对得上,而且你看她的眉眼之间,是不是与我有几分相似,肯定是我的侄女。”
原来这二人位不是别人,正是带着太后的褒奖和皇上亲封的诰命衣锦还乡的柳芸,以及养子柳笙。
柳芸自从当年和吴公子和离后并没有再嫁人,自然也没有孩子。她跑去幽州打拼,凭借着过人的生意头脑和千奇百怪的点子,很快在幽州站稳脚跟,并赚的不菲身家。
在她的一生中,有两个好帮手不得不提,他们便是柳笙的亲生父母,姓隋。
隋氏夫妇跟随柳芸多年,是柳芸的左膀右臂。在大约十年前,隋氏陪着柳芸一起去外地谈一桩大买卖,谁知路上居然遇到了山贼。
那伙儿山贼不仅抢走了钱和货物,还要杀人灭口,最后是隋氏夫妇挺身而出救了柳芸,而他们夫妻二人却因此丢了性命。
柳芸痛苦万分,回到幽州后就花钱打通了官府,请他们帮忙剿匪,并且还私下里买凶报仇,最后杀的那伙山贼全军覆没,才肯罢休。
之后柳芸就收养了隋氏夫妇年仅八岁的儿子做养子,改名柳笙,并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不仅教他做生意,还请师父教他读书习武,希望儿子进可入仕为官,退可守住家业。
柳笙也非常的争气,虽然在生意方面比不上养母,但是他书念得好并且武艺高超,年纪轻轻的就已经考取了当地的举人,只等着三年一度的科举开考时,就进京赴考。
这一次,柳芸因为号召幽州的富商们为灾民捐粮捐钱,意外的得到了宫里太后娘娘的青眼,皇上一来为了表彰柳芸的行为并且做给其他富商们看,二来为了哄太后高兴,居然封了柳芸一个三等诰命夫人。
有了诰命加身,柳芸第一件事就是通知扬州城的柳家,自己要回家看看。
虽然这二十年来柳家一直当没生过柳芸这个女儿,但如今柳芸身份不一样了,不仅是诰命夫人还是幽州有名的富商。柳家的当家人也就是柳芸的兄长柳莳,就算再不喜欢这个妹子,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他们不敢得罪柳芸,也希望柳芸能看在柳家养了她十几年的份上,能搭把手帮助柳家度过最近生意上的危机。
本来定好了回家的日子是五月初十,但柳芸就是不走寻常路啊,她让大部队在后面慢行,自己则带着养子柳笙和几个家仆,悄悄的提前回了扬州。
不过他们并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住进柳家,而是找了家当地最好的酒楼住下,每日上街打探一下柳家的消息,弄的自己跟细作一般。
柳笙早就习惯了养母那些奇奇怪怪得想法,自然陪着她胡闹,却不曾想柳芸做的这些并非全然出于恶趣味,这不,他们今日就有收获。
今天母子二人照常来街上闲逛,居然让他们看到了这精彩至极的一幕,而贡献出这份精彩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打听了好几日、早就心怀好奇的柳兰湘。
这几天,他们打听出了不少关于柳家的消息,比如柳家最近生意做的越来越差,比如柳家的长子柳兰鸿宠妾灭妻、专宠给他生了儿子的小妾,比如柳家家主柳莳冥顽不灵顽固迂腐……
柳芸越听越失望,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此行回来一趟是否正确,柳家的人还是一如自己记忆中那般不堪,再见上一面除了增添失望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意义。
直到柳芸从几位姑娘口中听到了柳兰湘的事迹,顿时心生惊喜,这才有了“不虚此行”的感受。
她当年离开家的时候柳兰湘还没有出生,所以她对这个小侄女是完全陌生的。可是当她从别人口中听到一些关于柳兰湘的事后,真是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小侄女越来越喜欢。
这丫头的所作所为还真是像极了曾经的她。柳芸对柳兰湘产生了十足的兴趣,费尽心思的打听小侄女,简直是越打听越爱。
那些在背后非议柳兰湘放荡行为的姑娘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她们口中那些诋毁的话到了柳芸耳中简直就是夸赞,她们也在无形中为自己一向看不惯的柳兰湘赢得了姑母的欢心。
不过听人说毕竟不能全部当真,柳芸心里对柳兰湘还是怀有一定保留的,她了解那些姑娘们之间的小心思,猜到了那些姑娘们可能在夸大其词的“诋毁”柳兰湘,这丫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终究还是得接触过才知道。
柳芸也没想到,她还没正式见到柳兰湘,就先看见了小侄女如此狂野的一面,就连她都被震惊的许久才回过神来。
“母亲,小表妹会不会有麻烦?舅舅和表哥,会欺负她吗?”直到彻底看不见了柳兰湘的身影,柳笙才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担忧的问道。
柳芸撇了撇嘴,冷笑道:“那是一定的。虽然我对我那个侄子不了解,我当年离家的时候他才三岁,但是我了解他老子啊。我那个哥哥见利忘义、见钱眼开,心里只有他自己,只要是能为自己牟利,甭说把拿女儿换钱了,就是让他拿他亲娘换钱,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咳咳。”柳笙见母亲说的过于粗俗,赶紧轻咳了两声示意母亲慎言,不过嘴角的笑容却出卖了他,显然他很喜欢如此直来直去的母亲。
“这么好的一个孩子,不能就毁在了柳家人手里,咱们得帮帮她。”柳芸斩钉截铁的说道,虽然刚刚只是短短的一会儿,她也能准确的判断出柳兰湘就是她最喜欢的那种姑娘,像极了她当年的模样。
当年没有人来帮她,她靠着“豪赌”闯出了一条生路,其实也是险之又险。现如今她有了能力,只要柳兰湘愿意,她一定帮这孩子摆脱魔爪。
新文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姑小姐与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