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盛世繁华之下暗流涌动。当今圣上体弱,皇子们对皇位的角逐日趋白热化,各方势力纷纷拉拢朝臣、培植党羽,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谲云诡。
镇远大将军徐骁,手握三十万重兵,镇守北疆,战功赫赫,为人正直,对皇室忠心耿耿,是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稳定力量。然而,树大招风,他的存在成了一些心怀叵测之人的眼中钉。
中领军将军萧逸,出身名门,一袭银甲,剑眉星目,俊朗非凡,且武艺高强、心思缜密。他统领京城五万禁军,负责皇宫安危,深得圣上信任。
一日深夜,月黑风高,萧逸正在中领军府中研习兵书,突然一道黑影闪过,瞬间消失在庭院角落。萧逸眼神一凛,拔剑追去,追到后园时,发现黑影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日后,徐骁旧部将携北疆密函入京,关乎社稷,望将军早做定夺。”
萧逸心中一惊,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密函落入别有用心之人手中,必然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危及大楚根基。他决定暗中调查,抢先找到密函。
三日后,京城城门守卫森严,进出人员皆被仔细盘查。萧逸乔装打扮,带了几名亲信在城门口附近潜伏。果然,晌午时分,几个行色匆匆、风尘仆仆的大汉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几人虽身着便服,但走路步伐稳健,眼神锐利,透着久经沙场的气息。
萧逸不动声色地跟在他们身后,见他们进了一家偏僻的客栈,便在周围布下眼线。客栈内,几人压低声音交谈着,为首一人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物件,神色凝重:“这密函关系重大,千万不能有失,待明日我们寻机进宫面圣。”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屋内几人瞬间警觉,拔刀相向。萧逸知道不能再等,推门而入,朗声道:“各位将军莫慌,我乃中领军将军萧逸,得知各位携重要之物入京,特来保护。”
众人面面相觑,半信半疑。为首大汉打量着萧逸,抱拳道:“久仰将军大名,只是这密函干系重大,未得圣上旨意,不敢轻易交予他人。”
萧逸微微一笑:“各位放心,我与诸位一样,心系大楚安危。此刻京城局势复杂,若密函在此处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我愿随诸位一同进宫,面呈圣上,共解危机。”
众人商议一番,觉得萧逸所言有理,便同意了他的提议。然而,他们刚踏出客栈门,就被一群黑衣人团团围住。为首黑衣人冷笑一声:“把密函留下,饶你们不死!”
萧逸眼神一寒,拔剑出鞘:“想夺密函,先过我这一关!”说罢,冲向黑衣人。他的剑法凌厉无比,招招致命,亲信们也纷纷加入战斗。徐骁旧部将士们见此情景,深受感动,也奋勇杀敌。
一番苦战,黑衣人渐渐不敌,四散而逃。萧逸等人不敢耽搁,直奔皇宫。在御书房,萧逸将密函呈给圣上,圣上打开一看,脸色大变。原来,密函中揭露了朝中一位重臣暗中与敌国勾结,意图在皇子争位之乱中浑水摸鱼,出卖大楚军情,引敌国入侵。
圣上龙颜震怒,当即下令彻查此事,将奸臣一党连根拔起。经此一役,萧逸护国有功,声名更盛。皇子们见萧逸如此忠勇,也纷纷拉拢,却都被他一一婉拒。他深知,在这权力漩涡中心,唯有坚守初心,护大楚江山安稳,方不负圣上信任、百姓期许。
此后,大楚朝堂在萧逸等忠臣良将的守护下,逐渐恢复清明,边疆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开启了又一段太平盛世。
第一次写古文,望给予意见或建议,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