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平九年,汴京街头一间小客栈内。
一位外来的商人连夜到了汴京,刚准备放下包袱,就听外面街头沸腾起来:“快去帮忙,宁北侯府走水了。”
他忙不迭地跟着店小二一起去看热闹,推推搡搡总算挤到了宁北侯府附近。
侯府气派恢宏但是并不奢靡,只是有个问题,这个府邸到处都上了锁,仅有侧面开着一个小门,也仅仅允许侍卫模样的人着急忙慌地送水进去,其他想帮忙的百姓想帮忙,也只能在外面巴巴地递递水。
他不禁有些疑惑,拍了拍小二的肩:“宁北侯不是你们大圌人人敬仰的抗辽将军吗?他家的府邸现在怎么都锁上了,起火了还不让出入?”
店小二晃了晃脑袋:“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宁北侯现在六十了,还在挂帅抗辽。世子继承父志,也抗辽,由于需要,常常京城北部两边跑,全年无休,可谓是尽忠职守。”
“可惜啊可惜,都是假象,”店小二摇着头故作惋惜地说,“世子殿下不久前被查出与西夏勾结,据说每次返京都要绕行前往西夏传递信息。二十多年前驻扎西北部的石家军十几万大军一夜之间几乎全军覆没的事情你知道不,就是被他出卖的消息。太后大发雷霆,可惜刑不上大夫啊,在没定罪之前只能将还在府内的世子一家拘禁,宁北侯还在北部边疆呢,也不知道背后有没有他的参与,但是不管有没有,这两朝忠臣都要被自家儿子害惨喽。”
商人一直在外经商,对汴京城内的事情了解不多,于是继续追问道:“怎么会是太后下旨呢,皇上呢?”
小二高深莫测地摇摇头:“当今圣上即位的时候才二十来岁,据说啊,我也是听我表叔的外甥女的老公公的干儿子说的,他在宫中当值。新帝年轻,太后就把大权都揽过去了,到现在也没还回去多少呢。本来这太后也就比皇上大两岁呢,要我说呢,不过仗着自己陪了先帝几年,跟着看了些皮毛就开始执掌大权了。其实啊,我看先帝娶她就是可怜她,你还不知道吧,她就是一家人都死在西夏的石家人唯一活下来的后代。”
商人有些不解:“圣上现在不过三十有四,这样算下去,二十多年前,太后不是十岁的黄毛丫头吗?”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先帝当时年近四十,虽然正值壮年,但十岁的幼童还是太变态了一点,商人心中默默腹诽。
小二鄙夷地看了看商人:“你想什么呢,石家二十多年灭门,先帝又不是当时就娶了石家遗孤。”
商人讪笑着摸了摸鼻子:“你说皇上当时与石家遗孤是一同长大的,结果她后来成为当时还是太子的圣上的母后?”
小二也是一个嘴里闲不住的:“你怎么说得这么绕啊,不过意思是这么个意思。搁你身上就是和你一起长大的邻家女儿成了你妈。不止如此呢,据说在石家遗孤嫁给先帝之前,与圣上有过不可言说的情谊,我与你细细说来……”
彼时年方十二的李自安正惴惴不安地坐在父皇身边,身体随着前行马车不住地颠簸,他只能小心地抓住窗边的雕龙沉香装饰来维持平衡。
这是他第二次单独随父皇出宫,但是他并没有感到高兴,因为马车里气氛凝重得让他连大气都不敢出。
大约在一刻钟前,正在睡梦中的李自安突然被一股力量晃醒,还没待他揉开惺忪的眼睛,就听到父皇沉着的声音从旁边传来:“穿上衣服,随朕出宫。”
李自安一下子清醒过来,连忙起身,任由宫人麻利地给自己穿上常服,甚至不等拿来配饰,就被父皇带走了。
上马车前,李自安只来得及扫了一眼窗外,漆黑一片。
远处打更声隐隐传来:“咚——咚!咚!咚!”
四更天了。
四周只有规律的马蹄声和车轮在地上滚动的声音,坐在马车上的李自安思绪万千。
四更天被父皇拉起,宫钥已下还出宫,坐的是最不引人注目的车,马车又如此急促,实在是不像什么好事。
车内一直没人说话,也不知安静了多久,马车渐渐慢了下来,李训有些严肃的声音传来:“安儿,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保全宁北侯一家。”
虽然什么都不懂,宁北侯这个称呼也只存在于记忆里,李自安还是懵懂地点了点头。
马车终于停了,李自安踱到马车口,刚准备下去,就被父皇宽厚的手臂抱下了马车。
李训带着李自安走了约莫半盏茶的时间,才停了下来。
一个全然陌生的府邸,占地很大,但是样式简单朴素,没有雕梁画栋。
唯一不对劲的地方就是西南几处房间燃着火,火舌肆意地舔舐着周围的建筑,一些侍卫费力地搬着水救火,虽然火光明艳刺目,不过看样子不久火势就会熄灭,现在的火光只是在负隅顽抗。
即便如此,对于十二岁的李自安来说还是有些可怖,突然感到一束冷冰冰的目光扫向了这边,他下意识地顺着目光看去,是皇祖母。
三十多岁的石凌云保养得很好,又没生过孩子,身材也像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穿着华丽却不失太后应有的肃穆,迎着火光,整个脸有一种诡谲的美感,她此刻看不出表情地望着这边。
手被什么东西抓着,李自安低头一看,是父皇拉着自己走过去。
李训走的很急,李自安只能小跑起来跟上父皇的步伐。
被父皇带着见了礼,李自安还没抬头,就听见皇祖母寒若冰霜的声音:“这个时间陛下不在乾清宫好好歇息就算了,怎么还把太子带出来了?”
说着,石凌云就将李自安拉了过去,手按在他的肩膀。
李自安微微仰起头,然后就听见皇祖母说:“自安,现在的时间,你应该在启明宫歇息。”
小太子年幼,何时见过这种场面,他有些紧张地捏了捏衣袖。
他能感到皇祖母毋庸置疑的压制口吻,皇祖母一向待自己宽厚温柔,宫中上下都惊异于太后对这个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宠爱和放纵。
在皇后过世以后,太后对他更加的包容,弥补了李自安失去的母爱。
这些年来,石凌云几乎满足了李自安的所有要求,要星星不给月亮,比李训还要宠溺他。
此时这种严肃的情况无疑是摊上了大事,他按理应该顺着话头回宫,但是一想到父皇的话,李自安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孙儿愿意在此侍奉祖母。”
石凌云不再低头看李自安,目光扫向对面几丈外的火焰,眼神没有任何温度,语气森然:“启明宫各个宫女太监看管太子不力,罚俸三个月,夜菊,记下来。”
太后身后的侍女点头称是,李自安刚想张嘴辩驳,只见火光逐渐熄灭的方向急急忙忙跑来一个太监模样的人,准备向太后禀报什么,又好像碍于人多,跪在地上不敢开口。
一直被太后刻意晾在一旁的李训没有说话,身边的管事太监连忙上前,尖着嗓子大声责问:“狗奴才,这儿统共就咱皇上和太后娘娘,有什么事儿是不能说出来的。”
石凌云垂眸扫一眼匍匐在地上的人,才不急不慢地吐出来一句:“就在这说。”
地上的太监面露苦色,磨磨蹭蹭地说:“侯爷府内上下两百余人尸首已经验明,逃跑的小世孙和一个随行侍卫已经在西城门口抓获。”
还没待说完,李训的脸色已经黑得能滴下墨了,等地上的太监说完最后一个字,他的眼神已经冷冽得像二月的冰棱。
李训是大圌的第二任皇帝。开国太祖一步步从走卒走到皇位,前面几个孩子在战火中均不知所踪,在位三年后,才在32岁诞下李训,疼爱不已,早早就将其立为太子。
太祖在文学造诣不深,因此格外注重李训的这方面。李训自幼接受众多文学大家的教育,夫子都夸赞李训将来会是一个施行仁政,受人爱戴的仁君。
即使如今权力被夺走大半,李训还是行事平和,不失风度。
所以现在李训一字一句地说:“带上来。”
地上的太监都不敢抬头看太后的脸色,就连忙挣扎着爬起来去带人。
不多时,禁军侍卫就押着两个人过来了。
为首的是少年,穿着朴素,外面披了一件黑色斗篷。
后面的一个身材瘦削的成年男子,穿着夜行服。
一到跟前,后面的男子就被侍卫一句看到皇上太后不跪为由,一脚踢在腘窝,强迫跪下。
面对前面的少年,侍卫还有所顾虑,不敢直接踹,瞥了一眼太后的脸色,才用膝盖顶着跪下。
这时李自安才得以看清少年的脸,脸上线条并没有十分清晰,大致年龄与自己相差不大,生的俊郎秀丽,只是那双眼睛无神的看着曾经着火的方向,嘴唇也苍白得如同前两天皇祖母刚赏赐的清水云龙纸。
四更天是凌晨一到三点,在古代已经很晚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他生永不落红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