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双骄 > 第43章 离京3

双骄 第43章 离京3

作者:司空诺诺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1 23:18:45 来源:文学城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出行之日,到了此刻易殊才突然得知一同出行的京官中居然有梁文谨。

从京城中临时派官员去视察协助边境驻军向来都不会是只派一个人,更何况监军只是一个监视督察军队的一个小官,对战场没有没有任何的决定权和指挥权,只是负责向朝廷汇报军中情况罢了。

所以必然还得派负责管理边境一带军政、民政、财政等的高级官员经略使,负责稳定边境局势的安抚使等。这些职务不仅有实权,身份地位更是凌驾于监军之上。

但对于与朝中任何人均无往来,平时也只向太子进言,明面上丝毫不参与政事的易殊而言,谁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根本无足轻重。

毕竟朝中人早就对他避之不及,所以同行的官员无论是都不重要了。

不过既然任命梁文谨为经略使的话,那此次京官协助驻军倒是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梁文谨是何等人?朝廷怎么可能会派他去庆州。毕竟他父亲梁恒可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的开国朝臣。而他自己也不容小觑,这些年来,一路上顺风顺水,已经从大理寺寺丞走到了大理寺少卿,这般升官的速度在整个史书上都不多见,虽然少不了他父亲的支持和帮扶,但没有自己的手腕和魄力,也不可能登得这样高的位置。

经略使虽然是个大官,地位在地方上颇为显赫,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军权和行政权,但这只是地方上而已,京官和地方官自古以来就是两个概念。多少地方官努力一辈子只为了在京城当一个芝麻大小的官,这都得挤破脑袋还得攀点关系。

按理说被派去庆州那个鸟不拉屎的的地方应该是最近在朝廷中犯错事说错话的官员,或是家中无权无势任人宰割的角色,怎么算怎么猜都不可能是梁文谨。

一来梁家一直安分守己,近来朝中也没传出他们犯什么错,二来就算梁家真的犯了错,要打压一下,也会派梁文慎,那个也在明礼堂念书的一事无成的二世祖,怎么想都不会是更受梁恒倚重的梁文谨。

不过梁文谨本人也似乎对于莫名其妙被派去庆州并不是很满意,易殊第一眼看到他时,对方的脸色并不好看。不过梁文谨不同于梁文慎这个绣花枕头,他是正儿八经靠着自己的能力再借的家族的东风。光是从他顺顺利利地升官就可以看出,他很会为人处世,所以即使是见到被人忽略的易殊时,他也能从不高兴的脸上扯出几分笑,客客气气地寒暄了几句,然后才回到自己的马车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又陆陆续续来了其他几个京官,他们的的确确是被贬去庆州的,看脸易殊都很陌生,易殊规规矩矩地向他们行了礼,他们身份不算高,不管心中怎么看待易殊,总归也不会面上摆架子,也都相安无事地还礼了。等到他们去向一行人中官职最高的梁文谨问过好之后,前往庆州的车马就顶着寒风启程了。

从汴京到庆州,马车路程得有三四日,但是易殊一行人却行了五六日,毕竟一行人全是文官,体力本来就不算好,其中的安抚使赵岩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身体经不起折腾,所以途中又总在驿站歇脚。

越是往庆州走,官路都也没有了,只有乡间的古道,但也变得越来越坎坷,路上马车颠簸得实在厉害,短时间坐在马车内倒也还能接受,时间一长便是纯纯受折磨,堪比酷刑。

本次出行是一切从简,除了梁文谨带了身边的两个小厮,其他随行的人均是朝中派下来的。想来也是,除了莫名其妙的梁文谨,大家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缘由惹了上位者不高兴被派去庆州吃沙子的,谁还允许你带手下去享福。

但赵安抚使身体实在是不适,也不能总是停下歇脚,易殊倒是闲暇时略微看过一些医书,所以便上了赵岩的马车方便照顾一下。

光是感受着马车的颠簸,赵岩都已经晕头转向到脸色苍白,更别提打开马车的帘子看外面流动的景色了。只有到了稍微平缓一点的地带,易殊才得以掀开帘子透一下气。

原本以为只能看到苍凉的景色,却在一干随从中看到其中一匹马有些眼熟的身影。

易殊将帘子系在旁边的木轴上,使得外面的场景很清晰地呈现在了眼前,他颇为意外地开口道:“梁使官倒是很擅长骑马呢。”

前方坐在高大棕马上的人侧了侧头,由于脸正好向着太阳的方向,他微微眯了眯眼睛,才寻到了声音的来处。

他伸手扯了扯缰绳,马儿便慢了下来,直到赵岩的马车与他的马并肩而行,梁文谨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回答易殊先前的话:“大圌的儿郎有几个不会骑马?”

以前王延邑还在明礼堂的时候,每次背后骂梁文慎都是叫他绣花枕头,别的不说,梁文慎那张脸倒也是真的不错。而梁文慎的脸上好看的部分他哥梁文谨都有,梁文谨的气质和才情更是梁文慎望尘莫及的。虽然已过三十,又在大理寺这个比其他官职劳累很多的地方任职,但梁文谨脸上倒是一点细纹都没长,时间似乎只是让他变得更加沉稳。

易殊淡淡地笑道:“梁使官说得是。看来即使在大理寺常年伏案,使官也没落下练武,真是文武双全。倒是在下自愧弗如,望尘莫及。”

梁文谨狭长的双眼扫过马车内,居高临下道:“易公子不必自谦,当年谈及骑马射箭,京城中的人最先想起的可都是你。在宫中待了太久了,莫不是忘了马该怎么骑?”

赵岩跟着易殊看了半晌外面不断前进的风景,眩晕之感再次袭来,腹中又开始翻江倒海。

见此情景,易殊冲梁文谨露出一个充满歉意的笑容,道了一声失礼便又将马车的帘子放了下来。

又给赵岩按摩了几个穴位,对方的不适才渐渐缓解。

易殊背靠着马车阖着眼休息,倒也没再打开帘子换气。

是啊,大圌的儿郎可都是擅长骑马的。

但是管理大理寺日常工作的大理寺少卿可是文职,并且除了繁琐的大理寺的工作,作为梁家长子,平时与其他士族子弟的应酬也不少。居然还能抽出那么多时间骑马,手上的有些茧子可不是骑马能磨出来的。

又颠沛了好几日,才终于摸到了庆州的边缘线。

从灯火璀璨富贵迷人的汴京,一路到了荒凉破败了无人烟的庆州。

最直观的体验就是周围的房舍从光鲜亮丽簇拥成一团,变成灰瓦土墙,走好一段路才能看见一个。

景色更是越来越差,地面的土地都龟裂开来,长着青黄不接的野草,连道路边上的树木也落光了叶子,光秃秃地立着,看着好不苍凉。

最开始停车修整的时候,易殊还会搀扶着疲惫不堪的赵岩下马车走两步散散心,缓解一下颠簸带来的眩晕感。靠近汴京的风景倒是别有一番风味,红砖绿瓦,青山绿水。

而这到了庆州附近,估计是越看这一片荒凉之地越是心烦,连赵岩都不愿意下马车了,安安静静地在里面坐着,良久,才喟叹出一句:“繁华过眼皆成幻,贬谪荒凉始觉寒。”

无论心中怎么想,既然已经在路上了,总是还得向前。

终于紧赶慢赶在离京第五日的日落之前,一行身心俱疲的队伍终于远远地在一片黄沙之上,看见了一面迎风飞舞的画着长蛇的旗帜,是代表石家军的旗子。

下面像小树般守着几个士兵,看见远方的一行车马,连忙就有一个往军营跑去。

不多时,等梁文谨他们行至长蛇旗跟前的时候,西北驻军的总兵官终于带着人前来迎接他们了。

为首之人穿着和身旁亲卫几乎毫无差距的简陋盔甲,若不是身上自带的严重的杀伐之气和腰间的一枚象征身份的令牌,很难看出这是管理整个西北驻军的总兵官。

虽然不在乎同自己同行的京官是谁,但驻军的军官是谁,易殊还是派人调查了一番。

此人名叫石忠,这个姓氏很敏感啊。当年驻扎此地却全军覆没的军队统领也姓石。但这位总兵官原名并不叫这个,他本命叫张忠,并不是石家的后人,是隔壁沧州一户普通农民家的儿子。

当年石家军全军覆没以后,庆州开始的十几个相邻城池全部失守。西夏军队长驱直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丝毫没有放过手无寸铁的百姓的想法。

屠戮这一带的时候也没想过放过沧州,朝堂紧急派重兵支援,甚至黔安王也率兵出征,才终于让杀红了眼的西夏铁骑止于沧州之前。

即使当时还没有打到沧州,那种恐怖的氛围却也已经足以恐吓威慑到沧州的百姓。更何况附近的百姓血缘关系很近,隔壁州说不定有多少姨舅之类的,全部亡于西夏人的弯月刀。

当时张忠已经及冠,心中充满了对西夏的仇恨,他原本也是准备跟着父母种地为生,但西夏军队入关以来,他从军的两个哥哥都再也没有回来了。

他便不顾阻拦,义无反顾地从了军,没权没势,他一步一步从向来是肉垫的前锋做起,硬生生地以血肉之躯为自己杀出了一条路,成为了现在的总兵官。

即使是在京城中人人嫌恶的穷乡僻壤庆州,没有身份没有靠山走到现在的位置也不见得是多简单的事情。不知道是多少个日夜穿着血衣作战,又是多少次退兵以后咬着牙擦拭伤口。

虽然现在只有四十几岁,看起来却比这个年纪沧桑很多。常年在烈日风沙的侵蚀下,皮肤都泛着红黑色,边境的风呼啸着在他脸上割出一条条深纹。

石忠这个名字,是从他从军开始就改了。据打听到的消息,说是石家军满门忠烈,不可无后,他便冠上了这个令他敬佩的姓氏。

易殊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那个魁梧的军官,心道,如果这些传言准确,那眼前这个人,恐怕会恨死自己,毕竟当年的罪名到现在还没洗清。

不等他再思考,梁文谨已经带着他们一行人向石忠双手合十,然后上身微倾行了一个揖礼。

京官只是朝廷派给驻军的助手,不管心中地方官和京官的差距有多大,到了地方,总兵官的身份就是比派下来的高。

石忠瞪大的眼睛一眼看到了为首气度不凡的梁文谨,然后很快压着他的肩膀和他寒暄:“这位大人气度不凡,想必是梁都御史的长子。”

常年在军营的行事粗俗,梁文谨虽然心中不满,但是却也没有推开对方的手。

他脸上笑意不变,嘴上却是说道:“在下朝中派来的经略使梁文谨是也,以后与石将军共商军事,是文谨之幸。”梁文谨心高气傲,自然不愿意一辈子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

他向来处事圆滑,也不会让石忠下不来台,便继续道:“石将军长我十岁,战争之事文谨一窍不通,还要多靠将军指点。”

两人你来我往互相谦虚了一阵,两边的士兵都已经被风吹得面露苦色了,石忠才堪堪想起这里还有其他几个京官。

梁文谨按照官衔一一从安抚使赵岩开始介绍,依次介绍了三四个人后终于轮到了易殊。

那双炯炯有神具有威慑力的眼睛忽然就瞪得更大了,像是终于猎手找到猎物。

易殊的视线不畏不亢地抬起,他平静地开口道:“石将军,久仰。属下……”

石忠冷笑一声,毫不犹豫地打断了易殊的话:“易公子,是我期待你很久了。”

…… ……

因为写过在作话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屏蔽作话,所以这次写在这里,不是正文。如果大家不喜欢这样的模式,那我以后都写在作话。大家要反馈一下哦。

[小剧场全员ooc版]

身份解析:

法官:王延邑 被告:易殊 原告:不详

开始

王延邑:被告!你作为监军,负责向朝中汇报军中的一切事务,这些你固然没有任何纰漏。但为何每一次结尾处,你都有一句“问太子殿下安”?

易殊:?我是太子侍读啊,我是殿下的心腹,问问殿下好怎么了。

李祐:(因为笑得太猖狂被带离法庭)

李自安:(宠溺却又无奈地笑了笑)倾之。

梁文慎:哥哥哥哥,他们的关系好像怪怪的。

梁文谨:(精明地眯了眯眼睛)嘘~小孩子不要问这些。

周二突然得知周四要考试的绝望影像。其实回看前文,我发现还是暑假的时候写的文字有灵气一点。并且42章还是差点意思,感觉还得再修修,用词和描写可以更准确一点。忘记梁文谨首次出现的跳转23章,梁文慎跳转10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离京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