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双钗 > 第8章 入住雁府

双钗 第8章 入住雁府

作者:潇潇湘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05 04:37:32 来源:文学城

清漪来到塘边,将书放好,待洗净面上的血迹后,她就坐在塘边看书,丝毫未曾注意旁人的指点。

天色将晚,清漪望着低垂的夜幕,平静地合上书本。入夜后,她看到两盏灯由远及近,嘴角微弯。

“塘边好像有人,张伯你看。”一个稚嫩的童音响起。

张伯提声问道:“谁在那里?”

“是我……我来这里看夜景。”

张伯道向身侧女童,“莫不是个失心疯?”

女童快走几步来到清漪跟前,“咦,是你?”

“你也认识我?”

女童朗声笑道:“昨日你坐了我的船。”

清漪心有余悸,“你们来这……”

女童亮出手里的鱼箱,“我们来抓鱼,明日拿去卖钱。你为何深夜来此?天寒地冻的,等下只会更冷。”

清漪闻言,似乎感受到了凉意,她略缩玉颈,“我今晚无处可去。”

女童道:“这样?那你等我们一个时辰,等我完事,带你回我家。”

清漪道过谢,在一旁静候。

收网后,女童拿上渔具,张伯挑着两筐鱼,清漪跟在后面。张伯看看清漪,又看看女童手上的工具,然后循环往复,几次之后,见清漪不为所动,终于放弃了暗示。他停下来,拿过女童手中的渔网,系在箩筐上,“小小年纪,怎么拿得了这么多东西。”说完,狠瞪了清漪一眼。

女童开解道:“不妨事,这点气力还是有的。”

“你怎么这么懂事?幸亏你爹娘生的是你,若生的别人,可怎生得了!恕老汉直言,现在的小娘子,就没几个懂事的,一个个耳愚目钝,像你这样的简直万里无一。”

女童憨笑道:“哪有?多亏张伯你的照拂,我才能平安长大。”

“我能帮你什么啊?都是你自己懂事!哎,老汉活了几十年,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张伯已然带了泪腔。

行不多时,三人来到隔壁的双月湾。村里有两口大塘,每逢月出,双塘映双月。

女童将清漪安置在房内,端着木盆出了门去。清漪等了许久,不见女童归来,屋内漆黑一片,她有些不安,便出了房门,听见塘边传来动静,她走过去一瞧。

“谁?”水中响起一片水花,接着一个身影闪至芦苇后。

清漪还来不及答话,女童已经穿好衣物出来,她擦着湿漉漉的头发,“你怎么出来了?我马上就回去了。”

“你怎么在这里沐浴?”

“全身是泥,在家洗不干净,就来这里了。”

“你家人呢?”

“我家就我一个。”

“噢。”

“你且在这暂住几日,等你方便,我送你回家,你住桐花坞吗?”

“是的。”

女童寻了身衣裳给清漪穿上,清漪问道:“这是谁的衣裳?”

“我爹爹买的,给我长大之后穿。”

“这衣裳哪里买的?穿着很舒服,我也要买。”

“你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吧,怎么会觉得我的衣裳好?”

“真的很舒服,很软。”

“城南那边的布庄,是家冯字号。”

两人同榻而眠。次日醒来,女童拿上工具出门,“你要是回去,就告诉我邻居一声,你要是不想回去,就在家里等我。”

清漪道:“你注意下,城里是否有寻人告示,桐花坞的。”

“好。”

第四日,女童出门时,“我会留意告示的,你等我。”

待到傍晚,清漪辞别女童,向桐花坞走去。

开门的是个男子,“这个宅子以后是我的了。”

“原主人去哪里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

她向衙门走去,那里有巡检的旧僚,平日常去桐花坞关照沾衣。

路上,她遇到了冯少扬。

“清漪,上车,我来照顾你。”

车停在一座朱墙黑瓦的宅院前。这座宅院的规模居雁州之首,总有人在街上引颈而望。

清漪下车,抬眼一看,面上不起波澜。少扬自嘲地笑了笑。想当年,云巡检携长女云拂袖初入冯府时,两人眸中俱起了涟漪。

少扬早拾掇了一处院落,正要带清漪过去,谭氏一脸怒气而来。

清漪见有大人来,料是府上的长辈,遂屈身行礼,“大娘子。”

谭氏看向少女,见她一身不合时宜的粗布蓝裳,正是府上粗使婆子穿的那种。若非生了副好皮囊,谁也不会多看她一眼。她梳的并非寻常少女的双丫髻,而是两鬓各垂了一条辫子,一席乌发齐齐落在脑后。许是伸手挠过,辫子和鬓发略有凌乱。

谭氏对少扬道:“跟我来!”少扬递给清漪一个安抚的眼神,又用眼神示意冯德随机应变。

葇兮乍看清漪,隐约觉得似曾相识,倒不是面容,而是此人的气质。再看时,见她两辫双鬓垂,心中了然。但她何以如此不修边幅?当年她一念之差,把人带来雁州,也不知是福是祸,如今见她这般,心中如何不愧疚。

谭氏关上房门,“你一向颇有分寸,从不让我挂心,你看看你干的什么好事!”

在少扬记忆中,这是谭氏第一次冲他发火。“母亲,一码归一码,疯子是疯子,清漪是清漪,清漪不过是在她府上暂住。你看清漪这样子,就知道疯子怎么对她的。如今疯子出城了,就更不关清漪的事了。”

谭氏虽有气,但独子消沉三年,她不忍多加苛责,“你叫她进来。”

“母亲,请你不要计较清漪的身份。我们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清漪进了佩兰苑,恭敬地向谭氏行了礼,丝毫未将谭氏方才的冷落放在心上。

恰在此时,两个仆妇进来请安,说是茶庄的掌柜送来个贼,“本不该劳烦大娘子,直接送官便是,只是这贼年纪还小,又死活不认,只得请大娘子裁断。”

院子里,众人扣押着个五花大绑的小女孩。

掌柜道:“楚国国法一向严明,光天化日,你偷我们的茶叶,依律,先用枸骨笞责二十,再送官府。”

葇兮想起当年青黄不接时,梅氏使唤楚翘去偷橘子,她以兄长要考功名之由进行劝阻,成功说服梅氏。而梅氏却转头勒令她去摘橘子,任她百般哭闹,梅氏不为所动。摘橘子时,园主听见动静,将她送回家。她盘算着如何替女童开脱,劝谭氏略施小戒。

紫衣女童道:“我没有偷,至于那茶叶怎么进了我筐里,我确实不知。”

仆妇道:“你还狡辩?那包茶叶长脚了?”

清漪毅然上前,“她没有偷茶叶。”

谭氏道:“清娘认识她?”

清漪仔细看了看女童,摇头道:“不认识。”

谭氏复又问道:“那你怎么知道她没有行窃?”

“她这身窄袖裋褐,是干活的装束,起不到遮掩之效。再看她的筐,连个盖子都没有,怎么可能偷茶叶呢?”

众人皆是一愣。葇兮暗暗叹服,难怪人们说,大智若愚。

紫衣女童道:“清漪,是我,双月湾,记得吗?”

“是你?”她转头向众人道,“她不可能行窃,你们信我。”

笑敏心想,姑母对小嫂似乎不满,但面上不好显露。就算她接受了小嫂,总归也想知道小嫂的底细,“你何以断定她不会行窃?”

清漪看向谭氏,“这个,要问你儿子了。”

众人听清漪言语怪异,不禁掩唇,就连谭氏也笑了。

少扬进来时,一眼认出女童,立刻上前协助葇兮为女童松绑。女童感激地看向葇兮,而后笑着看向少扬。

“你们也太懒了,正经贼抓不到,随便送个人过来顶账!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少扬训诫杨掌柜。

众人面面相觑,难不成这女童有什么来头?

“你们送来的是我大楚日后的女将军,李伯玉灭我大楚,就靠这女将军为我们收复失地,重兴大楚。”

谭氏蹲下身子,“小娘子,是我的人办事不利,让你受屈。你既与犬子相识,权当给老妇一个薄面,给我们一个赔罪的机会。”她转身对掌柜道,“把店里的每样茶,都拿给小娘子品尝。”

女童道:“大娘子一番好意,但我无功不受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掌柜也是职责所在。”

谭氏道:“你若不接受我们的补偿,我们于心有愧。”

“夫人言重了,小小误会,澄清就好。人生漫漫几十年,哪能一点误会没有?”

谭氏见她眉间英气凛然,小小年纪竟有此等胸襟,不禁暗暗折服,“你住哪里?姓什么?”

女童道:“小事一件,大娘子实在无需挂怀。我住双月湾,姓朱,行二。”

谭氏道:“朱家二娘,今日我们冯家多有得罪,日后……”

少扬忙打断谭氏,“母亲,朱二娘并非凡夫俗子,你一再以俗礼相待,倒显得得罪了。我们已经误了她许多时辰,不能再耗着了。”

朱二娘笑出一双醉人的酒窝,“公子言重了,我并无要事在身,今日我就当来冯府一游。”

少扬又道:“二娘,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你能重游冯府。”

朱二娘甜甜一笑,“会的。我叨扰了许久,这就告辞,万莫相送。”

众人将朱二娘团团围住,送至府外,朱二娘屡劝留步,难挡少扬盛情。笑敏和葇兮心有玲珑,都跟在少扬后面。院内,只剩谭氏和清漪。

“你是哪里人?”

清漪摇头,一脸云淡风轻,“我不记得了。”

谭氏和巧樟对视一眼,对清漪的淡然表示不解,人生在世,哪有人会不在意自己的出身呢?叶落尚归根,人老需还乡,即便她幼时被牙婆拐卖,也不该是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你爹娘呢?”

“也不记得了。”

谭氏见她指腹有薄茧,“读过书吗?”

“读过,《春秋三传》、《诗经》、《楚辞》、《论语》、《孟子》、《湖湘文集》、《隋唐纪事》、《齐民要术》、《水经注》,”答话之际,她忽然想起冯府是经商之家,“还有陶朱公的《计然之策》。”

谭氏有些惊讶,“《齐民要术》、《水经注》是什么?”

清漪一一答过。

“这么喜欢看书?”

“云府刚好有藏书,闲来无事,便翻上几页。”

这时,巧樟问谭氏道:“大娘子,离庄有田十五,每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每步月租一钱,等下庄头要过来交租。”

“拿珠算来,我算一算。”

巧樟便去取珠算。谭氏见清漪未有动静,便道:“清漪,你帮我算一算。”

谭氏话音甫落,清漪便答:“大娘子,每月共计三十六两。”

“怎么算的?”

“小九九。”

小九九诀妇孺皆知,只是何曾见人算这么快。

“你怎么算这么快?”

“拆十六为四四,广从皆为十五,使十五各乘四,为六十,六十累乘,即为三千六。”

谭氏又问道:“可会写字?”不等清漪答话,巧樟便去备笔墨。

清漪执笔蘸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谭氏看去,见字迹雄浑有力,方中见圆,浑然不似女子之笔,更遑论是个十来岁的孩童。

次日,众人给老太太请安,少扬携清漪同行,二人正要进门,屋内飞出一个茶杯,眼看就要砸到清漪,少扬立即伸手去挡。清漪早就提步避开,见少扬要被砸中,连忙伸出两指夹住茶杯。

屋内众人见状,俱都离去,留下三房一家。

“老三媳妇,你过来!”老太太发话。

谭氏朝四个孩子挥了挥手,孤身一人进屋。

“那个怪丫头是什么来头?”

“阿娘,叔沅之祸,媳妇感同身受。三年来,少扬每日忧思,愈发没个人形。如今终于开窍,我岂能阻拦?清漪聪慧非常,不比府上的丫头差。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若她德行有亏,再遣不迟。”

少扬是家中最出息的孙子。老太太见三媳妇说得动容,也软了几分,毕竟少扬是她亲儿子,那丫头若有不妥,她是第一个放不下的。

“叫她进来吧。”老太太说完话,其余房的人也都陆续返回。

待清漪进了屋,谭氏一一将众人指与清漪,“这三位是大伯母、二伯母和四婶母。”

清漪一一拜见,礼数周全,心中想道,大伯母穿绿色,二伯母穿黄色,四婶婶穿橙色,连起来就是绿黄橙,就当有座绿色的皇城,名为‘绿皇城’。”

谭氏又介绍了各位小辈。清漪刚记住第一个,谭氏已经引荐完毕。

少扬将清漪送回清蕖苑,笑敏快步跟上来,“冯乙兄,清娘初来,兄长可舍得让我陪她逛逛?”

“妹妹要尽地主之谊,我自当感激不尽。”

“兄长糊涂了,我等着清娘向我尽地主之谊呢!”

清漪眉头微蹙,全然不知说话之人是谁。这时,葇兮也跟了过来,清漪见她二人身量相当,形容一般,更是茫然,于是欠身道:“两位姊姊。”

佩兰苑内,巧樟道向谭氏: “清娘确是从那事之后才来雁州的,但她几乎不出门,鲜有人见过她,也无人知其来历。”

谭氏道:“我总觉得心有不安,什么样的人家能生出这样的闺女?”

巧樟道:“大娘子别乱想,我们总归是收留了清漪,她家人若是寻来,我们还得个人情。”

谭氏又道:“让清漪搬我这里来,对外就说是我故友之女。你盯着少扬,莫让他二人拢身。”

巧樟劝道:“按说公子已经到岁数了,没必要……”

谭氏望向巧樟,见她眼中尽是讶色,原来她竟然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当下也不解释,只道:“按我说的去做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入住冯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