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双钗 > 第10章 知州寿宴

双钗 第10章 知州寿宴

作者:潇潇湘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05 04:37:32 来源:文学城

葇兮来佩兰苑找清漪,清漪忽然急急起身,“我要出恭,你等我。”葇兮便问:“出大恭么?”清漪一边往净房走,一边答:“是。”

葇兮便在房中练起舞来。三年来,明笄时常在花园练舞,有时红豆在一旁为她伴奏,笑敏则在一旁指手画脚。葇兮偶尔见了,疑惑不已,笑敏恶毒,红豆冷漠,明笄傲慢,她们三个怎么玩到一起的呢?只要明笄见了葇兮,立即停止动作,而红豆不管不顾,坚持弹完整个曲子。

每逢罗老娘子生辰,四房的阳大娘子便让明笄献舞,明笄十分不愿,舞动时脸色极为难看。众人也并不多看,唯有葇兮每次聚精会神,用心记住每一个动作。偶尔与明笄对视,她便默默微笑,总有一日,明笄会发现只有我尊重她。

葇兮天分极高,只看一遍,便可记个**不离十,即便忘记一些细节,也可以通过揣摩,将前后两段进行无缝连接。练上四五遍,便可完整舞下来。三年来,她偷师学艺,已有小成。

葇兮一个转身,发现清漪已回到门口,她面上一臊,问清漪道:“你不是要出大恭吗?”

清漪揉着小腹,“出完了。”

葇兮心想,方才这片刻工夫,寻常人只够出小恭,她定是去了净房后,没了屎意,故而提前回来撞见自己跳舞,只是,她为何不直说,非说出完大恭了呢?“方才我撞见明笄,她直接给我甩脸色,每次都这样,一点修养也无。”

清漪心想,她印象中的明笄除了淘气一些,完全不似葇兮所言,想来她寄人篱下,心思敏感,一点风吹草动,便埋身阴云中。每次听到这些,她便下意识抗拒,她似乎不愿与人分享悲伤,反而更想听到欢声笑语。

葇兮见她面上淡然,嫌她不通人意,便道:“你觉得我刚才的舞姿如何?动作可还生硬?”她自知天赋异禀,又怎么可能动作生硬?

清漪道:“我不是很懂。”

葇兮心想,将来众姊妹献艺时,她一无所长,必定失落,不如授她一二,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要不我们一起跳?”

“为什么?”

葇兮有些不忿,跟她沟通实在费劲,“将来你可以上台表演。”

“我不想表演。”

“你别紧张,这个不难学的,跳个四五遍就会了。”葇兮舞了一段,问清漪,“你试试?”

清漪生硬地展开双手,时而用错脚,时而扭错腰,毫无美感。葇兮心想,就是嗣音馆的老妪,都比这学得好。她耐着性子纠正清漪的动作,大约七八遍过后,清漪一个动作都没学会。葇兮心想,天底下竟有这样笨拙的女子,我今天可算见识了,算了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白费我一番心血、好意和光阴。她掏出一个香囊递给清漪,“送给你。”说完满含期待地等着清漪的回应,岂料清漪不起微澜,淡淡道了一声谢。仿佛这个香囊在她眼中,不过一块鸡肋。她不禁愁肠百结,这个香囊上有诸多细节,一针一线凝结了一个月的心血,是她迄今为止最用心的大作。大概在一段友情中,心思通透的那个人注定要付出更多。可是,这种单方面的付出能持续多少年呢?也许总有一日,她的热情会被一次次的失望消磨掉。

葇兮走后,清漪出了冯府,爬上城楼,看远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2],心中涌起无限迷茫,不知前路在哪里。

少扬小半日不见清漪,十分挂念,最后见清漪独立于城墙上,若有所思。他登上城墙,见清漪手执四角香囊,“想吃粽子了?”

清漪仔细琢磨了一下这几个字,好久才意识到少扬说的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没有,这是……”

清漪话音未落,少扬便抢道:“是葇兮送的。”

清漪点点头,如果不是少扬说起,她根本没有意识到手里还攥着个香囊。少扬得意道:“我还不了解你吗?”说罢又另起话题,再过几日便是端午,如今城里到处是糯米和艾叶的味道,你就不好奇,为何我家不过端午么?”

清漪心想,为何人们总有这么多奇怪的问题?少扬轻叹一声,伸手去刮她的鼻子,“你呀,将来冯府的事,迟早都归你管,你可要上点心!”

清漪因为反应慢,答话前总要想上一遍,除了试图理解对方的意思,还需事先酝酿好说话内容,以使话语尽量通顺。是以,她的嘴唇一直微微张合。

“你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少扬有些失落,这是人话吗?“那不然呢?”

“我不会管家,对管家也不感兴趣。”

“不会就学呀!”

“你最好早做准备,找备用之人。”

少扬一边笑,一边仰天长叹,“你是不是傻?”说完又轻轻戳她脸。指稍传来令人心跳的触感。

清漪心想,当初少扬邀她来冯府,从未如此说。她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去管别人?况且也不想掺和别人的事。

少扬见她发呆,又叹一气,“你从未见过我父亲,却也从不问我,别人也就罢了,你怎能不闻不问?”

清漪道: “我担心你不方便说。”

“你这话就太过分了。”少扬顿了一顿,“他受了不白之冤,身陷囹圄。我家不过节,也是这个缘故,不只是端午,中秋、除夕,也是一切从简。”

“是什么冤情?”

少扬便一一具言,末了又添一言,“我即将起身去潭州,你照顾好自己。”

清漪思绪百转,硬生生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少扬见她欲言又止,心想,我虽然喜欢你,但你自己也要争气,争取赢得我家人的好感。念及众人对清漪屡有微词,也不知父亲是何意。父亲慧眼如炬,他一定知道自己不会看错人。

“算命先生曾说,我不宜早婚,你愿意等我七年吗?”

清漪一脸茫然,“等你从潭州回来,我有话跟你讲。”

少扬心想,留个悬念也好,一路上他可以穷思极想,打发旅途劳顿。他严肃而深情地盯着清漪的眼睛,清漪也一动不动望向他的眸子。

“你是天赐福星,是误落尘世的仙女,是这喧嚣尘世的一朵奇葩,有了你,我再也不会怨恨上天的不公,因为那都是造物主为了让我遇上你而设的槛。”

清漪道:“你……又思念云拂袖了吗?”虽然她并不愿意分享别人的悲伤,但也不愿见少扬沉浸在痛苦中无法纾解。

“你别多想,她都走三年了,你不要跟一个去世的人计较。”少扬每次提及云拂袖,便目不转睛看着清漪的瞳仁,试图从中看见波澜,他希望这种波澜是平静而克制的,而不是惊涛骇浪。喜人的是,他总能如愿以偿。

也正是清漪隐约流露的哀愁,让他觉得,即便所有人都不看好清漪,他也愿意等她去改变。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大抵就是付出的感情收到了回应。

“我有个秘密,本打算烂在心底,但你不一样。”少扬一面说,一面想,清漪身上其实有很多难能可贵的品质,比如她守口如瓶,短短四字,说来容易,却鲜有人做到。为何那些世俗之人总要放大清漪的缺陷,而忽视她的品行呢?

少扬拿过清漪的香囊,“为什么我知道这是葇兮绣的,因为我的柜子里有几百件这样的。”

清漪不由张大了嘴,笑敏说,葇兮为了生计,终日都在嗣音馆与针线为伴。原来,少扬竟如此仗义。

“有个妇人常年服食桂枝和夹竹桃,身体每况愈下,再也无法生育。”少扬说完,侧头看向清漪,只见她垂下眸子,也不知听懂了没。

少扬将香囊递还给她,“人事几多艰,幸好有你听我倾诉,我感觉好多了。”

清漪默默看着手上的香囊,眸光频动,“是不是每个人都在暗中为别人考虑?是不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守护?”

“你真聪明,我真的越来越喜欢你了。”少扬说完,整张脸都成了血色,但清漪却一脸轻松,让他恍惚觉得与清漪置换了性别。

“谢谢你,在我不知道、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维护我。”

“这不是应该的吗?我连别人都愿意去维护,更遑论是你?”

少扬递过一包银子,“这几日我不在,记得多与我祖母母亲亲近。”

清漪道:“以后别给了,我用不着,也不想要。”

少扬见她肌肤胜雪,不染纤尘。试问这世间美人,哪一位敢自称美玉无暇呢?明笄、吴二娘、云沾衣常年争夺雁州第一美人的称号,可她们加起来都不如清漪。她的清漪才是真正的无暇,却从不以美人自居,可见真正有才者,绝不屑与人争高下。

他看着看着,不禁想凑过去亲一口,刚凑到一半时,转念又想,即便清漪迟早是他的人,他也不想玷污了清漪。

一阵风吹来,掀落岸上的笔墨。清漪欠身去捡。巧雁连忙伸手护住桌角。清漪起身时,正要撞上她的手,忽然停了下来,抬头对巧雁道:“谢谢。”

“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你的侍女呀!”

“你叫什么?”

“你不知道我叫什么?”巧雁皱了眉头,她是冯府的丫鬟,是任人打骂的底层人,她经常被仆妇索要孝敬钱,她受了很多苦,但是她从来不觉得委屈。唯有这次,她几尽崩溃一般,在主子面前流露出本不应该有的情绪。

“我为何知道你叫什么?”

“我服侍了你整整两个月,从你第一天来,我就给你奉茶供水,洒扫屋子,负责照料你的起居。每天巧樟姑姑都叫我巧雁,你怎么会不知道我的名字呢?”她是整个府里受主子夸赞最多的丫鬟,就连罗老娘子也对她笑过,她自问对清漪掏心掏肺,事事问心无愧。

“谢谢你巧雁。”

“不用谢,服侍你是我的分内事。”巧雁的眼眸泛满晶莹,声音泫然欲泣。

不多久,清漪听到有呜咽声,便问巧雁,“你哭什么?你若有什么难处,能帮我一定帮。”

巧雁更委屈了,她怎么也止不住内心的崩溃,于是放声大哭——这个没心肝的主子,怎么会不知道她在哭什么!哭得地面都湿了,清漪竟然才发现,她实在想不通,于是撒腿便跑嗣音馆找姊妹们诉苦。

葇兮远远瞧见窗下有一群丫鬟低语,便放下活计,待走近了,见这些人脸上并无恶意,便柔声问:“你们在说什么呀?”

巧雁深知葇兮是个大好人,是府中唯一拿她们当人的人,看到葇兮来,她宛如得了救星,“江小娘子,清娘好过分,她竟然不认识我,为什么让我去服侍她,如果服侍你就好了!”起初得知要服侍未来的冯家妇时,她笑得合不拢嘴,姊妹们也个个祝贺她,有时他也庆幸清娘是个省事的人,从不为难下人。可如今……话只要说出来,心里就畅快多了,巧雁很快又想,算了,反正有额外的赏钱,比什么都强。

葇兮听完始末,对巧雁道:“她就是那样的,亏你今天才知道。”

“我当然知道,谁能想到这么严重。”

葇兮觉得不可思议,她很想知道清漪每天想的都是什么。回房时听见红豆房中传来一声娇呼,下一刻,红豆出了门来,见葇兮在,便问:“我能去你房间坐坐吗?我房间有老鼠。”

“好!”感受到被人需要,葇兮立即兴奋起来,当然,她也有点紧张,万一红豆发现她的床床上没有被褥,没有枕头,会如何想呢?如果说让仆妇拿去晾了,万一红豆问,“怎么没人帮你换新的”,又该如何作答呢?

葇兮忐忑不安地进了房,见红豆只是坐在榻上玩着手帕,便放下心来。许是觉得太沉默了,葇兮认为有必要说点什么。“你知道吗,清漪竟然不认识巧雁。”

“我觉得不可能吧。”

“真的,巧雁亲自说的。”

“怎么会呢?”

“难道你不知道清漪……”她戳了戳自己的脑袋。

“你在说什么呀?我不是很能理解。”

葇兮心想,你和清漪是一样的,难怪你不觉得清漪有问题,她只好明言,“大家都说,清漪是傻子,你不知道吗?”

“不可能吧,我觉得别人不会这么说?”

葇兮吃了一惊,每个人在见到清漪时,总会下意识地相视一笑——瞧,她来了。即便是第一次来冯府的客人,也总能迅速发现清漪的异样。红豆是有多迟钝,天天见清漪也不觉得她笨。

“真的,所有人都这么说。”

“我觉得,还是要相处才知道人的底细吧。”

葇兮吃了一惊,清漪都来两个月了,还需要怎么相处!她忽然觉得在对牛弹琴,兴致顿无。”

红豆依旧用两个食指夹着手帕转圈,丝毫不曾注意葇兮的悲春伤秋。葇兮心想,又一个傻的,以后不跟你玩了。

巧雁收拾好心情,继续回房值守,清漪见她进来,眼底全无波澜。巧雁很好奇,她如何一丝愧色也无?即便铁石心肠如罗老太太,面对责骂过的下人时,也不可能如此淡定。

巧雁时时觑着清漪,后来,清漪终于开口问,“怎么了?”

“你现在知道我名字了吗?”

清漪抬眸沉思片刻,“巧雁,这个重要吗?”

“当然重要啊,我虽是下人,可我天天服侍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怎么能连我名字也不知道?”

清漪指着案上的绿植,“你搬动它了?”

“难道……”巧雁提心吊胆,“我只是擦去案上的浮灰,我不知道这个不能动,你原谅我一次。”

“我的意思是,我知道它原来不是这么摆放的,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啊。”

“这就对了,你不要觉得,你知道什么,我就应该知道什么,反过来,我知道的你也未必知道。”

“可是,我不懂,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冯府没有人不知道我的名字,反过来,冯府也没有人知道这盆草被移动过……对不起,我不是说你不是冯府的。”

再后来,空气安静下来,巧雁疑心清漪生气,便道:“清娘,我不是故意的。”

清漪道:“什么故意?”

巧雁心想,跟她说话好费劲,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她凑近清漪身旁,“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再说那种话了。”

清漪不接她的话茬,而是说了一句让巧雁永远无法理解、也无法忘记的话——“以后不要外面的男人来往,早点断了吧。”

那天,巧雁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清漪。这个众人口中的傻子,是如何知道她被……又出于什么立场让她远离易千欢呢?难道她希望自己一辈子留在冯府服侍吗?这种事被提上台面,很难堪,她默默退出房去。

再回房时,便是给清漪端饭。清漪夹了一口蘑菇,迟疑了一瞬,放到鼻子下闻了闻,最终放了回去。

“有什么问题吗?”一天下来,巧雁觉得犯了无数错误,每一个错误都很无辜。

“有股鱼味。”

巧雁端到鼻下闻了闻,然后一脸无辜地提着食盒走了出去。她默默拿去让别的侍女闻,没一个闻出来鱼味,最后厨娘告诉她,那个盘子的确盛过鱼。

端午这日,恰逢知州吴道元六十大寿。葇兮本不想去,谭氏却好言相劝,她感激谭氏处处为她着想,即便担心笑敏作妖,也只得硬着头皮前去。

宴会设临江台,站在台上,恰可俯瞰整个江面,观看赛龙舟最是合宜。临江台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栀子飘香。

首菜为龙凤呈祥汤,将乌鸡、乌龟和蛇肉慢火熬上半日,用浮梁的瓷罐盛了,色香味俱全。清漪想起少扬的话,忙舀了一碗给谭氏。

笑敏劝阻道:“清漪,大娘子吃斋礼佛,不吃这个,又是蛇又是龟的。”

葇兮一听,吓得扔了碗筷。

笑敏见她失态,“这龙凤呈祥汤,是你们家乡名菜,你竟不识?”

葇兮道:“地域名菜,是唬弄外人的,当地人反而不吃。文人读了子厚先生的书,为了附风攀雅,以讹传讹。”

笑敏又道:“祁州之野产异蛇,触草木尽死。贬谪之乡素来闭塞,民众未化,以为草木被蛇毒死,其实不然,异蛇久卧草堆,草木萎蔫而已。”

“民众未化,却有常识,当地人皆知草木被蛇压死。说来,倒是子厚先生初来乍到,不明真相,读书之人疲于思考,将错就错。”

二人唇枪舌剑,除了清漪,众人皆是听得起劲。

吴管家道:“念薄酒无味,祁州何大娘六艺兼备,愿筝曲添兴。”一语既毕,一位少女离席上前。她身量已足,面覆纱巾。

祁州何氏,若无明指,唯有一人,便是名满楚地的潇湘郡主。九年前,南唐六王子李煜随兄访楚。他素善诗文,工于书画,闻何家有奇女,邀与相见。橘子洲头,二人斗诗比词,李煜甘拜下风。此事传遍坊间,何大娘因此名扬楚州。楚王爱惜人才,封其为郡主,赐号潇湘。其父何樰,是前楚旧相。时逢楚国内讧,众驹争槽,何相牵连其中,左迁祁州虞部郎中,其后不久,南唐攻占潭州,楚亡。

众人停杯投箸,屏气凝神。少女玉指铜甲,扫弦拟擂鼓声,由慢及快。此曲为《将军令》,用以表现出征的气氛。

葇兮看着台上女子,心头涌起一阵落寞。那位何郎中,她是知道的。家里几本书都有此人的落款。秀婶常说,她男人与何相有同窗之谊,每每此时,众人竞相议论,奉氏却从曾不附和一二。有次葇兮见秀婶在人前夸耀,好不威风,一时与人争长短,“我爹爹也是。”一语刚落,奉氏当众扇了两巴掌,“你又发疯!”葇兮觉得冤枉,跑去与江奉宣诉苦。依江奉宣的性子,定会说:“何樰小儿,焉能与我相比!”然而,出乎她的意料,爹爹听了她所说,只字未发。

何相是谁,不言而喻。

楚朝时局不稳,权力更迭,举国境内,或许有人不知楚王是谁,却一定知道何相是谁。。

葇兮不觉鼻子一酸。如今,郡主在台上受众人瞩目,自己却在台下顾影自怜!如若爹爹未遭变故,今日一定不是潇湘郡主独领风骚,她将与郡主齐名,合称“南楚双姝”。

乐声渐密,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葇兮也停下思绪,细细品筝,脑海中逐渐浮现气壮山河的画面。忽然,她有些恍惚,觉得郡主仿似在看自己。她有些心虚,侧头避开郡主的眼神。她心下一惊,难道自己的妒意如此明显?

筝声渐慢,葇兮知一曲将终,不免有些惋惜。这曲子可比清漪的妙得多,以后哪还有机会再听。而后,郡主一阵快弹,左手快速挑抹,右手摇弦,表达将士们鸣金的迅捷。随后,筝声渐稀,以刮弦收声。

笑敏道:“你们瞧,郡主好像在往咱们这边看。”

明笄道:“是了,郡主好像在瞧清漪。你看清漪,气质出众,郡主见她稀奇,觉得大开眼界,指不定还想赋诗一首。”

清漪莞尔,她浅笑道:“我是女孩,有甚么好看,也许郡主在看冯乙兄。”说完,她下意识往身旁一看,才惊觉冯少扬未曾列席。

众人轻笑出声,就连谭大娘子也笑了。

吴知州大喜,“潇湘郡主真是出类拔萃,才艺无双,是楚女的楷模!”

罗老太太赞道:“这么好的小娘子,不知要花落谁家。”

笑敏笑道:“冯祖母,你五福陈筹,说不定花要落在你家。”

谭氏道:“敏敏,等下何郎中可能要说话,我们仔细听着。”

葇兮正细细思忖谭氏的话,好奇何郎中要说什么。见笑敏脸色一变,才知谭氏有意搬出大人物劝笑敏莫要喧哗。

忽然,葇兮惊觉笑敏频频看向自己,不由焦虑起来。

这时,万籁坊的伶人上台,唱的是《松鹤曲》。台下喝彩声不绝,葇兮眸子一沉。

伶人唱毕,谢道:“此曲出自祁州一位江姓执笔之手,鄙人学艺不精,未得精髓,辱没了佳音。”

冯府十几双眼睛朝葇兮看过来,其余人瞧见动静,也纷纷望将过来。

有宾客问道:“罗老太太,听闻江执笔的千金养在贵府。”罗老太太和谭氏都望向葇兮,葇兮这才起身,“先生谦虚了,家父随心之曲,经你改编,有点睛之效,万籁坊果真名不虚传。葇兮代父在此谢过。”

“原来小娘子是江执笔的千金,真是失敬。”

有人忙起哄道:“江小娘子,来一曲!”

葇兮见谭氏允准,“葇兮不才,愿清歌一曲,祝知州大人平步青云!”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葇兮初次登台,喉咙有些发干。

台下有人小声嘀咕,“自古高人出乡野,此曲恣意洒脱,竟有大家之范!”议论之声渐大,葇兮一紧张,唱到“请君为我侧耳听”,一时乱了心神,眼看就要忘词,这时,清漪抱琴上台。

忽然有人接了下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句与之前音调重复,被人接唱也不足为奇。葇兮顺势续接了下去。众人循声望去,见圆场之人竟是何郎中。

一曲毕,台下呼声四起。葇兮与清漪相视一笑,款款下台。

笑敏哂道:“葇兮藏得好严实。”

葇兮回道:“哪里藏了呢?我如果藏得好,怎么会连冯州万籁坊的伶人都识得家父?”

葇兮心有余悸。方才虽然过关,但绿叶衬花红,着实不好受。

清漪道:“葇兮,我们去向郎中道谢吧。”

葇兮心想,这清漪傻里傻气的。她虽知清漪无高攀之心,但旁人会怎么看待呢?

“应该的,你们去吧。”谭氏赞许地看向清漪,“你们能得何郎中解围,也是福泽。”

歌舞罢,众人或小憩,或赏景。端为始,午为中,五月初五,花香送凉风。

清漪道:“葇兮,我们走!”

葇兮仍有些顾虑,“会否有高攀之嫌?”

清漪道:“虞部郎中,掌山泽田园,何来高枝之说?”

葇兮正欲拾阶而上,蓦然对上郎中的眸子,那眸中似有千山万水,她心下不安,转念一想,莫非自己像极了爹爹,被认了出来。

[1] 出自元朝关汉卿《四春园》

[2] 出自北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知州寿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