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年啦,除夕夜的长安,是天下最热闹的一座城。天下人都向往的长安,如今华灯初上夜未央。
“报——!匈奴二部联合阴镯攻破亥阴谷,扬言不日拿下丰州城。”
太子不动声色的传令:“叫李嘏整顿兵马,天亮出访。”
“没想到,根廷尔这么猛。”说完独自坐在黑暗中,天逐渐变亮,可他却逐渐和黑暗融为一体。
李嘏接到出征的消息,眉头一皱,心想这仗也太急了,前前后后他休整了才不到两年,原本以为还能在长安过三五个平安年头,回到幽州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这也太快了。
李燕安听声也起来了,并未入睡,少年见状,问父亲是否要自己跟着,李嘏拒绝了他,说:“燕安你现在长安观望,若有风吹草动时刻传书与我,丰州离长安不远,想必此事定是那儿的知州与他们蛮人串通好。”
“太子这次只是说出访,想必是料到底细,为父也并不用带全部精兵良将。大年在,不能惊动百姓。太子令而非天子诏,恐蛮人不乱而宫中乱,故天下大乱。”
嘱咐好事宜,甲胄在身,拍拍儿子的肩膀,“为父去去便回,保重!”
不日,他们就抵达丰州北。
匈奴此次,就是给天子上眼药,故意恶心燕国。
直接了当,李嘏抓了那通敌的知州,取了他的项上人头,派人回京禀告。
李燕安听说北边有人来,便早早在东宫门口等候。
得知,并不是父亲。
自从房予舒上了弘文,刘先生和华师傅都不怎么来授课了。家里长辈也默许了他们的辞别。这一来,新年也未来拜见。
刘思敬在房濡山这可是略有得道。登科入仕也是受了房濡山的指点。
可是在去年年关就突然辞官回乡。
回乡?房予舒也不知道他回哪个乡,连同华师傅也是,她都有点想这个姐姐了。
无事乱翻书,真翻出点名堂来。
那日,房予舒又对当年宗伯案有了新看法,便去找张荣风。
李燕安正准备打道回府,自己在马车上闭目养神,忽然,窗中飞“令箭”,他眼皮未抬一下,躲了过去。
睁眼,一封信,信中,是一块碎玉。
这碎玉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摸着腻,钝感十足。可再细细看那纹路,颇有李燕安要找之物的模样。背面刻有文字图样。不过是异邦字,李燕安不识得。
于是他解了马,也去找张荣风了。商量这碎玉之事。
尚书府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父慈子孝,满园张灯结彩,颇有过年气息。李燕安下马急驰入进堂中直递给他刚刚那碎玉。
张荣风端详了一会。
朝李燕安挥一挥手,开口道:“别瞎猜了,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玉,这你肯定不难看出,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后面的字很明显是匈奴部落的文字。”,“这一横两竖…下提点折勾…”
张荣风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东西先放我这,待我查出什么再与你商议。”
转而问李燕安;“吟光,这几日李将军在前线有何情报。”
“父亲驻军于亥阴谷南野望坡,敌人实力不容小觑,此次班师只怕日子长嘞。据探子来报,怕不出几日父亲便叫我去排兵布阵,只怕今日,是出征前最后一次会面。”
张荣风听完此言遂命人摆酒。
夕阳西下,黄昏独愁。
张荣风遣散了侍者说着让二人不醉不归。
他们讲论经义,谈天说地,天色见见黑了。春节的气氛又入潮水满满涨上来,外面有爆竹声肆起。二人出去看烟花,片刻回屋复饮。房予舒姗姗来迟。
见二人面色红润,桌上杯盘狼藉,再加上李燕安那看直的眼……
嘿哟,他那明眸如珠玉粘在房予舒身上般挪都挪不动。
张荣光不好意地打断他。
这些年月,他早已看出李燕安之意,:“哟,没见过美人儿啊?!”
李燕安赶紧喝一盅酒来掩饰。
房予舒连忙打趣:“吟光兄,莫再喝了,再喝醉在张府无人照管可怕是闹长安城笑话。”
随后她抿嘴一笑。
可这一幕在李燕安看来,是最动人的。
映入他眼中的,是一个机灵活泼的小娘子。
神动而不散的李燕安小声嘀咕着:“只怕今日不吃,以后你哥哥我吃不着喽…”
房予舒果真没听清,可她也没再问。
张荣风却毫不保留的全盘托出。
“吟光要带兵打仗了。”
这无疑给房予舒一个晴天霹雳。
还没同李燕安逗够呢,也没较量出高低呢,更没在子集经典上或是文韬武略上赢过他,这就要有一方远行且不知何时而归。
这下子房予舒脑子乱了,连来张家的目的都抛脑后了。
开始同李燕安讲话,言语中,不知从什么时候,尤喜到悲。
这或许都是房予舒自己都察觉不到的。
晚间房予舒终于得空支开李燕安同张荣风讲事情。
多事之秋。
晚间二人同出张府,临别前,房予舒列出“数声风笛离亭晚——”
待李燕安跨上马,他才对诗:君向潇湘我向秦。”随后仰天长啸。
房予舒上了马车后也冲李燕安大喊了一句:李君,得胜归。
十五日后,李燕安接父密信得圣上密诏,带一支精锐朝北出城去。
长安晚报:据狗仔拍摄,房、李二人同出张府,疑似恋情曝光。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兵变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