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庶妹 > 第7章 身世

庶妹 第7章 身世

作者:画今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13:07:50 来源:文学城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害怕他的呢?

青宛记不清楚了。

也许是他从边关打了胜战回来封侯拜将后,背着魏夫人等人将宫里的那些贵重赏赐行云流水一般送入她院里时。

又或者是后来他让银翘每日同他禀告她日常都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精确到说了哪句话,无意间被她发现后。

以及她去年冬天生病发热时,他在她的床头守了一夜……

明明一开始她讨好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同他亲近,好在这个家里继续生存下去,可是当他的目光越来越多的落在她身上时,她只感觉到恐慌。

她怕他,却也比任何人都要依赖他,自魏老爷去世,她就开始想尽办法讨他欢心,以获得他的庇护。

她出身低贱,自幼便受尽了苦楚,如今这魏二小姐的身份,她这么多年来锦衣玉食的生活,都是因为顶替了别人的身份而得来的。

而真正的魏家二小姐,他的亲妹妹,早就被葬在了那片竹林里。

她也曾想过拆穿这个谎言,大不了被赶出魏府,可是她不敢,幼时被辗转贩卖的记忆侵袭着她,她还记得阿娘最后是怎么死的。

她的阿娘少时还待字闺中时,就被外祖父当物件一样送去父亲家里做典妻。

那年父亲遇上征丁,祖母想在他上战场前租个媳妇延续香火,便托了人将阿娘租来。

后来父亲和阿娘在相处中互相生了情意,便同外租父正式下聘娶了阿娘,没过多久,阿娘有了身孕,然而父亲却到了要去战场的时间。

阿娘依依不舍送别了父亲,怀胎十月生下了她。

她两岁时,祖母因病去世,父亲远在边关生死未卜,阿娘只能独自一人带着她在村里生活。

她还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孩子都朝她扔石头,骂她是个没爹的孩子,她气得回去扑倒在阿娘的怀里哭,阿娘一边安慰她一边抹泪。

阿娘生得貌美,村里常有一些泼皮无赖骚扰她,她一个柔弱妇人孤身带着一个孩子,日子并不好过。

为了养活她,阿娘迫不得已做了最下等的流莺。

青宛记得年幼时,阿娘时常会随着陌生的男人进到苞谷地,那时她才四岁,阿娘不放心将她单独放在家里,便让她在苞谷地旁坐着等她,每次她从里头出来时发髻总是要凌乱些,衣裙也会沾染些污泥和草渣,而那时她的手上也有了买粮的钱。

后来外祖父在外头欠下赌债,一声不响地跑来村里找阿娘,要将她卖去青楼做娼妓以换取银两,阿娘哭着求他,他却恶狠狠道:“你已是残花败柳之身,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你的底细,日日跟着鬼男人出去野混,这会子装什么贞节烈女!听你老爹我的,你到哪卖不是卖,说不定青楼还赚得更多些哩!”

阿娘跪下求他,反被外祖父训打了一顿,她不得不屈服,只是也同外祖父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希望跟女儿卖到一处,如若不然便咬舌自尽。

阿娘同她说,若外祖父将她卖到别处为奴做娼,那她们母女二人兴许此生就再也见不到了,日后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待在她身边,至少她还能随时护着,等将来攒够了钱,再想办法将她从青楼里赎出去。

进入青楼后,因着阿娘容貌过人,愿意光顾的客人多,渐渐的在老鸨刘妈妈面前说得上几句话,便寻机将她安排在后厨做些洗菜打下手跑腿的活儿,阿娘不愿她到前面来,更不愿她看到自己接客的场景。

母女俩在一起时,她总会发现阿娘身上各种各样的伤痕,她心疼的抱着阿娘哭,阿娘也抱着她哭。

再后来,阿娘不慎有了身孕,刘妈妈知道后给了她一包堕.胎的药粉,然她吃下去后虽然成功流掉了孩子,却一直下红不止,再加上刘妈妈不肯给她歇息的时间,逼她继续接客,她的身体便一日比一日差,没过多久,就已是病入膏肓了。

临死前,阿娘将攒下的所有银钱都给了她,告诉她一定要离开这里,她守在床头,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再没有什么比亲眼看着最爱的人在自己面前一点点咽气更令人绝望。

阿娘去世后,刘妈妈便将她当成瘦马教养,和她一块被调教的,还有十几个和她一样面貌姣好的幼女,刘妈妈专门请人来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待她们长成后便会卖与富人做妾或入秦楼楚馆。

阿娘同她说青楼女子的命运大多以悲惨结束,阿娘就是最好的例子,她不愿重蹈覆辙,便寻机药晕了看守她的丫鬟婆子,跳水逃了。

可她人虽逃出去了,却因年纪太小,路上被人牙子盯上,先是被卖到一家富户家里做丫鬟,后来有日府里来了一个年纪很大长相猥琐的官老爷,见她生得水灵,便同主家暗示了一番,主家为了讨好这位官老爷,当即便吩咐下人将她送去那官老爷府上。

送她过去的恰巧是平日里接触过的小厮,她装作乖顺,使得他们放松了警惕,半道上偷偷从马车后窗跳下逃了出去。

她惊险逃脱之后,却又面临着新一轮的生存难题。大冷的天,她身上没有银钱,也没有住的地方,最后只能被迫住在破庙里做了乞儿,因怕容貌太过显眼,又将自己的小脸涂得黑黝黝的。

她那时常常忍饥挨饿,因年龄小,破庙里的其他乞儿便会欺负她,一日秦姨娘恰巧路过,见几个大孩子正围着抢她手上的吃食,一时心生怜惜,便将她带回了家。

那是一个很貌美且善良的女人,她将她带回家中,把她洗得干干净净,给她梳头,为她缝制新衣,教她读书识字,收她做义女,使她不再颠沛流离。

自阿娘死后,她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温暖了。

秦姨娘的女儿,那位真正的魏家二小姐,名唤忆如,她同秦姨娘一样,对她释放了无限善意,她们年龄相仿,日日一同玩耍,无话不谈,情同姐妹。

只可惜二人并未相处太久,她便去世了。

那时她们三人在钱塘的一个小镇里生活,因秦姨娘长相貌美,隔壁的木匠总是有意无意同她献殷勤,秦姨娘虽明里暗里都拒绝了,那木匠的妻子却还是心生不满,认为是秦姨娘勾引了她夫君。

某次,那妇人恰巧碰见忆如独自一人在湖边玩耍,便将对秦姨娘的嫉妒怨恨都发泄到她身上,竟从背后将人推到了水里!

时近深秋,湖水寒冷刺骨,忆如不通水性,在水里扑腾了许久,渐渐沉入水中,幸而那时她刚从山上采野果下来瞧见,及时下水将她拖上岸,这才险险救回了一条命!

只是忆如是早产儿,生来就有弱症,加之那次落水伤了身体,没过两个月,她就因在冬日里感染了一场风寒挨不过去走了。

秦姨娘将她葬在屋后那片竹林里,后来许是怕触景伤情,又或是怕被魏老爷找到,没几月便带着她辗转去了江州。

她们在江州生活了大半年,自忆如去世后,秦姨娘就变得有些郁郁寡欢,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有次两人正说着话,秦姨娘突然毫无征兆的晕倒在地,她慌忙去请郎中来,郎中把完脉后开了药方,临走前又说秦姨娘这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

她仿佛预知到了什么,日常努力去逗秦姨娘开心,可秦姨娘只是看着她微笑,轻轻将她抱在怀里。

秦姨娘的身体越来越差,最后那段时日,秦姨娘躺在病床上,已经完全起不来了,她端着药碗细心给她喂药,可是怎么也喂不进去!

那时秦姨娘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了,听见她在哭,虚弱的睁开眼,轻轻抚摸她的头,含泪道:“宛宛……对不起……以后的路只能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她将秦姨娘安葬的那天,魏老爷寻了过来,她起先不知道他是谁,便问他:“你是谁?找我阿娘做什么?”

魏老爷正沉浸在秦姨娘去世的悲痛中,募然听见她唤秦姨娘阿娘,便愣住了。

最后,他抱住她,说自己是她生父,要带她回长安,好好照顾她。

她顿时愣在原地,任他抱着自己失声痛哭,默认自己就是他的女儿,甚至于之后随他来到长安,进了将军府。

她太害怕了,害怕再过从前那样颠沛流离,被当货物一样贩卖的日子,更怕同阿娘一样悲惨死去。

……

思绪回笼,身后的脚步声渐渐走远,她颤着黑睫,在暗夜中缓缓睁开了双眼……

***

翌日清晨,一大家子聚在寿春堂陪老夫人用早膳,众人在堂屋正中依长幼围坐,默声用着饭。

魏如嫣咬了一口羊肉酥饼,眼睛却滴溜溜转了一圈,状似不经意问道:“二姐姐呢?她怎的没来?”

一旁布菜的丫鬟答道:“回三姑娘的话,二姑娘一早派了人过来,说是昨日外出时吹了冷风,一时受凉有些不舒服,不好将病气带过来,今日便不过来了。”

魏持盈汤匙捣弄着碗,冷哼一声:“就她娇气!”

魏夫人也有些不悦,“出趟门还能生出病来,怕不是水做的。”又趁机向老太太道:“母亲,我看以后再有什么宴席还是别让二丫头去了,万一又生个这病那痛的,到头来还得怨我这个嫡母的不是。”

魏老夫人皱眉:“行了,谁没个病痛的时候,一家子骨肉至亲,在人家生病时说这些做什么,没得让人寒心。”

母女二人这才闭了嘴。

魏璋低头喝汤,不置一词,一时吃毕了饭,回到明熙堂,唤来长吉,让请大夫去栖云院看诊,之后便换衣裳去了城外军营,不在话下。

魏老夫人极其信佛,每年都会挑个时间去普照寺里住上一段时间,少则三五日长则半月,静心供奉佛祖,为全家人祈福。

按照以往惯例,今年该是轮到魏如嫣陪老夫人去庙里住,今次却换成了魏青宛。

她私下找了魏如嫣,只道是自己刚病愈,正想换个地方住散散心,魏如嫣本就受不了每日吃斋念佛的日子,巴不得不去,便答应下来,在老太太面前谎称染了风寒身子不适,魏青宛顺势替上。

普照寺坐落在城郊,寺庙规模宏大,庄严肃穆,楼阁殿堂,错落有致。因其祈愿灵验,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到此上香祈福。

此寺之旁有座院子,房屋颇宽敞,地势又幽静,和寺庙有围墙相隔,可称独门独户,是前两年魏璋为了方便老夫人来寺礼佛参禅特地着人修建的,此番老夫人和魏青宛及一众丫鬟护卫便是安置在这里。

一连几日,魏青宛都在寺里陪着老夫人吃斋礼佛抄经,日子清净,倒也自在。

这日,她抄写完经文,携落苏一起出房门看景散心,二人沿着碎石小径,漫步往后花园去。

时下正值暮春天气,花园内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好鸟枝头,啁啾宛转,仿佛是世外桃源,烦虑可消。

“姑娘,奴婢觉得若是一辈子住在这里也挺好的,比在府里清净多了。”落苏道。

魏青宛笑道:“那我帮你去和祖母说说,就说你自愿留在这守院子,再不必跟着我们回去了。”

落苏一跺脚,身子一扭:“姑娘就知道逗趣奴婢,奴婢不管,姑娘在哪我在哪!”

两人正说话间,不远处的龙槐树后转出个高大身影,朝她勾唇微笑:“二妹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