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里有个太子很治愈[穿书] >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第四天:君臣

北冥,宣政殿。

早朝结束,淳勉被要求在殿外等候,皇帝说有话要和他讲。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他恭敬地等候在殿外,连挪动脚步都没有。

“吱呀……”巳时,宣政殿的木门被内里的太监打开,里面走出的是淳勤。

兄弟俩相互看了彼此一眼。要说电光火石,面上表现得也还算是客气,至少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笑着的。可要说没有点儿暗流涌动?那也着实不可能。毕竟,靖王没有向太子行君臣礼。

“太子殿下,父皇在里头等您呢。”靖王面上恭敬,他微微侧过身,特地留了一条缝儿给他的哥哥进去。

瞥了一眼那条缝儿,淳勉知道这是有人春风得意,故意看低他。他浅浅笑了一下,瞧着对方‘和善’的面相,寒暄道:“武德候近来可好?听说他要回京了。”

“舅舅回京?”靖王仿佛是听了一个笑话。他一脸疑惑地摇头,摆出荒唐的面色,笑问:“大哥何出此言?您这是上哪儿听来的风言风语?”他暗嘲堂堂太子殿下竟然会听信这种小道消息。

靖王不承认,这是意料之中的。淳勉还是一抹浅笑,他不恼,也不急躁,就是轻轻点了点头,回应:“不回来才是对的,若真回来了就出大事了。”

这句话是点赵家的,靖王听懂了。他收起脸上的笑意,看向淳勉,冷冷地丢下一句:“多谢太子殿下关心。”说完,便就越过对方,径直离开。

回过头,淳勉去看靖王离开的背影。瞧着他走得大步流星,暗想兄弟友恭在皇家应当是不存在的吧。真可谓是,悲哀。

“太子,您可以进来了。”殿内的太监见靖王与太子已经说完话了,便出声催促淳勉。

淳勉不再耽搁,他立马抬脚进去,且与催促他的太监说:“劳烦刘公公了。”

刘公公,是北冥皇帝淳衡的总管太监。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恭安。”淳勉进入宣政殿,他走到殿中央,向他的父亲行跪拜礼。

皇帝坐在帝位之上,他一边翻看手里的折子,一边抬眼瞥向殿中央向他称臣的儿子,淡淡地回了一句:“站起来说话吧。”他将折子放到一旁,仔细看了两眼大儿子,问:“最近是睡得不好吗?朕看你眼睛下面有些许乌黑。”

“也许是读书读得晚了。”淳勉心想,定是这几日与王佳佳夜夜会面闹的。他不能说给皇帝听,就只能随便找个借口。

“夜夜秉烛,看来你这几日读了不少书。”皇帝有意问他,且深问:“都读什么了?”

读什么了?淳勉暗想这几夜‘读’的恐怕是男女之事,朝堂之上说不出口。回想他夜夜翻开却又回回看不进的那本书,扯谎道:“回父皇,读的是太傅留给儿臣的笔记。里面都是他提炼的士大夫名言,还有一些政事的摘录。”

皇帝听后,笑了笑。他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倒是又问:“真是如此?”

淳勉心虚,当听到此处时不免咯噔一下。不敢有异样,他点头回答:“是。”

“太傅这个人挺好,让他来做储君的老师看来是对的。”皇帝提到太傅,自然要提到一句太傅的女儿。“对了,那个吕婉婉与你青梅竹马,你与她可有男女情愫?”

如果是换做以前问这个问题,淳勉可能心里不会多想。可现在,前脚有靖王要赐婚,后脚皇帝就来问他和吕婉婉,这不得不让他思虑一番再做回答。

“婉婉不喜欢深宫禁锢,她喜好自由。儿臣,不能误她心中喜好。”淳勉侧面表示他们还没有达到男女之情的地步。

皇帝只想听他‘喜欢’还是‘不喜欢’,得到‘不喜欢’的回答后,便无心顾及吕婉婉的喜好想法,点了个鸳鸯谱道:“朕将她配给靖王,你说可不可?”

淳悦说的果然是真的!淳勉心头一惊,随后装傻问道:“靖王是喜欢婉婉吗?儿臣不曾知晓原来他们有这般情缘。”

皇帝摇头,语气平常地说:“是朕打算给他们赐婚。”他观察殿下之人的神色,并直白地说:“你弟弟向朕几次讨要赐婚。不过不是吕婉婉,而是你的表妹,丞相府的千金。”

显然,皇帝是话中有话,淳勉感觉今日必定藏着凶险。他不敢随意接话,小心翼翼地回应:“儿臣的表妹出身权臣,按照皇室规矩,不可与权臣联姻。”

“是啊,所以朕回了他。而且,太傅家的姑娘配他刚刚好,一个尚武,一个尚文。”皇帝表示,他已经决定了。

既然圣上心中已经定下了想法,淳勉多说无益。“父皇决定了,那一定是好的。”

“你呢?你可有心仪的女子?”皇帝看他面色如常,便似是玩笑地问他。“若是有喜欢的,可以和朕说。你早就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东宫还缺一个太子妃呢。”

这个问题仿佛就是一记惊雷,震得太子淳勉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他微微张嘴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可脑子里又出现了那个俏皮的身影。他沉默了一番,心底纠结了起来。

皇帝看他欲言又止,他且紧接着问:“丞相家的千金,你可有意?”不等淳勉回答,他继续说:“她是你的表妹,是你母后的侄女,都是姜氏的。赐给靖王,不如赐给你,亲上加亲嘛。”

如同乌云盖顶,巨大的压迫顺势袭来。淳勉终于明白了皇帝今日下朝留殿的目的!

他扑通跪下,扣头惊呼:“儿臣不可!也不敢!表妹自当有她的姻缘,储君的婚配也应当由父皇说了算。更何况,皇室不可与权臣联姻!”他再次重复祖上定下的规矩,摆正他的位置。“东宫的道理儿臣懂,儿臣不会越过雷池一步!”

就如同是发誓,他得向他的父亲发誓他不会有二心。

淳勉的态度很好,皇帝很满意。可能是对于他俯首听话的‘奖励’,他用父亲的口吻与他说:“以后你莫要听你母后的,夜深了就应该好好休息。听得多就想得多,想多了也就对你没什么好处。”他暗指昨晚他们母子在皇后寝宫商谈,他不是不知。

“你要明白,你是北冥的太子,不是姜氏的。”

这一刻,淳勉闭上了眼睛。他深知,他与皇帝只能是君臣,做不成父子。

“行了,别跪了。”皇帝要说的已经说完了。他抬眼瞧了一下,语气中的狠厉消散了几分,道:“没什么事的话,你走吧。”

为人子,他做不到不将他当父亲,哪怕心知肚明他们可能已经没有了父子亲情。可为人父,淳勉不懂,他为何能做到完全不将他看作儿子呢?心里不服,堵得他郁结发慌。

“父皇,淳谨已经十七了,应当赐予亲王封号。”他利用淳谨,旁敲侧击皇帝。

淳谨是被皇帝遗忘的儿子。如果淳勉不提,也许皇帝可能会永远都想不起来他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淳谨十七了?”皇帝装傻,而后又用不上心的态度说:“不急,让他再等等吧。”很明显,他不喜欢淳谨。

既然淳谨他不放在心上,淳勉便又提及另一个。“靖王既然要成家了,儿臣想,他也到了封藩号的年纪。”他就是想问问他的父皇,那个拼了命想要他东宫之位的弟弟何时可以离开都城。他不信他的父亲会真想看到手足相残的故事上演。

依旧是装傻的态度。皇帝口吻不经意地回应道:“早呢,朕赐婚的旨意还没下,他这不还没成家嘛。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也许是烦了淳勉,他说完就挥手,言语不耐地赶人,“行了,你没事就走吧。”

他可以对靖王有父子情深,为何对他不可以有呢?淳勉心里越发堵得慌,他看着殿上的人,有太多的话想说,可偏偏又一句都说不出来。这是偏爱吧,他心想,为何他不能有父亲的偏爱呢?明明,他也是他的儿子呀。

“儿臣告退。”千言万语,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出了宣政殿的大门,淳勉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积压在他心里的矛盾、不公、渴望、失望……他恨不得都通过这一口气给吐个干净。但现实是,不可能。他很清楚,姜氏已经惹怒了皇帝,今日是对他的敲打,也是对姜氏的。

心中恐慌,他担心皇帝的刀要向姜氏落下了。

他要保护姜氏吗?他还能保护吗?他一步一步走下宣政殿的台阶,好比是走在刀刃上。

走下最后一步台阶,他站在殿外,转身回头看那座雄伟的宫殿。心中情绪复杂,思绪似盘庚错节的藤蔓,将他死死拉拽和裹挟。

为君者,他认为应当以仁义为首,以权谋为辅。如若为了权力不顾旁人生死,即便上位也会被万民唾弃,百官弹劾。

所以,至亲或是手足,他总得抓住一样。他与自己说,既然做不到独善其身,那无论如何,他都得试一试,努力地去保护他想保护的人。

“殿下。”吉子站在远处,当看见淳勉从宣政殿走下来时,他便赶紧跑来,并将带来的狐裘给他披上。“天寒,朝服单薄,您披着可以挡风。”

淳勉任由吉子替他穿上狐裘,他留意周围,看见远处的大槐树下站着他的外公。“丞相站了多久?”他不好过去,便就问吉子。

吉子是知道姜丞相一直在等淳勉的,“自下朝开始,姜丞相一直在等您。”

“去把狐裘给丞相送去。”淳勉解下吉子给他披上的狐裘,他吩咐吉子道:“外公年岁已高,经不住伤寒。”他去不了,所以只能让吉子替他。

吉子是聪明人,他接过狐裘,特地问:“殿下,可有话要带给姜丞相?”

“你与他说,不用着急给表妹找夫婿,若是愿意,我可以帮忙一起看看,好好地选一选。如若有空,可以让表妹进宫来找淳悦玩。”淳勉看向大槐树那边,他与他的外公目光相聚,“你再与他说,我最近身体不适,让他少来皇宫走动。若是母后喊他,也最好拒了,切莫生出麻烦。”

吉子点头,他抱着狐裘向大槐树那边跑去。

看着吉子和姜丞相说完话,见姜丞相转身离开,淳勉等吉子回来。

吉子知道淳勉在等什么,他看着主子期待的目光,低头道:“姜丞相说,已于昨夜将人送走了。”

最终还是没有保住表妹,淳勉心头的一块石头终究将他砸了一记。“送去哪儿了?”他想,如果来得及他就叫人去找。

吉子摇头,回答:“姜丞相还说,您不必过问家里的事情,他不会给殿下添麻烦的。”

欢迎小伙伴们评论和收藏呀~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第四天:君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