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蜀道难 >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蜀道难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作者:龙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4 16:37:11 来源:文学城

见沈缨面上露出愕然的神情,王惜得意地挑了下眉。

她往沈缨耳边靠了靠,神秘道,“是啊,我早就同你说林玉泊那媳妇的娘家,就是姓吴的船商。他可没做好事,还自诩船王,我呸。”

“他们那些船,每隔一段时日,吃水便不对,那都是因为夹带了私货。”

“我父亲不查,我可寻人查过,他们在船底藏着矿石、木材,还有人呢。”

“那些茶童茶女风风光光从永昌离开的,其实每年只有两人。蓬莱酒楼的斗茶会还将人姓名昭告全县,但实际上被带出去多少,你知道吗?”

王惜伸出手晃了晃,低声道:“十个都不止。”

“这些奸商,在永昌吸血还不算,还要去别处祸害,与瘟神何异?”

“我前些日子画了一幅永昌北码头的劳工图,待下次去洛阳时,托人去画市走一遭,定要呈到皇帝跟前,让他瞧瞧此地如今都成了何种模样?”

王惜压着声音痛斥,她一向看不惯林家,连带着与林府姻亲也颇有微词。

曾经林家某位媳妇说喜欢她的猫戏蝶图,愿意出百金求一副。

而王惜那时手上拮据,即便如此,打听到对方身份和平日张狂做派,毫不客气地拒了。

沈缨还觉得可惜,难得遇到这么一个散财夫人,管它什么身份,得了银钱就好。

可王惜就嗤之以鼻,不愿赚这些脏钱。

王惜是磊落如明珠的,是有文人傲骨的。

王家虽然没落,但王家的骨气一直都在,一直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里。

这一点,沈缨在她面前,常常感到自惭形秽。

关于船王吴家,王惜其实早就念叨过,还曾让她一同夜探码头。

只是沈缨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仵作,管不了旁人那么多事。

况且,吴家是匪徒起家,做过镖局还有武行,杀气重,行事毒,她不想去寻死。

而她之所以敢去林家寻事,不过也是仗着文人世家,珍惜名声,行事必然也要受限。

而她所搏的全身而退,就是这一线之间。

她真没想到,邱少隐这案子,牵出萝卜带出泥,竟还牵扯到吴家。

沈缨心思百转,自知这案子越复杂,牵涉的人也会越多。

人多的地方,就是龙潭虎穴。

她已经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她不想,也绝对不会让王惜涉入险境。

沈缨垂头想了片刻,才认真地说:“王惜,邱主薄的案子,我会自己查。”

王惜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两人已经进了园子。

沈缨收回思绪,指了指女客那边,拉着王惜的手说:“走吧,女人堆里是非多,你不是近日才思枯竭了么?”

“正好听听这些人嚼舌,写一出内宅女子斗心大戏。男人在外冲锋陷阵,女子在内宅争风吃醋,别看是内宅,那也是腥风血雨。”

“王家家风清正,家规森严,这些事你定然没见识过,今日,你可要听仔细了,毕竟这种大场面三年才一次。”

“这倒是……”王惜眼睛亮了亮。

“王惜,下一个画本子,必定精妙绝伦,蓉娘那里的姐妹们就爱这些东西,咱们可以向她们多要些钱。五十文一本,光芙蓉巷这一处地方,就能赚好多两银子了。”

王惜原本是不打算和那些闺秀妇人说话的,被沈缨这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

后宅女子斗心大戏,这话本子甚妙啊。

沈缨看着王惜的神情,微微一笑。

她抬手理了理她的头发,拉她走到女眷聚集的河边花亭,寻了个不太显眼的地方坐下。

王惜一入亭神情就变了,冷傲、端秀,独属于王家人的气度凛凛不可侵犯。

周围女子看着她有好奇、有不屑,也有忌惮,总之……无人敢上前。

稳住王惜后,沈缨便四下打量了一圈,在更偏的角落处看到林玉泊的夫人吴氏。

她穿着水蓝色广袖深衣,安静地坐在栏杆旁边。

吴氏眼眸低垂,神情安详,一动不动盯着手边的一簇绣球花,和周围的热闹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沈缨的目光聚在她身上,总觉得二夫人身上有一种别样的气韵。

比那次见到时多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柔和。

吴氏眉眼温和,覆在腰上手指微微翘着,轻轻地敲打,像是在轻轻哼唱。

沈缨上次看她,她还是一尊美丽而冰冷的玉雕像,仿若局外人似的看着堂中争锋。

虽然眼中有悲悯,但更多时候,眼中是对一切的厌烦与无奈。

今日再见,她的衣着打扮并无变化,也依旧未参与女子闲聊。

但由内及外的东西还是不一样了。

鹿鸣宴虽是学子盛会,但女子们也借着集会的机会,聚在一处。

毕竟文人雅集,要比寻常小聚获得的机缘多多了。

或是识得闺中好友,或是探听些小道消息,亦或是择婿谋郎。

不远处学子高声谈论,河岸边倚着听的女子则会细细听着,听完又低声交谈,说到兴致处便会笑起来。

大胆些的女子会大声询问对面的学子,来来回回,说是讨论学问,但说着说着就有人起哄。

反正男男女女,闹闹哄哄。

这一幕瞧着倒是有趣,但胭脂气还是太浓了些。

再加上芙蓉巷还送了琴女来,学子盛会的风气从骨子里就歪了。

但没人觉得不妥,反而会称赞一声“雅”。

在人们都在为一首好诗文喝彩时,一个不起眼的林府下人悄悄地绕到亭子外。

她垫着脚,凑到吴氏跟前低声地说了句话。

吴氏面容动了动,眉心皱起又松开,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起身往外走。

沈缨借着喝茶的动作,抬眼看着她。

王惜已经凑到了女人堆里,饶有兴致地听着那些人说话。

沈缨冲她摆了摆手,又指了指自己肚子,假装自己急着入厕。

她往吴氏离开的方向走去。

凭着对姜宴清给的林府院落布局图的印象,很快便看到了那主仆二人的身影。

她们走的并不快,七拐八拐的来到一处院落。

里面似乎有人在等候,但对方谨慎,身影被树木挡着,沈缨并未看到。

沈缨不敢再妄动。

有些人对旁人窥视的视线是很敏锐的,她不能在这里暴露行踪。

于是她离的稍微远一些,勉强能看到吴氏的身影。

她正在和树后的人说话,面上淡淡的,偶尔点点头,中途笑了两次。

唯二的两次说话,说了一句“那很好,”和一句“你们保重”。

沈缨再往前凑了凑,没听到有人出声。

但听到很轻的一个声音,像是马车转弯时车轴那里的摩擦声。

但这个声音要轻的多,声音只响了一瞬便消失了。

对面的人走后,二少夫人就立在原地出神。

她脸上挂着笑,似乎带着些许欣慰与叹息。

“夫人在和谁说话?”

忽然,林玉泊从另一侧的小路走过来。

他似乎想看看自家夫人先前和谁说话,却被一旁的吴氏唤住。

她走到林玉泊身前,替他理了理腰间和衣领处的褶皱,淡淡解释,“故人而已,来听书院先生讲学,夫君为何不在前院?又头疼了?”

林玉泊有几分心虚,他先前才与一位南诏来的绝色棋女亲热了片刻,衣衫略有不整。

在此处碰见吴氏也吓了一跳。

他从心底有些怕自家夫人。

似乎诸事都逃不出她的眼,诸事不能惊扰她半分,和老太爷很像。

林玉泊小心地打量着夫人的脸色,见她没有追问衣衫的事才松了口气。

他连忙上前虚扶着她的手臂,温声解释,“吴家兄长来了,约我在此说说话。”

吴氏看着林玉泊,蹙眉道:“无事不登门,他定是想说邱主簿被杀的事,兄长定是疑你动手杀了邱主簿,才来此探问。”

林玉泊摇摇头,宽慰道:“不会的,兄长差人来说他得了个好宝贝,是从南诏找来的活物,什么蜘蛛,想来与我赏评。”

吴氏不知是想到什么,竟捂着嘴干呕。

她缓了好一会儿,才说:“不必与他多言,邱主簿一案,牵连者众,他没安好心,你不要与之深谈。”

“邱主簿于仕途一事,野心甚大,即便被你们拖进了泥潭里也没失了当初志向,看他对那小公子如何严苛就知道了。”

“如今寻了姜县令这个靠山,便想抽身而出,与你等割裂。所以,杀人者无外乎那几人。我兄长也逃不了干系,你离他远些。”

林玉泊点点头,“杀人者简直妄为,莫不是与林、吴两家有仇的,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杀人?还恰好在我宴请那日,定然存了嫁祸的心思。”

“所以才要谨慎。”吴氏垂眼抚了抚肚子,嘴角挂起一抹讽刺的笑,“毕竟,你们做的那些有违天道人伦的事,足够你们被千刀万剐。”

她声音柔柔,若不是言辞狠厉,还以为是什么好话。

林玉泊脸上一僵,扶着吴氏的手也缩了回去。

他声音里依旧恭敬中带着点畏惧:“茶童茶女一事,最早不也是岳父他们做起来的么?南诏那边这些年要的人多,我们只能换个法子应对。邱主簿跟着我们做了几年,收了多少好处,哪是说走就能走的。”

“而且,他虽有退意,但我也从未想过杀他,毕竟邱家在渝州也是大茶商,还有些声威,只要他管好自己的嘴,我们也图个好聚好散。”

“你还不知道,邱主簿出事前还将自己的儿女送去以表决心,我们可没逼着他。”

“邱少隐野心勃勃,他得罪的人,岂止我们?夫人不必操劳,此事,我与吴家兄长会商议。”

吴氏眯眼看着日光落下来,轻声说:“如此冷心冷肺,难怪会死。”

她深吸了口气:“新县令机敏非常,一定要及早将自己撇清。若被问到和兄长关系,只说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切记,不要和吴家牵连半分。”

“那你父亲、兄长……”

“眼下,先顾好你自己。吴家事,自有吴家人来料理。”

吴氏脸色不太好,摆了摆手,“妾身不喜欢热闹,便早些回去休息了。”

林玉泊连忙道:“好,夫人回去休息,我去前面看看。”

说完招来侍从陪着吴氏,自己神色惴惴地转身离开了。

吴氏在原地出了会儿神,也转身离开了园子。

沈缨听着两人说话,又见二人相处模样,这林玉泊家中,竟是吴氏做主。

“在看什么?”

沈缨心绪翻腾,趴在草地上思绪万千,冷不丁耳边有人出声,差点吓的跳起来。

注:

鹿鸣宴,参考唐代鹿鸣宴规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