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蜀道难 > 第12章 第十二章

蜀道难 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龙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4 16:37:11 来源:文学城

沈诚到衙门当差那日,沈缨给他准备了新的衣衫鞋袜。

她还给他寻了一柄小巧的匕首藏在靴子里,必要时能自保一二。

“今日我与你同去府衙,霍三师父不在,一旦有案,我自然得尽心尽力。你既然愿意在衙门当差阿姐也不拦着,只是,千万要机灵点儿,不要被人当枪使。”沈缨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

沈诚点点头,咬了口酥饼,一边嚼一边说道:“放心吧,我知道府衙水深,定会小心谨慎。”

沈缨点点头,虽不放心但也不好再啰嗦。

天刚蒙蒙亮,两人一边说着琐事,一边往县衙走去。

他们姐弟二人到时,新进衙役已经来了好几个,看装扮神态就知道都是些平民子弟。

沈诚的两个好友也在,他便过去说话。

大堂另一侧聚集着几个老衙役,两方之间泾渭分明。

沈缨找了个空档进入内衙。

彼时姜宴清穿着浅绿色官服,清润冷肃,端坐于木案前,快速翻阅衙内文书。

沈缨等了片刻,等他抬头看过来时才上前道,“家母离世前曾交给民女一件东西。”

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发旧的荷包,缓缓上前,将东西放在姜宴清手边。

姜宴清未动,依旧翻看着案上的文书。

沈缨扫了眼木案上的卷宗,低声道:“衙内曾有秘闻,二十年前档案库曾无故失火,一应文书皆被损坏,如今的档案库房,都是各大家族出银重建的,文书亦是各大家族的族老协助县衙写的。冯县令还曾因此事被上头问责,好在运气好,并未丢官。”

她的声音很轻,却足够两人之间听清。

姜宴清的指尖在泛黄的书卷上点了点,说道:“既是秘闻,你又如何得知?”

“徐县丞也是永昌县老官。二十多年前,他虽只是个衙门文书,但知道的可不少,我师父与其同僚多年,偶尔也能听到些风声。”

沈缨不经意往窗外看了一眼,就见院内的空地上站着徐道仁。

徐道仁正拦下新衙役训话,走过沈诚时忽然发难,在他腿上踢了两脚,留下两团带泥的脚印,神情阴沉,正在警告什么。

沈诚大声地应了一句,站得笔直,竟没露出丝毫不满。

她松了口气,缓缓松开攥紧的手指。

姜宴清问:“你是说,卷宗造假。”

沈缨点点头,说:“所以,您想要从卷宗中寻找旧案线索,怕是不得其法。不过,有个人,您不可不查。”

“徐道仁?”

沈缨点点头,往前走了一步,双手抵在木案上,微微俯身,继续对姜宴清说:“徐县丞祖上是做马料生意的,族内靠供应平民粮草起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殷实。”

“直到徐县丞这一辈才出了他和堂兄两个读书好苗子,族中对二人寄予厚望。”

“但在省试前夕,那位堂兄却将徐县丞父亲推入井中溺死,人证、物证俱全,那位堂兄入狱后疯癫,不久便吞毒自尽了,而徐道仁顺利科考并在永昌捞了个小官。”

“只有这些?”

姜宴清派人查永昌官府官员时自然查过徐道仁,这些事他也是知道的。

沈缨摇摇头,说:“师父私下里查过,徐父乃死后入水,徐家堂兄也是吃了外边的东西被毒死,一切不过是徐道仁设局陷害。”

“此人心思玲珑、善于伪装,心狠手辣,您若以官威压人让他回话,必定毫无所获。但若以此事为柄,说不定能从他那里知道更多消息。弑父害兄,违背人伦,此证足以令其屈服。”

沈缨目光深沉,说完后又指了指旧荷包说道:“此荷包是冯县令之女赠与家母的,里头只有一个住址。母亲从未提及,只是嘱咐我将荷包收好。”

“我没有贸然前去打探,只知那一带离凶肆很近,民女以为,荷包中的住宅就是冯县令私宅,肯定藏着真实的案宗,鹰卫一事若真在永昌境内发生,冯县令不可能不知道,一定会想办法留下痕迹。”

沈缨在姜宴清面前没有虚言半个字,更未藏头露尾。

她这几日将和鹰卫一案有关的所有东西都梳理了一遍,很多人、事经年日久再难求证。

倒是徐道仁这个人,他虽没捞到县令这顶帽子,但在身边同僚频频更换时却稳坐其位,足见其厉害之处。

她铁定是不可能从那老家伙口中探听到什么,但姜宴清可以。

老狐狸对上狼崽子,再狡猾也得被扒层皮。

姜宴清听完沈缨的话却不置可否,他有自己的考量。

徐道仁品性有缺,虚伪自负,但行事圆滑谨慎,在各家族中游刃有余,这样的人他不会轻易下手。

沈缨的私心他更是看得清楚,不过是想借他的手压制徐道仁。

所以,他并未就此事回应,而是说起另外一事。

“霍三昨日来信,州府发生大案,牵连甚广,归期不定,他寄来自己和临县几位仵作为你写的荐函,建议本官将你招入府衙,升为正式仵作,你意下如何?”

沈缨一直留意姜宴清的神情,见他对于徐道仁的事反应平平,不免有些失望。

至于做不做正式仵作对她来说并无太大吸引力,所以,未流露出丝毫喜悦。

她语气平平地承诺道:“民女,定不负各位前辈信任。”

姜宴清见她只说不负前辈,半点不提官府,便知此人没那么容易忠心为他效力。

他将一枚印章和府衙令牌递给她,沉声道:“还望你,恪守仵作职责,秉持公正。”

“是。”沈缨应下,却有些不以为然。

官府尚且未能做到公正严明,遑论她这个小仵作了。

姜宴清似乎看透了她的想法,面色淡漠地朝她摆了摆手便又低头处理公务。

沈缨行礼告退,自府衙离开后,她便去看望周小成。

林府出事那日周小成帮了她大忙,替她将匕首放到林玉泽书房。

虽然府内最后没能查到是他所为,但还是跟着所有守卫一通吃了顿板子,她怎么说也得亲自去谢谢。

周小成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叔伯五个对他很好,周家一门和睦至今都住在一条巷子里。

周小成年少时染上的怪病经过沈缨寻来古方调理多年,近几年,病症渐好,几乎是不犯病了,但他祖父不放心,依旧和他同住在一处。

沈缨向来谨慎,到了周家周围徘徊了许久,直到感觉无人窥视才走进巷子最里面一户人家。

周小成每月有两日归家探望的日子,今日他定然是在家的。

“笃笃……”

“来了!”

门被打开,周小成伸头出来,看到是沈缨立刻笑起来,爽朗道:“爷爷刚摘了一筐瓜菜,说是要炖汤,你正好来尝尝鲜。”

小成祖父名为周庚年,年近七十,年轻时是有名的良善勤奋之人,虽家贫但从不偷懒,人缘也很好。

反倒是家境渐好,子女成家后越发寡言孤僻。

后来更是吃斋念佛,也不与人走动,过得像个苦行僧。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造了孽刻意赎罪呢。

沈缨放下礼盒径直去了厨房。

周庚年正在洗菜,清瘦的身上穿着一身灰色长衫,洗得发白,还打了补丁,好在气色尚好,没有病弱之相。

其实按照周家如今光景,他着实不必过得如此清苦。

听到动静周庚年扭头看过来,见沈缨手上拿着几捆野菜,极浅地笑了一下说道:“上次送来的野山菇很香,谢谢你的好意。”

沈缨将干菜放到厨房的架子上,笑道:“您客气了,都是自家的东西,不值什么钱。听小川说您最近又腿疼了,我认识一个治骨伤的老大夫,您也让人瞧瞧,免得冬日天寒再受苦。”

周庚年摸了摸自己的腿,神情复杂,喃喃道:“都是报应……”

沈缨听得愣了一下,仔细看向周庚年,见他紧紧捏着膝盖,神情痛苦,便没再问下去。

转而说起那些干菜的吃法,周庚年回过神也顺着她的话说起了家常琐事。

盛情难却,沈缨最后还是喝了碗鲜豆腐汤才告辞的。

周庚年亲自将她送到门边,说道:“听闻你弟弟也进了衙门。”

“是啊,沈诚读书不成器,衙役也算个正经差事,他既然想去,我也不拦着。”

周庚年点点头,如叹息般说了句:“新县令到底是京城来的贵人,有胆识,才上任就敢招兵买马,丝毫不将大家族放在眼里。这作风倒是和二十多年前的那一位有几分相似,可惜,那时……”

他忽然顿住,想了想又说:“在这样的人手下办差,你们姐弟可要小心呢。”

沈缨认真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看着周庚年的背影,若是没猜错,周庚年说的“那一位”应该就是冯县令了。

数年来,确实也只有他这个异数敢与大家族较量。

奈何,他根基浅薄,最后也落了个坠崖身亡的下场。

回家时,天色已经不早。

沈缨同父亲说了霍三的意思,父亲只是担心她疲累,倒没说阻拦的话。

后来,两人说起家中琐事,慢慢的她原本紧绷的心思也松弛下来。

日子平静了两三日。

一天清早,沈缨正在山上猎兔,想给弟妹做些野味补身体。

林府给的两千两银票她还不打算动,他们对沈家动手是迟早的事,有这笔银子在手,紧要关头,她也能拿出去周旋。

难得的好天气,云舒风静。

短短一个时辰,她已经猎了三只肥兔,还在溪流中叉了两条大鱼,收获颇丰。

正在她瞄准一头小鹿时,无奇鬼魅般出现在视野内,惊慌之下,她差点将短刀甩过去。

无奇立于树下,面色木然,冷冷地说道:“泰仪坊,居安巷内的一座荒宅中发现尸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