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守陵娘子山食纪 > 第6章 归家

守陵娘子山食纪 第6章 归家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1 21:53:58 来源:文学城

“什么信?”陶椿追上去问。

“你姨母写给你爹娘的。”邬常安回头看,见她面上浮现紧张之色,他顿觉通体舒爽,可轮到这个女鬼胆战心惊了。

“你看过信吗?”陶椿又问,“我姨母有没有跟你透露口风?”

“没有。”

陶椿垂眼思索,信的内容大概是责骂她的,这点她倒是不怕,大不了挨顿骂挨下罚。

“你这趟跟我回家扮的可是女婿的身份,我爹娘要是看中你,可就赖上你了。你斟酌点,可不要胡乱说话。”陶椿暗暗警告,她半真半假地说:“我爹娘要是不留我在家,我只能反悔跟着你走了。”

“晓得。”邬常安没打算揭穿她的身份,他对她不了解,更不会降鬼伏妖,很是忌惮会惹恼了她。鬼扮做人时还有几分忌讳,一旦走进绝路,可就没有什么能约束她了,届时指定两败俱伤,这不是他想见的。

“我在这儿歇一晚,跟你爹娘说清我们的事我就离开。”他解释一句。

陶椿稍稍放心,她也做出保证:“我回到山里会老老实实过日子,好好孝敬爹娘,不会再像之前一样不管不顾地生事。”

闻言,邬常安心里的羞愧散了些,是他把女鬼领进山,为了自保和清净,他硬着头皮把她甩给前丈人一家,此举属实不地道。要是前丈人一家日后因女鬼受难,他难辞其咎,心里也难安,她能老老实实再好不过了。

“你俩哪来的?”后面有人高声问。

二人一牛齐齐回头,陶椿打量对方一眼,有些面熟,但记不起对方是谁。

“是你小叔。”邬常安小声提醒。

“小叔,我是陶椿,刚回来。”陶椿掬着笑叫人,“你扛着锄头在做什么?这个时候地里的庄稼不用薅草了吧?”

“是小椿啊,我差点没认出来,长变了,好看了。”陶仁打量着侄女,走近了跟邬常安客气道:“为了接这个丫头,劳累姑爷出山一趟。”

“小叔客气,这是我该做的。”邬常安娴熟地说着客套话,他恭敬道:“您这是巡山去了?”

“挖河道,前天山上垮了一角,土石堆在河里挡了水,我今儿去把石头挖开了。”

“山垮了?”邬常安紧张,“不碍事吧?”

“不碍事,就是树倒了两棵,滑了两筐山土和石头下来,不影响山的走势。走,不站这儿说话,咱们家去。”陶仁热络道,“你们是从家来还是刚从山外回来?”

“从山外回来。”

“山外的庄稼该收了吧,咱们山里的庄稼还差一口气。”

她一个大活人走在后面跟鬼似的,似乎没人能看见她,竟无人搭理,陶椿揣着不满朝前斜愣两眼。

远处的山坡上有哞哞牛叫,大青牛长哞一声回应。

“椿丫头,你大哥在山坡上放牛,你去喊他,让他去喊你爹娘回来。”陶仁回头使唤人,他打量着她,粗着嗓子问:“出山九年,还记得家里的路?”

陶椿这下确定了,这个小叔对她有成见,嫌她出山太久?

“还记得,我在山外也惦记着家里。”陶椿说,“我去找我哥,看他能不能认出我。你先跟我小叔回去喝碗水歇歇脚。”

最后一句话是对邬常安说的。

邬常安点头。

陶椿扭头循着牛叫声找过去,等离了人的视线,她放慢脚步,悠闲地观察着以后的落脚地。跟记忆里的景色相比,山里的树木粗壮许多,别的方面变化不大,皇陵附近山、水、民居的布局都是有风水讲究的,几十年都不会有大变动。

定远侯的陵墓坐落的青山高有百余丈,山前是祭祀和供奉的陵殿,殿前是两墩高大的石狮子把守,一条青石路蜿蜒向北。陶椿踩上青石路,附近除了她似乎没有旁人,西边山坡上有几座木头屋子,木门敞着,也不见人影。

爬上山坡,陶椿重重跺脚,木屋里还是没人出来,她张望几眼,绕过木屋继续往西走。

山坡的背阴面长着草,没什么树,坡底还有一片不小的湖,一大群牛站在湖边喝水。

提着筐拾牛粪的男人察觉有人过来,他远远打量着,待人走近,他迟疑地问:“是二妹?陶椿?”

“是我,哥,我回来了。”事关见面,陶椿在心里演练过一二十遍,这句话她说得极为自然。

“你这丫头……长高了,长变了,我差点没认出你。”陶青松有些激动,他丢下粪筐上前几步给这丫头一巴掌,“一走就是九年,你也不惦记家里,你等着,等娘回来好好收拾你。”

陶椿苦了脸,她垂眼说:“我是该挨打,山外的繁华迷了我的眼,差点做错事,娘要收拾我也是我该得的。”

“你晓得就好。对了,你一个人回来的?妹夫呢?”

“路上遇到小叔,小叔领他家去了,让我来寻你再找爹娘回去。”

“爹娘在花生地里打田鼠,再有半月花生能拔了,人要是不守着,一茬花生还不够田鼠嗑的。”陶青松把木钳递给陶椿,说:“你在这守着,别让牛去湖对面的山上撅番薯,等会儿有人来接手,你等人来了再回去。”

陶椿言好,目送陶青松大步跑远,她拿着木钳夹干牛粪丢筐里。

两筐粪捡满,山坡上来了人,是两个穿桑紫色短褂的男人。山里的秋天比山外凉,此时落日已被青山挡住,黄昏将至,风里凉意更盛,陶椿单穿一件长褂还有些冷,他们的胳膊和胸膛裸露在外,宛如还在度夏。

“陶青松呢?你是谁?”高一点的男人问。

“我是陶椿,陶青松的妹子。”

“噢,是你啊,你出山好些年了,姜二婶说你在山外养病,病治好了?我是春仙,你还喊我一声哥,你小时候被鸟啄着跑还是我帮你捉虫子给鸟赔罪,你还记得吧?”

陶椿不好意思地笑,“记得,我也记得你,就是没对上人脸。”

“我是秋仙。”另一个男人说。

陶椿唤声哥,她递过木钳,说:“春仙哥,秋仙哥,这群牛交给你们了,我先回去了,家里来客了。”

“行,你走吧。”

陶椿跑了,走上山坡她擦了擦头上不存在的汗,随即叹一声,大步往家走。

山里陵户的房子分布稀疏,每户人家之间隔了一二十丈,高低错落不平,多数掩在高大的树木之间,不足两人高的房屋藏在树冠里很是不起眼。树木藏音,陶椿一路走来甚至没听见几道人的声音。

靠近印象里的家,陶椿看见拴在树上的大青牛,认出它,她迟疑的脚步加快。

邬常安站在门外看见她回来,他抬腿进屋。

“三妹,你二姐回来了。”

“娘,我姐回来了。”陶桃扯着大嗓门喊。

陶椿进门就迎上一个背着光看不清面孔的妇人,妇人掂着擀面杖走来,离得近了,擀面杖落在她背上。

“作孽的,你还知道回来啊。你个没心没肺的东西,出山一趟忘了爹娘,心玩野了,还学那不争气的东西要死要活,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孽障。”陶母气汹汹地骂,“想死你悄摸摸死,谁能拦你?闹着一出吓着谁了?你不还是回来了?真有骨气就死在外面。”

“娘,二妹只是一时没想明白做了糊涂事。”陶大嫂冬仙出言劝解,她小声说:“妹夫还在呢,娘你别让二妹没脸,我们进屋说。”

陶父闻言冷哼,“她丢脸都丢到长安城了,忘恩负义的东西,她自己都不要脸,还指望谁给她脸?”

“行了行了,二妹才回来。”陶青松推着老父进屋,他走在后面跟陶椿说:“爹娘都攒着气,说话不过心,你也别往心里去。刚刚娘看信都气哭了,你真是……吞药自尽,真是狠心,爹娘你都不顾了?”

陶椿垂着头不作声,她走在最后磨蹭着进屋。

邬常安隐在暗处偷乐,见那女鬼揉着肩膀头子,他心里暗爽,巴不得她再挨顿揍。

“你怎么又肯回来了?”陶母问,“怕死?还是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也怕死。”陶椿老实回答。

“你嗓子咋了?这是哪个地方的话?长安新话?”陶母皱眉。

邬常安攥着手激动得暗喜,这可不是他说的,这是女鬼自己漏了马脚。

陶椿早准备了说辞,她可怜巴巴地说:“吞药坏了嗓子,今天还好一点,前天差点哑了,嗓子里的肉像是长一起了。”

“你活该。”陶母又是心疼又是气。

陶椿点头,“是我自作自受,我以后不会再做蠢事了。”

她认错太痛快,陶母一时不知道还怎么骂。

“既然知道错了,你今晚去陵殿里跪一夜。”陶父出声,“你好好反省,以后不准你再出山。”

陶椿不吭声了。

“妹夫,你觉得呢?”陶青松指望邬常安出面求情。

邬常安摆手,“忘了跟你们说了,我跟陶椿在路上商量好了,这门婚事作罢,我明日就回家。陶椿是陶家的孩子,这是你们的家事,我不插嘴。”

罚陶椿去跪陵殿,他乐见其成,巴不得定远侯的亡魂把这女鬼给灭了。

“我去跪,只求爹娘能消气。”陶椿往后退,这该死的狗东西,退婚的话早不说晚不说,盯着这会儿来火上浇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归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