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守陵娘子山食纪 > 第13章 分房睡

守陵娘子山食纪 第13章 分房睡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4 01:39:38 来源:文学城

山中雾气稀薄时,陶父吆喝着下山回家。

原路返回路过苞谷地的时候,赶鸟的人已经来了,这种费时不费力的活儿是属于老陵户的。

“老叔,苞谷能吃了?”陶母驻足问,“天刚亮那会儿,苞谷地里钻了黑压压一群鸟。”

“能吃了,山里的尖嘴雀子眼尖的很,雨前才灌满浆,这才几天,它们把苞谷坨啄得稀烂。”穿着麻色粗衣的老汉一谈起祸害庄稼的鸟,脸上的褶子都拉长了。

“我家今年没种苞谷,我拿菌子跟你换十来个苞谷,我家二丫头带姑爷回来了,我掰几个苞谷回去添个菜。”陶母上前几步,“你看我这菌子都是好菌子,你给我掰几坨苞谷。”

“行,你自己去掰。”老汉极好说话,他看眼陶椿,跟陶父说:“之前听说你家二丫头在山外养病,没啥大毛病了吧?”

“都好了。”提起这事,陶父难免心虚,他垮着脸瞪陶椿一眼,粗着嗓子说:“这是你二爷。”

陶椿闻声知意,哪个小孩没经历过被父母提出来叫人的事,她熟稔地说:“二爷,您老的身子骨好啊,说话中气十足的。”

“能吃能睡,还能活七八年。”老汉笑着说。

“可不止七八年,少说还有一二十年。”陶母从苞谷地里出来,她蹭了蹭鞋底的泥,说:“老叔,你继续守着,我们回了。菌子给你倒筐里了啊。”

“行,你们走。”

陶青松接过陶母手里的篮子,他打头走在前面。

“爹,娘,今晚要是没雨,我打算明儿回家。”邬常安见机提起这茬事,“下了场雨,地里土松,晒个两三天正好拔花生,我该回去了。”

“是该回了,不止是庄稼,山里的山货也该收了,你们得回去张罗事,这时候耽误了,冬天的时候嘴巴受穷。”陶父没有留客,他跟陶母说:“今晚炖鸡,苞谷就不煮了,明早煮了让椿丫头带走。”

“二姐,家里的事忙完你们记得再来啊。”陶桃叮嘱。

“你跟我们去安庆公主陵?等忙完秋收,我再送你回来。”邬常安看女鬼跟陶桃待一起有说有笑的,心里早就琢磨着把这丫头也带走,有这个丫头在,相当于带走一个陶家的眼线,有眼线盯着,女鬼指定能像这两天一样规规矩矩做人。

“我走不了,我要在家带孩子。”陶桃嘀咕。

“家里忙,桃丫头要在家做做饭洗洗衣裳,等家里闲下来了,再让她跟你们过去。”陶母出言拒绝。

见状,邬常安只得放弃。

陵山上捡松树菇的陵户都下山了,陶父和陶母回到家喝口水解了渴,二人拿上锹和筐匆匆下地。

陶青松要去放牛,为了作陪妹夫,他把邬常安也带去放牛。

冬仙把捡回来的菌子规整一下,几种菌子各拿一点送去娘家,路上顺道找人换些松树菇。

陶椿和陶桃没等她,姐妹俩提着装菌子的盆和筐离家,二人去屋后山沟沟里清洗菌子,山沟里泉水流淌,山里人吃水做饭都是打的山泉水。

“也不晓得我姐夫家吃的是泉水还是河水……我听爹娘说安庆公主陵还在大山深处,山深了,野兽指定少不了,你们进山找山货不安全。对了,二姐你还不知道吧?我姐夫的爹就是巡山的时候撞上熊瞎子没命的。”陶桃想到什么说什么。

陶椿还真不清楚这个事,她打听问:“他娘是怎么死的?”

“好像是病死的。”陶桃左右看两眼,附近分明没人,她却压低了声音说:“我偷听山陵使跟爹娘说话,说我姐夫的爹被熊瞎子吃了,找到的时候不剩什么了,他娘就是那时候吓病了,之后一直好不了,没熬两年也跟着走了。”

陶椿脸上闪过一丝不忍,被熊吃了那就是活活疼死的,更可能是眼睁睁看黑熊撕咬自己的身子,直到血流干……只是想想就通体生寒。

“那时候邬常安多大?他是在山外念书还是从山外回来了?”陶椿又问。

陶桃也不清楚,她只偷听到几句就漏了马脚,之后就被赶走了。

“等娘回来了你问她,她肯定跟你说,我问她她不让我打听。”陶桃支招。

陶椿摇头,“算了,多少年的事了,没必要打听得太清楚。这事你可不许在你姐夫面前提起,也不准再问。”

“我晓得,娘扯着我耳朵叮嘱过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陶椿回头,“大嫂,你来了?”

“你俩饿不饿?这都晌午了。”冬仙从筐里拿五个八月炸,说:“这还是我二哥雨前放牛的时候摘的,还剩这几个没烂,垫垫肚子。”

八月炸果肉清甜,但籽多,咬一口果肉能吐十来颗籽,吃着麻烦。陶椿还惦记着原主不爱吃八月炸的事,她吃了半个尝了尝味就丢了。

陶桃喜欢吃八月炸,她坐在石头上津津有味地吃,极有耐心地一颗颗吐籽。陶椿让她慢慢吃,她继续去刷洗菌子上的泥土和腐叶。

七个人在山上转悠一个时辰合起来捡了一大筐菌子,估计有五十来斤,冬仙拿走二十斤左右,又提回来三四斤的松树菇,三个人刷洗这些菌子就忙了小半天。

回去宰了鸡,鸡下锅炖的时候,晚霞都出来了。

“鸡油菌跟鸡肉一起炖,黄牛肝和松树菇也往汤里放一点,铜绿菌也跟鸡一起炖,剩下的牛肝菌炒了你们明天带走路上吃。”冬仙念叨,回头又说:“三妹,你去小叔家借坨腊肉,晚上炒盘白菇,松树菇也要跟腊肉炒。”

陶桃应一声,脚步轻快地跑了。

“我再和面蒸一锅馒头,你明天带几个路上吃。”冬仙征询陶椿的意见。

“行,麻烦大嫂了。”陶椿有些不好意思,“我回来三天,吃了三只鸡,一条猪腿,把家里的肉都吃空了。”

“本来家里也没什么肉,去年熏的腊肉能吃到这个时候能剩多少?这可不是你吃空的。”冬仙弯腰舀面,起身说:“再有一个多月,进了十月天冷了,到时候又能做熏肉了,那时候你再回来,我跟你学做菜。”

“大嫂你真好。”陶椿感慨,“又大气又大方,一点都不小心眼。”

冬仙有点不好意思,她摆手说:“不说这个。”

锅里的鸡汤煮沸了,陶桃才蹬蹬蹬地跑回来,她手上提坨肉,说:“拿来了,小婶说不用还了,送给我二姐和我二姐夫吃。”

“我该去小叔和二叔家坐坐的,是我失礼了,下次回来再去赔不是。”陶椿有些不好意思。

陶桃笑,“都晓得你一回来就去陵殿罚跪了,要不是怕伤你面子,二叔和小叔他们早来了。”

陶椿装出一副难为情的模样,她低头烧火,不说话了。

……

天色近晚,陶父陶母回来了,二人拔了半筐湿花生回来,陶母手上还提了一串淌血的肥田鼠,都是在花生地里砍杀的。

“我去借腊肉,顺便把这串田鼠给他小叔家的猫送去。 ”陶母说。

“肉拿回来了,小婶说不用还了。”陶桃跑来接过一串田鼠,说:“我给小花送去。”

“我跟你一起。”陶椿出来,“小婶送我肉吃,我去道声谢。”

陶母看着她,说:“到底是长大了,懂礼数了。”

陶椿在她的目光下心里猛然一颤,她心神一紧,打补说:“我在侯府待了好几年可不是白待的,府里的人都是人精,看也看会了。”

“去吧,从你小叔家出来再去你二叔家走一趟。”陶父说。

陶母洗手进灶房,她坐灶下烧火,冷不丁说:“要不是她亲口说吞药坏了嗓子,我都要怀疑你姨母在哄骗我。冬仙你说说,你二妹回来这几天,你看她像是会吞药寻死的性子?”

冬仙也曾有过这个念头,不过没有深想,这时也是不在意地说:“看我三妹也晓得,才**岁就长了一副玲珑心,二妹有两幅面孔也不奇怪。”

“也是。”陶母点头,她不敢再深想。

过了会儿,陶青松和邬常安回来了,一个牵牛,一个背了一捆草。

“饭做好了?我要饿死了。”陶青松还没进门就喊。

“快好了,等两个丫头回来就能吃饭。”陶母说,“她俩去你二叔和小叔家了,你去迎一迎,天黑了。”

陶青松屁股没落地,又扯着邬常安走了。

*

明月高悬,一家齐聚,鸡肉菌子汤、白菇炒肉、松树菇炒肉一一端上桌。

“妹夫你尝尝,这是松树菇。”冬仙说。

邬常安挟一筷子喂嘴里,菇肉爽口,嚼着脆生生的,他点头说:“我喜欢这个口感。”

“那就多吃,他们都不吃这菇子。”冬仙笑。

“我尝尝。”陶椿挟一朵菇头,菇子个头小,都是整个炒的,她吃着觉得味道不错,又嫩又脆,不等嚼烂就咽进去了,没什么木头渣子的味道。

“咋样?你喜欢吃?”陶母问。

陶椿挟坨鸡油菌吃,她顾不上回答,鸡油菌入口就淌汁,鸡汤混着蘑菇的汁液在挤压时一起淌出来,她甚至没品尝出鸡油菌的口感,嘴巴就空了。

“我喜欢吃这个。”陶椿立马拿勺子舀,“鸡油菌好好吃,鲜得能吞下舌头。”

陶母眉目舒展,“在山外没得吃吧?”

“有也轮不到我们当值的吃,都是贵人吃的。”陶椿说。

陶母道声可怜,她择一勺菌子倒她碗里,“多吃点。”

冬仙蒸的馒头压根没端上桌,一家人光顾着吃菜去了,吃到最后,一个个撑得肚子溜圆。

陶椿惬意地靠坐在椅背上,晶莹的月色下,树都有了影子,树影摇晃,风声沙沙作响。她抬头望天,满天繁星,星空似乎跟青山相接,离地面甚近。

夜色真好啊。

山里有嘹亮的狼嚎传来,圆月夜,人赏月,狼拜月。

“你们陵里是不是常遇见狼群?”陶父问,“你跟人去巡山的时候可小心点,家里多养几只狗,有狗吗?要是没有狗,我在陵里给你寻摸几只。”

“有。”邬常安点头,“爹你放心,我常练武,拳脚功夫和箭法都没漏下。”

陶椿竖耳听着,之后没什么有用的信息,她帮忙收捡碗筷。

“你嫂子做饭,你俩洗锅洗碗。”陶母安排。

陶椿和陶桃都没意见。

陶母端着刚出锅的馒头放外面吹风,之后坐在门口撕苞谷叶,把鸟啄的地方都给削了,花生也摘下来,打算睡前煮了,明天让二丫头带走路上吃。

灶房收拾干净,陶椿把陶桃支走,她走到陶母旁边蹲下。

“娘,你不好奇我是如何说服邬常安改的主意?”她问。

陶母睨她一眼,“你说说。”

“我跟他说我俩先试着磨合两年,若是性子实在合不来,到时候寻个由头和离。”陶椿压着声音说,“之前我让你跟我爹为我操心,现在我顺着你俩的安排跟着你们为我选的男人走,两年后我要是跟他合不来,我要回来你们不能阻拦我。”

不知为何,陶母听了这番话她心里舒坦下来,这才对味,二丫头压根不是个乖顺的性子,她就是听话也得是有条件的。

“两年?”她问。

“嗯,我跟他商量好了。”陶椿说。

“他也是个可怜人,你跟他好好过,不能欺负人家。”陶母警告她。

陶椿听出言外之意,这是警告她哪怕跟邬常安合不来也不能欺负他。

“我晓得,他娶我是我们强逼的,他吃亏了,我不会欺负他。”陶椿保证。

“打水洗洗回屋睡去,明早要早起。”陶母不跟她说了。

陶椿笑两声,她脚步轻快地走了。

……

隔天一早,陶椿提着家里为她准备的吃食骑上大青牛跟邬常安离开。

据说惠陵的走势如一条俯趴着吸水的龙,帝陵位于龙头的位置,定远侯陵位于龙前爪的位置,安庆公主陵则是位于龙腹的位置,跟龙前爪之间隔了四座山。

离开了陶家,邬常安跟陶椿都沉默下来,在家里的时候俩人都甚少搭话,离了家,除了喝水吃饭,这两个人再无其他的话说。

陶椿也不复在陶家时的活泼好动,她留意着周围的山势,在心里标记路线。

“前面有人。”陶椿坐在牛背上看的远。

邬常安脚步微顿,“几个人?”

“就两个,都是男人。”

“是不是邬常安?”对面的人也瞅见了骑牛的人。

“是我大哥。”邬常安面上一喜,他加快步子,“是我,大哥,你怎么来了?”

“昨天康陵的人过来,说是前几天夜里有人牵着牛往惠陵来了,我在想是不是你,我跟你姐夫过来瞧瞧。你一走就是大半个月,还没个消息,可把我们急坏了。”邬常顺说一长串的话,目光落在陶椿身上,他擦着汗着问:“是弟妹吧?我是常安的大哥,这是他姐夫。”

“大哥,姐夫。”陶椿叫人,“前天下雨了,要不然我们昨天就回来了。”

“在家里多住几天也没事,主要是常安一走半个月没消息,家里担心。”邬常顺解释他对她回娘家没意见。

“走了。”邬常安催促,“我们抓紧时间赶路,昨晚我听到狼嚎声就在这一片。”

闻言,邬常顺不闲聊了。

四人又跋涉半天,于黄昏时抵达安庆公主陵。

邬家兄弟俩住在一起,没有分家,姜红玉在屋里做饭听到说话声,她忙擦手出去。

“大嫂,我回来了。”邬常安高兴道。

陶椿滑下牛背,她跟着喊:“大嫂,我是陶椿。”

“哎,都盼着你们回来。”姜红玉不善言辞,她笑着说:“二弟,你领弟妹回屋歇歇,我今晚多炒两个菜,饭好了喊你们。”

“先回屋歇歇,累了一天了。”邬常顺也说。

邬常安看向陶椿,说:“我领你去放东西。”

“这个是我睡的屋,你以后睡在这隔壁。”他打开一间空屋,“以前我姐没出嫁的时候住在这里,她嫁人之后,屋里就存放杂物。你今晚将就一下,明天我把床褥搬出去晒晒,其他多余的东西也搬走。”

陶椿没意见,“行。”

邬常安把她的包袱放桌上,说:“天快黑了,我带你去旁的屋看看。”

陶椿一脸疑惑,“旁的屋?”

邬常安没接话,他出门去开主屋的门,这是他爹娘生前住的,爹娘离世后,这间屋一直空着。他于昏暗中观察陶椿的神色,走了一圈,他期盼地问:“你有没有看见什么人?”

“什么人?”陶椿疑惑地原地转一圈,对上他的眼睛,她恍然大悟:“这间屋以前是你爹娘的?”

“你看见谁了?”他激动。

“没看见什么,屋里就你我两人。”陶椿这次没有含糊其辞,“你不会以为你爹娘还在吧?人死了就去投胎了。”

她这下明白了,邬常安带她回来心里还存着这个目的,难怪他答应得痛快。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写多了,迟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分房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