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首辅宠妻手札 > 第8章 第8章

首辅宠妻手札 第8章 第8章

作者:悬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5 10:48:40 来源:文学城

几日光景,一晃而过。

沈观衣将夏嬷嬷赶走一事,沈府上下皆有听闻,唐氏也想借机发难,但连着几个都没瞧见沈观衣的影子。

若不是门房回报,还以为沈观衣不曾回过沈府。

连着几日,她天未亮便出门,直至戌时才回府,若是唐氏知她下了宫中嬷嬷的脸面,还能在外逍遥自在,定恨的咯血。

同样的消息,也传入了阿让的耳朵里。

世子今日回京,他本想告知姑娘一声,谁料却不见人影。

如今他垂首站在云烟楼的厢房中,不敢抬头看一眼身前的男子。

酒水浠沥沥的落入杯中,上好的醉春风回甘醇美,连香气都带着一丝醉意,清澈透亮的酒正好停在杯沿,男子嗓音低沉,询问道:“怎么,她还在闹脾气?”

“不、不是。”

一曲终落,女子从屏风后抱着琵琶迈着小步走出,宁长愠抬手,瘦削修长的指节在空中轻拨,女子步伐缓慢的往后退着,直至关上房门。

阿让这才抬头,看向宁长愠。

他知晓世子向来喜欢艳色的衣衫,所以连带着送去给姑娘的,也都是他喜欢的样式。

眼下,宁长愠懒散的坐靠在蒲团上,白玉云缎大氅自左肩到长摆上绣着错落有致的艳红寒梅,衣襟微敞,右腿屈膝,及膝长发略微卷曲,用缎带拢在身后。

朔风阵阵,窗外桃花迎风而起,粉白的花瓣自男子眉梢抚过,颤颤巍巍的落进他怀中,引得他弯了眉眼。

阿让瞧得出神,不由得拿世子与李鹤珣做比较。

论家世样貌,二人本就不分上下,但论学识人心,世子便差了一些。

可风花雪月这一块儿,李鹤珣也比不上他家世子啊,所以算来算去,二人难以比较出个高低。那姑娘为何选择李鹤珣?总不能是瞧上了他一手好字与满身才学吧?

阿让拧着眉头,想不明白。

回神的一瞬,正好对上宁长愠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顿时垂首,听他哼笑:“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没什么,世子方才在说什么?”

宁长愠慢悠悠的瞧了他一眼,冷嗤道:“跟在她身边久了,便和她一样不将本世子放在眼里了?”

阿让吓得屈膝跪地,“属下不敢。”

他眼梢扫过他,抬手将方才倒满杯的酒,递过去,“好了,玩笑罢了,喝点儿?”

阿让苦不堪言,不敢接,“世子,姑娘她……”

“她想闹,便让她闹,难不成她以为李鹤珣那人真能看上她不成?”宁长愠不以为意。

他认识沈观衣六年,眼睁睁瞧着她一点点拔高,出落的亭亭玉立,与其说她是沈府的孩子,不若说是他这些年将她一点点养成了现在的模样。

沈观衣的性子,他比谁都了解,自私蛮横,受不得一点委屈。

李家规矩众多,家风甚严,就连妾氏都得品行端正,贤德淑良,更何况正妻。

李鹤珣如今是李家唯一的嫡子,自小被李家当作下一任家主带走身边教导,不近女色,一心只有圣贤书,他只要性子没长歪,都不会瞧上沈观衣那等骄纵的女子。

阿让心情复杂,但又没胆子将姑娘的原话告诉世子。这些年他在中间当着受气包,趋利避害这几个字几乎刻在了骨子里。

反正姑娘说了,她会亲口告诉世子她的打算,既如此,就让世子再高兴几日吧。

-

微风不燥,日长一线,人影绰绰的街上,周遭喧闹叫卖声络绎不绝。

“小姐,咱们去瞧瞧那边的面纱好不好?”探春拉着沈观衣的衣袖撒娇,擦肩而过的执扇公子,一双眼睛如同长在沈观衣脸上般,不肯挪动半分。

探春余光瞧见,转头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那人这才回神,讪讪离开。

这些人是没见过女子吗?就知晓盯着小姐看!好几日了都是这般,若是被李家知晓,小姐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探春晃着沈观衣的长袖,“小姐,好不好嘛……”

沈观衣近十年上街不曾戴过面纱,那些人因着李鹤珣的凶名在外,怕看她一眼招了祸事,向来都不敢抬头直视,如今没了这层庇护,她出门在外都要循规蹈矩。

好没意思,死了算了。

“小姐……”

……

“知道了。”沈观衣鼓着脸,满是不情愿的被探春拉到摊子前。

探春左右扫了一眼,拿起一款玉缎薄纱,“小姐,我瞧着这个不错。”

沈观衣应了一声,并不曾开口作答,但余光见探春挑的高兴,面色也逐渐恢复如常。

她拿起一旁的青色面纱对着光晕瞧了一眼,与她今日这身青丝对襟羽纱甚是相配,俏生生的道:“这个好看。”

“我也觉得,与姑娘甚是相配。”

探春转眼一瞧,正是方才自命风流,摇着折扇的公子,见他穿着虽算不得讲究却也贵气繁琐,想来定是位富商公子。

“怎么又是你!”

他双眼直愣愣的瞧着探春身后的女子,被她好奇瞧着,只觉耳唇发烫,舌头打结,“姑、姑娘,你莫要这般看着我。”

沈观衣怔住,随后忍不住笑出声来,“那你想我如何看你?”

他别过头,觉着自己颇为丢脸。

就在几人交谈之际,与她们相隔不远的茶坊二层,几位刚下朝不久的大人正因朝事吵闹不休。

李鹤珣捏着眉心,压下不耐:“归言,茶。”

归言默不作声,抬手斟茶。

圣上不问朝事,太子与二皇子整日勾心斗角,暗潮汹涌,天下大事几乎都压在了朝臣身上,几乎每隔几日,此番场景便会出现一次。

公子已然许久不曾睡过一次好觉了。

“公子,若不然去那边透透气?”这几位大人还不知要吵到什么时候。

李鹤珣起身,行至窗边,微风扑面,眉头却始终不曾放松,“那边进展的如何了?”

归言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见李鹤珣唇角紧抿,怕问多错多,只好将近来打听到的消息一股脑说了,“珍珠那边说赵玦有个心头好,对她算不得多上心。”

便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李鹤珣按着额头,吩咐道:“再给她十日,若她不成事,你知晓该怎么做。”

归言心头一颤,却不曾反驳,“是。”

随即,他犹疑道:“至于沈二小姐那边,据说她连着好几日外出,鲜少待在府中。”

李鹤珣指尖微怔,转头看向他,略显错愕,似是没想到他会谈起沈二。

风大了些许,窗棂摇晃,李鹤珣负手而立,低头看向窗外,“她的事不必——”

话音未落,他瞳仁猛地滞住。

与他相隔不远的摊子前,沈观衣手中握着面纱,少年站在他身边耳根泛红,手足无措的从怀里掏银子。

沈观衣转头瞪了一眼探春,探春愧疚的低下头,待她再回首时,眼底已然带了笑意,眉眼弯弯,自有一番风情。

二人小声交谈着什么,他这处离的太远,压根听不见。

直到——

风声飒飒,吹起她手中柔软的面纱,少女错愕抬头,一双清澈潋滟的杏眸看到了他。

没有羞愧,没有不安。

她甚至在下一瞬歪着头,笑容明艳,眼中盛满星光,如那日在花宴上一般,嫣红的唇无声,却刻意描绘着字的形状:李大人,好巧啊。

李鹤珣思绪万千,仿佛刚刚冒头的怒火猛地被雨水浇灭,但仅剩的一丝火光,也足够燎原。

归言瞧了一眼李鹤珣的神色,心中咯噔一下,只觉沈二小姐恐要遭难,下意识道:“公子,属下觉得二小姐定是出门忘了带银子,正好遇到那位公子慷慨解囊。”

“属下这就去将人赶走,替二小姐出银子。”

话音落下不出片刻,归言悔的肠子都青了。

方才他只是不忍二小姐被他家过于苛刻的公子怪罪,所以才忍不住多话。

但仔细想想,以他家公子的心性,亲眼瞧着二小姐出嫁前与外男同街出游,这门婚事,多半……

“嗯。”

归言指尖轻颤,猛地抬头看向李鹤珣,见他面色如常,并未多言,回身走向吵累了的大人们。

“河东的案子,各位想好怎么处理了吗?”

一人道:“那案子悬之又悬,实在不行,便将那些人都抓了一个个审。”

另一人觉着不妥,“今日实在有些晚了,再不走上衙便迟了。”

桌案杂乱,茶渍四溢,李鹤珣掀起襕衣坐下,慢条斯理的为自己斟茶,“眼下已月底,朝中事务堆杂,各位大人可知晓是什么缘由?”

众人面面相觑,自然是上面那位不做事,这天下都快变成他们的天下了!

茶壶嗑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李鹤珣冷声道:“今日推明日,明日等后日,上衙便是为了国事,圣上不主事,那在哪处又有何分别?”

“还是各位大人觉着,坐在一起商讨不出个结果来,去衙门与同僚插科打诨,便能让天下安稳?”

“那依李大人的意思是……”

“河东的案子本官有些头绪,今日,便论出个结果来。”

归言打了个寒颤,眼瞧着那些大人说不出话来,他亦不敢吭声,更不想留在这承受公子的怒火。

他三两步下了楼,朝着沈观衣那处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