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师尊总是要强求 > 第5章 第 5 章

师尊总是要强求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秋糯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1 16:07:33 来源:文学城

白氏出生于泸州一个盐商家庭,自小锦衣玉食,花团锦簇,没受过什么委屈,便也养成了娇软善良的性子。

丈夫病逝以后,白家也不是没派人来接她回去。

可白氏不愿离开,对她来说,既冠了丈夫的姓氏,一辈子便是宋家的人。

遇到怀夕,是在城外的寺庙边上。

那是平元十一年,三月三,上巳节。

宋府上下来到城外的寺庙祭拜王母娘娘。

那时丈夫刚病逝不久,儿子又在书院读书,白氏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在寺庙吃完斋饭后,白氏在许妈妈的搀扶下,到后山赏花散心。

也是在那时,白氏看到后山中衣衫褴褛的小怀夕。

那时怀夕丝毫看不出如今的粉雕玉琢。刚满五岁,蓬头垢面地,蹲在地上同一只野犬抢食。

那野犬也是饿狠了,虎视眈眈,在几步之外盯着她手上的肉包子。

只是女孩身型虽小,却颇有气势,那野犬始终不敢靠近。

小怀夕警戒性强,没一会就发现白氏她们,立马站了起来,往后退了几步。

那是对人本能地害怕。

大约是白氏未曾像其他人那般,对她驱赶反感,又见白氏主仆不时盯着她手里的包子。

小怀夕咬着唇,看看狗,又看看白氏主仆,最后将好不容易护住的包子递给白氏。

——她以为白氏同她一样饿着肚子。

即使不舍,还是伸出手。

也是那一刻,白氏看着她清澈明亮的瞳眸,想到自己早逝的女儿。

回到寺庙后,白氏让许妈妈对小怀夕的来历打听了一番。

寺庙里洒扫的小沙弥刚来不久,对这个小女孩的来历也不甚清楚,只依稀记得,小女孩在寺庙周围流浪了有一阵子了。

小沙弥还说,门外那女孩不知道经历过什么,对人十分警戒,给她吃食她倒是会接,只不肯进寺庙。

许妈妈又辗转找到寺院里的老僧人继续打听。才知道,原来,小怀夕因生下来时不哭不闹,也摸不着心跳,被当作异物丢弃。好在被城北的一个尼姑庙老师太收留,捡回了一条命。

但命途实在多舛,老师太去世后,那尼姑庙被一群山贼所占,山贼嫌小怀夕年纪太小,不会干活,便把她赶走了。

于是小怀夕一路懵懵懂懂,混在乞丐堆里,兜兜转转在这临山寺庙里落了脚。

白氏同住持表示她想把女孩带回养育时,住持欲言又止,之后什么也没说,只道说了句阿弥陀佛。

把小怀夕带回后,因她警戒性太高,白氏花了好一段时间,亲自料理她的起居,才慢慢取得她的信任。

小怀夕机灵聪慧,学什么都很快。只是时间长了,白氏渐渐发现,怀夕似乎有些不通情窍,也就是寻常人说的,少了根筋。

许是从小便在流浪,无人教导,又许是天生,在人情世故上总是懵懵懂懂。

太懵懂,并不是一件好事。但白氏想着来日方长,人情世事,喜恶黑白,待她慢慢教导也无妨。

有了怀夕后,白氏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许多,也不再病恹恹的。

所以当宋承云得知母亲捡了个乞丐当女儿后,虽皱了皱眉,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一养,就养了五年,怀夕如今也十岁了,乖巧伶俐。而宋承云争气,这几年在梁家书院读书,声名远扬。

唯一不太称心的,便是白氏自己的身体。自丈夫去世那年得了风寒后,因长期郁郁寡欢,疾病不见好,还落下肺疾,平日病痛不断。

从去年始,白氏便不让怀夕跟着她睡,一是因为她常常半夜咳嗽,怀夕每次都睡得不安稳。二则怀夕长大了些,她不希望她事事过于依赖她。

好在怀夕只闹了两天别扭,见白氏不欲妥协,第三天倒也安安静静回自己屋子睡觉。

-

或许是太想念哥哥,一向嗜睡赖床的怀夕起了个大早。醒来时,雕花窗外,还是黑乎乎一片。

她推开被子坐起来,睡眼惺忪,屋内静悄悄的,睡在外间的小艾还没醒......

怀夕摸黑在枕头底下掏出一团东西,拿在手上揉了揉,又整整齐齐放回去。

昨天小艾被宋承林欺负,今天还是让她多睡会吧。想到这,怀夕掀开被子,又躺了下去。

一双晶亮的眼珠子在黑暗里溜溜转,没一会,又缓缓闭紧......

再睁眼时,已经是在小艾的呼唤声中了。

“姑娘,该起了。”小艾站到拨步床边,将纱帘卷到两边。

见床上女子睡得正沉,又蹲到床边,轻轻拍了拍她露在被子外的手。

手被轻摇着,怀夕懒洋洋半睁开眼,声音还带着未睡醒的软糯:“小艾,几时了?该去叫娘亲起床,早些去接哥哥了吧……”

话还未说完,眼眸又快闭上。

小艾知道怀夕的睡相,赶紧把怀夕身上的被子拉开,握着她手边拉边劝:“都辰时了姑娘,夫人早就起来了。”

小艾对着门外喊了声,又转身回来帮怀夕整理被压皱的里衣。

“碧儿姐姐在门外等了好一会了,姑娘不是说今日想梳个双平髫么?再不起来,碧儿姐姐可就走了......”

辰时了?!

今日去接哥哥可不能晚!

怀夕奋力睁开厚厚的眼皮。

见怀夕自己使力撑坐了起来,小艾走到一旁的叠云纹盆架边,将脸盆捧了过来,侍候怀夕梳洗。

等换完衣裳后,小艾才走到外间,打开门,把碧儿请了进来。

碧儿是侍候白氏的丫鬟,手巧的很,又会些时兴的挽发手艺。怀夕是女孩,正是爱俏的时候,平日多是碧儿为她妆扮。

“碧儿姐姐,叫你久等了。”

碧儿长得伶俐清秀,跟在白氏身边多年,年纪比怀夕和小艾大些。她的手巧,很快便按怀夕的要求绾好了一个双平髫,又在首饰盒里,挑了两朵浅黄色的珠花插上。

梳妆镜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左边看看,右边看看,而后满意地点点头。

-

盛夏蝉鸣,日光晃眼。

宋宅门檐下,一行人翘首望着不远处一架马车渐行渐近。

因昨日答应白氏今日要守礼,怀夕牵着白氏的手在衣袖下晃了晃,强忍着要见到哥哥的欢喜。

马蹄踢踏,卷起地上风沙,马车上终于走出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身影从马车上一跃而下,动作干净利落,淡青长衫随着他的动作扬起一角。

日光之下,他的眉眼修长疏朗,鼻梁挺拔,脸部轮廓比几月前离家时又添了几丝分明。

“哥哥!”怀夕没忍住,踮起脚向哥哥招了招手。

那身影站定后,先是走到贾氏面前拱手行了礼,又依次向族里的长辈行礼。

行止有度,叫人无可指摘。

只是少年虽礼仪周全,那双黑眸却冷冷清清,像揉碎的云雾深不见底,疏冷缥缈。

贾氏和宋景明自见到宋承云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一刻,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而后目光落到宋承云身后的宋承亭时,眼神才亮了些。

二房长子宋承亭和宋承云同在梁家书院学习,比宋承云大两岁,也算天姿聪颖,前年县试时取得榜上第九名。

他虽也身姿挺拔,五官端正,可站在宋承云身后,便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待一声清脆的“哥哥”落下,宋承云将目光定在白氏和怀夕身上时,眼底那抹云雾才散了散。

宋承云走到白氏跟前,端着手恭敬地行了礼,又问候道:“母亲咳疾可有好些?”

白氏自见到儿子的那一刻,眼眸里便忍不住盈着光。

虽高兴他的成就,可见宋承云脸颊又瘦削了些,又忍不住担心他读书辛苦,一时间各种心绪杂糅,只握着宋承云的手点头。

......

-

八月份浔阳府乡试,梁家书院里已经过了县试的,都将去应试。

乡试可不是简单的考试,能参加的人都是各县的佼佼者。而像宋承云和宋承亭这般年轻的,更是屈指可数。

朝廷十分重视各州府的乡试,会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州府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

而梁家书院今年能去应试的,只四人,宋家便占了一半。

书院消息一出,宋家族老们与有荣焉。这不,今日宋承云兄弟回来,族老们特来迎接。

等白氏一家再回到住处时,已经是午后了。

怀夕向来有午憩的习惯,回来后还来不及同宋承云说两句话,白氏便让小艾把她送回屋里休息。怀夕乖乖,倒不是听话,她确实是困到睁不开眼。

待怀夕走后,白氏让许妈妈把侍侯的人都带下去,屋内只余她与宋承云二人。

宋承云自小寡言,又常在外面求学,性子是出了名的冷淡,可对白氏的谆谆叮嘱,丝毫没有一丝不耐,对白氏关心他在书院的起居,他一一回答。

见儿子一切都顺遂,白氏终于放心。

想到席上婆母贾氏所说,梁夫子对家中的女眷们,也是聘名师教以诗书琴棋,仪态礼节。白氏向儿子求证,得到宋承运点头肯定时,白氏缓缓点点头,目光显露犹豫之色。

贾氏因着家里两个孙子争气,这两年同梁府老太太走得近。知道贾氏有意培养几个孙女,梁老太太特意写信同贾氏说起她有一个熟识的张嬷嬷从京城回乡。

听闻张嬷嬷是在王府里出来的,礼仪规矩都是极佳的,贾氏便也动了心思,想把张嬷嬷请到宋家来,给几个孙女调教调教。

午间宴会时,贾氏当着宗族族老的面,同白氏说想让怀夕也跟着到主院和姐妹们一起上课。

白氏清楚婆母是故意在族老面前向她卖好,但她知道此机会难得。

她自己的身子她知道,终护不了女儿长久。

女儿天性纯净,可这世上的人,惯会投机取巧,欺软怕硬。

多学些东西,终究是好的。

只是她也不想叫二房因此事挟制儿子,故还是想同儿子商量一下,听听儿子的想法。

但白氏不知道,宋景明刚刚在男宾席上已经同宋承云提过。

卖好的机会谁会嫌多?

见母亲皱着眉,宋承云一下就猜到她在想什么,“夕儿虽聪慧,可心思过于纯白,若能得张嬷嬷指点,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