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 第37章 第 37 章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第37章 第 37 章

作者:三六九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5 05:56:03 来源:文学城

“阿姜,”她正想得出神,纪瑶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我去你家两次都找不到你。”

孟令姜拉她坐进骡车来:“刚从庄子上回来,阿瑶找我有事吗?”

“阿姜,清谈的事宋大人那边怎么说啊?”纪瑶问她。

孟令姜很是歉疚地说道:“阿瑶我还没来得及问他呢。”

纪瑶不同她计较,咯咯笑道:“算了,我就跟我爹说他一口回绝,都不带考虑一下下的。”

她觉得问与不问都是这个可能。

“别别别,”孟令姜说道:“我下次碰见他一定帮你问,好不好。”

纪瑶很快丢开这件事:“阿姜,这里有没有好吃的饭馆啊,我家里的伙食每天都是那么几个菜,吃的一点儿胃口都没了。”

饭馆。

孟令姜想了想:“城西有一家叫鹤唳楼专门做江左菜,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饭馆。”

不知道,她来了建康之后没下过馆子。

纪瑶从荷包里掏出一锭银子抛起来又接在手里:“阿姜,不回家了好不好,咱们下馆子去。”

孟令姜想着司农寺的事没有胃口:“阿瑶,改日吧,今儿我有事不能相陪了。”

“那你想吃什么?”纪瑶问她:“我打发人去买回来,就鹤唳楼吧。”

孟令姜:“买你爱吃的就好。”

纪瑶又从车上跳下去:“得了,我亲自去买,你先回家等着我吧。”

孟令姜随她去了。

她回到家沐浴更衣,正坐在铜镜前梳头呢,纪瑶兴冲冲地翻墙回来了,她手里拎着一大包吃食:“阿姜,你猜我在鹤唳楼遇到谁了?”

孟令姜:“你遇到宋大人了?”

“你怎么一猜就着,”纪瑶叹气:“还真是,我遇到他了。”

婢女用篦子沾了头油,从头顶一点点疏下来,孟令姜满头的青丝在夏初的午后泛着银芒,她问:“然后呢?”

纪瑶:“宋大人很好说话的,我说纪家想在兰亭宴请名士,他答应去了。”

“……”孟令姜:哦,原来宋蟾光只是看不上柳家的宴请,并不是看不上名士,好吧,是她误会他了。

“阿姜,鹤唳楼挺贵的,”纪瑶取出她买来的吃食放在几上:“掌柜说他们家最好吃的是蟹黄汤包,还有油焖鳝丝,我光买这两样就花了一两银子。”

够她从前在洛阳城吃上两顿了,比这分量还大的多。

孟令姜:“……”

她叫婢女去厨房切了点儿姜丝来,二人沾着醋吃蟹黄汤包。

“我爹要出任右丞相了,”纪瑶一边吃一边说道:“还真好吃,嗯,我以后得收敛性子了,我爹说我还得嫁人……”

孟令姜捕捉到她碎碎念中的信息:英国公纪景仁要出任右丞相了,所以宋蟾光卖他面子,看来宋大人也是很会来事的啊。

他并不是清高那一挂的。

孟令姜从前以为是,还曾为他担忧过,要是得罪门阀士族太多,他们整起人来的手段很多的。

听到他愿意卖纪家面子,她有点欣慰。

隔日遇到他,他对她说道:“齐王殿下该谢谢你献给他的稻花,这不,设立了司农寺,了了他一直压在心头的一桩事。”

孟令姜开玩笑地说道:“我白白给他做了嫁衣,要是我是个男子,怎么也要厚着脸皮去讨个官职的,哪怕是个微末小吏都行。”

“你想去司农寺?”宋蟾光微微一怔。

孟令姜心道:当然想啊,可是我一个女子之身,想同男子一样跻身官场,断然不会被所容,不过异想天开罢了。

她摇摇头:“玩笑罢了,宋大人只当我胡说吧。”

宋蟾光眸色转深,终是没说什么。

第二天,皇宫元宸殿。

今日是纪景仁走马上任右丞相的头一天,加上司农寺举荐官员的事情在百官之中反响很大,连往日不天天上朝的低阶官员都来了,满当当的塞满了一殿的人头。

闹哄哄地在说着哪家的子弟品行好,相貌好,清谈拔尖,能对号司农寺哪个官职等等。

等他们争论的口干舌燥暂时安静的空隙,宋蟾光站出来说道:“陛下,司农寺丞,从六品的官职,臣倒想举荐一人。”

他的声音洪亮清越,一下子穿透皇宫大殿,递到了皇帝的耳中。

韦璟倏然来了精神:“蟾光快说说是谁?”

宋蟾光说道:“孟氏七娘。”

韦璟怔忡了下:“她一个小娘子……”似乎有点荒谬了。

宋蟾光说道:“陛下细想,自北地士族来了江左后,在江左雇人种地垦田的谁?”

韦璟:“是孟七娘。”

柳玄反驳说道:“宋大人举荐一个女郎出任司农寺丞,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让人笑话士族没有子弟了。陛下要是得罪了北地士族,咱们的处境岂不糟糕。”

“不过一个司农寺从六品的官职,”宋蟾光淡声说道:“柳指挥使说说,谁家要争这个职位呢?”

“还是柳指挥使在心中有别的人选。”

柳玄:“暂且没有。”宋蟾光堵的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候右丞相纪景仁开口了:“孟八娘率先在江左垦田种植,除了她身为女子,没有谁能越过她的功劳去。”

他这句话让附和的官员一下子多了起来。

宋蟾光:“只有任用她来当司农寺的官,旁人才能服。”“何况先帝宫中曾有不少女官,臣举荐她,也不算破天荒的荒谬事情。”

韦璟眼下亟需设一个司农寺来安抚人心,让天下人知道江左有地种,有庄稼有收成,是上天让大永朝在这里延阼,引导舆论。

先帝宫中曾有不少女官,不过那都是在后宫之中走动的,并不在文武百官之列,也不会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决定民生什么的。

然而这不重要,他要的是稳定人心,扭转舆论,吸引更多北地的士族南渡而来。

设司农寺是最好的手段,孟令姜是最适合到来担任官职的。经宋蟾光一提议,他心想:不过一个丞罢了,等安抚了江东的情绪,北地的士族南渡之后,随时可以罢免她的官职。

韦璟于是不再吝啬,大手一挥说道:“传朕旨意,设司农寺,擢孟令姜为司农寺丞。”

这是他平生为数不多果断的一次下旨。

“孟令……孟七娘?”太监以为听错了,重复了句。

韦璟:“顺便取一匹乘云锦,赏赐给她。”

宫人领旨去了孟家。

“另外,”韦璟又说道:“翊之,你咱兼领了司农一职吧。”

宋蟾光这才微微偏头瞟了柳玄一眼:“柳指挥使可真够忙的。”他对新帝说道:“陛下,陈郡谢氏,荥阳郑氏诸多子弟都很有才敢,陛下手里的缺很快会不够用的。”

韦璟听到陈郡谢氏和荥阳郑氏这两家之后大喜过望:“宋爱卿你说的可是真的,这两家打算南迁吗?”

宋蟾光:“不日即将到达扬州。”

韦璟又忍不住要手舞足蹈:“翊之,快,告诉扬州那边,一旦他们到了,立即出城迎郑、谢两家。”

柳玄的面皮一紧,他怎么不知道郑、谢两家要到扬州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是,陛下。”

司农寺司农的职位没有他的份了。

他本来也不在乎一个没有意义的职位,只是想着要是能时不时见到孟令姜就好了,可弥补不能娶她的遗憾。

他是深恨宋蟾光的,就像小时候人家对他说起“二陆入洛”,”三柳减价”时的那般,有种刻在骨子里的不服与羞耻。

他听他们说:“听说陆玉是有一个儿子的,那个孩子要是长大了,又得把咱们郎君比下去了。”连柳府中的奴仆都这么说。

至到他十岁那年,陆玉父子身死,他才得以喘了口气。

洛阳第一名士的名头总算是落到了他身上。不知为何,今日在大殿上,他和宋蟾光语言之间,竟忽然想到了陆家,想到了玉那个早在十年前就死了的儿子。

这种感觉让柳玄心中备受煎熬,他心中恍惚出现了幻觉:当年,陆玉的儿子是不是没死?

……

孟家。

孟缨恰好从江夏郡回到建康城来,宫里的太监来传旨,他出面来接,听到韦璟设司农寺的时候,他心中赞许,果然当年没有看错陈王。

又想设司农寺难道要起用我孟家的子弟,他想了一圈,能入仕的都已经入仕了,余下几个不成器的,难道要弄去司农寺当摆设,那还不如在家中游手好闲呢。

却听丁公公说道:“孟长史,孟七娘在家中吗?”

孟缨又是一怔。他们选出来的齐王妃不是孟令云么,宫中的人来找孟令姜做什么。

丁公公呵呵笑道:“咱家今天来传旨,是给孟七娘的。”

孟缨在一瞬间千回百转:七娘在城外垦了田地,种了水稻,难道朝廷打她的主意要收了这田去,一时间捏了把汗。

丁公公拔高声音道:“陛下任命孟七娘为司农寺丞,享从六品的俸禄,孟长史,快叫孟七娘出来接旨呀。”孟缨心中一时惊得一片空白。

七娘,七娘要去朝廷当官了?

司农寺丞,那可是正儿八经从六品的官呀。

小厮听了不敢怠慢,赶紧去后院告知孟令姜。

孟令姜听了也怔了一怔,意思是她在这个朝代考了个编?婢女们七手八脚给她理了理衣裳,发髻:“恭喜女郎,贺喜女郎。”

簇拥着她到垂花厅接旨去了。

丁公公宣读完圣旨,白胖的脸笑作一团:“哎呀,保不齐日后又是一个孟大家。”

当年韦蕴在宫中是何等受人尊重,那还不过是天子赐姓,只在后宫行走的一个女官呢,在前朝行走管事的,孟令姜可是当朝头一遭女官呢。

不用说,不久就是“孟大家”了。

孟令姜:“借公公吉言,他日要是有这般荣耀,定重谢公公今日的好话。”

云华递上早已准备好的赏钱,把人送出门去。

“七娘,”孟老夫人带着全家人都来孟令姜的小院子:“出息了。”以后家中添了一份俸禄不说,也不会叫他们说靖平侯孟钺没了之后,孟家只能靠送女儿进宫跻身门阀士族之列了。

“一个从六品的官而已,”今日被准允出院子的孟八娘孟令云不满地嘀咕了声,她和齐王韦承显订婚,都没见老夫人这么高兴过。

嘴上说疼她,却见不得另一个孙女稍稍长点脸,可见没真心疼过她。

孟老夫人瞟了她一眼,说道:“七娘的名字是要录在当朝的史书中的,有几个女子能在史书中留下个名字啊。”

这当然是天大的荣耀。

她这个当老祖母的都与有荣焉。

孟令云暗暗嗤笑了声。女子应当嫁人,以夫家荣耀为荣,以生子为己任,她娘平时就是这么教她的。

孟令姜轻瞟了孟令云一眼。

她今日穿着乘云锦裁剪的襦裙,在孟家的五位姊妹中最显明艳,孟老夫人又请了先前陈王府里的女官,来家中教导孟令云宫中规矩,如当年栽培孟令纨一般。饶是这般犹觉得不够,又花重金请了建康城中的名妓来家中做客,让孟令云观摩她的烟视媚行。

孟老夫人私下里跟她说道:“一个女子,无论什么身份,都要让夫君看见你愉悦才行。”

而混迹风月场所的女子,就练就了一身这样的本事,她们惯会抓住男子的心,让他们为她倾倒,不惜豪掷千金。

入宫的女子也应该这样,牢牢抓住夫君的心,让夫君为她倾倒,这样她才能更快地诞下子嗣,在夫家占住脚跟。

在她的教导下,孟令云越发眉目含情,却又不失端庄大方。

孟令姜是很佩服孟老夫人的,她洞悉人性,有选见,又很果断,投机的行动力超强。有这样的老人家坐镇家中,孟家哪怕没生出出息的子弟,也不会从门阀士族中被踢出来。

乍看之下,孟家的姊妹都成了孟令云的陪衬,她格外娇艳一些。

可是她一开口就破功了,眉眼间的尖酸刻薄取代了明艳妩媚:“七姐本来就不安生,这下还要去朝中做官,到时候咱们孟家被人盯着瞧,话题不断了。”

孟令珠说道:“八娘,你嫁你的齐王殿下,七娘去她的司农寺做官,两条不相干的路,你阴阳怪气个什么。”

她一向脾气不大好,在孟家连孟老夫人都拿她没办法。

孟令姜没说话,她想不到孟令珠会站出来替她说话。

孟令姜投去感激的一眼,不过她原本不在乎孟令云怎么想。反正,孟令云还有几日就出阁了,她猜,齐王是不大会搭理孟令云的,毕竟那日在齐王府,韦承显提都没提准齐王妃一句,齐王府多的是冷冰冰的院子,也不知道会分哪一间给她住呢。

一个得不到夫君正眼又占着位子的王妃,任谁也知道不会有好下场的。

她上前要给孟老夫人跪下,却被她祖母一把扶了起来:“你以后跟你兄长他们一样是朝廷命官了,祖母心里高兴,来坐在祖母身边。”

连带着看病秧子唐菀都顺眼了许多。

她命仆妇们捧出新帝赐给孟令姜的官袍,是青色刺绣鹤纹的纱袍,是文臣的身份。

当朝的官袍除皇帝所穿的贡黄文绫袍外,还有黄、绛、皂、青、白五色纱袍,配上鹤、蟒、金兽等刺绣,上身能显示出百官的气势。

可事实上,文武百官平常更喜爱穿绛色袍,基本不穿白色袍。皇帝也没有过于严格地要求百官按照对应的品阶穿哪种颜色,只是别傻乎乎地去穿贡黄文绫袍就行。

“从前在洛阳时,官服都是绫罗料子的。”孟老夫人眼眶微微湿润,她笑着说道:“可是再贵重的料子你们姊妹也不能穿,如今好了,七娘头一个穿上了。”

她又让孟令姜把发髻拆下来带上进贤冠给她看:“这样一看我的七娘还真有气势。”

众人也都走心或者不走心地恭维着孟令姜。

“七娘,还有官印呢。”孟令允把黄稠布包裹的司农寺丞的官印拿给孟令姜看:“丞孟令姜 ”背面龟纽处攒刻着“司农寺”三个大字。

孟令姜很快忘了他们在说什么,她郑重地拿起官印托在手上看着,想着明日去司农寺点卯上值的事情。

之前没听说过有这个衙门,新设置的,不知道除了她之外,还有几名同僚,都是谁家的子弟。

顶头上司又是谁,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选个日子,摆宴庆贺。”孟老夫人看着孟缨说道。

只从来到江东之后,这是孟家头一遭的大喜事。

“女郎,”芳芽比旁人多了个心眼,用不着她侍候的功夫,她着小厮到外头打听了一下,还真叫她打听出来不少的东西,她跟孟令姜说道:“奴婢七拐八拐地听说女郎这个司农寺丞是宋大人举荐的,设置司农寺也是宋大人提出来的。”

孟令姜有些意外:“他一个武官,竟参与了这样的事情。”看来宋蟾光不只会打打杀杀的。

多少叫他有些意外了。

“还有一桩事情,”芳芽又说道:“柳世子曾想要当上司农。”

孟令姜:“……”啊这。

前未婚夫哥要当她的顶头上司,还能不能好好打工了呢。

“听说宋大人在陛下面前提了陈郡谢氏和荥阳郑氏要南迁到建康城了,”芳芽又道:“陛下这才作罢,如今司农的位子空着呢。”

孟令姜冷静地说道:“我和柳世子并无深仇大恨,也没有闹得你死我活,就算他是司农,我也照常任司农丞,没有大的妨害的。”

抛开之前的个人恩怨,柳玄还是个不错的打工搭档,至少不蠢。

在古代,女子能有个职位去搬砖,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她们鲜有能走出家门的。孟令姜这才很兴奋。

旁晚,纪瑶还有贺兰家的子弟全都挤到孟家来了,出个女官不稀奇,稀奇的是出了个能在外头和文武百官一样行令的女官,这让士族子弟既新奇又好奇,都到孟家来凑热闹了。

纪瑶一下子抱住她:“阿姜,我的阿姜,你太有本事了。”

孟令姜轻咳一声提醒她端庄稳重:“贺兰郎君在前厅呢。”

纪瑶红着脸装乖去了。

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眼眸略略失神地对孟令姜说道:“阿姜,我这么倒追贺兰,什么时候才能得手啊?”

她都有些疲了,只觉得日子过得太慢,每日都是煎熬。

孟令姜看了贺兰弘一直在围着孟令允打转,她发愁地看了纪瑶一眼,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有酸的有恭喜的有羡慕的,还有人在想孟令姜会不会翻车的……各怀心思。拿各种问题来问她,孟令姜只淡淡笑道:“没做过,等进了司农寺,少卿让怎么做我便怎么做。”

按照当朝的官阶,她是归司农少卿管的。

不过司农少卿这个职位至今没听说谁任命,因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或许没有人管她的。

“我听说陈留谢氏和荥阳郑氏快到建康了,”高平郗氏家中的一位女郎嘀咕道:“说不定司农寺的职位留给这两家的子弟呢。”

陈留谢氏和荥阳郑氏都氏不错的门阀士族。

落落秋风。

孟令姜想着在去司农寺搬砖,啊不当官老爷之前,要对宋蟾光道一声谢的,但是听说他又被新帝留在了宫中,婢女去宋家递帖子,又扑了个空。

“总是能碰上的。”孟令姜说道。

次日,她换上官袍,把青丝梳成男子发髻的模样,只用一根银簪挽发,而后端正地带上进贤冠,去宫中拜谢韦璟。

“比钗簪轻巧多了。”又轻巧又利索,还是这样扮起来舒适。

“女郎这么打扮,”云华看怔了:“比女装不差分毫的美艳。”时下男女都爱美,说美,慕美,她这样的装束跟俊俏郎君没有区别:“万一柳世子与女郎,啊不应该叫大人了,同时走在大街上,女郎的风华要盖过柳世子了。”

她在心中叹息:要是没有荷包那件事,她家女郎与柳世子该是多好的一对璧人啊。

转念一想,不对,女郎常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看建康城这不是来了宋蟾光,风华盖过柳玄,没准儿以后江左豪族和他们来往了,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瑰丽的郎君呢。

去了一个旧的柳玄,来一个新的……她再一次想哭,要是宋蟾光出身在门阀士族之家就好了。

又恨什么“士庶不婚”的规矩,让她们女郎与宋蟾光无缘了。

孟令姜笑笑没说什么。

她干嘛要跟柳玄媲美呢,早把退婚之事抛到了脑后。

“以后有了司农寺丞这一身份,”孟令姜对婢女说道:“说好也是好的,咱们垦田种地也算是有朝廷当作靠山了,还有一层不好的,我不能随时到庄子上去。”

“四娘是肯帮我们的,”她说道:“你们要更多个心眼,别让庄子上的人出乱子才行。”

也不能总叫孟令允多操心。

云华和芳芽齐齐说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