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世子她可不是好惹的 > 第4章 回府波折,赏梅临帖

世子她可不是好惹的 第4章 回府波折,赏梅临帖

作者:河里游条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28 13:28:56 来源:文学城

朱如卿情不自禁直抒胸臆,吓得身边两人一个捂住她的嘴,另一个环视四周看看有没有人注意她们。

幸好朱如卿的声音不算大,周边没人向她们投来异样的眼神。

姜丹疑怕朱如卿再多说什么话,想赶紧拖着朱如卿走,于是对明云欺道:“明公子,今日一别,择日再会。”

“好,再会!”明云欺听得出世子妃的用意,十分配合地先行离开。

捂住嘴的那只手终于撤走,朱如卿可算能大口喘气,她想不通两个人为何如此。

想从前在蜀覃时,人们都可当街议论天子与朝堂,她也常常躲在角落里听百家分析。

现在她也学着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知为何就不行了呢?

姜丹疑瞧出朱如卿心中所想,也深知自己与世子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世子若犯下大错,她也逃脱不了干系,便想法劝解。

“姑京不比蜀覃,这里有许多话是说不得的,世子若是不想死,乖乖闭上嘴回王府,否则……”姜丹疑顿了顿,“小心你的耳朵!”

顿时一个冷冽的杀气缠绕上双耳,朱如卿不禁打了个寒颤。

明明姜丹疑从头至尾都未曾正眼对视她,也没有与她有过触碰,可她就是觉得自己的耳朵已经被揪住,隐隐有一点火辣辣的感觉。

于是她抬手一摸,果然双耳有了不同于身体别处的温度。

耳朵应该红了。

那就不说了,什么都不说了,听世子妃的,保护自己的脑袋。

书上有记载天子限制百姓言论,只要一提醒,她便知该如何做了。

作为“百姓”的朱如卿将这一刻的感觉印在心里,想必万千百姓也是这般,嘴上不能说,心里却都是对昏君的抱怨。

发生了这件算不上小插曲的事,朱如卿果真一路没有吭声,连姜丹疑都觉得不可思议。

王府位置并不偏僻,两人寻着指引走了不久便找到。

光是一个王府外门就让朱如卿叹为观止,她简直不敢相信这将会是她居住的地方,气派程度简直与蜀覃老屋不在一个层次阶级上!

呆呆望着府门,朱如卿脚步不停,离门五步远,被看门侍卫大声喝住。

“来者何人,可有文书?”

“什么文书?”朱如卿未曾听说过回家需要什么文书。

“既无文书,还请离开!”

侍卫不做解释。

朱如卿连自家家门都进不去,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她用眼神向姜丹疑求助,却见其立在原处一声不吭,静等着她来交涉。

身后已经围上一圈看热闹的人,他们边笑边指指点点,弄得朱如卿十分不自在。

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朱如卿便硬着头皮上前问道:“这位大哥,麻烦通传一下,我是世……”想来想去不能直接报上名姓,于是改口道:“……世……五……蜀……蜀覃人士,特来拜会王爷。”

此言一出,身后的人群中出现窸窸窣窣的声响。

“听见没,这人是蜀覃来的!”

“难怪这么莽撞,原来是那粗鄙之处来的!”

“听说那里没有规法礼教,粗俗的很!”

……

每一声贬低与讽刺,朱如卿都听得极清楚,这些话犹如一根根银针,深深扎进朱如卿的心脏。

他们说的都不对,蜀覃明明是这世上最好的地方,曾经有人说姑京璀璨明亮,如今看来倒也不如蜀覃。

她只喜欢她的桃花源。

那是源外人无法想象的人间仙境,充满烟火气息的仙境,才不是粗鄙粗俗。

“汝等无知,不懂蜀覃之妙极!一生被困在金制鸟笼之中,倒也配得上你们的见识!”朱如卿年少轻狂,自是受不了旁人贬低自己所爱,她转身吐出这些愤怒之言,却也忘了自己对这个“金制鸟笼”也不甚了解。

本以为这样能让议论之人散开,却没想到让他们更加兴奋。

前排一人嘲笑道:“哟,小公子别急呀,我们没见过蜀覃的确是见识少,可你的见识也不见得比我们多呀!”

“是呀,说几句就急了……”

又是没完没了,朱如卿还欲再争,却被侍卫叫住。

“王爷不在府中,无法通传。”

朱如卿又问:“王爷何时能归?”

“请恕无可奉告。”

如此便又没法子了,等也不知泓昌王归期,退却要面对嘲讽,朱如卿眼珠子滴溜溜转一圈,想到父王给自己的信。

于是取出递交给侍卫。

“有一封信件,不知能否作为文书?”

一张未署名的纸,字体的确是父王的,只是不知侍卫能否认出。

还好,认得。

“世子?”侍卫不确定地低声问道。

“正是。”朱如卿答。

侍卫躬身行礼,随后道一声“请稍后”,进入府门。

朱如卿长吸一口气,缓缓呼出,她真的很想忽视围了一圈的那些好事之人,可他们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他能听清楚每一个字。

倒也不是难听的话,议论而已。可这议论中有真有假,假多于真,朱如卿很想辩解,但若真一个一个辩解,不知要辩到天荒地老。

索性随他们去吧。

不知不觉中姜丹疑缓步走到她的身边,虽然与此人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但有她在身边,朱如卿的心里也平静了不少。

时而冷风轻拂,大氅毛领随风浮动,骚的脖颈微痒。

临京不比蜀覃,风中含刃,扫过之处会留下轻微疼痛。

冷风些许冻腮,朱如卿小心翼翼拾起姜丹疑领后帽子,轻轻给她扣上,然后迅速收回手,关切地问:“娘子冷么?”

“不冷,谢世子关心。”姜丹疑当着外人的面,给足了朱如卿面子。

“这个人就是泓昌王的儿子?”

“听说她出生的时候导致泓昌王妃大出血死了……”

“啊?克母?”

“嘘!不想死就别乱说!”

……

议论再起,朱如卿努力不去听他们,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世子妃身上。

“你我夫妻,不必言谢。”

姜丹疑微微颔首回应。

难听的话不只有朱如卿听得见,姜丹疑也有一双耳,自然也能听清。

她想去看看朱如卿现在的脸色如何,却见少年低垂着头,紧咬下唇隐忍的模样。

昔日肆意随性的少年,如今面对流言蜚语的无助,怎能让人不心疼?

余光察觉到姜丹疑在看她,朱如卿松开唇,偏过头来强挤出笑容,想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可这笑明显与在蜀覃吃烤鸡时不同。

假笑与真笑最大的区别便是感染力,彼时姜丹疑也能从那份笑容里汲取到一份欣欣向荣的活力,此时却只有苦涩。

好在侍卫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还带出来一人,是个丫鬟,名唤小炊,简单介绍后引二人入府。

府门随着三人踏入而再次紧闭,将不顺耳的声音隔绝在外。

泓昌王府内花草繁盛,整个王府宛如一座大花园,即便隆冬,也有好些盛开的嫣红姹紫。

“王府花草种类繁多,一年四季盛开不断,据说王府的造景比皇宫的花园还要好上数倍!”小炊留意到朱如卿对那些花很感兴趣,便介绍到:“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现在这一季是各样梅花的天下,世子与世子妃若有喜欢的,尽可吩咐奴婢采摘了装点屋子。”

朱如卿听着小炊的介绍,对身边的一株梅产生了兴趣。

指腹轻触,娇小的花瓣轻轻摇晃抖落几粒雪,融雪浸润过的红色花瓣显得更加娇艳欲滴。

这红梅的样子让朱如卿想起一人穿红嫁衣的模样,端坐于床榻等她掀开红盖头,掀开来也是一朵娇嫩的花儿,深处藏着不羁与骄傲。

手指还抚着花儿,眼睛早已是那人。

少年郎的眸中干净澄澈,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不会让人有任何被凝视的不自在。

倘若有一点点不自在,那也是羞涩。

姜丹疑完全没有,她是个足够自信的人,足够骄傲地认为自己值得被欣赏。

从前在她的认知里,男人的眼睛都无比污秽恶心,看向她时直勾勾的淌油似的。

今日她才知道原来也有男人能这么干净,她很不介意这种目光能再久一点,以满足她被亏待了数年的虚荣心。

只可惜她看错了人,其实眼前这人也不是男人。

朱如卿意识到自己看了太久,会有些冒犯,自觉挪开视线。

挪开的那一刻,她没看到的是姜丹疑的失落,当她再看过去时,失落转瞬即逝,仍是张比冰雪还要冷的脸。

“娘子觉得这花如何?”朱如卿为了缓解尴尬,没话找话。

眼前的女人不语,抬手与她抚上同一朵花。

奈何梅花直径不过半指,比起梅枝轻颤,朱如卿更先感受到冰凉的指尖轻触。

突如其来的触碰让她下意识地抽了一下手,悬在梅花边不知所措。

她的手一直这样冷么?

上次也是这般。

朱如卿心中纠结要不要握住,用自己的体温去驱散纤纤玉手中的寒气。

正当她下定决心并付诸行动时,那只手在刚要被抓住时倏然抽离。

手下落空,朱如卿实在是尴尬,干脆折断那跟枝条,转身递给小炊道:“这跟枝子劳烦小炊姑娘帮我找个好看的花瓶插好,摆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

“不劳烦,不劳烦,小炊本就是王爷安排来服侍世子与世子妃的,以后您直说就是。”小炊两手捧着梅花枝,如同高贵之物。

朱如卿见状,不由想笑,然还有事要说,便忍着笑意继续吩咐道:“还有一事,劳烦小炊姑娘为世子妃准备一把暖手的小炉。”

“您放心吧,手炉早已备好了。”小炊一副未谋先知的样子。

“啊?”朱如卿不知小炊怎知道要备这个。

小炊解释道:“王爷说世子常年生活于蜀覃,恐怕不适应姑京的北方气候,所以就让奴婢准备了好些取暖的物件。”

“不是我,我说是给世子妃……”

“世子妃当然也有份!”

朱如卿这才放心道:“父王果真是天下最懂我之人!”

回头隔着衣袖拉起姜丹疑的手臂道:“娘子,我们回屋去。”

由小炊引路,两人快步进到屋内。

果真早已备好了取暖的物件,屋里如同春日回暖,简直穿不住冬衣。

刚一进屋,小炊似乎有泓昌王的话要传给朱如卿,就拉着她到一旁交谈了,留下姜丹疑独自找了把椅子坐下。

衣袖被攥得有点皱,姜丹疑用力拉扯了许久才弄平整。

“真是烦人!”姜丹疑低声暗骂。

不是说将她衣袖攥皱之人,而是她自己。

她从小到大,活了整整二十六年,从未对任何男子动心,一直倾慕欣赏于有志女子,怎的到这时竟对一个游手好闲,废物般的男子有了心动之感?

她努力开导自己,不要在感情上花费心思,这次来姑京,一定是王爷专门为自己安排的,定要抓住机会!

梅枝入瓶摆在书案上,姜丹疑踏入书房便见朱如卿伏在案上,奋笔疾书。

凑过去看,是一封拜帖,朱如卿正对着一封已完成的临写。

那封已完成的拜帖上,楷书写得极妙,虽只是小字,也能见书写之人气度不凡,胸怀天下,有颇大格局。

再看朱如卿所临写的,形似却无魂,至于手法,不似写字,倒如画字。

还不等姜丹疑问,朱如卿自己先心虚了。

“让娘子见笑了,我虽从小习字,却一直写的是小篆,从未写过楷书,所以……你瞧,这都跟要睡觉似的,没个正形。”

“纨绔子弟?”姜丹疑莞尔。

朱如卿不得不承认,姜丹疑形容的很到位。

“你写这个作甚?”姜丹疑问。

“父王让我拜阮丞相为师,学些本事。原本定下的日子让我们路上耽搁了,所以需要今日速速送去拜帖。”朱如卿如实回答。

姜丹疑了解后点头走开,不再打扰她。

世子学些本事也好,将来有需要时也能指望上。

眼看世子刚来到姑京还没有休息就被推上正轨,姜丹疑也不能落后,她打算利用今日理清楚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