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世有潘安 > 第3章 庙堂之祸

世有潘安 第3章 庙堂之祸

作者:柳忆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30 19:19:26 来源:文学城

月色正浓,杨容姬眼皮搭了搭,从杨氏身旁站起,替她揉了揉肩,轻声道:“母亲,我该去歇息了,你也要早点歇下,不要伤了眼睛。”

杨氏拿起旁边的披风披在她身上,叮嘱道:“仔细天黑,回屋了先喝点鸡汤,莫又喝太多茶。”

“好。”

“今日是不是又遇到阿絮了?”

“有。”

“往常你们之间总是不欢而散,张娘子动不动就到母亲跟前来哭诉,没想到女儿都出嫁了,还是不省心,幸好你父亲是个明白人,时不时闹这么一出,也是够让人头疼,赶明儿让你父亲想想究竟该怎么办才好。”

杨氏的维护让她心中一暖。

杨容姬裹紧了披风,推开房门。

寒气逼人,不复白日的温暖。主院门前的小径周边遍植青竹,风吹瑟瑟。再往前是满潭的荷花,这倒是符合杨肇的性情,他是儒学大家,讲究气节二字。杨氏有时候埋怨他过于刚直,不懂得圆滑二字,有人欣赏,自然也有人怪罪。

杨容姬很欣赏父亲的气节与人生态度,他对府中子女一视同仁,从学问到为人都严格。杨容姬也同两个哥哥一般习诗书赋画,不纵容谁,亦不轻视谁。除了杨絮是个例外,据杨氏所说,是因她儿时哭闹不肯学习,整日工于心计,不甘于庶出的身份而哗众取宠,杨肇无法,放弃对其的诗书培养,也依她心意,使其出嫁。

每日晚膳前,杨肇总会将三个子女叫去书房,评书画,聊时事,也会穿插市井生活。

唯一一次见杨肇动怒,是因家中发现了五石散。

当今风流之士间流行五石散,杨肇对此无奈,但绝不允许自家沾染。当日查出是大哥杨潭所为,只是一时好奇,幸而未服,却也领了责罚。

杨肇每每谈起时局,总是长叹一声,司马氏篡权,采取拉拢政策,父亲游离事外,得以保全,却深知这不是长远之计,却又无计可施。

老庄之道盛行的魏晋,杨肇却以儒家之道立身,儒家有入世传统,建功立业是其心愿,政治祸乱,是避还是趋,关系到命运走向。

朝堂暗潮汹涌,似乎还不是明面上的,拉党结营,不行便杀也要寻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少人远离庙堂,隐藏才能,终日悲歌。嵇康应征不召,阮籍猖狂,醉酒避祸……

背地的暗涌推动了大风暴,杨肇此时还未归家,青竹哗啦啦,杨容姬迎着月色,越走越慢。

身旁的婢子抬头望月,奇道:“姑娘看,月上有阴影。”

杨容姬抬头,远方有急匆匆的脚步,杨肇神色恍惚,对杨容姬的“父亲”二字充耳不闻,疾步走向主院。

背后两位哥哥步履匆匆,面容焦急。杨容姬顿下脚步,跟随前往。

公元262年,暮春四月,一夜月色正明,忽而阴影笼罩,半夜起风,嵇康入狱。

山东吕安,与嵇康交好,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吕巽为吕安异母兄弟,亦与嵇康交好。

吕安有一妻徐氏,美若天仙,吕巽图之美色,借机灌醉徐氏,遂玷污之。

吕安发觉,谴走徐氏,欲告吕巽,先将此事告知嵇康,嵇康道家丑不可外扬,出面调解,吕安撤诉,风平浪静。

吕巽恐留人把柄,左思右想,惶惶不可终日,反诬吕安不孝,司马昭捕吕安。嵇康愤而进言,作《与吕长悌绝交书》,触怒司马昭,牵连被捕入狱。

颖川士族钟会,慕名访嵇康,向秀与嵇康忙于打铁,旁若无人。

钟会受人冷落,心存不甘,离去之时,嵇康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愤然:“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记恨于心。

嵇康入狱,钟会趁机中伤,司马昭大怒,斩吕安,嵇康。

杨肇素来欣赏嵇康,称其有奇世之才,听闻嵇康被捕,一时震惊。

司马昭以不孝斩嵇康,吕安,恐怕早已对嵇康起了杀心。

嵇康之才百年难得,司马昭滥杀无辜,朝堂一片恐慌。有罪之人光明正大游走于世,无辜之人啷当入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肇进了主院书房,片刻后已经是一身朝服,手中还有一纸诉状,肯定是要去宫中进言,此刻不少朝堂中人也是这般想法,纷纷口诛笔伐,试图力挽狂澜。

杨氏在杨潭,杨歆的叙述中已经了解了大概,也深知他们的想法。她清晰的知道,如若让他们出了府,必然有所牵连。

杨氏挡在杨肇之前:“季叔,你不能去。”

杨肇双眼通红,奋力压制怒气:“夫人,你让开。”

杨氏跪下。

“母亲!”

杨潭杨歆大惊,试图扶起杨氏。杨容姬侧身站在门口,进也不是,出也不是。

主母跪下,一院的婢子仆人纷纷下跪,月色忽明忽暗,竹影跟着摇摇晃晃。

“季叔,你本性刚直,已在朝中树敌太多,幸得司马氏赏识,才得以明哲保身。此一去,必有人要对你斩草除根,你为叔夜开脱,就是与司马氏对立,他人随意煽风点火,就是与叔夜一样的下场……”

杨肇突然沉默了,手捏的死紧,额头上甚至有了汗水。

杨氏跪在地上,神情是从未有过的坚毅,她一贯是温柔如水,笑意吟吟的,此时却言语凿凿,一语中的。

这个时候杨容姬开始了解,杨氏不是普通的深闺妇人,她的远见卓识不亚于男子。

“季叔,贼人今日所为,上天都知晓,不妨多等几年,看其下场,今日一去,便是生死未卜……”

杨肇不说话了,闭着眼睛,沉痛万分:“夫人,叔夜于我有恩,当日我被朝堂排挤,有才难以施展,叔夜委托王戎,琅琊王氏趁机美言,我得以重用,今日所得,皆是叔夜之功,他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他有难,我良心难安……”

杨氏不为所动:“叔夜结局已定,此一去,不过白白送死,叔夜当时赏识季叔之才,如今难道想看着你白白为他而死吗?真要报其恩情,不若好好活下去……”

杨肇似乎突然被刺激到了:“夫人,我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你为何心硬至死!”

杨潭杨歆左右为难,似乎被杨氏说服,却又犹豫不定。

主院一时僵持,谁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杨容姬走进去,走到杨氏身旁,毫不迟疑的跪下。

“容儿…”

“妹妹…”

“父亲,女儿曾听府中老妪说,母亲刚嫁过来没多久,父亲就外出作战,几乎是奄奄一息的回来,那时母亲的肚子里已有了大哥,父亲又生死未卜,御医都束手无策,摇头离去,是母亲守在父亲病床前三个月,硬生生将父亲拉回人世,因操劳过度,生大哥时,险些丧命。若论恩情,嵇康对父亲有知遇之恩,母亲却对父亲有救命之恩,对大哥二哥有生养之恩,如今你们为了一时义气要去送命,谁对得起母亲的救命之恩,又有谁对得起母亲的生养之恩?”

杨肇被这一番话震慑住了,杨潭杨歆纷纷看向杨容姬,日光中满是惊异。

杨容姬磕了一个头:“父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女儿却是贪生怕死之辈,父亲,要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好好活下去,才是对嵇康叔的报答,是对母亲的报答……”

杨肇慢慢松开了手,颤抖着扶起杨氏,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夫人……”

他转身,腰佝偻了下去,缓缓的说:“罢了罢了……”

杨潭拉起杨容姬,紧了紧她身上的披风:“我去看看父亲,你和歆儿照顾好母亲。”

“好。”

不知不觉已过了午时,寒气越来越重,杨氏紧紧握住杨容姬的手,轻声道:“这么晚了,容儿今日就陪母亲睡吧,我们母女说会话……”

.

四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杨容姬醒来时,外面晴空万里。

嵇康与吕安今日问斩,司马昭甚至都等不到秋后。

嵇康如今不过三十又九,再大的名气也扭转不了如今的局面。

什么是无能为力,杨容姬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

魂不守舍的起床,发现父亲母亲和哥哥都已经没有了踪影,杨府静悄悄一片,守门的人都已经没有了踪影。

她推开门,门外柳絮纷飞,桃花开的正旺。

杨容姬还穿着昨日的衣裳,发未梳,跟着人潮往前。

步履匆匆的行人啊,像极了正月十五上街的人群,那时,他们是去欢庆新年的结束,尔今却是去见证一个人的离去。

恍恍惚惚的来到人群聚集之地,高台上的刑具已经摆好,人群中有人默默的拭着泪。

突然人群攒动,杨容姬跟着往前,被挤的有些难受,再动了一动,诧异的回头看,原是潘安。

他替自己隔绝了人群,杨容姬下意识的道谢。

他的唇紧抿,眼睛里氤氲着星辰。杨容姬头一次想用肤若凝脂,花容月貌来形容一名男子。

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在这里,是偶然看到,还是……

此时的思绪瞬间被打断,人群开始沸腾。

嵇康走上了刑台。

从容不迫,长身玉立,甚至对着人群微笑。

下一章,广陵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庙堂之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