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时隙之间 > 第31章 分道(一)

时隙之间 第31章 分道(一)

作者:古跃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09:51:45 来源:文学城

蔺和这一起身,对面那青年也很快留意到进门的两人,也跟着站起来,朝门口投来颇感兴趣的目光。

离他们还差着些距离,蔺和喜眉笑眼地就开口了。

“回来啦!太巧了,来来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认识认识。”

说着,也不等门口两人反应,蔺和直接转过身,伸手指向吧台旁的那位青年,“这位呢,是我的远房表亲兼发小,叫林砚青,砚台的砚,竹叶青的青,主业呢是在一个创业公司搞程序,刚好,跟咱们这儿的一位同学算是同行。”

说完,他又快步走到周沛身旁,拍了拍他肩膀说:“这位呢,就是我说的小同学了,叫周沛,跟咱们新认识没多久,就在对面学校里读书,最近在店里顺便帮帮忙。”

跟着,他又笑着收回手,朝在场的另一个人抬了抬下巴。

“至于那位嘛……”他故作神秘道,“我先不说是谁,砚青你猜一下?”

那青年却也丝毫不惧生,眼睛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两只手猛地一拍,兴致勃勃地就开了口:“我知道我知道,这位想必就是沈焉了吧!”

沈焉站在原地,也不应答,只略一轩眉,道:“怎么,我名气有这么大的吗?”

对面笑嘻嘻地就说:“那是,蔺和经常提起你来着,大名鼎鼎啊。”

说着,这人快步走过来,向着沈焉伸出一只手,“刚蔺和也介绍了,我叫林砚青,算是程序员吧,你肯定没听过,不过没关系,现在咱俩也算认识了!”

此人娃娃脸,穿薄卫衣和牛仔裤,比蔺和稍矮一些,笑起来眼如月牙,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模样,甚至说是周沛的同学,说不定都不会叫人生疑。

沈焉没拒绝他的好意,也伸出手跟他随意地握了握,又饶有兴致道:“姓林,又是远房表亲,你也是燕京林家那边的亲戚么?”

“没有没有,”那青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哪能啊,凑巧同姓而已,算下来老远了,怕是几百年前的亲戚吧。”

说是这么说,两人肩并肩站在一起时,鼻子眉眼间却又的确能捕捉到细微的相似处,这股自来熟的劲儿也是一样一样的。

沈焉这么想着,便见这位青年又朝旁边挪了一步,转到周沛跟前,很感兴趣地问:“蔺和说你是对面中大的?有前途啊!以后读研还是出来就业,有什么打算没?”说着,他摇头晃脑地一叹气,“别像我,大学没读完就辍学啦。”

周沛有些赧然地摸摸脑袋,不好意思道:“我们都是纸上谈兵而已,真进了社会,还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呢。”

那青年哈哈地一笑:“你也太谦虚了,中大毕业,怎么可能找不到嘛。”

说话间,他又想到了什么,弯着一双月牙眼道,“小同学,既然也算是同行,那咱俩加个微信吧?以后说不定能到我们这儿来工作呢。”

周沛有些好奇:“砚青哥你们做的什么项目啊?”

那青年赶忙摆手:“签了保密协议,说不得说不得。”

说到这儿,他卖关子似的一顿,又颇为自得地一笑,“不过嘛,我倒是能透露一点儿,咱们项目的同事全是墟外人,工作地点就自带墟地,怎么样,有没有心动的?”

周沛眼睛噌地就亮了:“这么好的!”

两个人三言两语之间,堪称一见如故,立马就职业问题交流起来。

可能因为都是技术人员,这两位聊起来旁若无人的,只几句话的功夫,话题已如跑马般离题千里。

看见自己的两个朋友如此契合,蔺和本来还在旁边看着高兴,没想到转眼自己就插不进嘴了,只得直眉瞪眼听他俩聊起了专业话题。

沈焉在旁看得有意思,便同他打趣说:“你这发小,一张嘴叭叭叭的,比你还能说会道多了。”

蔺和一时无言,片刻后才灰溜溜地说:“我这哪叫能说会道,别说砚青,我家那边儿比我能说的人多了去了。”

说着,他忽然注意到沈焉手里的文件袋:“你这什么文件?”他好奇道,“还盖了火漆印,够正式的。”

沈焉把那文件晃了晃,随意道:“天光墟办事处顺来的资料,你要看吗?”

蔺和纠结了一下,还是摇摇头,一摆手道:“算了,你看吧,看完跟我说说就成。”

说着,他忽又来了兴致,“哎,不过我也很好奇啊,你说什么时候也带我去看看,天光墟到底长什么样?”

“你想去?”沈焉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也不是不行,不过得先戴个口罩还是面具之类的,不然人都认识你,现在又是霍家正打算设宴的档口,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啊。”

蔺和闻言,颇有些沮丧,很快又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诧异:“什么都认识我,我又不是你,哪儿来这么大的面子?”

沈焉被他的无知无觉逗乐了,扬了扬眉道:“就算你觉得自己不出名,你爸的模样能有几个没见过的?”

蔺和方才反应过来,尴尬地一摸鼻子,又咳了两声,干脆转开话题道:“待会儿咱们出去吃啊,我和砚青都挑好地方了,你跟周沛放开吃就行。”

沈焉也不跟他客气:“那你等会儿,我上去把这东西,”他扬了扬手里的文件袋,“放了再说。”

说是上去放东西,但沈焉过了足有十几分钟,才慢悠悠地从楼上晃下来。

蔺和本打算上楼叫他去,此刻见他已经从门里出来,也没多问,看了看林砚青跟周沛就说:“那咱们走吧?”

歇了店,出门不过十分钟,就到了两人所谓挑好的店:原来是一家近来挺火的港式茶餐厅。

这才不过下午六点半的时间,门口就已经排起了等号的队伍,蔺和倒是有先见之明,提前就打点好了包厢,此刻也不必再排号,径直进到了店中。

来到包间里,头顶是从彩绘玻璃吊顶中投下的暖色灯光,脚下是红绿相间的方砖地板,周沛只觉得眼花缭乱,也不知道这地方干嘛要装修成这样,其他人倒是适应良好,拉开圆背椅就坐了下来。

蔺和跟他发小选中了这餐厅,此刻自然是由他俩点单,两人许久不见,蔺和于是叫了瓶半甜白葡萄酒,又想着周沛不善喝酒,给他另叫了一瓶可乐。

等着上菜的间隙里,四人又续着先前没说完的话题,接着聊了起来。

林砚青看起来年纪不大,一问才知道比蔺和还要年长半岁,他读书早,入学也要早上一年,小时候跟蔺和是一条胡同巷里的邻居,高中时在燕京读了两年,后来家里出了点儿变故,只得跟着亲人一起南迁。

南方的学校没法像燕京的明德中学那样应对时隙,他于是干脆待在家里自学,顺带开始帮家里打理祖传的手艺——作伪。

蔺和介绍说,他家里原来主要做的是家具书画一类,林砚青天赋异禀,自小就对计算机感兴趣,自学也考上了不错的科技大学,正好在家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研究出了电子作伪的手艺。

说到此处,沈焉方知,原来林砚青正是之前那位帮蔺和伪造行踪的朋友。

饭桌上,林砚青眉飞色舞,同周沛讲起了电子造假的精髓。

什么PS都是小儿科,真正厉害的要从底层做起,比如说替人写个脚本刷数据,甚至还能专门建个假的网站界面的。

周沛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又怕这么干会违反法律,又觉得听起来的确是相当的酷。

林砚青便安慰他说,只要不拿去非法牟利,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像他主要干的,都是替人黑进监控解决纠纷,或是像蔺和那样帮忙伪造个行踪,不掺合那些作奸犯科一类的行为。

他喝了口酒,接着又说,所谓的作伪技术只不过是个工具,比如说黑客擅长入侵他人电子安全系统,理应是违反网络安全法的,却也有黑客靠着技术去找系统漏洞帮忙修复嘛,工具本身无罪,得看人是怎么用的。

周沛活了快二十年,一直遵纪守法绝不越矩,头一回听到这般煞有介事又头头是道的理论,心里头摇摇欲坠,险些就要给他这说法征服了。

蔺和在旁听得不对劲,干脆伸手一敲酒杯,打断林砚青讲话:“哎哎,你也别乱教啊,人好好的一守法公民,需要搞你那些名堂?就算不违法,那也是在灰色地带打转,别带歪周沛啊。”

林砚青不以为然地一扁嘴,挤兑他说:“是谁之前还让我帮忙伪造航班行程的?”

说完,他倒也知趣、不再宣扬自己的“造假事业”,转开话题,又同周沛讲起自己辍学跟人创业的趣事来。

沈焉听到这儿,若有所思地看了林砚青一眼,却没有说什么。余下三人都没注意到他这一瞥,有说有笑地聊着天,圆桌上满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氛围。

酒过三巡,蔺和向着林砚青一举杯,说:“青啊,我还有个事儿,还得劳烦你帮个忙。”

林砚青也举杯一迎,应得爽快:“跟我还客气什么,你赶紧说就是了。”

蔺和便道:“这两天我得再回燕京一趟,刚好你也来穗城这边了,这几天得麻烦你帮忙照看一下,店不用管,就留意着可能出现的紊乱时隙就成。周沛一个人留在这边,我怕他自己应对不过来,沈焉又三天两头见不着人,想来想去,还是得麻烦你一下。”

“嗨,”林砚青率先饮尽了酒,把杯底亮给他看,“咱俩什么关系,这点小事儿还说什么麻烦,太不够意思了。这两天周沛就算我的,保管不让他出事,行了吧?咱们喝酒为誓,我干了,你随意啊。”

这人看起来一副学生模样,说话倒是充满了江湖气,明显能看出是街头巷尾混出来的,跟蔺和显然不是一个路数。

沈焉在旁端着酒杯,饶有兴致地看他跟蔺和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两种不同的交际风格倒是颇为和洽地融在了一起。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挺符合蔺和的处事风格——和什么样的人都能打好交道,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天赋。

沈焉漫不经意想着,蔺和却是已经结束了酬酢,放下酒杯,拍了拍他,压低嗓音说:“别怪我没提前跟你说啊,你自己成天神出鬼没的,想找你人也没影,要不是砚青这次来,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空回燕京一趟呢。”

沈焉倒不意外,转头看向他,点了点头道:“打算什么时候走?”

“明天上午的机票,待会儿我把钥匙给你和砚青各一串,你要有事儿也不用管,我估计三四天就能回来,这几天让砚青帮忙照看周沛就行。”

沈焉却说:“钥匙就不用给我了。明天下午我也要出门一趟,去几天还不清楚,说不定比你还要晚回来。”

蔺和有些愕然地眨了眨眼。

他像是想要醒酒般,用力晃了晃脑袋,方才盯着沈焉,颇有些茫然地道:“你怎么……不是,你这回又要去哪儿?”

“去濠港市,霍家的赌场。”沈焉说。

蔺和扶着额角,既觉得惊愕,又情不自禁生出种败下阵来的泄气之感。

他这回先斩后奏,本来也存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心思,谁想到沈焉比他想得更早,不但没给他治到,还干脆给自己反将了一军回来。

他默了一会儿,感到酒意逐渐有点漫上来,只得灰头土脸地道:“你去那儿干嘛?”

沈焉却丝毫没有自觉,瞥了眼对面相谈正欢的两人,压低声音开口了。

“长话短说吧,这两天我想办法搞到了点霍家的资料,你知道他们家老爷子是从驳运起家,后来进军□□一行,才有了如今的家业。”

他端起酒杯,佯作无意地喝了口酒,用杯身挡住嘴继续道,“但在他整个发家史里面,尤其是一开始做起驳运生意和后来拿下赌场专营权的过程中,都有些很古怪和说不通的地方。”

蔺和虽已有了些醉意,却也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

如果有人在时隙中做了什么手脚,寻常人通常是看不明白其中奥秘的,往往只会当成无法用言语解释的玄学巧合。

但作为墟中人,每时每刻都见证着时隙对现实世界的“扭曲”,他们对这样的事件和时刻自然要敏感得多。

蔺和伸手按了按太阳穴,狐疑地问:“就因为看起来有古怪,你就打算亲自去看看?”

沈焉放下酒杯,理所当然地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总得要去探个虚实才行。”

到了晚上**点的功夫,几人终于结束了饭局,从餐厅里慢慢地晃出来。

林砚青早就订下了别的住处,跟周沛回校的路恰好在一个方向。

他们俩本就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刻自然不必多说,同沈蔺二人道了别,直接就朝同个方向去了。

蔺和这边,心思早被沈焉先前那番话牢牢牵引住,见另二人已走远,连忙搓了把脸,打起精神就说:“好了,这下你总能说到底有什么古怪了吧?”

沈焉却不着急,老神在在地道:“要讲清其中的古怪,先听我讲一则听来的传闻吧。这事其实也说不准,我觉得这里头有问题,说不定只是捕风捉影罢了。”

他左右打量了番街上的人群,又说,“这附近人有点多,我们还是走着说吧。”

两人便沿着路灯往回走,一路上沈焉就跟压马路时闲聊似的,用再寻常不过的语气,跟蔺和讲起他听来的那则传闻。

一切都要从霍家当年起家的霍光誉身上讲起。

身为濠港知名的巨富之一,从码头卸货的童工发展到前后换了四任妻子的“濠港赌王”,霍家老爷子霍光誉一路走来的发家史可称奇诡异常,尤为港岛两地的小报津津乐道。

在这些真假难辨的八卦逸事当中,尤为叫人在意的,是有关霍光誉年少时如何挣到第一桶金的种种争论和说法。

据说少年时代的霍光誉在码头做工,某一回曾随做水手的远房表叔乘船往南海出行数月,几月后却只剩下一条空船漂回港口,船上三十多名水手船员,除霍光誉外无人生还。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远洋航线得不到管治,水手又多为亡命之徒,发生船员相残的事故并不稀奇。

霍光誉当时年仅十六,身单力薄又浑身是伤,码头的人只当他撞了大运勉强求生,无人怀疑他会是制造命案的祸首。

然而古怪之处却在于,霍光誉这次归来,卧床养伤数日,竟是有了本钱,在码头附近开了家杂货铺,做起了小本的经营生意。

霍光誉对此的解释,是远房表叔给他留了一小笔遗产。

然而凭着这笔水手攒下的财产,霍光誉竟能在几年后做起海上驳运的生意,实在不能不叫人生疑。

从那时起,各类传言层出不穷,但无人能证明自己所言为实。

唯有一次,据说是霍光誉年轻时在席上醉酒,无意间吐露,说他们那次出海,误入神山,船上其他人觊觎神山珠玉黄金,被神山之主下令处决。唯他年少,得心善的神女相救,方得一命返程,待回港以后,却发现兜中竟还有神女相赠的名贵玉石。

此言荒诞不经,酒席上绝大多数人只当他编个笑话取弄众人,但也有信以为真者,几度试图复现当年霍光誉所行的航线,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没几年,这样的发财秘闻又被别的行当取代了。

这故事听起来颇为荒唐,像是街头小报或是故事会里杜撰出来的异闻奇事,然而听在墟内外人耳中,却有了别的含义。

蔺和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就在原地站住了。

他的酒也醒了大半,愣了半晌神,尔后不可思议道:“神山、神女、名贵玉石……你该不会是想说,霍光誉当年跟那一船人都掉进了时隙,又被卫墟人给救下来了吧?”

沈焉也跟着停下脚步,意有所指道:“你也觉得很像不是?如果只是凭空捏造的故事,很难吻合到这种地步。”

蔺和皱了皱眉头,脸上表情既诧异又满怀疑虑:“可如果我没记错,霍家虽和卫墟交好,那也是九十年代的事了,和我爸结识季伯父差不多时间吧。要是这个传闻为真,那他们岂不是快一百年前……”

他迟疑地停顿了下,“就跟卫墟有所交集了?”

沈焉耸了耸肩:“谁知道呢。”

蔺和皱着眉思索了片刻,忽又想到什么,忙道:“可如果他们早就同卫墟有了联络,又怎么会让我爸抢了先,直到如今才重提五墟合作的打算?”

沈焉却说:“反过来想,或许他们当时并没有联合五墟的想法,才任由你父亲建立了学校。可如今形势却和以往不同了。”

蔺和很快反应过来:“你是说,因为紊乱时隙的出现,霍家才开始感到紧迫,也因此有了如今的打算?”

“或许吧。”沈焉模棱两可道,“不过除此外,我还有个更有意思的情报。”

说着,他向前方扬了扬下巴,示意蔺和接着向前走,以免待在原地引人注意,谈话内容被什么人听去了。

两人便又继续往前走着,沈焉目视着前方,说:“上周我不是跟你说,荣园会面的东道主叫霍华安么?他的亡妻是卫墟上一代直系里最小的一个,一四年因为久病不愈逝世了。”

蔺和点了点头:“是啊,怎么了?”

“这个霍华安,我后来又了解了一下,”沈焉饶有兴致地道,“是霍光誉第四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这个人以前一直是个游手好闲的二世祖,从来仰仗自己身份尊贵的妻子过活,直到一四年他妻子因病过世,这人方才性格大变,不但开始争夺家产,还成功拿下了濠港几家赌场的经营权,锋芒毕露得连他的几个哥哥都要避让几分。”

蔺和怔了怔:“你是说……”

沈焉却抬起一只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而他的卫墟直系妻子,也恰好是这次荣园疑案锁定的凶手——卫栖——涉嫌谋杀的最后一人。不幸的是,在卫栖阴谋败露、被逐出卫墟之后,她仍然没能活下来。”

说完,他脚步稍顿,朝蔺和看了一眼,“案情就是这样了,你怎么想?”

蔺和只觉得自己要被这里面的陈年阴谋搞得稀里糊涂,他“呃”了一会儿,尝试解读道:“……霍华安利用自己妻子除去了卫墟本家人,又把黑锅推到卫栖身上,掌握卫墟之后,又逐步控制了霍家的实权?”

沈焉“哈”地笑了声:“很有道理,不过的确,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种可能。”

蔺和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干脆也不再去猜他的哑谜,直接就道:“你也别绕弯儿了,知道我不擅长这些,有什么想法就赶快说了吧。”

沈焉扬了扬眉:“我确实有个猜测,不过目前没有证据,在从濠港回来前,我暂时还不能透露太多。”

蔺和登时恼道:“那你还跟我说这些?”

沈焉便笑着一摆手,慢悠悠道:“这么说吧,我其实在想,其余的卫墟人能够接受这个解释,或许卫栖在一四年的案中并不是完全无辜的。再者,以霍华安五年前掌握的势力,恐怕很难把手伸到卫墟里搅动风云,甚至暗中谋害那么多名本家人。”

他这么一讲,蔺和也很快明白了:“你是说,霍华安和卫栖可能曾经是同谋?一四年所谓的阴谋败露,或许是因为他俩意见不合拆了伙,霍华安借机把全部黑锅推到了卫栖头上?”

“有这种可能,”沈焉点了点头,“而既然当年对他只是以驱逐定罪,说不定这个人其实还活着,只是隐姓埋名,躲起来了。不管荣园疑案的真凶是不是他,恐怕霍华安今后行事的一大目的,就是把这个卫栖给揪出来。”

蔺和有些了悟地喃喃:“所以荣园那天晚上的命案真相……”

沈焉接过他的话茬:“关键就在能不能找到这个叫卫栖的人,让他亲自来开口作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