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诗人盘点从解绑李杜开始 > 第7章 上元(二)

诗人盘点从解绑李杜开始 第7章 上元(二)

作者:向南看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5 23:29:29 来源:文学城

北宋嘉祐元年

馆驿内,一少年郎君脚步轻快,正从外头趋步而来。匆匆上了楼后,象征性地扣了扣紧紧掩上的门扉。待里头传出应答声后,并不多等,便推门而入,“阿兄,外头正有人比赛蹴鞠与击丸,很是焦灼呢!你不去看看么?”

平日里再如何端方持重,他毕竟是还未及冠的儿郎,一时见了热闹繁华的成都府,也难免露出了几分少年心性。

【上元第二首:《正月十五夜》】

听到小娘子这熟悉的声音,小郎君更加激动。这一激动,面儿上就难免带出几分,“好哇!我还道阿兄为何不肯出门,原是晓得也好小娘子新出了视频,要自己悄悄躲着看,不肯叫我知晓!”

而被小郎君唤作“阿兄”的人,此刻正坐在窗边小案旁,悠然自得地握着一卷书。听他开口,并未立即答话,反而抬手,不慌不慢地翻到下一页。却在翻页过后,又不急着继续读下去,慢悠悠地扭头看过来:

乌黑的眼,清俊的脸,二十一岁,恰是郎君最恣意盛放的年纪。只看过来的这一眼,便似从窗外将初春凛冽的风一同携来,却在撞上唇边笑容时,悄无声息地融为一眉梢的春水,剩下十分和煦。

“子由回来了?”

苏轼将视频暂停住,又搁下手中书卷,从案前起身,迎了上去。视线在触及苏辙手中的吃食后,条件反射般抽了抽鼻子,赞道:“好香!”

“这是我特意给阿兄带的,怕放久了便凉了,一路上可都不敢耽搁呢!”被他这一打岔,苏辙忘了方才的责备,顺势将手中的焦堆递过去,“阿兄快趁热尝尝,好不好吃?”

苏轼也不同他客气,拿帕子擦了擦手,捻了一个,竟是转头塞进苏辙嘴里,“子由奔波辛苦,这头一个,自当给你先尝过才算。”

“唔……”不意兄长玩起了突袭,苏辙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被严严实实地堵了回去,随着焦堆一道,又咽进肚子里。

他费劲地嚼了几下,待口中之物尽数消化完毕,才开了口,小声解释道:“阿兄,我回来的路上已经偷偷尝过一个啦。”

耳畔传来熟悉的一声轻笑,苏辙抬头望去,便见自家兄长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焦堆下去。即便苏轼不曾说话,可兄弟多年,他心有灵犀地领会了苏轼的意思:

你的这点小动作,难道以为我不知?

果然,苏轼慢慢尝完手头的食物后,才满意地点点头,似笑非笑地补上一句,“所以,才要你先尝一尝,看看这焦堆,究竟有没有冷掉嘛。”

“……苏、子、瞻!”

苏辙一时语塞,在开口唤过苏轼之后,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只得摇摇头,提起旁的事来问他,“外头还有耍百戏、跨狮子、马儿灯……热闹得紧,咱们难得来了成都,眼下又在节里,阿兄当真不去瞧瞧看吗?”

想起《四时有诗》,他顿了顿,补充道:“也好小娘子今日既然要解析《正月十五夜》,不若晚点,待热闹一番后,咱们再回来一道看?”

“也没有总是窝在房里读书的道理,这话,不还是阿兄先前教我的么?”苏辙撇撇嘴,自觉拿捏住了道理,反问起苏轼。

“倒不是我不肯动。”几个焦堆,苏轼很快便解决了个干净,他一面净了手,一面笑道:“外头要落雪了,我若果真出去一趟,转头便要回来了。既如此,还白跑一趟做什么?”

“横竖如今外头冷得很。”

“落雪?”苏辙闻言,免不了质疑,“且不说成都府素来少雪,便是我才从外头回来,也不曾见有半点雪珠子落下,更没有要降雪的征兆。”

“想是阿兄多虑了。”苏辙噙着笑,走到窗边,才欲撑开窗牖,给屋内通通风,便摸到了一点雪花。

他顿时生了诧异之心,一回头,便见苏轼倚着墙壁,揣着手,好整以暇地瞧着苏辙动作。待对上弟弟惊疑不定的目光后,未发一言,只是微微耸了耸肩。

对自家兄长,苏辙是再无话可说,老老实实地合上窗牖,在苏轼先前的位置坐下,接二连三地发问,“那我们不等阿爹一起了吗?阿兄方才看到哪儿了?”

“既能向我问出第二个问题,子由以为,第一个问题,我还有作答的必要么?”苏轼不答发问,挨着苏辙坐下,划开了光幕。

说来好笑,这光幕,父子三人都是在离家入京之前,于眉山老宅发现的。纵使各自获得时间不一,在最初,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瞒住彼此。

倘若不是父子三人先后在【附近的人】里发现熟悉的人名,互相通晓了底细,还不知要瞒到何时才算完呢!

左右在兄长这里也不是头一回吃亏了,苏辙心态倒好,只是撑着下巴,默不做声地替苏轼点动光幕。

播放继续。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同第一支立春日的视频一样,随着文也好的吟诵,光幕之上,诗文与画面依次出现:

道路两旁,灯光连绵,紫微城前树灯轮,拔地而起二十丈。漫天星光与万家灯火相接,勾勒出一派独属于盛世的壮丽景象。上元佳节,举国同庆。就连素日高居深宫的达官显贵们,亦纷纷通过星桥,走进神都,与民同乐。

两兄弟虽远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可时隔百年,这铺面而来的盛唐气魄,仍叫他们心神一荡。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画卷一转,将重心从贵人身上移至市井小民。三五成群的少年郎们打马而过,卷起团团轻烟,在满城灯光的映照下,勾勒出几分独属于星夜的暧昧。新年之后的头一回圆月,慷慨地将月光洒向世人。

苏辙已然看了进去,盯着五彩缤纷的画面瞧得目不转睛。倒是苏轼若有所感,抽离出来,忽地抬眼望了望窗外的一盘明月。

无论是百年前的苏味道、来自后世的也好小娘子,还是如今身为宋人的自己,原来,都会在上元佳节,抬头赏着同样的月亮么?

今夕何夕,见此良夜。

他轻轻一叹,隐约觉得有什么正在内心破土而出。又彷佛知道眼下还不到时候,无意识地压了压起浮不定的心绪,接着往下看: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说完了少年郎,苏味道并不厚此薄彼,转而提起娘子们。歌女们浓妆淡抹,艳若桃李,载歌载舞,从街中走过,引得百姓或驻足观看、或叫好相随。这样似曾相识的热闹,苏辙才瞧了一回,见唐时与今并无太大分别,抿着嘴笑了笑。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描绘完了热闹景象,自然该收拾收拾准备散场了。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连一贯冷肃的金吾卫都不再坚守宵禁,反倒是玉漏格外恼人,声声相促,恨不能催人早些、再早些归家。

全诗诵毕,光幕上又出现了小娘子盛着盈盈笑意的脸:【既被评为苏味道的代表之作,这首诗的魅力相信大家已有初步了解了吧?】

【当然,要论上元诗作,自然不止这一首。】

听到此处,苏辙没由来地生了几分轻微的慌张,他下意识地扭头去寻兄长。直到在苏轼的眼里,看到了与自己一般无二的不妙神色后,终于确定了那个猜想。

立春日的视频他们是一块儿看的,后因行路途中无聊,还反复回看了好几次。按也好小娘子的脾性,若无意外,说到此处之后,接下来便该另外拎一首同样题材的诗词出来稍加解析。

若再无意外,这一首,多半仍是出自他们宋朝诗人的笔下。

果然,文也好红唇轻启:【譬如北宋的文坛大家欧阳修,亦在上元佳节,题下《生查子·元夕》一词。】

每支视频既然已经围绕中心主题择定了一首诗,即便忍不住援引其他诗词作为对比,文也好亦晓得主次之道,并不会叫人生了喧宾夺主的错觉。

纵使《生查子·元夕》一作算不得多长,在字数上更是远远比不得上回的《汉宫春·立春日》,可文也好仍是做到了一视同仁。与先前那般一样,只将全诗以文字形式展现在屏幕上,随后便点出第二句,稍微多提了几嘴:

【在这篇当中,最广为人所熟知的、最广受好评的,当属这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说到这里,文也好禁不住弯弯嘴角。

虽然自己还是单身,可这并不妨碍自己欣赏旁人甜甜的爱情嘛。

【这句诗要搁到现在来看,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一对两心相许的有情人,相约在上元佳节,正值明月初升的时候,黄昏之后互诉衷肠,多么唯美的一幅画面!】

倘若只是寻常观众看到此处,恐怕早已点头肯定。可不是么!这样你侬我侬的场景,有什么稀奇可言?但屏幕之前,毕竟还有身处不同时空的诗人,无论是唐代的诗歌原作者苏味道,还是北宋时期的苏家兄弟,闻言纷纷摇头。

却因他们都心知肚明:事实绝非如此。

*注

焦堆:糖油果子,类似于今天的麻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上元(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