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在接下来漫长的岁月里,言初景投的稿子又陷入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困境。他又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选择,或许自己根本不适合写作。
言初景失落了,比以往更加难受,寂寞地徘徊在空荡荡的操场上,夕阳的余晖落进他孤单的双眼,迷迷糊糊,痴痴呆呆,他想起了高考前夕一人在湖边吹风的情景,那时的人生似乎很简单,生活也很惬意宁静。相比高考,如今才是真正的困难期。
原来人生路上一山翻过一山拦,一山更比一山难。
十一月份,言初景终于有了勇气重拾长篇小说《相见不如怀念》的修改。大三下学期他就开始写这个小说,当时穆月还没有和他分手。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完第一稿,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修改,这次他用了半个来月的时间进行第三遍修改,并最终定稿。
在创作这部十五万字左右的中短篇小说期间,言初景兢兢业业地伏案而写,满脑子都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哪怕在吃饭、看书、等车、跑步、看电影等的时候,脑中突然蹦出一个小情节或几句人物对话,他也要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赶紧把灵感记录下来。
甚至晚上梦里,言初景自己变成了《相见不如怀念》中的人物。虽然日夜辛苦,言初景却如痴如醉。故事中的人物高兴,他跟着笑;故事中的人物忧郁,他跟着叹息。他几乎成了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完成之后,他开始反复阅读,补充适当的情节,删掉多余的对话。最终完稿,虽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可成就感就像梅雨季节的湖泊涨水一般溢满心间。
言初景不断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他兴致勃勃地将《相见不如怀念》投给了一家回复周期为两个月的出版社,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校招聘已经接近尾声,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面试,刘鸿签了上海的一家国企,他高兴地说自己终于要去北京以外的城市生活了。张智、刘长荣和言初景一样还在翘首企盼。
有一家药材公司看中了言初景,可公司在广西,言初景嫌弃它太远,婉言拒绝。他又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家寡人,孤零零地漂泊着。
言初景明白是自己能力不够,才会被心仪的公司淘汰。他心中生出了大学前三年没好好锻炼自己的后悔之意,更后悔自己没听穆月当初的劝告。
破镜无法重圆,但有的事情还可以补救。言初景暂时搁置固执的写作,认真学习电脑技术,并努力练习英语口语。与此同时,他积极寻找实习的机会。
元旦那天,苏子佩邀言初景一起跨年。
他隐隐认为自己和穆月关系破裂有苏子佩的原因,心里对她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恨意。同时他也痛恨没有处理好自己和苏子佩的关系,让穆月没有安全感。
言初景直接拒绝了苏子佩的邀请,谎称自己已经和别人约定好了。苏子佩没有生气,而是问他愿不愿意开始新的恋情。她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了。
言初景竟一点都不吃惊,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心里早就懂得苏子佩的心思。他再次拒绝苏子佩,不仅是因为自己还深爱着穆月,也因为现在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去呵护一段恋情。
投稿两个月的期限到了,没有回音。其实一个月过去后,言初景就预感到没戏了。他无可奈何地反复翻看邮箱,仍是一无所获。
言初景默默地接受这个不为人知的打击,不欲与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痛楚。他认为梦想是不需要炫耀的,自己愿意竭尽全力去实践才是真正的梦想。做好了别人才会认可,否则,别人只会嘲笑你是一个蠢蛋。
两个月的等待和期盼成了一个空,言初景像一个小孩子丢失了心爱的玩具一样伤心,不同的是,他没有流泪,似乎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局。
他又一次否定自己,觉得选择这条路纯属不自量力。
月亮升了起来,他缓缓走进校园中一条逶迤幽深的小径,踩着地上的落叶,咿咿作响。
言初景满腹忧愁,想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想到了人生路的艰辛。他甚至怨恨为什么自己不出生在有权有势的人家里,这样,出版完全不用担心。
可真这样,书也不见得有人买。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文笔不够好,写的故事不够吸引人。他又埋怨是出版社编辑不识货。矛盾的心绪在他心里无限地蔓延,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就像月光轻轻地洒在枯萎的花瓣上。
他对着弯月哀伤地喃喃自语:“你说梦想需要等待,你说爱情需要等待,你说心安需要等待。你说只要坚持等待,灯会亮,月会圆,心会暖。可叶凋花谢、日升月落,我的眼睛倦了,我的双腿僵了,我的心不敢再期盼了。”
过后,他责怪自己太顾影自怜、矫揉造作,穆月是讨厌自己这一点的。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伤心而停止运转。
言初景自知必须重装出发,他将小说投了另一个出版社。这次,他从一开始就不怎么抱希望,心想反正结果会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他必须等,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必须让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具有更深的思想性。
在期末考试之前,言初景就已经在一家报社实习。
作为一位中文系出身的男生,且经常写作,言初景干起记者这一行来不算很吃力。相貌端正、彬彬有礼加上文字上的才华让他在报社颇受欢迎。
日子在上山下乡的体力活中快速过去。舍友都回家过年了,这晚,言初景在宿舍赶稿。
白天他采访了一位制作毛笔的手艺传承人,编辑让他写好稿子,在下一期报纸上刊印。
他把自己提的几个问题和对方的回答整理好,再上网查找资料。准备就绪,他开始写文。
手机提示音响了一下,他打开手机,来了一封邮件。
他点开邮箱,惊喜地发现是《相见不如怀念》所投出版社的回信。他像是被冰冻住了一般,定格在椅子上,心噗通噗通慌乱地跳动,险些喘不过气。
言初景急促地往下翻,像一只口水直流的饿狼盯着一群肥美的羔羊,看一行,心便紧一次,回复的内容大概是:通过阅读样章,你的小说具有可读性和艺术性,也可见文字功底,可以在我社正式出版。只是文化走向市场以来,图书出版大多都是自费或合作出版形式……作者一般需要报销1200册左右……若是同意,那么可以达成出版共识……
言初景激动地热泪盈眶,不知所措。他看看邮件,又看看电脑,脑子一片空白。
他恍惚陷入了迷雾之中,几乎误以为这封邮件仅仅是自己的臆想而已。最令他感动的是终于有人认可他的文字了!
在多少个等待的夜晚,他失望,他心灰意冷,甚至有放弃这个梦想的念头。
如今,看着这简短的回复,他可以骄傲自豪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心绪稍微平静下来后,言初景又仔细读了一遍出版社回复的内容。
它是要言初景出资两万到三万出版自己的小说,可言初景自己哪有这钱,就算有,把钱打过去,这无非就是一桩生意,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明白这一点后,言初景像一个等待一年却被告知爸妈不回家过年的小孩在宿舍焦灼难安、失魂落魄地踱步。
言初景希望的是出版社帮忙出版他的小说,且负责销售,可仅得到的回应是自费出版。他又无端地怀疑起对方的真伪,要是网上搜来的邮箱是假的怎么办?对方不过是骗财的黑心集团怎么办?
出版社的回复就像阴霾天里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不断撩乱言初景平和的心境,使他无法静下心来写稿。
他久久思考那一段话背后的含义,是否藏着希望、欺骗、狡诈、理想。好、坏、善、恶、光明与黑暗一齐涌向脑海,猝不及防。他一会欣喜,一会忧愁,倒真像把巅峰与谷底通通经历了一番。
言初景的手掌用力一拍桌子,浑身发抖地查找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得到明确的方法,却失败了。
这造成了一个两难困境:自费,没钱;放弃,不甘。他拿捏不出其中的得与失,悲与喜,茫然手足所措。
在思考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的同时,言初景将发给出版社的样章重读了一遍,情节再熟悉不过了,可忽觉文笔、逻辑欠佳,不禁自责自卑起来。
言初景奚落自己,这样的文字连自己都觉得差,出版社怎么会看得上呢?他又自我安慰,这是现在的自己强于过去的自己的表现,如果一直一成不变,那只能说明自己在原地踏步。
他反反复复地兴奋和失落,不知道出路在何处。过了近两个钟头,他才继续写稿,写完稿再想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