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儿问道:“妈妈那时候又多大年纪?”
李妈妈想了想,说道:“有超过三十五了吧。”
萍儿问:“那你大姐呢?”李妈妈刚才说十几岁就跟着大姐一起照顾爹娘,那李妈妈的大姐岂不是年纪更大,恐怕也是未婚,也不知道这么大年纪的未婚女子怎么生活的。
果然,李妈妈说道:“我大姐比我大五六岁,也是一辈子没嫁人。”
萍儿道:“那老三呢,她们现在都如何?”
李妈妈叹息一声,有点难过地说道:“我娘没了一年的时候,我大姐也去世了,她那时候才四十多岁,因为爹娘生病,她整天愁眉不展,把自己也愁出病来,没挺过去就那么没了。”
“……”萍儿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家人家也着实挺悲惨的。
李妈妈道:“所以我大姐去世以后,我就想着再苦再累也不能往心里去,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没事别盼望太多,日子就这么过呗,再多咱们也干不了,能干多少算多少,天天乐呵的过,过一天算一天。”
“我大姐手脚可勤快了,她在的时候,家里很少脏乱。后来我和我三妹四妹就不行了,我三妹力气大,家里的地基本都是她在种,春耕秋收,外加屋里给我们做饭做菜做被褥的活计,三妹一时也不闲着。我和四妹就是换着熬夜,白天晚上照顾爹爹,洗尿布换褥子,伺候汤水茶饭……”
萍儿盘算了一下,她和两个妹妹换着看守大哥,大哥生活还能自理呢,她们姐妹三个也不见得有多清闲,想来李妈妈一家三个姐妹肯定是非常辛苦。
李妈妈道:“辛苦是肯定的,非常难,但我时常跟两个妹妹说我们村还有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人家,有的还是照顾生病的年轻孩子,我们是给老人养老送终,人家不是比我们心里更难过,大家不也都挺过来了,没事就发愁,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像我大姐一样,把自己愁倒了。”
萍儿道:“那妈妈的三妹妹,就是很能干力气活那个,后来也没嫁人吗?”
李妈妈道:“我三妹也嫁了人,不过没有嫁妆,她就嫁了个穷小子,我那三妹夫一穷二白的,连家人也没有,他们两个一点点过起日子来,现在大儿子都成家有孩子了,我三妹妹自己都当了婆婆。”说到这里,李妈妈忍着笑,跟萍儿道:“我三妹一辈子没有婆婆就直接有了儿媳妇,她都不知道怎么跟儿媳妇相处,还时常问我讨教经验呢!”
萍儿也笑,她想李妈妈自己是儿媳妇,婆婆,这两样一个没有,如何能有什么婆媳相处的经验?她想说又怕说出来令李妈妈不快,因此只是抿嘴并不搭话。
李妈妈自己先说了:“你别看我两样一个没有,但我外出做工,可是什么都见识过,我三妹跟儿子儿媳妇小孙子一起过日子,很多时候家里的事都是我在给她出主意,我就像是娘家妈一样,三妹辛苦了一辈子,这回碰上个不是善茬的亲家,儿子被丈母娘压的抬不起头,三妹时常就要和那丈母娘斗智斗勇一番。”
“我时常跟三妹说,谦让着点儿,中间还有儿子在为难,孙子也生了,咱们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但有时候也确实不是我三妹的事儿,那儿媳妇的娘也真是没法说,我三妹不吭声,她就以为这当婆婆的是个软柿子,恨不能让三妹全家给媳妇娘家里当牛做马,什么事都得出钱出力。”
萍儿问道:“算下来还是那丈母娘不对吧?”
李妈妈嗤笑一声摇头:“……唉,那些烂事,谁知道呢,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我也分不清他们这葫芦搅和茄子的,整天闹什么劲儿。唉,光是听我三妹用嘴说,我都觉得他们这日子过得累!”
“但我见这么多人家啊,还都基本是这样的多,谁家都有难念的经。”李妈妈对萍儿语重心长地说:“所以说,你嫁人可得想好了,你大多数不是跟一个男人过一辈子,而是跟一大家子一起过,别说大伯哥,小姑子,光是一个婆婆怎样,就够你消化大半辈子了。”
“你也不用惦记谁说你什么,想当初那些见了我转过身就呸我笑我还有追着嘲弄叫我是老姑娘的人,现在大多数都……没影了,要不就是跟我三妹四妹一样,忙活一家老小的生活,家里事都说不完,也没空再去嚼你的舌根,小萍姑娘你看,这种人她们爱嚼舌根,说明她们性子本来就不好,年轻性子不好有家里人宠着,岁数大了轮到她们经管家庭,有的是鸡飞狗跳的日子。”
萍儿若有所思,半晌忽然想起来,对李妈妈笑道:“这么说,妈妈你独身一辈子,倒不那么辛苦了?”
李妈妈道:“可不是嘛,三个姐妹包括几个兄弟家,谈不上是我最有,但现在还就我过得最清闲,我那时候伺候完爹娘,一无所有,就出去到处帮工干活,地里活儿也干过好几年,商户家里也都去做过工,还去县城富户帮人看过孩子,帮大裁缝店做过绣活儿,出过小摊卖豆腐……这么多年做过好多样。”
“一个人是孤单了点,但只要吃饱一口饭就是全家不饿,我有时候甚至连男人的活儿都干呢。”
萍儿听李妈妈讲得有趣,不禁问道:“妈妈抛头露面,不担心那些男人对你有别的心思吗?”
李妈妈“嗨”了一声,笑道:“我伺候完爹娘的时候已经是当婆婆的岁数了,哪儿还有小伙子跟我飞眼啊,那除非是有眼疾的!”
萍儿被李妈妈说得笑出声来,李妈妈也笑,“反正我那时候自己是没有心思了,我不像我妹妹,还年轻,自己照镜子都舍不得自己,我这一照镜子,粗皮大肉的半老娘子,我在乎什么呀?哈哈哈!”
“我去店里帮工洗碗,那些小伙计连姐姐都不叫,直接就叫我婶子,我从小从家长大就开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照看爹娘,都没听过别人叫我几声姑娘,这再一出来,直接就变大婶了!你说好笑不好笑?”
萍儿和李妈妈笑过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妈妈不后悔吗?”
没年轻过,没打扮过,没红妆过,没体会过郎情妾意,没享受过子孙满堂,会不会觉得人生遗憾,人生不完整?
李妈妈道:“……嗯,不后悔。毕竟我是为了我爹娘,他们是真心实意疼我们做儿女的,外头的人长得再俊,人家也不会把全部真心都给我,我家四妹当初就是觉得不当新娘子缺点什么,拼死拼活嫁了人,她是穿上红妆,也有新郎。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和我一样,也变成个老太太的模样。”
“四妹当新娘子的时候我总去看她,哎呀,那真是好看,像画上的人一样,但到现在我仔细想,也想不起来她年轻貌美的时候是个什么模样,更别说别人了。她那新郎也变老郎了,老了不说,唉,我四妹夫还是像没长大一样,事事都要问一声他娘亲。”
“四妹妹花点钱啊,你都不知道多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弄得家里又鸡犬不宁,她在那个家啊,还赶不上在我这里,每回四妹妹来,我都要多买鱼肉,她在家里连吃都不敢放开吃。”李妈妈撇嘴道,言谈之间对四妹妹的境况颇为心疼。
萍儿道:“可妈妈你又没有地,打工也很辛苦,还要抽时间款待妹妹,不会觉得吃力吗?”
李妈妈笑道:“不会啊,要说我这么多年一个人,孤单是孤单了点,但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也不养孩子也不养家,爹娘早都送走了,我打工赚得钱都攒到钱庄里了,吃利息也够我养老,我现在出来干活就是讨个趣儿,不用像从前那么拼命干,要不然闲着也是闲着,打工还有人跟我说说话。”
萍儿不敢置信地看着李妈妈,原来这个婆婆竟然早就已经在钱庄攒够了养老的钱,打工对于李妈妈来说,居然就是为了解闷的!
萍儿心生艳羡,她全家到现在还都是吃了上顿惦记下顿,爹娘时常叨咕天气,说起巴望着收成能多一点,就怕不知什么时候又要挨饿。
李妈妈正色道:“你家里人口多,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我小时候也是一样,爹娘总怕我们跟着挨饿,有时候年景不好粮食不够吃,还要另外买,没钱就要借粮,年头连着几年都是好的,家里才能攒下点余钱,我们也都能跟着做件新衣裳,饭菜里也能有点荤腥,养孩子就是这样,宁可自己挨饿,也不愿意孩子们吃不上。”
宁可挨饿,也不愿意孩子吃不上?
萍儿垂下了头,在她家里,是刘婶宁可带着她们姐妹一起少吃一口,也不能让两个儿子吃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