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石匠之女路漫漫 > 第11章 工钱也不够啊

石匠之女路漫漫 第11章 工钱也不够啊

作者:小雨刷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9 16:52:12 来源:文学城

沈三娘将刘婶神色看在眼里,趁机说道:“婶子你只要给赵家卖上力,保管将来有你的好处!福来自从做了庄子那头的管事,你看他娘,现在就整天在家里享福,什么都不用再做,等着过两年抱孙子呢!”

沈三娘说的轻飘飘的,刘婶心里痒起来,忍不住问道:“真有这样的好事?我记得福来家还欠着债呢!”

“那都是哪年的事儿了?”沈三娘嗔怪道:“福来如今都多大了?你还老记着十几年前的旧账,人家才盖的三间大瓦房,你怎么不说呢!”

三件大瓦房?刘婶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那得多少钱啊!福来小时候家里那么穷,给赵家打工这几年,就盖上新房子了?有这么好的新房子,姑娘们还不抢着来嫁人!嗨呦呦……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呐,长山现在连几条新裤子都没有,什么时候才能娶上媳妇?

刘婶止不住的心痒,却又不敢多打听福来月钱之类的,只顾得上捧出满脸的笑容,夹着嗓子对沈三娘打听道:“三妹子,你帮我问问徐妹妹还有夫人,赵家庄子现在还招人不?我们家长山……”

“咳咳!”沈三娘掩着帕子咳嗽了好几下,压低声音说道:“不是说了让你别在这里这种话嘛!要是让人知道了你跟夫人她们的关系,人家还怎么私下里帮你。赵家家大业大,怎么好明面上给你开小道儿?”

刘婶忙收敛了神色,靠回自己座位的靠背上,连连点头,被沈三娘一吓唬,连答应个“是”都不干出声了。

沈三娘笑道:“还是先说正事吧,到底办得如何,先说说那柳家丫头到底怎么说的?”

刘婶方才羡慕得脑子都晕了,被沈三娘一提醒,这才想起来之前的“任务”,忙不迭绘声绘色,一五一十,把柳家的见闻都说了出来。

“那丫头也不知使了什么法儿,也没大吼大叫,就把那些汉子都收服了!甭管我是怎么说,也没人听我一句,我提她爹,她跟个没事人一样,眼睛都不眨一下呢!”

刘婶只顾着说气话,没注意到沈三娘的笑容已经渐渐没了。

“三妹子你说,就这么个不孝子,娶回家也不会对公婆孝敬,我弟媳家的大丫儿,长得比她好,留着这么个病秧子,能不能生养还不知呢……”

刘婶方才瞥见一角赵家的行事气派,早活络了心思,想把自家女儿嫁到赵家来,她不好意思直说,只提弟媳家的闺女,那大丫儿早就许了人家,过两天就过门,刘婶弟妹家的条件和刘婶家里不相上下,刘婶拿大丫儿做幌子想试探试探沈三娘,若是大丫儿都能入了赵家的眼,她女儿萍儿肯定也行!

在刘婶眼里,赵家有这偌大的家业,还会在意女方家那点陪送吗?沈三娘也说了,还不是夫人发了善心才同意和柳家结亲,可柳家不识抬举,这倒是合了刘婶的心意,她特意提了柳家姑娘心疾难生养,谁家娶媳妇不在乎这个?

“呵呵呵,三妹子,你要是想帮着夫人相看相看大丫儿,我可以给你搭桥牵线,先跟弟妹家过个话。”

刘婶还在美滋滋地忖度着,要是沈三娘真发话,她就假模假样去趟弟妹家,假装那时候才知道大丫儿已经许了人家,没法子回复赵家夫人的情况下,只好把萍儿让出来给赵家相看。

等萍儿做了赵家少奶奶,给夫人老爷生几个孙子,她,长山,长山爹……还用得着出苦力,做帮工?到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叫个茶什么的,还不是有的是丫鬟婆子伺候……思及此处,刘婶喜得心头直跳。

“三妹子你……”刘婶开口,音调像蜜里调了油般甜腻腻的,一转头,却看见沈三娘铁青的脸,不觉唬了一跳,沈三娘顾不得和她啰嗦,只撂下一句“我得马上去见下夫人”,起身就走了,连句答应都不等刘婶。

刘婶弱弱地“哎”了一句,望着沈三娘大步走远的背影,顿时觉得有些莫名,说得好好的,人怎么就突然这样了?

刘婶反复思索方才的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她在柳家工地初见沈三娘时,后者就零星地提到过,赵家夫人找儿媳,看重的就是姑娘本分,柳家姑娘病得这么重,赵家夫人也没看不起她,还好饭好汤好药地派人伺候着,能做到没成亲就来亲自照顾病重的儿媳,放眼整个儿十里八村,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蕙质兰心的婆婆了!

莫不是沈三娘听说了她刚才学出来的,柳家姑娘说的“要自己撑起柳家门户”那些离经叛道的大话才生了气?这会子直接跟夫人报告去了也说不准,说不准还能顺便提一提别家的姑娘……这么一想,刘婶安下心,悠悠然坐在小塌上歇着等起沈三娘来。

她哪里知道,沈三娘这头已经急得焦头烂额起来。

从刘婶的话里,沈三娘得知,柳倾雪现在还是好好的,并不是什么她和赵家母原来设想的“回光返照”!柳倾雪掉到山底下又被李工他们找到的事儿她也听说了,这么一折腾,柳家姑娘还是安然无恙?这足够让她们吃惊了,然而,柳倾雪听见刘婶提自己爹的事儿也是纹风不动,嘴都没撇一下?

这丫头,到底中了什么邪?沈三娘暗暗皱起眉头。

她来到赵家母的院儿,跟守院婆子通报了一声,婆子带她来到后院主房窗户外面说话。

饶是沈三娘来过赵家见赵家母好几次,这回也有些疑惑,但还是跟着来了。就见婆子在窗外扬声说了句:“夫人,三娘来了。”随后婆子让沈三娘站在靠窗位置听声,自己退下。

沈三娘还在奇怪,窗子里已经有人说话了。

“是三娘吗?”

是赵家母的动静,沈三娘立刻笑着答应道:“是是,夫人,是我啊。”说完又想到对方也看不见脸,便又把假笑收起来。

赵家母在里头问道:“事情怎么样了?”

沈三娘本想把自己的功劳夸大一点,再缓和着说说柳家的态度,让赵家母不至于断了念想,也好继续用她做事。但今天也不知赵家母又搞什么,竟然连门都没让她进,这么站着说话,还得仰着脖子,沈三娘把要说的话都忘了一半。

“夫人染了点风寒,你有什么话就快说吧,说完夫人还得歇着呢!”

是赵家母的妹妹,徐氏的声音。沈三娘一听徐氏在,忙把肚子里的花花肠子藏起来了一些,要说这徐氏,可比赵家母难糊弄多了,沈三娘之前和徐氏接触过几次,不是很敢在她面前耍心眼。

沈三娘照实说了刘婶的话,没敢太添油加醋,她心里也犯嘀咕,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若是徐氏在的话,实话实说,说不定徐氏还能有些主意。

徐氏听完沈三娘的话没出声,赵家母的骂声倒是从里面传出来了,中气十足,没听出中了风寒的样子。

沈三娘心里免不了吐槽,现在骂顶什么用,若是早先就听她的,别对柳家丫头那么苛刻,留条后路,也不至于就这么翻脸了。柳家丫头病着的时候,赵家母子不但在人家床边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还连带着把内宅几个帮工都得罪了,那几个内宅的眼见东家姑娘病好了,还能不嚼舌根?

就听徐氏在屋里头劝慰赵家母,沈三娘也说道:“是啊,夫人,你消消气,别为这点小事忧心,有我三娘在,柳家丫头别再想嫁出去,我非得……”

“嫁什么嫁?你没听那蹄子说要自己当家?她都能自己当家了,还要咱们干什么?”

隔着窗子,沈三娘都能想到赵家母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她翻了个白眼,收了后头的话。

徐氏在屋内低声劝道:“姐姐小声些,别让那些下人听见笑话。”赵家母闻言止住声,可胸中一口闷气发泄不出来,只能不住地唉声叹气。

她前儿撕毁柳家婚书的事被赵家老爷知道了。

听说柳家丫头清醒过来,婚书被赵家母当人家面撕了,赵家母还被柳家拒之门外……赵家老爷顿时火冒三丈,那婚书可就是官山路的敲门砖啊,没了婚书,赵家怎么和柳家扯上关系?再想到赵家母把自己小儿子赵青养得膘肥体胖却一事无成,好好的一个让赵青出头的机会就这么让赵家母给打水漂了,赵家老爷连“赏”了还想辩解的赵家母一顿大嘴巴,把她半张脸打成了猪头,到现在都见不了外人。

徐氏见赵家母肿着脸呲牙咧嘴生闷气的样子,不是不跟着着急的,可着急也没用,她前天一个不留神,没跟在赵家母身边,她这头脑简单的姐姐就开始做蠢事。若旁的时候就罢了,偏还是扯上官山路的这种大事。那柳家的婚书放在老爷房里,原本老爷就说过,谁也不许擅自动,赵家母竟然没知会老爷一声,就把婚书擅自取到柳家,还给撕个稀巴烂……

“唉!”

想到这,徐氏也跟着叹气起来。

沈三娘听赵家母骂了半日,这会儿没了动静,估计是赶上歇气的功夫,她不敢迟疑,赶紧踮起脚尖对着窗口说道:“夫人,原我不该提这话,但我家生儿马上要入学堂,赶着给夫子送束脩,夫人,你答应给我的那份、那份酬劳,能不能给我了?”原说是事成后给沈三娘的“谢礼”,现在看来赵家母谁也不想谢。

听刚才赵家母的口气,好像是不再有找人做媒的打算,沈三娘脑子一转:赵家到嘴的鸭子飞了,可不能让赵家母把自己那口食给忘了,她这阵子跑前跑后,没少出力,这种事儿她不提,赵家母怕是也不会“记得”。

见赵家母窗子里没搭腔,沈三娘脸色微变,眼里竟露出些许蛮横之色,这么些年,她走过见过的人家多了,事后赖账的也有不少,但想在她手里逃债的,可还没有几个能逃成!

柳家的婚事是没成,但那是赵家母自己作的,跟她沈三娘可没关系,她可是曾经把签好的婚书送到赵家的,不为这,赵青前些日子能去柳家的工地上指指点点?赵家母等入了柳家门,代替着柳家开门收柳老东家的丧礼?

沈三娘不是吃素的,张嘴刚想说两句话提点提点自个儿的东家,忽然后门开了,徐氏走了出来,手里明晃晃拎着个小袋子。

多年的经验让沈三娘立刻觉察到,那袋子不是别的,就是她的工钱。

沈三娘狰狞的面容立刻收了起来,换上一副笑容可掬的神态,搓着两手,讪笑道:“徐妹子,怎么亲自出来,也不必着忙,让个婆子给我送来就好。”嘴里说着不着忙,手已经伸出去接那钱袋了。

徐氏将方才沈三娘换脸的一幕看在眼里,神色丝毫未变,只一伸手,递了那钱袋过去,淡淡应道:“有劳三娘前阵子的辛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