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声声慢 > 第13章 第十三章 往事难平

声声慢 第13章 第十三章 往事难平

作者:持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56:24 来源:文学城

沈淮舟在乐融村当先生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当初除了书籍,其他那些唱戏的家伙事多是临时拼凑的,东西都是旧的。刘老汉看不过去,便拉着张通计划着给他弄套新的。

俩人走的时候悄无声息的,回来却是阵仗不小,两个人一人一车,足足装满了两大车。

宋婆婆从镇上回来,刚到村口,就远远瞧见张刘二人拉着车往村子赶。

“哎,你们两个老东西还知道回来呀!”宋婆婆挎着篮子,打村口朝张刘二人高声吆喝。

正巧路过的王二桥扛着锄头,听见宋婆婆那一声吆喝也看见了归来的刘老汉和张通,就见他们一人驾着一辆车,车上也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被灰绿色麻布盖着,垒得老高。

“刘叔,张叔你们回来啦!”

许久未见,王二桥一时激动,竟忘了手里还拿着锄头,高臂一挥,就把手中的锄头给丢出去了。

“呀!我的锄头!”

好巧不巧,这锄头刚好落到前面的刘老汉驱策的那辆马车上。幸亏车上的物件垒得高,不然这锄头保准落到刘老汉的脑袋上,到时候脑袋开了瓢,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吁——!!!

刘老汉紧急拉住缰绳,马蹄急踏,发出一声气恼的嘶鸣,后面的张通也跟着紧急刹停。

王二桥惊魂未定,吓得瞬间呆愣在原地不敢动弹,宛如一个木偶人。

刘老汉囫囵了一下自己幸免于难的头,低骂了一声,看他一会儿怎么收拾那个混小子!

嗐,坏了!

刘老汉突然想起身后的宝贝,连忙转身跳上车查看。只见那锄头稳稳当当地勾在布上,不过那个位置是个空隙,并没有接触到里头的东西。

要是他辛辛苦苦带回来的东西有一丁点的损伤,那他今天绝饶不了王二桥那个愣头青。刘老汉扶额,长长地叹了口气。

张通见没事,便招呼宋婆婆,“咱们郁先生没走呢吧,快叫他出来验验货。”

“好嘞,你们小心着点啊。”

宋婆婆斜了一眼还怔在原地的王二桥,摇了摇头,“这孩子,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虚灵顶劲......”

“郁金啊,郁先生......”

宋婆婆赶到时,沈淮舟正在教几个孩子扎马步。她一路小跑,这会停下来不免有些喘。

沈淮舟示意孩子们继续,他给宋婆婆倒了碗水,“您先喝点水,这么着急是出什么事了吗?”

宋婆婆咕咚一口喝下半碗水,也顾不得脸上的水渍,拉着沈淮舟就要走,“快快快!那两个老东西回来了,不知道拿些什么东西,满满两大车,直叫我找你去验货呢。”

沈淮舟不解,“找我?验货?”

“哎呀,别想了,去了就知道了。”

宋婆婆刚要拉走沈淮舟,刘老汉和张通就赶着车进来了,后面还有前来看热闹的村民,为首的是刚刚险些酿祸的王二桥。

他耷拉着脑袋,一手提着锄头,一手捂着红肿的脸颊,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地,那模样别提有多狼狈了。

适才进村时刘老汉见他还傻愣愣地站在原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照着他的脸就落下结实的一巴掌,顿时给他打得眼冒金星,脸上更是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以为这一巴掌能给他打醒,不承想他嘴里还不停念叨着他那破锄头。

刘老汉攥紧了拳头,举起又放下,嘴巴张了张,终是不愿与他分说,甩手离去。

张通瞧他这不知有几分清醒的傻样,虽知晓他的品性,但如今日那情状,纵使如张通这般随和的性子也有些恼火。

他捋了捋胡须,微笑着凝视了他一会,“对不起了,孩子......”

只听“啊”的一声哀嚎,张通提起下摆,在他的屁股上又实打实地补了一脚,事后还不忘让王二桥拿好他的锄头。

做完这一切,张通拍拍手,甚为满意地点点头,拂袖离去。

大伙这会聚在一处,一是为了看看刘老汉和张通出去这么久带了什么回来,二来自然就是来笑话落魄的王二桥。

可笑归笑,自家的孩子还得是自家疼。趁着他们卸货的空当,已经有人给王二桥上过药了。

“郁金啊,来看看我给你准备的这些东西,你看着怎么样?”

刘老汉抱着膀子,仰着头,嘴上嘿嘿的笑着,心里头想着沈淮舟见了这些得多高兴。

张通插了一句:“哎哎哎,还有我一份呢,少给自己邀功。”

刘老汉睨了他一眼,却没说什么,他此刻心情大好,不想发火扰了心情。

一把梨木镌花交椅、一张梨木边花圆桌、黄黑白三条马鞭、一把绘着彩图,尾部绑着绸缎做的大花的船桨、两面黄色布质的方形车旗、五种不同颜色的锻制绣花桌围椅帔。

这些是唱戏常用的道具。

蟒、宫装、官衣、褶子、箭衣、抱衣抱裤、长靠、快衣快裤、八卦衣、帔。

这是各种人物行头。

沈淮舟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有难言的感动,原来他们离开这一个月竟是为他准备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崭新的,他们两个老人家一路舟车劳顿,准备这么多东西定是费了一番功夫。

若是此刻,他再去追问这些东西价值几何,或是谢绝他们的好意,那便是对他们的亵渎了。

沈淮舟嘴角轻勾,舒然一笑。

他从前一直纠结的问题在此刻找到了答案,虽然那时的自己在如今看来是那么的可笑,幸好他迷途知返了。

与其说是他找到了方向,不如说他找回了自己更为恰当。

他曾以为要泯于寒冬,如今已走过了暖春,迎来了盛夏,以后还有金秋和冷冬,还有几十载的悠悠岁月。如此便好,他这想着。

刘老汉见他一脸笑意却半天不说话,只当他是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明明是在替他开心,可嘴上却是另一副样子,“那个,你别太感动啊,我是看在阿梧的面子上才给你准备这些的。再说了,你那些旧得不像样子的,还没等用上就要被这帮小崽子们给祸害了,我也是为了他们着想。”

“是,此事的确应该谢过阿梧。”

如果没有她,他也没机会认识这样一群人,更遑论在这当先生了。

“但,除了感谢阿梧,必然还要谢过刘伯和张伯,郁金在此谢过二位前辈。”

沈淮舟向他们行谢礼,他忽然忆起弥留之际父亲对他说的话,也许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自己的样子吧。

父亲,舟儿如今一切安好,您和母亲在天有灵,可以安息了。

班主,郁金会好好活着,您也可以安息了。

沈淮舟从乐融村回到春声馆时,正巧碰见江梧站在门口送走朱宣。

江梧一眼便瞧见了他,高举着朝他招手,“你回来了。”

沈淮舟粲然一笑,也向她招手,快步往回走。

江梧觉得他今日有些不太一样,便问:“你今日看起来心情不错,怎么,有好事?”

沈淮舟不置可否,面上依然带着笑,“不错,我今日收到一份大礼,这还是借了阿梧你的光,在下感激不尽。”

江梧“啧”了一声,还借了她的光,看来她的浮屠又更上一层楼了。

“不错不错。”江梧拍了拍沈淮舟的肩,满脸得意,“跟着有福之人,自然也会福气不断。”说着,还给他展示了刚刚朱宣送给自己的平安符。

“阿梧。”沈淮舟突然唤了她一声。

“怎么了?”

“过些时日你若得空,我想给你讲讲过去我在戏班的日子,不知你可愿意听?”

江梧顿了半刻,不想他竟主动讲起以前的事,看来今天是真遇上好事了。

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答道:“好。”

“刚刚你送走的那人是谁?”

沈淮舟忆起刚刚见到的那人,瞧着二人相熟的样子,应是认识许久,但似乎从未听她提起过。

“朱老板啊。”江梧又看了看手中的平安符,“他是每年见两次的一个故人。”

“喏,你看这个平安符,就是朱老板送我的,他每年都会求一道平安符并亲自交到我手中。”

往事涌上心头,江梧不禁有些伤感。

沈淮舟还是第一次从她的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情。

“你想知道这平安符背后的故事吗?”

“如果你愿意说的话。”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贞元元年冬,春声馆来了一对父子。

那位父亲已至不惑之年,妻子早亡,唯有一五岁的幼子,相依为命。因是老来得子,那位父亲对其格外珍视爱重。

那名幼子名唤年儿,因生了口疮,肿痛难耐,寻医无果。本可用芒硝清热消肿,但芒硝味咸、苦,稚子畏苦,始终不得缓解。

春声馆当时的坐堂大夫俞春,用自制的西瓜霜治好了折磨年儿已久的口疮。

父亲大喜,对俞春十分感激。年儿十分喜欢俞春的孙女,便在征得俞春同意后,在此地多逗留了些时日。

待到开春之际,父子二人便告辞离开。

世事难料,在他们离开后不久,遭遇了一场暴乱,年儿不幸在那场暴乱中夭折。先失了爱妻,又痛失爱子,一夕之间成了鳏独之人,痛之悲之。

其后,那位父亲一直记着当年救治稚子的恩情,便回到永安探望。未料,俞春早已驾鹤西去,只剩他的孙女和一男一女两个伙计。

自那以后,那位父亲每年都会为俞春的孙女求一道平安符,希望她能一生平安健康,不要像他的年儿一样。

每年冬天,那位父亲都会来春声馆买走一份西瓜霜,那是他想念年儿的方式。

而俞春的孙女,每年与那位父亲见面时,都会问一句:“今年您和年儿一切都好?”

而他也总会回上一句“好”。

她知道,那是支撑一个父亲活下去的唯一念想,她不愿道破,即便那是一个谎言。

那位父亲心里亦明白。

他们就这样心照不宣地保持了十年。

“年儿啊,那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呢......”

刘老汉对沈淮舟,就像朱宣对年儿,都是宝贝一样的放在心上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 往事难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