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升官!发财!死皇帝! > 第23章 冯道舍家产

升官!发财!死皇帝! 第23章 冯道舍家产

作者:文理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6-17 19:09:53 来源:文学城

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右手领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娃娃,右手提着食盒,旁边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

“小文,又去给你叔送饭啊!”后面一个大嫂快步从少年身边走过,随口打了个招呼。

“原来是春嫂子,您这也是要去地里送饭?”冯文看着春嫂子手里提着食盒,笑着说。

“你春大哥在地里忙浇地,没空吃饭,我就回去烙了两个饼给他送来。”春嫂子抬了抬手中的食盒,“我先走了,有空再聊。”

“嫂子快去吧,别让大哥在地里饿着。”冯文摆摆手。

春嫂子快步走了。

冯文牵着冯吉,带着冯平接着往前走。

四岁冯吉一边跟着冯文走,一边东看看西瞧瞧,突然仰头奶声奶气的问:“大兄,为什么大家都来地里啊?”

“因为大家要来浇地啊!”冯文回答。

“为什么要浇地?”冯吉宝宝不解。

“地里有庄稼,需要喝水,就像你渴了要喝水一样。”冯文耐心的解释。

小冯吉看着周围有些蔫的庄稼,懵懂的点点头,“庄稼渴了。”

“对啊,你看到它蔫了,就是渴了,它渴了,就要给它浇水。”冯文用手指了一处浇过水的,长的比较精神的,“你看那里庄稼喝了水,它就不渴了。”

小冯吉咬着手指,点点头。

冯平看小冯吉没再问,就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往前走,经过路边一棵槐树时,看到槐树的树荫下放了一个破筐子,里面躺着一个孩子。

那孩子约莫两岁大,虽然被独自放在筐里,却不哭不闹,自己玩的乐呵,甚至还摸了东西要往嘴里塞。

冯平本来没在意,不过当他看到孩子要往嘴里塞的东西,顿时变了脸色,上前一把拍掉孩子手里的东西。

“哇——”孩子被冯平一吓,顿时大哭起来。

冯平忙放开小冯吉,把孩子抱起来,熟练的哄着。

旁边不远处的地里,一个女子听到孩子的哭声,慌忙丢下水桶跑过来。

“雀哥!”女子焦急的从冯平怀里抱过孩子。

冯平忙说:“李嫂子别急,刚才豆哥儿不知从哪摸了一只八角虫,正往嘴里塞,我刚巧路过,一把给打掉了,还好没吃到嘴里。”

李嫂子往地下一看,就见筐子旁一只肥大的八角虫正在爬动。

“呀!”李婶子一惊,忙去看儿子的手。

果然,手上已经红肿一片。

李嫂子眼泪顿时下来了,慌忙提过筐子旁边的瓦罐,倒了些水和了点泥,开始给儿子敷手。

这是乡下被八角虫身上的毛蛰到后的土方子。

冯平也过来帮忙。

李嫂子用泥给儿子糊了好几遍手,看着儿子的手稍微好一点,才松了一口气。

“文哥儿,多亏了你,要不是你看到,这孩子真把那八角吃嘴里,那可就要命了。”李嫂子一边拉着冯文道谢,一边后怕的掉眼泪。

冯文忙摆摆手,看着李嫂子怀里还在抽泣的豆哥儿,“这大热的天,嫂子怎么不把孩子放家里,让豆哥儿奶奶帮忙看一下。豆哥儿如今才两岁,正是什么都往嘴里吃的时候,这树下虫子多,实在太危险了。”

李嫂子一听眼泪又掉下来了,“要是有办法,我哪里舍得让他出来受这个罪,今年天大旱,我担心收成,就出来浇地,婆婆心疼我,也跟着出来了,帮忙挑水,家里实在没人,他现在又会爬会跑,不带出来我怎么放心的下。”

冯文听了叹了一口气,李嫂子嫁的是冯家村的冯冬,两人成亲不久,冯冬一场风寒没了,李嫂子就守了寡,还留了个遗腹子豆哥儿,李嫂子娘家本来想要李嫂子回去改嫁的,李嫂子放不下自己儿子,就一直留在冯家村,和寡居的婆婆住在一起,抚养儿子。

“孩子他大伯没来帮帮么?”冯文想起冯冬的亲哥哥。

“以前家里的农活都是孩子他大伯帮忙,可这次天太旱了,他大伯家的地都在岭上,庄稼死了不少,他大伯现在整日在地里浇水,我家这在低处,反倒好一些,我又怎么好意思去叫孩子他大伯帮忙。”李嫂子提起孩子的大伯,又感激又担忧。

冯文想起冯家老大当初为了照顾寡居的弟妹,和弟弟的遗腹子,特地把自家的好地换给豆哥儿家,自己选了离村较远的岭地,这岭地平日没什么,可就是怕旱。

“我要去给墓地的叔父送饭,你要不介意,我帮你带会豆哥儿吧。”冯文想了想说。

“这怎么好意思。”

“反正我今天本来就是带孩子,多一个也一样,”冯文指了指身边两个孩子,“只要你不介意我去坟地。”

“这孩子出生就没了爹,早不知上了多少次坟了,那就麻烦文哥儿你了,我等会浇完这几垄,就去你那接孩子。”李嫂子感激的把孩子递给冯文。

冯文接过孩子,提起食盒,冯平拉着小冯吉,两人朝冯家祖坟走去。

冯家村都姓冯,原是长乐郡冯家的一支,百年前因战乱才迁到景城,后在景城外定居。所以冯家村祖坟占地并不大,在祖坟的最外沿,一个巨大的新坟立在那,旁边有一个低矮的茅屋。

“爹!”小冯吉还没走到茅屋前,就大声叫道。

茅屋中一阵轻响,冯道从里面低着头出来。

小冯吉立刻跑过去,扑向冯道。

冯道抱住小冯吉,看着后面后面的冯文、冯平,“大热天,你怎么把这俩小子都带来了?”

“他们在家吵着要爹,我怕吵到休养的婶子,就把他们都带来了。”冯文把食盒放到茅屋旁的桌子上,笑着说。

冯道用手戳了戳小冯吉的鼻子,“你们又在家闹腾,大热的天跑来也不嫌热。”

小冯吉还以为他爹在和他玩,开心的抱着他爹的手。

冯道无奈,只能抱着逗他玩。

冯平也跑过去和冯道说话。

冯文从茅屋拿出个凉席,把豆哥儿放上去,然后把食盒打开,把里面的饭菜拿出来,摆桌上。

冯道正问冯平功课,看到豆哥儿,惊讶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冬大哥的。”冯文走到凉席上坐下,逗豆哥儿玩。

“那个遗腹子?”冯道想了想,不确定的问,他常年在外,对小一辈并不太熟悉。

“嗯,这孩子也可怜,出生就没爹,好在他大伯家厚道,平时顾着这对孤儿寡母,日子倒也过的去。”

“那你怎么给抱来了?”

“这些日子天旱,村里的人都在地里抗旱,李嫂子和她婆婆也都在地里,家里没人,就把他放地头上,结果这孩子不知从哪摸了一只八角,差点送嘴里,正巧被我看到,他娘吓得要命,我就帮她带一会。”

冯文看着豆哥儿一直在看桌上的饭,就拿了个碗舀了点粥喂他,可能孩子真是饿了,居然扒着碗就喝,都不用勺子。

冯道从食盒里拿了个馒头,捏了捏,给冯文,“这个软,他应该能吃点。”

冯文扒着豆哥儿的小嘴看了一下,发现已经长了几个乳牙,就拿馒头撕成小块喂他。

冯道看着坟旁的枯草,脸上闪过一丝忧色,“咱冯家村旁边那大沟里还有水么?”

“快被挑干了,不过每天早晨还能泉一些,大家都大清早就去挑水浇地,等到下午沟里就干了。”

冯道脸色有些不好,他年轻时种过地,知道大沟干了意味着什么。

冯道正要开口,远处一个老头拄着拐杖走过来。

冯文忙站起来,冯道也抱着冯吉站起来。

“族长爷爷,您怎么来了?”冯文过去扶他。

冯道也叫道:“族叔,您来了。”

冯文扶着族长到桌子旁坐下。

老者坐下,看着冯道,开门见山的说:“可道,族叔今天不请自来,是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冯道说:“族叔可是遇到什么难处,只要道能帮忙的,您尽管吩咐。”

冯家族长今年八十又二,是冯父一辈中年纪最大,当然他当族长不只是因为他的年纪,更是因为他处世公道,冯家村能有今日团结和睦,和老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冯道常年在外,家里就剩老弱妇孺,遇到事情难免不便,冯家族长一直出人出力,就连之前的冯父大丧,也是冯家族长带着全村来帮忙,所以冯道毫不犹豫的开口。

老者听到冯道如此说,反而心里很是过意不去,纠结了一下,才说:“可道,族里能借你些钱吗?”

“可是族里出了什么事?”冯道忙问。

老者点点头,“今儿接到州县传令,说朝廷要预支秋税,让我们现在缴三成秋税,可道,你回来也看到了,今儿夏旱,收成本来就不好,夏税缴了就没剩多少,秋天的庄稼又还没熟,如今各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上哪弄钱粮再交秋税,我回来把各房都叫去问了问,各房也都出不了这么多,大家又不敢去借黑钱,那东西吸血太狠,所以就想着来你这借借,先填上这个坑,等秋天粮食下来,再还你。”

“现在收秋税,谁下的令?”冯道听了火大。

“是州县传的令,说是国库空虚,还有公文。”

冯道深吸一口气,压了压火,“族里还缺多少?”

老者说了一个数。

冯道心里算了一下这些年的积蓄,点头,“族叔放心,这钱我有。”

老者顿时松了一口气,“可道你放心,粮食一下来族里就还你。”

冯道摇摇头,“这钱不用还了,我常年在外,未给族里做过什么,族里却对我家照顾颇多,这钱就当捐给族里吧!”

冯文一惊,“叔,这几乎是你这些年全部积蓄。”

老者也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怎么行。”

冯道握着老者的手,“族长,您就别推辞了,这算是我的心意。”

“可这钱也太多了。”

“我的钱皆陛下赏赐,如今国库空虚,充作税收也算还回去了,族叔不必介意,而且此次夏旱天时渐长,秋收肯定要受影响,到时秋税一收,未必能留下多少,到时再还我钱,只怕大家连年都难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