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摄政王在职纪事 > 第23章 马屁的讲究

摄政王在职纪事 第23章 马屁的讲究

作者:细酌鹅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01:00:00 来源:文学城

殷熠还是很有好奇心的人,所以一个眼神便示意崔仕去下面瞧一瞧他的某位好哥哥。

“明善兄准备的如何了?”果然话题最后都会扯到考试上。

这一群士子在这边争辩除了你要在楼上留些诗作以外,也都是想交流交流自己的猜题。毕竟每次科举考试市面上都免不了出现各种“精密”、“绝密”、“内幕”的押题。单靠自己自然是搜集不了那么多“密”的押题了,倒不如来茶楼哪里听歌别人说个一两嘴,也算是博采众长,万一考试就差这么一两嘴呢?

“势在必得。”成恕回答的丝毫不谦逊,“梅公子呢?”

“我吗?看情况吧……”全靠梅惊月自己努力去。

作为一个王爷,殷熠很幸运的躲开了科举这个平民入仕的独木桥。但王爷有王爷相争的路子,很不幸他现在正好坐在别人都想干掉他的位子上。

他跟这群考生各有各的苦。

“叔叔,他们现在说的是什么?”

“在对诗。”殷熠看了一下,快速给小皇帝总结场景。

至于他们在以什么为主题,就不知了。

成恕看出来了叔侄俩的跑神:“他们在做颂圣诗。”

“颂圣诗颂谁?”小皇帝不明所以。

“自然是赞颂陛下。” 殷熠笑着给他解释,声音也收了一些,“就是拍马屁,拍陛下的马屁。”

成恕在他们身旁,自然是听到了,忧虑道:“这么造就给小公子讲这些没问题吗?”

殷熠笑着摆手表示:“没事的,反正他迟早知道这些,早些知道,早些准备。”

成恕本在饮茶,听到殷熠那句,一口气没吸上来,呛到了自己。

不过还是劝慰道:“小公子学作颂圣诗还是太早了些。”

“不是让他学着写,只是明善兄不觉得这颂圣诗颇有讲究吗?”

“讲究?”

“是啊,某所认为,好的颂圣诗至少要有两个点,首先是不刻意,其次是夸到点上。单是这不刻意就破费功夫,要有一种拙气,讲究的就是一个浑然天成。所谓拍马屁便是说语言就像是一团无声的五谷之气,悄无声息又无处不在,不经意间就让人感知。”

“梅公子心思灵巧,成某需时刻思索梅公子哪句是暗讽。”这句话是不是暗讽,殷熠没听出来,但小皇帝听拍马屁的学问听的津津有味。

“明善兄过谦了!”殷熠笑着应承下来,继续讲下去,“夸到点上呢,更是讲究,这个点指的便是痛点。这个痛点便是在“知”的基础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要夸,就要夸到人心坎上,夸的有新意,否则如何在一群拍马屁的人中脱颖而出?”

小皇帝郑重的点点头,殷熠周围的几个准备的士子已经被殷熠吸引过来,虽然面上还有着读书人的矜持,手上的不停的笔还是多少将他们暴露了。

“叔叔,你继续。”

“不刻意夸在点上更是难上加难,并不好讲,尤其是在琼林宴时。不刻意的要领便是无目的性,但琼林宴的性质就会弱化这种天然拙气,既然难以掩盖,不如大大方方。就好比憋了半天想要低调,但最后还是放了个带出声的屁,这就不雅了。”

成恕坐在边上,眼看着殷熠说的离谱,但周围人越来越多,不由得思考梅惊月的美名是如何传出来的。

“这位同窗,那应该怎么夸呢?”一位奋笔疾书的士子近前问道。

“至少要有点新意,不要引经据典。经典都是被前人嚼了又嚼的东西,做文章可以用,拍马屁就显得老套了。”

周围人附和有理有理。

殷熠觉得说的差不多了,再说下去,被不小心溜达的御史瞧见,又要多一堆折子了。

“多谢诸位捧场,鄙人呢也就是带着孩子见识一下,恰好遇到诸位谈及颂圣诗,觉得有些讲究才发言一番,献丑了。”

殷熠向成恕告别,带着小皇帝去了街上溜达,看看小皇帝还能不能瞅见他的伯伯。

“敏糸,你看见的是哪个伯伯啊?”

“大伯父。”

康王啊......殷熠对他这位皇兄不算了解,但应该不是人多凑热闹的人,八成是憋着什么坏主意。

不过有什么事值得他亲自前来吗?殷熠实在想不太通。

崔仕回来,表示自己连王爷的毛都没瞧见。

“是我看错了吗?”小皇帝有些怀疑。

“应当不是敏糸你认错了。”殷熠觉得不太可能,若是崔仕谁的说看错了,还有可能。可小皇帝三岁的年纪统共认识的人屈指可数,他能分清是伯伯而不是叔叔,能分清是大伯伯而不是二伯伯,可见已经看的很具体很清楚了。

“去查一查刚才这边路过的使团都有哪几个国家,还有方才从这条路上经过的马车有哪几辆?”

殷熠吩咐完郑崇,摸了摸小皇帝的脑袋:“这里人多,叔叔抱着你再逛一会就回家可好?”

“好。”

街上的东西没什么稀罕物,都是平民百姓平日吃的用的,小皇帝先前自己也逛过,自然也就没那么新鲜了。

这会使团的车队已经过的差不多了,街上冷淡许多。

小皇帝的目光停在了角落里的乞丐处。

“叔叔,他跟先前的那个勇士好像。”

殷熠顺着小皇帝的手指看去,远处是个袒胸露乳、衣不蔽体拉二胡的流浪艺人。

对于上次的事情,殷熠心有余悸:“还是有点区别的。”

“叔叔,他在拉什么曲子?”

殷熠轻轻摇头:“不知道,你叔不擅音律。”

碍于小皇帝要看,殷熠也只好抱着他过去瞧一瞧。

小皇帝小腿扑腾的要下来,得逞后便走到人家跟前:“老先生,你拉的什么曲子?”

那人闭目凝神,沉浸其中,待到曲毕,才睁眼回答小皇帝的问题:“小公子问的好,此曲名为《去尘》,乃是老夫所作。”

“老先生好厉害。”

大抵没怎么被人夸过,这位流浪艺人对小皇帝的称赞很是受用:“人道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小友当真是老夫的伯乐。罢罢罢,老夫再为小友弹奏几首。”

殷熠的注意力大部分在小皇帝身上,没听清“弹奏”一词。

流浪艺人从身后掏出来一个木头箱子,上面搭了七根线,伸手弹了起来。弹了半曲殷熠才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木头箱子,是个琴。

殷熠全程是皱着眉头听完的,音色也是琴,音对的上,只是外貌实在不敢恭维。

老艺人看穿了他的心思:“年轻人,凡事不要只看表象,心中有琴,手中便是琴。”

小皇帝听不太懂,但很捧场的鼓掌:“叔叔,好厉害,什么意思?”

“意思是世人大多以外貌评判事物,却未究其本质,实在是谬误。”

“有道理。”殷熠很认同他说的这句话,“只是老先生说心中有琴,手中便是琴,晚辈暂且认为老先生是说的这只是个比喻,还是说老先生当真能心中有琴,手中便可有琴?”

老艺人笑而不语,将先前的木匣推远,双手悬空弹了起来。

布满沟壑的手却是骨节灵巧,每勾一下,确有琴音发出。殷熠和小皇帝伸手轻触那片怎么看怎么空的地方,却是没什么实感,曲毕,老艺人哈哈大笑:“雕虫小技,博二位公子一笑。”

[比心][比心]本章无纪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马屁的讲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