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晨起,外头依旧飘着大雨。
小世子头两日对夏初的雨水很感兴趣,兴致勃勃地用手去接雨水,又伸出小脚踩水,鞋子湿了反而咧嘴笑得更开心。宋宝璐怕他着凉,衣裳鞋子湿了就赶紧回屋给他换。
雨水玩腻了,小世子没了兴致,想出去走走,但外头到处是水,只能呆在房间里,小世子便恹恹的,摆着一副“我要出去玩”的表情。
宋宝璐抱着他去燕燕房间坐坐,又去棋童、琴童房间聊聊天,见了多日不见的故友,小世子先是怕生,很快就熟络起来,玩得甚欢。
和平时一样,摄政王项则上朝前总要来看一眼小世子,道:“也不知这雨哪天停,你们总在屋里,怪闷的。”
宋宝璐给小世子戴上银錾双狮纹长命锁,道:“若是雨停了,就要进宫,奴婢倒巴不得再多下几日。”
项则抱着小世子,宋宝璐给小世子梳头发,扎成两个小髻。项则问道:“不想进宫?”
宋宝璐老实地点点头,道:“奴婢怕。”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是和善之人,容易相处,你不必怕。再说了,只是进宫请安,又不和她们长久相处。”
宋宝璐轻轻摇头,道:“奴婢没见过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怕的不是她们本人,而是怕这样的气氛。”她又活泼起来,打趣道:“其实想想,连大名鼎鼎的王爷,奴婢都不怕了。想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慈爱,奴婢更没什么好怕的。”
“喔?在你眼里,我很凶很可怕吗?”项则凝眉思忖,似乎确实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怕自己。
“奴婢说笑呢。等进宫的那一天,奴婢做个哑巴,把小世子好好地带进宫,再好好带回来就是。”
项则觉得这样的宝璐很可爱,这样一起照顾小世子的生活很舒心,道:“对了,没了采苓,我想着再给小世子身边添个丫鬟,这样你也少些操劳,专心教育小世子就好。”
“依奴婢所见,不用再添了。”现在在小世子的照顾方面,宋宝璐对王爷有话直说,毫不隐瞒,“等来日燕燕好了,燕燕和我一同照顾,巧眉和翠羽还回原来的地方。人多手杂,再出一个采苓那样心术不正的人可不好。”
巧眉和翠羽是王爷安排临时过来照顾小世子的那两个丫鬟。
宋宝璐不想添新人,项则也不勉强。
给小世子扎好头发后,宋宝璐从柜子里翻出一双木屐,道:“这几日连着下雨,雨天路滑。奴婢给王爷做了一双棠木屐,以免沾湿鞋袜。王爷在雨地里行走的时候,可以穿棠木屐,等到了朝堂再换回平日的靴子。”
项则双眼像火折子似的突然亮了起来,他欢喜地收下棠木屐,来回触摸,道:“你怎知我的脚多大?”
宋宝璐羞红了脸,滚烫烫的,垂眸道:“每天和王爷见面,大约猜的。王爷出门后试试合不合脚、舒不舒服,若不合脚不舒服,奴婢重新做。”
项则巴不得当场试,但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在宝璐面前脱鞋脱袜子,便拿棠木屐在脚旁边比对,笑道:“合脚,很合脚。”
宋宝璐做好棠木屐后,自己也试了试,只是她的脚小,王爷的脚又大又厚,她穿那双木屐就像小孩子偷穿大人衣服似的,不过她能试出鞋子硌不硌脚。
想起昨晚自己试鞋子的样子,又看到王爷拿着鞋子比对他的脚,宋宝璐不由得心跳脸红起来,就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一丝又一丝的甜蜜。
项则上朝后,宋宝璐牵着小世子在房间里来回走,锻炼走路,又伺候小世子吃了南方进贡来的两瓣甜橙。
宋宝璐搬出桐琴,弹了一首曲子,嘴里不自觉地念道:“红满枝,绿满枝。宿雨恹恹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①
小世子坐在李嬷嬷怀里,听到琴音,觉得有趣,咯咯地笑个不停。他从李嬷嬷怀里爬下来,牵着李嬷嬷的手走到宋宝璐面前,也用手拨弄琴弦,乱了琴音。
直到听见琴音错了,宋宝璐才回过神,对着小世子懒懒一笑,“小心些,莫划破了小手手。”
巧眉站在旁边听了整首曲子,笑道:“宝璐姐姐可真有才,还会弹琴,难怪比我们身份贵重些。”
宋宝璐一听这话,便想起从前采苓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采苓是阴阳怪气,巧眉的声音听起来蛮真心实意。
“我不懂琴曲,不过却觉得宝璐姐姐弹的曲子似乎有些哀伤。”
宋宝璐心里道声“糟糕”,适才一不小心就弹了不该弹的曲子,还念了不该念的诗词,那可是《长相思》,自己有什么资格相思呢?
宋宝璐把琴收了起来,笑道:“下雨天不能出去,弹弹琴解解闷,随便弹的。”
她又拿出围棋,对着棋谱练棋,可小世子总过来抓黑白棋子,把棋局搅得一团糟。宝璐摸摸他粉嫩的小脸蛋,道:“小星星,你要陪姐姐下棋,是不是?”
小世子点点头,一把抓起四粒黑色棋子扔在棋盘上。
宝璐轻轻拍打他的小手,故意装出凶巴巴的样子,道:“你这个混世小魔王,棋局都乱了。”
小世子笑得更开心,险些摔过去,幸好有李嬷嬷在背后扶着。
小世子要玩随便玩,只是一样,盯着他玩,免得不小心吞了棋子下去。
到了中午,小世子困了,酣甜入梦。宋宝璐有心事,睡不着,望着窗外的雨帘,就像一个人的眼泪似的,怎么都掉不完。
芭蕉新绿,百花渐次凋残,宋宝璐不知不觉念出了“淅零零细雨打芭蕉”这句词,她立刻意识到不对劲,这是……这是雨夜思夫之句,怎地从自己嘴里冒了出来?
宋宝璐晓得该及时掐灭心中的情火。她撑着青绸伞,走进风雨中,看到院子里开了一簇簇纯白无瑕的茉莉花,娇滴滴的,惹人喜爱,她不由得摘了一朵插在鬓间。
宝璐喜欢茉莉花的洁白,也喜欢茉莉花的香味,她又摘了一些茉莉花,想着用茉莉花和庐山云雾茶胚做一些茉莉花茶,或许王爷会喜欢呢。
想起王爷,宝璐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愁闷,不知如何是好。
下午雨意渐渐止住,没多久竟然出了太阳,久违的阳光格外温和亲切。
闲着无事,宋宝璐开始制作茉莉花茶,先在竹屉上铺一层茉莉花,盖上,再在上一层的竹屉里铺一层云雾茶胚,以花熏茶,次日花香散去,再摘新鲜的茉莉花换上,如是者三,茶味里也就有了花香。
王爷回来后,直奔小世子的房间。宋宝璐忙用手帕将茉莉花和云雾茶胚遮掩起来。
项则心情愉悦,道:“没想到这么快就放晴了,我还想多穿几回这双木屐呢,很合脚很舒服。”
宋宝璐见王爷欢喜,她也打心眼里欢喜,笑道:“以后还怕没机会穿吗?这雨再下下去,院子里的花都要被淹死了。”
翌日,天清气朗,蓝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好似一块美玉。
宋宝璐不得不早早地起床,抱起小世子,和王爷一同入宫请安。
坐上马车,小世子活蹦乱跳,显见得是因为天晴可以出来玩而开心。
宫城雄伟,望之兴叹。
到了城门口,换上轿子,摄政王一抬,宋宝璐和小世子一抬,后面还跟着巧眉、翠羽两个小丫鬟和阿崇。宋宝璐忍不住掀开帘子悄悄一看,外头宫墙巍峨,殿宇气派,果真如书上所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令人油然生出一种敬畏之感。
到了乾清门,众人下轿,从这走到慈宁宫去。
宋宝璐望着长长的宫道,吐了一口气,默默地给自己加油鼓劲。
摄政王在前头领路,宋宝璐抱着小世子紧随其后,阿崇、巧眉、翠羽也在后面跟着。
一路有太监宫女在打扫、送花、提水等等,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见了摄政王都背过身去。他们中有见过摄政王的,自然不敢懈怠,恭恭敬敬停下来行礼;也有没见过摄政王的,但知道能穿肩上绣有双龙青色冕服的,当朝只有摄政王项则,所以也跟着毕恭毕敬地行礼。
大家伙心里头都在想,摄政王身后的小孩想必就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常常念叨的小世子,已逝常宁公主的儿子;那那个抱着小世子的姑娘是谁?
若说她是丫鬟,别说比她身后那两个丫鬟打扮得好,就是宫里头的宫女也比不上她;若说她不是丫鬟,摄政王又至今尚未娶妻。
走了一段路,宋宝璐有些累了,气喘吁吁。摄政王回头道:“我……本王来抱小世子吧。”在别人面前,尤其在宫里头,得谨言慎行,还是如常自称较为妥帖。
宋宝璐摇摇头,“这么多人看着呢。若是小世子不小心弄坏了王爷的衣服,怕是要闹笑话。”
“阿崇,你来抱着小世子。”
阿崇上前来,小世子却趴在宋宝璐肩上,不肯扭头。阿崇笑道:“奴才没福气,小世子不让奴才抱。”
宋宝璐道:“到了陌生地方,小世子怕生,不轻易让人抱的。王爷快带路吧,奴婢不打紧。”
项则只好继续往前走,幸好不远,没多久就到了慈宁宫门口。
一位身穿茶褐色褙子的嬷嬷笑盈盈地迎了出来,道:“奴婢给王爷请安。王爷可算到了,太皇太后从一早就念着了。哎呦,小世子又长大了许多,可真俊!王爷快快请进吧,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在里头了。”
这位嬷嬷名唤秋竹,打太皇太后还是皇后时就贴身伺候,也算是看着摄政王从一个襁褓婴儿长成垂髫童子,又长大成人,又成了权倾天下的摄政王。
宋宝璐的一颗心被吊起来了似的,越发不敢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唯有安安静静随着王爷的步伐踏宫门、绕影壁、穿庭院,拾级而上,到了正殿。
“来了来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王爷来了,小世子来了。”秋竹还没进门就喜滋滋地喊道。
①唐·冯延巳《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