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摄政王今天也在努力篡位 > 第17章 清阳

摄政王今天也在努力篡位 第17章 清阳

作者:旧雪新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13:02:20 来源:文学城

仗着这几年挣下的脸面,玄清后来又再三求见了几次燕王。

可能是他积威犹在,又或者是开路的钱财太多,德宝拦了几回,实在拦将不住,只能苦着脸过来回了这事儿:

“仙长再三的找了来,只说有要事容禀,乞谒殿下金面。奴婢被他缠得没法了,特来请您的示下。”

萧怀瑾早忘了王府里还有这么一号人,经德宝一提醒,难免又想起人丹的事情。

他本就对玄清恶心的无以复加,见他还想弄鬼,心里更是厌恶,摆摆手:“好腌臜的东西,趁早撵走,免得脏了我的地界儿。”

德宝面色一僵,他是见过玄清风光的时候的,莫说是在王府,便是整个京城,他走出去,也没人不敢不敬玄清上人三分。没想到这样的人,一遭失了势,竟然就要落个被赶出府的下场。

但主子有吩咐,他焉敢不从?

当下应了一声,转身退了出来,忙不迭就要去东北角撵人。

谁知忙中出错,他拖着圆滚滚的身材步出瑞锦堂大门的时候,差点将一人撞到在地。

那倒霉的路人正是忙完庶务,回来预备与燕王一道吃午饭的谢世简。

德宝见撞得人是他,又是慌了一遭,忙上前来扶,告罪道:“奴婢该死,走路没长眼,不想冲撞了您。”

谢世简自不会与他计较,只是德宝一向稳重,这么慌慌张张的倒是少见,不免问道:

“怎么如此匆忙,难不成你家王爷派了什么急差?”

倘是别人问这话,德宝肯定一个白眼打发了,可如今发问之人是王爷心尖尖上的谢先生,他哪里敢敷衍。

遂找了个僻静地方,在谢世简耳边悄悄将王爷要赶人走的事情说了,又道:“奴婢想着,将人撵出去事小,只是清阳教在京中颇有些手笔,怕闹得面子上不好看。”

玄清当然算不了什么,可他出身的清阳观,在京中广有信众,除了无知百姓,连不少大族人家都十分推崇,纷纷请了观中仙长在家供奉,光德宝知道的都不下数十个。

这些人虽然不至于为玄清打抱不平,但上门说项是少不了的,到时候负责挡驾的不还得是他德宝公公?

再加上他身边还有不少信奉清阳教的亲朋故旧,免不了还得解释一番,想想都好生絮烦。

因此,在这档口德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是存了一桩刁钻的心事——

他自己不敢拂了主子的意,便想撺掇着谢世简开口,去给他免掉这一桩麻烦事。

果然,谢世简听完,默了片刻,便道:“此事你先不用管,待我与王爷分说。”

德宝巴不得一声,千恩万谢地应了。

*

谢世简进去的时候,燕王殿下正在乖乖练字,他便没有出声,只立在一旁默默看着。

等萧怀瑾临完了半幅原主的字,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真是长进了不少,还知道主动学习了。”

这难道是他自愿的吗?

萧怀瑾朝天翻了个白眼,没有一点儿好声气:“这燕王也真是的,字儿写那么好看什么?”

不是说他不学无术、文墨粗疏吗?字儿写得倒撇是撇,捺是捺的,和萧怀瑾的狗爬字儿对比堪称惨烈。

他抱怨连天,谢世简也只是笑,从身后握住他的右手,带着写了几个字,仿得与原身一般无二:

“人家好歹是士族出身,学问再不济,几笔充门面的好字是少不了的。”

写惯了硬笔书,实在受不了毛笔软趴趴的没劲儿。

燕王殿下丧丧地撂开笔,单方面的宣布今天的练习到此为止,心安理得地往后一倒,赖在谢夫子身上大声喊饿。

摊上这么个无赖的学生,谢夫子也只能捏鼻子认下了,拖着身上的黏皮糖艰难走到饭厅里:

“今天有好东西,你赶紧尝尝。”

不消他说,萧怀瑾这狗鼻子一早闻见了满室喷香的镬气,从他身上跳下来直奔餐桌,中间正摆着几碟炒菜:“哈,真被你给折腾出来了!”

他俩用膳不喜欢身边有人服侍,连日来下人们也习惯了,将碗碟安置好,又各放了一双牙筋在手边,便流水似的下去了,只留他俩自在说话儿。

萧怀瑾先往谢世简碗里夹了些菜,自己狠挟了一筷炒鸡片,吃得眼睛都眯起来:“难怪上午找不到你,原来是去捣鼓这些了。”

三两口咽下肚,他凑过去在忙活了半天的田螺boy脸上印了个带着油花的吻,权当犒劳,被谢世简嫌弃地擦掉了:“油叽叽的,你脏不脏。”

切,那你一开始躲开不就好了?

萧怀瑾才懒得管口是心非的小谢,对着满桌自己爱吃的小炒菜大快朵颐。

谢世简大夏天在灶间站了半日,此时没什么胃口,坐在一边含笑看他风卷残云,中途难免被投喂几次,只能拧着眉慢慢吃了。

一顿饭下来,其他菜肴都没怎么动,唯有谢世简亲手炮制的几道菜吃了个盘干碗净,可以说是十分给大厨面子。

用完膳,不用呼唤,德宝就跟长了透视眼一眼,领着人过来收拾席面,伺候两人净面漱口。

萧怀瑾三两下漱完,噙了一颗香丸在口里,确定闻不到嘴里的蒜味儿了,才凑近了小声蛐蛐:“你已经炼出来钢了?”

谢世简摇摇头:“杂质太多,还不能算钢材,但比现有的铁延展性和韧度好多了。”

不然也锻不出来薄且大的锅具。

即便如此,萧怀瑾依然高兴的紧:“反曲弓万人杰已经复原的差不多了,就是有些部件的材料不好找,竹子太不经用,铜造价又太高,用你这个正合适。”

接下来他还想做火绳枪和土炮,好材料就更加重要了。盘算着接下来能着手制造的热武器,燕王殿下的眼睛是越来越亮。

见谢先生迟迟不开口说玄清的事,德宝亲捧着汤盆服侍两人净手,趁机不住地向他使眼色。

谢世简略一抬眉,让他安心,等人都出去了,才对萧怀瑾道:“听说你要把那个玄清上人赶出去?”

萧怀瑾不以为意:“没错,这人也是自找的。本来我都忘了这号人,他还非要在我眼前扑腾。”

他说着说着,觉出一丝不对来:“你不会是不想让我赶走他吧?”

谢世简点点头,笑眯眯:“正有此意。”

“好吧。”知道他肯定有他的道理,燕王殿下从谏如流,只是:“你得给我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萧怀瑾的确有在努力熟悉这个时代的一切,但有些东西,没有切身经历过,是很难体会到的。

他的世界观还停留在那个科学昌明、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神论者的社会,纵使谢世简说了许多次,但他还是很难对宗教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建立起清晰的认知。

万幸,他虽然不清楚个中利害,但愿意听谢世简的话,而谢世简也愿意不厌其烦地告诉他:

“玄清说是游方道人,溯其根源却是清阳教一脉。这个清阳教,一直到先帝在时,都算得上是本朝国教,虽说因为这些年太后笃信佛教,他们声势弱了下来,但依旧广有根基,在全国都有观宇。”

萧怀瑾不解:“那也只是个宗教啊?”

现代社会佛、道、基督教的庙宇道观教堂不也建的全国都是,也没有非逼着别人去信的道理啊?

谢世简摇摇头:“这事儿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昔年太祖皇帝起兵,乃是臣篡君位,有得位不正的嫌疑。而当时清阳教在民间已广有根基,却尚未被上流士族接纳。

一个强权在手却无正统,一个信众遍地却无地位,两方接下来的合作也就顺理成章。

清阳教先祖宣称太祖皇帝为“北方太平真君”,是紫薇大帝旗下星君临凡,为其政权披上神学的合法外衣。太祖皇帝则投桃报李,将清阳教奉为了本朝国教。

从此,清阳教便与本朝国运交织在一起,赫赫扬扬了数百年。

直到中宗南幸,南土百姓多信奉佛教,本方寺庙不但有专属的寺田和僧祇户,甚至还有成建制的僧兵队伍,一座大寺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中宗为了巩固政权,只好佛道并尊,不再公然提起国教之事,清阳教才慢慢失了正统。

再到先帝龙驭上宾,太后垂帘,佛门高僧成了她的座上客,清阳教便再无皇权为其张目。

萧怀瑾更不明白了:“既然他们已经没什么影响力,那赶走玄清有什么关系?”

说真的,要不是谢世简劝过,他都想砍死那个间接害死数百条人命的妖道。

谢世简耐心地与他分说:“听了前面那一大篇,你还没明白为什么太后一垂帘听政就改信佛了吗?”

萧怀瑾摇头,一脸茫然。

谢夫子叹了口气,抬起右手轻轻在不争气的徒弟额上敲了一记:“清阳教可是有着帮人造反的黑历史的,太后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掌权之后当然不会抬举他们。”

而燕王就不一样了,现在萧怀瑾的处境,更像是兵变前的太祖皇帝,大权在握却屈尊人下,简直就是清阳教天选的合作伙伴。

“虽说燕王一心求仙,但他推崇的都是清阳教一脉的道士,很难说清楚其中究竟有没有别的心思。”

原主已死,再也没人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但站在谢世简的角度,如今的形势,他们最好还是别明面上和清阳教撕破脸:

“你已身在彀中,与皇家再无和睦共处的可能。太后借着僧侣势力弹压士族,你也得有个能为你吹嘘的宗教势力。”

民智未开的年代里,君权神授还是很有群众基础的。再加上百姓们几乎个个睁眼瞎,基层教化也离不开僧道的支持。

他说得头头是道,萧怀瑾听得一愣一愣,这世界太复杂,小萧把握不住。

不过他搞明白了一件事:“那玄清就先不赶了吧,改天让杨渔渚看着办。”

借一个名头而已,又不代表他得捏着鼻子供奉那个妖道。

想到这些天过的日子,燕王殿下有些丧眉耷眼,说什么权倾天下的摄政王,结果连驱逐一个道士都要瞻前顾后,活得也太束手束脚了。

权倾天下,归根结底,倾的只是司马氏这一方摇摇欲坠的小天地。而这九州四海,能威胁到他的势力实在是太多了。

谢世简看出他心中所想,笑着将人拉入怀中,柔声细语地安抚:“等到桓将军回朝,你就能腾出手脚了。”

本文2月5日入V哦~V后更万字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清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