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摄政王的恶毒大恩人 > 第10章 热疾好治心病难医

摄政王的恶毒大恩人 第10章 热疾好治心病难医

作者:东方无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01:21:44 来源:文学城

四年前的冬天,烨都最大的一场雪,在元夕的鞭炮声中落下。

宫城以西是繁华的坊市,游人如织,热闹喧阗。以东却是截然不同的光景。摄政王府白雪皑皑,大红灯笼上盖一层厚雪。

黑木大门吱呀打开,十几名小厮跑进跑出,簸箕扫帚翻飞,麻利铲雪。一炷香的功夫,马车道就清了出来。

漆黑的施幡车自偏门驶出,马蹄声伴着凌冽冬寒,车夫打马长长“吁”了一声,将车停在正门。

“王爷,宁公公刚从宫里来,说陛下请您去宫中贺岁。文武百官都在光华门外等候。”小厮对跨出门槛的男人猫着腰。

步履沉沉的男人身长九尺,一身苍青色蟒袍,狐裘氅衣披肩,腰束银色云雷纹锦帛,在又厚又白的雪景中,挺拔如苍劲的松。

“不去。”

“这……这……”小厮瞪眼,提步小跑跟上,“王爷这是要去……”

男子停在门前,看了眼马车,两条剑眉微微蹙起,沉沉念出三个字:“染瓦坊。”

“去那儿?饭桶子,布棚子,铁勺子都没带,也不像是去施粥的啊……”小厮琢磨着,突然一拍手,怕是又去见那位了!

小厮对车夫说:“换辆车,去西边染瓦坊,别招摇,快!”

染瓦坊聚集了全城染布、造砖瓦,做手艺活计的大小作坊,住的多是卖苦力的贫贱百姓。附近的坊市根本没有府衙在那片,更没有达官贵人的府邸。这大年关的,堂堂摄政王不去莺歌燕舞的乐坊寻欢,不去皇宫参加宴饮,反倒去了烨都最大的贫民窟。

可大过年的,又是天寒地彻,冷意鞭骨,谁不在家里呆着,而是在坊市中做苦力?这一趟,怕是要白跑。

谁能料到,我朝堂堂摄政王宋无忌,进来养成了去染瓦坊角落窥探一位作坊伙计的癖好呢。

一辆简朴的灰棚马车代替了黑色的施幡车停于王府侧门口,摄政王登上了灰棚马车,车轱辘转起来,驶到鞭炮声与烟火气里去。

大岐十数年来历经三代,三年前,在位六年的永和帝离奇染病驾崩,新帝乃宗室旁支,年幼登基,仰仗朝中新贵宋无忌才从夺嫡之争中活下来,坐稳皇位。后封宋无忌为摄政大臣,也是满朝唯一的异姓王。

一人之下的位置,高处不胜寒。男人不过而立年纪,却已是满面肃杀的风霜。尤其是新帝登基的这三年,朝堂局势波诡云谲,漠北诸部袭扰边陲,江南灾涝下游两年荒歉,流寇遍生,加之几个藩王沆瀣一气企图搅混水,手握朝堂最高实权的摄政王非但难逆涛泷,甚至自身也处于水深火热中。

俗话说有钱人过年,没钱人过关,可即便是最最低等的贱民,这年还得过。人多的地方,年味儿就重,正是上年夜饭的时辰,街市两旁饭菜飘香,除了几个顶着红通通瓜皮小帽的孩童在外放鞭炮,屠沽市井之中并没有往日喧哗忙碌的景象。

染瓦坊自由出入,坊门口没有把守的官兵,马车缓缓进入,停在某处隐蔽的巷尾。

那是一座小小作坊的后院,院门口连着街上的一个小小的铺面,由于地方实在太偏,故而平日里也少有顾客经过,铺面支上了小摊子,零零散散摆落着竹篮、簸箕、斗笠、竹蜻蜓等竹编的物什。

矮墙里头传出孩童成群的阵阵嬉闹声。

小厮下了车,朝窗帘子里笑逐颜开:“王爷,还在呢。奴刚还在想这大过年的,谁会这么勤快,做生意做到这个时候……”话说一半,望见他家主子坐在暗中一脸沉凝,小厮讪讪闭了嘴。

摄政王放下手中茶盏,缓慢朝里看了过去。

这哪是什么院子,比断壁残垣也好不了多少。勉强立着的院墙,两间破烂的大瓦房,里头堆满了成堆的竹片、水缸、刷子、竹片子。年迈的作坊主早已回家过年,雇了七八个贫苦人家的孩童做帮工,在里面编些竹编的用具,再拿到市集上卖,赚几个辛苦钱。其中最大的那个,也是代为照看作坊的,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

一月前,宋无忌的马车偶然取道染瓦坊,被一伙平民堵住了路,被迫停了下来。

十几人围堵在不甚宽阔的街市中央,不巧那天为避人耳目,坐的是驾普通的白色马车,升斗小民认不出来,车夫呼喝了一番,没人理会,可把小厮气的,站在车舆前室上扯着嗓子大声叫着让路。

被人围观的,是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蜷缩在雪和泥混合的地上,正在被一个满脸肥膘的中年男人用荆条狠狠地抽。

那是坊市里的米铺老板,一边打那小孩,一边骂:“瓜娃子!敢偷老子的米,官府来人前,老子先抽死你。”

围观百姓的八卦被小厮精准捕捉,他们说那个小孩儿很会偷东西,穿的棉裤的裤管又厚又粗,他将裤脚扎得紧紧的,进米店趁店主不注意,抓了米往裤腰里塞,一把接着一把,装了满裤管,只要不剧烈跑动,米不会从裤脚漏出来。他再若无其事慢慢走着带回去,这样偷一趟,能让一家三口饱肚三天。

这种事染瓦坊里日日发生,百姓们都在看好戏。染瓦坊里的孩子,大多都是这样。

熬得住,就熬着,熬不住,贱命也就了了。

不小的喧哗惊动了男人,他曲指撩起帘子一角,将目光往外扫了一眼,眉目冷淡。

“王爷莫急,小的这就去把道儿清出来。”小厮撸起袖子跳下车,王府家奴派头十足,拨开人群挤进去,掏出钱正打算赶人,发现已经有人先他一步,把麻烦解决了。

小贼倒在泥地上,抽着气,赤条条的胳膊上布满红痕。一名十来岁的少年挡在他面前,正在跟米店老板交涉。只见那少年掏出几个铜板递给老板,老板得了钱,气消了大半,一脸凶凶悍地扭头回了他的店。

百姓也开始散了。

那个自掏腰包的少年,一身石青色粗布深衣,浆洗多年的缘故,瞧着灰扑扑的,补丁叠着补丁。袖管子露出的两只手,冬寒料峭里冻得全是红通通的冻疮,两片脸颊也是绯红开裂,凸显出雪白瘦尖的下巴,看起来境况不比那个偷米贼好多少。

米店老板息事宁人了,那少年扫了地上的小贼一眼,并不去关心几句或是扶他起来,挎着腕上的竹篮子,兀自走了。

那少年与这小贼并没有交情,这年头,还有人菩萨心肠掏钱替陌生人出头,还是在染瓦坊,真是活久见。

人散了,道儿就可以过了。小厮乐的不用自己出手,低调地回到车上,预备将这件奇事儿汇报给自家王爷。掀起车帘,发现空荡荡的车厢内唯余袅袅香炉青烟,人已不见了。

“额滴个天爷诶!王爷呢?”小厮抓狂。

自那天以后,摄政王的马车频频光临染瓦坊的某条幽深巷子,途中会经过某间做竹编物件的作坊,大多数时候,只是经过,偶尔停下来一会儿,瞧几眼作坊里的某个人。

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足足十七回。

***

“咦呀呀呀呀~~~~~~”

这个点儿,是我朝摄政王爷惯例的午睡时间,却硬生生被隔了半个王府距离的鬼哭狼嚎动静闹醒了。

宋无忌在黄花梨床塌上坐了起来,瓷白修长的两指捏了捏鼻梁,面黑如锅盖。

昨日把桃七从乱葬岗坡下接回来,当晚他就开始发热。

墨室里就他一个住着,他烧了一晚上,就这么熬着也不喊人。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还不起来。万青以为是人跑了,踹门进去一看,人倒在床上裹成了粽子,脸蛋红扑扑的,手背一碰额头,烫得很,烧糊涂了都。

一匹快马嘚嘚儿地出了王府后门,又嘚嘚儿地载来了孙大夫。

孙大夫进了桃七的屋子,放下药箱,把脉一搭,立马“嘶”了一声。

“脉象浮涩,虛而无力,应是操劳过度导致的气血不足。”

“操劳?”万青伫立一旁,跟见了鬼似的,“这猴子似的一个人,气血不足?我可一点儿也不信。”

大夫又把了两下,闭目细细品了品:“脉象孱弱细微,后天元气不足,积年旧症,沉疴难愈,不可轻视……”

千叶问:“什么旧症?”

“呃……似乎是泌尿炎症,又似乎是长了许多肠痈……堵塞了谷道……”

千叶和万青望桃七的眼神开始带上了同情。

孙大夫双眉紧锁,又搭了一会儿:“这位小哥,月信是否规律呢。”

桃七直起头颅,气若游丝:“大夫,您瞪大眼珠子看看我,能有那玩意儿吗?”

“呃……请小哥换一只手。”

桃七照做,在床上翻了个身,孙大夫又搭了半天,神**言又止,道:“我观小哥脸色,又像是内伤严重,血不归经,阳气浮月,病势危重……不如将舌头伸出来看看。”

桃七照做,把口里含着的人参片吐了出来,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大夫道:“小哥是层患有胃心痛?”

“小时候没饭吃,的确落下了这个病。”这大夫有两把刷子,幸亏自己早做准备。

“今后保持饮食规律,便不打紧。”

孙大夫往日里给府中人看病都一语中的,药到病除,很是靠谱,这回怎么一会儿“病势危重”,一会儿“便不打紧”。千叶和万青互相对视了一眼,二脸茫然。

大夫的两指始终没离开过桃七的手腕,最后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了,叹道:“小哥的体质,实属罕见呐。”奇了,孙大夫行医数十年,自诩孙思邈嫡传,?张仲景第二,却实在捉摸不透桃七的脉象。未免自己英名受损,他旁的病症便不再提了,一口咬定桃七是天性热疾中毒。

看样子,这关算是过了,桃七心里的石头放了下来。

原来,他一听说王府派了人去请大夫,阻拦不及,便早早地拿两颗鸡蛋大小的石头夹在腋下,一边一个,如此,再高明的大夫都摸不准病人的脉搏,甚至摸着就像得了怪病似的。

这次请来的大夫一看就是烨都有名的圣手,轻易就能把脉把出他的性别,这便是他的应对之策了。

“与伤寒不同,天性热疾中毒,是由于体内燥热引起的外感热邪、高烧不退。喝点儿白虎汤也能好,不过最对症下药的还得是金汁这味药材。”大夫当即提笔默下了一副药方,一模一样的药方他一年能开出百八十副,最是得心应手,也最是喝不死人。

白虎汤?金汁儿?一听就是名贵药材,大补!桃七乐呵呵地想。

“白虎汤我知道。”千叶拿过药方看了看,“白灵香、夜明砂,血余炭,人中白,左盘龙,紫河车……这几位药都不难找,只是这金汁不知有何来头,请大夫赐教,我也好去准备起来。”千叶于岐黄之术略有涉猎,也没听过“金汁”这味药。

“这是一味偏方中的常用药,取自十一二岁男童冬至前后一个月的粪便,打成原浆,加入井底十丈以下的上好泉水,再加入红土,搅拌均匀后,经过竹筛和纱布两道过滤,封坛埋入地下十年以上,才能形成的金汁。主治天行热疾中毒,故而是老夫的药方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味药。”

桃七诈尸般从床板上挺了起来,一张瘦脸惨白惨白的:“我喝白虎汤就好了,金汁这么复杂的药材,我一个小仆人可用不起,就免了,免了!”

千叶道:“夏天早就过了,上哪儿给你找白虎汤去?”

大夫宽慰说:“金汁每个药房铺子都有得卖,也就十个铜板一两,每日一幅,一幅半两,不费银子的。”

桃七慌忙称:“其实不满大夫,小的刚刚觉得自己已经彻底好全乎了。多亏了大夫妙手回春,不,是妙语回春。在小的耳边说几句话,提点几句,一下就好了。”

“哪有那么快好,热疾容易反复,若不及时吃药,容易拉下病根子,小哥你可是我们王爷心尖儿上的红人,你的病得格外重视,就算要那冬虫夏草冰山雪莲,我们也给你弄来。”千叶道。他和万青兴奋地想试试往桃七嘴里灌熬好的金汁。

“要死啊!!!”

于是,在接下来的七日内,桃七日日被二人架着身子灌汤药,摄政王府内日日传出鬼哭狼嚎,凄厉似从地狱罗刹口中传来。烨都百姓闻风丧胆,关于摄政王残暴的流言又疯传出了好几个版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