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韶玉 > 第59章 笑容

韶玉 第59章 笑容

作者:渔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0 20:15:26 来源:文学城

养了一段时间,韶玉的脚伤好上不少。其实不用人搀扶,如今她自己慢吞吞地走,也能走出许多路。不过盼夏坚持认为韶玉需要她,所以始终紧紧握着韶玉的胳膊,韶玉稍微走上两步,她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仿佛她一松手韶玉就要歪倒似的。

秀姑从盼夏那知道了韶玉今日要出门的原因,不知从哪找来一顶帷帽,催着韶玉戴上后,她紧张地问:“那和尚毕竟是个壮汉,你们拆穿他的把戏后,他会不会恼羞成怒,动手打人?”

韶玉沉吟:“镇上到处都是官府的人,但凡他敢动手,恐怕跑不出一条街就要被抓走。”

秀姑道:“要不我也跟着去?”

“您带着临冬留在这里就好。”韶玉道,“临冬不是牙疼得整晚没睡好?等会儿女医来了,您还要陪着临冬看病呢。”

盼夏拍胸脯,和秀姑打包票:“娘,您放心!我好好的把姐姐带出去,就会把她好好的带回来。”

秀姑只好道:“那你们早去早回。”

韶玉难得走出住处,对周遭的一切十分陌生。盼夏牵着韶玉的手,贴在她身边,小声和她介绍周遭的环境,一会儿指着这个人说他是负责送粮的,一会儿指着另一个人说他是巡逻附近几条街的。

她生得可爱,嘴巴十分甜,这几日在周围玩得多,不少人认出她来,笑着和她打招呼:“盼夏,你今天怎么没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

盼夏扯着韶玉的手,和人介绍:“我今天和我姐姐出来逛,没空和别人玩。”

因韶玉戴着帷帽,大家免不了好奇地看她一眼,但毕竟白水镇里每日涌入的灾民太多,镇里的事情太多,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因而再好奇也没办法,只能打个招呼后离开。

据盼夏说,那自称来自万相寺的假和尚每日都在镇子东南边的一个巷子里传教。

韶玉跟着盼夏来到巷子里时,那和尚正矜持地接过一位年纪约莫六十的老妇人的一小袋米,像模像样地念了句阿弥陀佛,对老妇人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我佛善哉,佛祖会知道每个信徒的心意,您放心,您丈夫的病明天就能痊愈。”

老妇人瘦得整个面颊凹陷下去,一双眼浑浊不堪。她期期艾艾问:“真的能那么快好吗?那……那若是明天没好呢?”

假和尚道:“那便说明您的心还不够诚,得再做点事情让佛祖知晓您的心意了。”

老妇人背脊愈发弯下去:“是明天要再来吗?可是大师,这是我最后一袋米了……”

果真是个混账!韶玉从没见过这种肥头大耳的和尚。

见那和尚攥着那袋米不放,韶玉一时连脚上的疼痛都忘了,快走几步上前,一把将那米从和尚怀中夺出,冷笑:“大师做这种缺德事,不怕死后入畜生道?”

那假和尚下意识要发火,但见周围人盯着,只能勉强压下脾气,假笑道:“女施主,这种玩笑话可说不得。”

韶玉将米还给老妇人,见那老妇人面上的皱纹密密麻麻,心里头对这和尚愈发不耐烦。她转过头来,问这和尚:“据说大师来自万相寺?那是天下间第一等的寺庙,您在那修行了多少年,为何没有继续修行下去?难不成是您犯什么事了,所以被赶下山了?”

假和尚被吓了一跳,强装镇定:“贫僧下山历练,女施主莫要咄咄逼人。”

韶玉已不想再看这和尚一眼。她拉着老妇人的手,往后退了几步,淡淡对和尚道:“鄙人不才,最近在读佛经,有些地方不是很懂,想请大师为我讲解。《圆觉经》中所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何解?”

那和尚哪还看不出来韶玉是来砸场子的!他面上一阵青一阵红,支支吾吾半天,还是只能愤愤瞪韶玉一眼,匆匆忙忙捂着脸跑走。

周围其他人也看出点门道,当下恍然大悟:这和尚是个骗子!

几个曾被他骗吃骗喝过的人当即七窍生烟,抄起身边趁手的东西追了上去。

老妇人重新拿回了自己的米,怔怔站在原地,勉强挤出微笑和韶玉道谢,然后怅然若失地拎着自己的米颤颤巍巍地离开。

韶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揭穿骗子,其实也是毁了这老妇人心中的念想。但她既然知晓那和尚是个骗子,又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招摇撞骗,将这些灾民仅剩的这点珍贵的米粮都骗走。

哎。

韶玉心情低落,盼夏看不出来。她心心念念想着要带韶玉去看她口中那个模样生得好看的大哥哥,见那和尚落荒而逃,知道和尚的事情已经解决了,便兴奋地扯着韶玉的胳膊,要带她去白水镇外的运河边。

韶玉意兴阑珊,被盼夏拉着,两人慢悠悠地来到运河边。

秋汛即将到来,运河边的人不比白水镇里的人少。韶玉打量周围,猜测官府的人是打算一边修建防洪堤,一边开凿泄洪通道,双管齐下来治理水灾。

盼夏伸长脖子左顾右盼,忽然眼睛一亮,用力拉着韶玉的手,指向一个方向:“他在那里!姐姐,他在那里!最好看的那个大哥哥!”

韶玉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原先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顿时烟消云散。

她略有些惊讶地轻咦了声,站直了身子,定定地望着远处河堤上的人,帷帽的轻纱下,眸光悄然变得柔软。

一番动荡波折后,阴差阳错下,韶玉没想到自己会在距离豫梁和江陵府以外的地方,顶着如今这个被她捏造出来的虚假身份遇见连霁。

离开豫梁后,原来他来了建源府,在这里忙着救灾的事情。

分明只是分离了两个月不到,可韶玉遥遥注视着连霁,却觉得他变化太大。

似乎比上次见面时瘦了,人却更挺拔了些。少了点养在深宫里的寂寞和清冷,多了点历经风吹日晒后的沉着从容。

与烙印在韶玉印象中的在石窟中垂首孤坐的少年相比,他仿佛一夜间长大了,脱去了最后一丝少年的青稚,有了属于青年人的沉稳和担当。

不过,不管经历什么,他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始终没有变。

韶玉看着他垂首认真地听着旁边的一人说话,穿着一身他以前从没穿过的寻常棉布青衣,袖摆和衣摆**地滴着水。身边那人说完话,他垂眸思索一会儿,侧头轻声吩咐几句,待那人恍然大悟地点头应下,他神情跟着一松,然后低头将双手的袖子往上折几下,拿起一旁的农具,跟着一名穿着短衫的工人后面下了水。

薄薄的细汗从额角滑落,身旁的工人动作太大,掀起一阵水花,水中的一点污泥顺势被摔到他额上,他也不生气,只随手抹去泥点,接着继续埋头专注地挖泄洪道。

这是一个韶玉从未见过的连霁。褪去华贵的衣衫,她远远注视着他,看到了比金子更珍贵的东西。

风吹起帷帽,韶玉压下被吹起的轻纱,握着盼夏的手,转身离开。

盼夏从帷帽下窥得她的笑颜,得意:“姐姐,我没骗你吧?他长得真的好看。”

韶玉轻嗯了声:“是很好看。”

盼夏又道:“但是我没见过他笑,每次见到他,他总是皱着眉头,看着很严肃。”

灾情眼中,他这样的性子,在建源府里看多了世间疾苦,当然笑不出来。韶玉想着,告诉盼夏一个秘密:“其实他笑起来更好看。”

盼夏不解:“姐姐,你怎么知道?”

韶玉哄她:“我猜的。”

见到连霁是意外之喜,知道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后,韶玉并没有去见他的打算。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她去见他,他见她脚上受伤,一定会思虑更多。

何必呢。

顾家的事是她自己的事,扯他进来做什么。

在韶玉的刻意控制下,之后的半个月里,虽然同在一个白水镇里,但两人再没见过一次面。半个月后两人终于有了一次交集,出面的也是盼夏,连霁并不知道在白水镇中,最近的一次,他和韶玉仅仅隔了一个拐角。

事情的起因是朝廷有一批新的赈灾用的秋衣送到,天气渐凉,原先的夏衣不能保暖,秀姑去发秋衣的小吏那里领衣裳,结果不仅没领到秋衣,反而被那小吏好生一通羞辱,红着眼睛哭着跑了回来。

韶玉问完她前因后果,很快知道那小吏是借着职务为自己谋私利的烂人。秀姑身材纤细,模样秀美,他在秀姑隐晦提了几句让秀姑用色相相抵的浑话,本以为秀姑会隐忍答应,没想到却遭到了秀姑的拒绝,因而恼羞成怒把秀姑赶了出来,一件秋衣也不愿意给。

秀姑抹完眼泪,道:“不如我多花点钱财,去镇上的店铺里买几件回来。”

韶玉按住她的手:“你没见镇上的那两家卖衣裳的小店铺价格涨得多高了?何况这事他不占理,那秋衣本就是朝廷发下来的,他拿朝廷的秋衣充什么面子?”

韶玉包袱里有秋衣,她不怕天气凉下来,却担心秀姑和盼夏临冬两个孩子会着凉。水灾是夏日发生的,他们一家逃出来时,都只带了几件薄薄的夏衣。

想了想,韶玉招来盼夏,和她咬耳朵说悄悄话:“你坐在路边,等看到那个长得很好看的大哥哥出现,你就扑上去抱住他的腿,把你娘遇到的事情告诉他。之后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那位大哥哥会把坏人赶走,把属于你们一家的秋衣还给你们。”

盼夏果真是个聪慧的姑娘,一点就通:“那大哥哥是很厉害的人吗?”

韶玉嗯了声,微笑:“是的。他很厉害,他会保护你们的。”

盼夏担忧:“他会不会不相信我一个小孩子说的话?我抱住他的时候,他会不会一怒之下把我一脚踢开?他生得高大,我那么小,他用力踹我的话,我说不定会丢掉性命的。”

韶玉怎么也想不出连霁踢人的模样。她忍住笑,温声安慰盼夏:“你的担忧不会成真。你放心好了,他脾气很好,即便你那么小,他也会蹲下身子,认真把你的话听完。”

盼夏终于放下自己的忧虑,跃跃欲试:“那我明天就去?”

韶玉最后嘱咐她一句:“你乖乖的,别和他说我的事情。”

第二日,行动力很强的盼夏依照说的去做了。

她很惊讶地发现,姐姐说的事情都是真的——她莽撞地冲出人群抱住那位长得好看的大哥哥时,他果然耐心地蹲下身子,听她把所有的话说完。他甚至牵着她的手,领着她一步步来到派发秋衣的地点,派人查清楚事情后,就让身后的侍卫把大坏人拉下去了。

大坏人哭嚎着被拖下去时,盼夏深觉自己娘亲的仇被报了,她偷偷背过身朝坏人比了个鬼脸,结果动作太大,引起了牵着她手的人注意,低下头来看她。

盼夏离这张好看的脸那么近,紧张得脸都红了。她狡辩:“我……我平日没那么淘气的。”

大人都不喜欢调皮的孩子,盼夏以为自己会被大哥哥讨厌,心里刚有些难过,头发就被人用一种轻柔的力道揉了下。

盼夏一怔,抬起头来,看到了大哥哥微微勾起的唇角。他用好听的嗓音安慰盼夏,说:“淘气点好,生机勃勃的。”

生机勃勃的!一听就是好词!盼夏哪听过有人用这种词形容自己!

她乐疯了,抱着秋衣被送回家时,还恋恋不舍地攥着连霁的手,拉着连霁在小花园里坐了好一会儿,噼里啪啦和连霁说了很多话。

为了留住连霁,她只想把最有趣的事情全说出来,全然把韶玉的嘱咐抛在脑后,说起前几日自己带韶玉把镇上的假和尚骂走的事情。

“姐姐可厉害啦!她说让那个坏和尚解释圆什么经里的什么菩萨布施的句子,那坏和尚解释不出来,只能灰溜溜跑啦!”盼夏说得张牙舞爪:“再那之后,我再也没在镇上见过这个坏和尚了!”

连霁安静倾听完,忽而道:“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句不是出自《圆觉经》,而是出自《金刚经》。”

他莞尔:“你姐姐是很厉害,她在逗那和尚玩呢。若那和尚再诌上几句,你姐姐也有办法让那假和尚无言以对。”

连霁离开后,盼夏抱着秋衣,在拐角处看到了韶玉。

她小跑几步上前,用被连霁牵过的那只小手去牵韶玉,仰脸笑:“姐姐,你说得对,他笑起来真的更好看了!”

韶玉握住她微凉的手,笑而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