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水几重 > 第42章 第42章

山水几重 第42章 第42章

作者:水底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12:57 来源:文学城

言心莹一行人回到京城时,覆盖万物的积雪已融化殆尽。

恰逢休沐日,言公彦与言照玉都在家中。

他们将言心莹接入正堂入坐,看着她饮了家僮奉茶,言公彦方问:“阿莹,阿若的病如何?”

“阿姐不大好,我在那边也遍寻名医,皆束手。我便回京寻医了。”言心莹自怀中取出厚厚一沓纸来,“这是我记下的阿姐数日病状。”

家僮得了言公彦的示意,便从言心莹手中取过纸来,递与言公彦。

言公彦粗略翻了翻,颔首:“我即刻命人抄写几份,再遣人持状去寻医。”

他再抬头时,见言心莹正望着自己,下意识移开目光,又低首看起手上的病状来。

言心莹有些奇怪,又看向言照玉。言照玉原本也是看着她的,见她望过去,竟也看向别处了。

太反常了,不由她不怀疑,似乎是怕她知道什么事。究竟什么事是她不能知道的?言心莹想想最近发生的大事,便只有赵国公之事了。

她一直认为赵国公的案子一定不是京兆府能办的,因为赵国公谋反是大案。她虽对朝廷之事不是太明白,但她知道京兆府管理京畿治安,大多办的都是平民的贼盗杀人案,没听说办过什么涉及高官的大案子。而刑部与大理寺皆有牢房,大案要案也向来是他们来办的。可是会不会也有例外呢?

她忽然想起离京前最后一回去傅府,言照玉非要她戴帷帽难道是因为他早知道傅家会出事?怕她去了被人以为是同党?

光想着有这种可能,她便无法抑制地透了一身汗。

她从未想过也许言公彦也涉及其中,若真是那样,她将如何自处?

屋内很静,只闻翻纸声。

言心莹绞着自己膝上的衣服,望向言公彦:“爹,赵国公的案子是你办的么?”

言公彦正翻着纸,闻言手顿了顿,只短短一瞬,又自然地翻过。

“傅翊所涉谋反是重罪,自然由大理寺收押。”他并未抬头。

言心莹暗暗松了口气。她从不怀疑言公彦的话,毕竟自小到大,言公彦从未诳语过。

言照玉忽道:“阿莹,我与爹为你应了门亲事。”

言公彦这才将手中的一沓纸递给家僮。“是啊,阿莹。你幼时也见过的,襄阳郡公的长孙庞闻庞伯达。”

果然不是因为赵国公的事,是私自给她应了婚事。言心莹想起出京前庞仲隐曾来寻她,说他哥哥想见她,请她去府上。想来他哥哥便是庞伯达,想见她大抵也是想说成婚的事。

她又想起回京路上听闻圣上已立了太子,太子便是襄阳郡公长女与圣上之子。她本以为此事与自己没什么干系的。

难怪言公彦会应。庞家如今是太子母族,待圣上驾崩,新帝继位,庞家更是贵不可言。

言心莹躁怒非常。言心若病重,她整日忧心,可她父兄却只想着她的婚事,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势。

“阿姐病重之时,你们竟只想着要我出嫁?”

言公彦道:“离成婚之日尚有数月。况且,你阿姐的病又不是你治。你成婚与你阿姐治病有什么干系?”

言心莹气得说不出话来。她真不知道他到底是太过自信,言心若一定会无事,还是太过薄情寡义,根本没将言心若放在心上。万一言心若有个三长两短,他还能说出言心若的事与她无关的话来吗?

“我不嫁!我很早便与爹说过,我有心爱之人,非他不嫁。爹为何要替我应下婚事?”

“你爱的人?”言公彦并指叩案,“你爱的人如今成了反贼!幸好你尚未与他成婚,否则傅家出事,你也逃不了!”

“他不是反贼!”言心莹怒道。

“你——”片刻后,言公彦压下怒火,“我今日不与你辨这个。只说你已及笄两年,今年十七岁,还未曾婚嫁。而婚嫁之事自古以来便是父母之命。我也并非不让你自择夫婿。去年你与傅修走得近,我推了多少亲事?可你看看你择的人,成了逃亡之人!如今圣上新立太子,庞家便是太子母族。这个时候,庞家愿与言家结亲,也是好事。我也没理由推拒。”

言心莹一面担忧言心若,一面担忧傅徽之,实在无力也无心与言公彦争吵。她只想快些寻医,治好言心若。

“我再说一回,我不嫁!”她起身,一把自家僮手中夺走病状,头也不回地出门。

言公彦起身,厉声道:“阿莹你站住!”

言心莹自然不会回头。

言照玉也起身走到言公彦身边,问道:“爹,怎么办?”

言公彦望着言心莹快步而去的背影,叹道:“平日里太纵着她了。”他顿了顿,“此事慢慢劝罢。”

言心莹命府中防阁到处探听京城名医,最后得到十数个名医的名字与住所。言心莹一一亲自拜访。

三日后,除了不在京的,其余人皆问过了。其中大多医士都说看不到病人,不能妄下定论。几人见她只拿了记下的病症,直接赶她走,让别耽误其他人看病。只有两人开了方子。

言心莹看着手中那两张截然不同的方子,陷入沉思。她忽然觉得那些说见不到病人,不能妄下定论的医士或许才是负责的。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都带去王家。可是两地相距恐有两千余里,纵是日夜不休地赶路也要十余日方到。来回更是将近一月。纵是不惜银钱,医士也不可能都不医别人了,都愿意同她远走。万一最后这些人还是都不能治,又白白费了许多时日。言心若还能不能等得起?

要请还是直接请太医为好。言心莹觉得能为皇帝诊治的,该是全天下最好的医士。若太医都治不了,她便再想不出还有谁能治了。

前几日因为婚嫁的事,与言公彦闹了一场。言心莹不大想去见他,可她无官身,见不到圣上,又何谈求医?

她不得不去,可说明来意后,言公彦却道:“你当太医署是你家的?圣上日理万机,竟用此等小事去为难圣上,岂是臣子本分?”

言心莹不明白,为何近几日言公彦说的话没一句她爱听的。

她不悦:“阿姐病重,这是小事?”

言公彦道:“或许对于我言家是大事,可于圣上而言便是小事。”

“阿爹不求便罢,我去求外祖父!”言心莹转身。

“你外祖父同我一样,皆是臣,你以为有什么分别?况且,圣上因赵国公谋反之事,对燕国公多有忌惮。太医供职宫廷,你要燕国公请太医,便是求恩典,也可以说是求殊遇、特权。你觉着圣上会如何想?你莫害了你外祖父。”

言心莹停了步子,听他说完,又继续朝外去。

既然求请太医会让她外祖父更受忌惮,那就不请太医,只寻太医开个方子。

太医虽不为平民看诊,可他们是住在宫外的,也有相交的朋友。她记得邱平就有熟识的太医。想来若是朋友托付,太医也可以为宫廷之外的人诊治。可以请邱平写信,请那位熟识的太医为言心若开个药方。

她便去了燕国公府,请邱平写了封信。

拿着信将出坊门的时候,言心莹忽然回头。

燕国公府与赵国公府仅一街之隔。街右是燕国公府,她看着街左方向。

其实她常常随邱淑来崇仁坊,可每一回邱淑只说是去见她外祖父,车也由车夫驾到府门前。是以她一直不知她外祖父住在何坊。

直到她第一回来崇仁坊寻傅徽之时,才发觉此处十分熟悉。向右一瞥,果然看见了燕国公府。那时方知自己早来过崇仁坊多回了。

过去半年中,她多次立于此处,望着赵国公府。那时大多是因为要等候傅徽之出门,心中是盼望的、欣喜的。而如今回望,心中却是苦的、酸的。明明分别不过月余,竟恍如隔世。

不知是什么驱使着她往赵国公府门走。

别处的雪都化得差不多了。唯有赵国公府门前的雪仍厚。想是太多时日无人扫雪。雪积得厚了,自然化得慢了。

大门贴着封条,想来尚未有新人入住。言心莹想起传闻,查获赵国公通敌书信一封并反诗一首。自古诗人总喜欢在墙壁题诗,若有反诗,不论是真还是陷害,会不会也在墙壁上呢?

她便绕到赵国公府后门,命两名防阁看着点行人,自己欲翻墙入府。只是她未曾学过武,要自己翻墙还是比较困难。她便请一名防阁蹲下,她踩着他的肩,攀上围墙,最后踩着事先翻过墙接应她的另一名防阁的肩,再落地。

她自后往前,再自前向后,将大大小小的屋子都看了个遍,却没见一个字。连池边石上或是地砖有无写字、刻字,都仔仔细细瞧过。

或是反诗早被销毁了。可言心莹也未看见被拆去的墙壁,或缺失的地砖。除非真是在某块石头上刻的反诗。那至少石头不大或虽大却不在显眼的位置。否则,何处本应有块大石,后被搬走,不会不留一点痕迹,她不会看不出。又或许墙拆过,又被重新砌起。或是换过新砖、新石。若真有人如此有心,她看不出也不冤了。

反诗大概还是写在纸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