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上有人家(种田) > 第21章 第 21 章(捉虫)

山上有人家(种田) 第21章 第 21 章(捉虫)

作者:西瓜啵啵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23:25:16 来源:文学城

正月十五一过,清闲许久的村民又重新忙碌起来,起早贪黑地耕地、做工。

谢知云和齐山花了一整天时间把溪边的荒地彻底收拾平整,割下的野草和荆条都没舍得扔,直接在地里点把火烧了,还能做肥。

虽说好久没见过雪,几乎每天都是艳阳高照,只偶尔落阵雨。但早晚的风和水还是冻人,种菜为时尚早,起码也要等到清明前后。

于是两人暂时没管这头,当务之急还是把建房的事儿提上日程。

钱不够多,一时半会儿也发不了大财,想弄个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是没什么指望。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夯土墙、盖小青瓦。

不过不管什么样式,都要找个懂行的师傅才行。

他们一早就跟何守义打听好,河源村的刘大富就是专做这一行,村里一大半房子都有他参与建造。去何家拜年时,他们还碰过面,提前打了招呼,人也答应了。

不过何守义建议,正式动工前最好再备些礼专程上门请一请,让师傅帮忙选个良辰吉日。

都是为他们着想,两人自然没二话,还仔细问了刘大富的喜好。

这天一早,二人就拉上最近刚捡的木柴去镇上。

好不容易卖得四五十个铜板,还没揣热乎,转头就去打了一壶酒,又买了两斤卤猪头肉,花得一干二净不说,还贴了些进去。

好在刘大富收到礼挺高兴,爽快地掐着手指给选了个最近的好日子,还给介绍了几个手脚麻利、有经验的帮工。

齐山没拒绝他的好意,从中找了两个年轻人。因都在一个村儿,住得并不远,来往十分方便,就不管饭,一天算四十五文的工钱。

人手和日子敲定,接下来就是材料。

黄土山上山下都好找,不用花钱买,只要请人帮忙挖了运到地方,交给两个帮工就成,他们还有驴子可以使。

木料也好办,给村里交些钱,便可以在山上砍。齐山自己会木工,不用请师傅刮皮做榫,又能省下一笔。

只剩下瓦片,得去隔壁石桥村找瓦窑提前定做。

两人不晓得怎么走,最后还是找了何天明带路。

顺着小路穿过山坳,很快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再往前走两步,一座青石铸就的拱桥出现在眼前,便是石桥村的地界了。

石桥很宽,表面有些斑驳,两侧的柳树枝条随风拂动水面,已能看见瘦小的芽苞。

一群鸭子嘎嘎叫着从斜坡上冲下来,下饺子似地扑腾扑腾落入水中。

“嘁!”穿着粗布麻衣的小哥儿手握长竹竿,将跑错方向的几只鸭子也赶下水。

“汪汪!”

身旁的大黄狗陡然吠叫,柳絮循声望去,瞬间双眼发亮,“云哥儿!你们怎么来了?”

谢知云也有些意外,他只知道柳絮回了丘家庄,却不晓得是在石桥村。

“想买几皮瓦,你腿好了?”

柳絮笑着在原地蹦了蹦,“本来就没多大事儿,不过是唬人的。说起来还要多谢你们帮忙,结果这么久都没当面好好道个谢。”

许是离开柳家那个大火坑,他脸上的表情都山洞许多。

虽说只见过几面,谢知云还是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一旁的何天明哼哼两声,怪声怪气道:“还是我出的主意呢,怎么没见人跟我说谢的。”

谢知云的目光没忍住在二人之间流转。

柳絮一下红了脸,拉着谢知云往前走,“瓦窑是我三姨爹家开的,我带你去。”

“你的鸭子?”谢知云指指水面。

“有毛毛看着,出不了差错。”

他口中的毛毛,就是那只大黄狗,这会儿正乖巧地蹲在岸边,认真守着鸭群。

谢知云瞧着颇为稀奇,不免多看几眼,最后还是被柳絮拉住胳膊,远远走在前面。

后头何天明还在和齐山嘀嘀咕咕,“大山兄弟,我上回说的是真的,你得空帮我打套家具,要带花儿的,价钱好商量。”

“成亲用的?”

他这么直接,倒是把何天明弄了个大红脸,挠挠脸支支吾吾半天才重重点头,“嗯”了一声。

齐山会意,没继续追问详情,只道:“我跟阿云说说,叫他帮你画几份图样子,确定了再谈别的。”

“嘿嘿,行!也不用别的,床、镜台和柜子各一件就够了。”

一路聊着天,没走多久就到瓦窑。一大伙儿人忙得热火朝天,柳絮的阿爹丘谷也在里边儿。

许久没见,他比之前更胖了些,精气神也好得多。

因曾经帮过父子俩的关系,这桩买卖谈得很顺利。瓦窑给出最低价,一文钱一片瓦,完工后会差人给送上门,加点儿跑腿费就行。

临走时,柳絮和丘谷硬要他们去家里吃饭,在路上拉拉扯扯好一阵才放弃了。走出去没多远,柳絮又追上来送了一罐子咸鸭蛋,并一直把人送到先前碰面的地方。

正月十九,宜动土。

地基已被齐山挖出大半,打墙用的土也弄回部分,在平地堆成好几座矮丘,一切准备妥当,是时候开工。

天还没大亮,两人就起床,先把驴子喂好,便开始忙活早饭。

找工时商量的是不管饭,但按着礼节,师傅进门和出门这两顿免不了,而且还得好好准备。

为此,他们昨天上午专门去了趟镇上,肉、酒、茶叶、青菜等各样都买了点儿。好酒好菜招待上,人得到看重,干活儿才会尽心尽力。

正在灶前忙得团团转,就听到说话声。

刘大富和另两个帮工约着一道儿来的,还没靠近就大嗓门地打招呼。

齐山赶忙迎上前,谢知云则去洞里搬来凳子放到外面,又忙着烧水沏茶。

没一会儿,何天明一大家子(除开早就去县学的何天青)也都上山来,还提了条鱼和两块豆腐。

张玉梅一杯茶喝完,急急忙忙拽了何天珠去灶前帮忙。

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都是河源村的,因收货打过几回交道,却也算不上熟。

但这些人还是来了,而且没一个空着手的,要么是几个鸡蛋,要么一把菜苔,亦或者一颗萝卜,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礼轻情谊重。

两人一一记在心里,面上笑容更盛。

太阳渐渐升起,灶台那边白烟袅袅,大婶们说笑声不断,一向安静的山林难得热闹非凡。

外面敞亮,饭桌被搬出来放在平地上。鲫鱼豆腐汤、回锅肉、韭菜鸡蛋……一盘盘菜端上来,最后却只有刘大富和两个帮工落座。

其他人胡乱找个借口,就匆匆离开,根本拉不住,连何家人都没留。

何守义挥挥手:“赶紧回去招呼师傅,不用管我们。乡里乡亲,有事儿搭把手都是应该的,算不得什么。”

话落转身就走。

何天明一边跑一边喊:“大山兄弟,有要帮忙的地方,就叫一声!别客气!”

声音回荡在山间,久久不散。

谢知云看向齐山,二人不约而同翘起嘴角。

回到山洞前,刘大富和两个帮工还没动筷。

等谢知云开口催促:“吃呀,等会儿都凉了。”

才陆续拿起筷子,大口吃饭吃菜。

齐山在旁边挨个倒酒,最后给自己也斟了小半杯,先行端在手中站起身——

“有劳各位了。”

“放心,肯定给你们把这房子建得漂漂亮亮。”

“没错,这要是弄不好,以后都不敢在村里待。”

几人齐齐举杯,一饮而尽。

等到了吉时,烧香祭拜之后,四个汉子就撸起袖子开始动工。

刘大富和那两个帮工也没说大话,每天天亮就上山,太阳快落山才收工,中途除了喝水、上茅房、回家吃饭,就没怎么歇息,一点不躲懒。不仅时间抓得紧,活儿也干得细致,很叫人放心。

挖地基、活黄泥、搭架子、打土墙,每天都在忙,洞口外总是乱糟糟,看着却让人心生欢喜。

下力气的活儿谢知云帮不上忙,从不往上凑去添乱。他主动揽了煮饭、喂驴、烧水等杂活儿。

灶里大部分时间都烧着火,保证里面的水是热的,旁边放着好几只竹筒,渴了直接舀来喝就是。不过汉子们贪凉,大多时候直接在竹管那儿接山泉水,也方便着。

除此之外,谢知云很长时间都在洞里待着。

何天明的事儿,齐山给他说了。谢知云构思好几天,一有空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写画画,终于有了头绪。

他如今在山里待习惯,胆子大些,也觉出不可能时时刻刻让齐山陪着。自己牵上驴子下山找到何家,把木板拿给何天明看过,得到同意后,又用纸笔重新画了幅更清晰的。

他小富之家去得多,杂书也看了不少,再加上自己的妙想和画画功底,绘些新颖别致的图样并不难。

对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何天明来说,更是眼前一亮,当下拍板,就要这一套。

谢知云跟齐山了解过行情,又做主和他谈定价钱。做好家具首要的就是木料,山上并不容易找到,何天明主动提出自己买毛料。

他们便只收工钱,一张床算八百文,柜子五百,镜台两百,合计一两五钱。

建房子缺钱,谢知云先跟他收取五钱的定金。

何天明也爽快,二话不说就付了,还一个劲儿表示自己不急。

毕竟柳絮刚被逼离开河源村,做戏做全套,怎么也得养好腿,才能谈婚论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捉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