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烟火录 > 第79章 第 79 章

山河烟火录 第79章 第 79 章

作者:倔强废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1 01:01:52 来源:文学城

出村时,村里不走的人都到晒场来送别,气氛很压抑,时间很紧迫,大家想说点什么,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啥,就默默对视一下各自错开眼,留下的原地站着,要走的步步远离。

到了石家村路口,要走的人更少了,就石秀才一家四口,石村长一家六口,石亭林在人群里没见到自己娘家人,忙上前问石村长:“村长爷爷,我爹娘他们都不走吗?”昨日因有石老头回村报信,他忙着收拾就没有回娘家,谁知爹娘竟会不走。

石村长叹了口气道:“他们舍不下家业,不愿背井离乡。”

石亭林闻言,茫然的看向石家村方向,心中生起一种生离死别的怅然。

三叔祖年纪大了经不起奔波,便要留下,但也到路口送别,老人颤巍巍地拉住石老头和楚枫的手,声音哽咽:“千山,楚小子,这些离乡的石家人就麻烦你们多照应。等时局太平了,你们可一定要回来啊,别忘了咱们的根在这儿。”

石老头红着眼眶重重地点头:“三叔放心,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您老千万保重身体。”

楚枫也上前一步,低声嘱咐:“三叔祖,若是局势有变,您就带着乡亲们去十湾村后山避难。这些年我们在那边开垦,靠前山一带已无野兽毒虫,山上还有几块药田,稍加整理就能种些粮食。”

“好,好......”三叔祖连连点头,浑浊的眼中闪着泪光,“难为你还替我们想得这般周全。时候不早了,快上路吧,前路迢迢,莫要耽误了时辰。”老人说着,松开手往后退了一步,瘦削的身影杵着拐杖站在路边。

楚枫等人无奈只得转身走了。

石秀才跟着走了几步,突然回头,冲到三叔公面前跪下:“祖父,孙儿不孝。”

他夫人和儿女见状也跟着跪到三叔公面前。

三叔公别过脸抹了抹泪,才转头看向石秀才:“绍进啊,该说的昨日我都与你说了,起来吧,别耽误大家赶路。”

石秀才哽咽着道:“祖父,您千万保重,等我们回来。”

三叔公摆了摆手:“好好,走吧,走吧,好好培养亭文。”

石秀才儿子石亭文在旁磕了个头,保证道:“祖爷爷,我一定为咱们石家争气。”

三叔公欣慰的看着重孙:“好孩子,快起来,去吧,他们都走远了。”

石秀才这才起身带着家人,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三叔公看着渐渐模糊的人影,闭目祈祷:“望祖宗保佑我石家子孙...”

昨日石老头到村里传了信,石村长召集了村里人将逃难事说了,大伙顿时炸开了锅。

“没影的事,我今日才从县里回来,听都没听人提过。”

“逃,天下这么大,到哪里不是被官府管着?能逃去哪儿?”

“你没听村长说石千山一家要去哪什么...北凉府吗?”

“北凉府就没有官爷抓壮丁了吗?”

“就是,反正我家不走,我年前才盖起来的青砖瓦房,都还没住热乎。”

只有沈三巧大着嗓门道:“哎哟,你们楚老板都要走了,你们不走?那陶瓷窑和地里东西可没地方卖咯。”

她倒是盼着村里人都走,这样石绍阳的石匠活能多些,这些人走了她也能捡些便宜。

村里有人白了她一眼:“你少幸灾乐祸,就算没了这些进项,那也比你家日子好过!”

“三巧啊,听说你家亭建染了不干净的病,是真的吗?咋不找十湾村那刘大夫给他瞧瞧?”

站得离沈三巧近的几人闻言,不约而同的退开几步,像是躲什么脏东西一样。

沈三巧满脸通红,气得身子直发颤。

眼看又要打起来,石村长无法,高喊道:“情况我都与大家说明了,如何决定你们自己回去商量,别在这里吵闹耽误时间。”

说完就与三叔公和石秀才进了祠堂。

三叔公沉默半晌后对石村长道:“千树,看样子村里人其他人都不会走,但你跟绍进必须走。”

石村长一脸愁容问:“三叔,那您老呢?”

三叔公道:“这一走十年八年不一定,我都八十了,经不起路上折腾,更不想埋骨异乡...”

石秀才闻言,打断了老人的话:“祖父,我也不走。我好歹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就算打起仗来抓壮丁也轮不到我头上。”

三叔公长叹一声:“这些年来你还没看明白吗?那楚小子绝非池中之物,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又与府城官员交好。连他都要舍弃家业逃难,可见这场变故绝非换个皇帝那么简单。”

石秀才神色倔强:“父母在,不远游。祖父尚在,我岂能独自逃命?我石某人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糊涂!”三叔公的拐杖重重杵地,发出沉闷的响声,“我让你走,难道只为保全你一人性命?我那是为了我们石家的将来!”

老人缓了缓语气,继续道:“如今族中小辈里,就数亭文读书最有天分。绝不能让他折在这场动乱中。你此去,也算带他看看外面的天地,多结交些有志之士,莫要像你一般......”

话到此处,三叔公顿了顿,“莫要再走死读书的老路。”

石秀才闻言沉默。他明白祖父毕生的夙愿,就是为石家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仕宦之才。可惜自己资质平庸,终究辜负了老人家的期望。

三叔公缓缓转身,看着祠堂供奉的一列列牌位,“千树啊,我死后这族长之位本该传给你......”

老人翻动着案桌上的石家族谱,泛黄的纸张在他枯槁的手指间缓缓翻动,停留在某页,他望着上面书写的名字,缓缓道:“可眼下这光景,你不像村里其他人,不懂事态多严重。你家是要走的。”

“三叔,我...”石村长看着三叔公,欲言又止。

三叔公抬起手,示意他不必多言:“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若是添了丁口......”

他说着合上老旧的族谱,“你就另开一本,把咱们石家在外的血脉续写下去。待他日太平归来,再誊进祠堂的总谱里。”

石村长喉头滚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微微发颤。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我记下了,三叔。”

三叔公这才转头看向石村长,“还有,你两个儿子都是石匠,这是咱们石家祖传的手艺,也别丢了。”

如此石秀才和石村长两家人背负着石家的传承与未来,跟着楚枫踏上了逃难之路。

路过杨柳村时,杨素清娘家人已经等在村口,她娘家就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兄弟。

到三江镇时,刘芳姐妹的娘家人已经等在镇门口了,刘家人口就比杨家多些了,刘家父母健在,刘家大哥刘峻夫妻,带着一双儿女,一共六人赶着辆牛车。

刘长青望着三江镇镇口,看了看刘紫霄姐弟,见二人都沉默不语,便也没有提赵惠的事。赵麻子死后,赵惠卖了赵家祖宅,购置了一间小屋,如今靠着帮人浆洗度日。

到临水县已经天亮了,夏有田一家四口赶着五辆驴车等在城门口了。

楚枫看到那些驴车,便与夏满仓和石村长商量,将携带的行李分散到驴车、牛车上,伪装成货物。众人闻言,立刻忙活起来。

夏初掏出几张银票,递给石头和豆子:“你俩腿脚快,去钱庄把这些换成银子或金条,快去快回。”

昨日他和李老太清点了银钱,这五六年时间,家里存项已经有了七万多两,虽然楚枫早早让送货队带金条回来,但家里还有两万多两银票,只能路过有钱庄的县城再换了。

石头和豆子将银票揣到怀里,快速往城里跑去。

胡春花见石头和豆子进城去了,转头问周大牛:“你昨天是怎么跟你外公说的?怎么到现在还没见人出来?”

周大牛无奈道:“我说得很清楚,就说局势要乱了,咱们都得往北凉府逃,让他们也收拾东西一起走。”

胡春花急得直跺脚:“那怎么还没动静?”

周旺见状,提议道:“大家装车还得一会儿,要不我进城去看看?”

周大牛摇头:“还是我去吧,我跑得快。”

他正要动身,却被胡春花一把拉住。她一咬牙,狠心道:“算了!他们八成是不想走,你去也没用,别耽误了时辰,反倒把自己搭进去。”

李老太望着万松书院的方向,转身找到夏初:“大孙,走之前我想去那书院看看。”

夏初看了眼仍在收拾行装的众人,点头道:“好,我陪您去。”

李老太却摇头:“让至儿陪我就行,他熟悉路。”

夏初没再多言,叫来夏至。听说奶奶要去书院,夏至只当她是想看看自己读书的地方,二话不说解下背上的初三递给夏初:“哥,你照看会儿初三,我赶车带奶奶去去就回。”

夏初接过孩子,仍不放心地叮嘱:“快去快回,别超过两刻钟。”

驴车载着祖孙二人渐行渐远。楚枫走过来问道:“至儿落了东西在书院?”

夏初望着书院方向轻叹:“落东西的......怕是奶奶。”

李老太被夏至拉着快步拾级而上,步伐匆忙,她都来不及看两边的风景,像儿时第一次来这里时一样,看着脚下石阶,只是儿时她步伐慢,一步步蹦跳着数数。

如今她步伐快了,却跳不起来了,也不再数那早已烂熟于心的台阶数。

一百三十五级。当年她曾问过这数字有何寓意,那人说“一”是起点,“三”喻三纲,“五”指五常。

转眼已至书院门前。李老太停下脚步,抬眼看着那棵黄叶纷飞的杏树,夏至松开他奶的手,跑向摇椅上假寐的老人:“方爷爷!”

老人睁眼见是他,奇道:“你来作甚?先生学子都归家了。”

夏至指向身后的李老太:“我带奶奶来看看我读书的地方。”

老方闻言一怔,顺着他手指望去,只见一位素衣老妪正仰首望着杏树。似是察觉到视线,她缓缓低头,半晌展颜一笑:“远方哥,一起走吧!”

这声呼唤让老方浑身一颤,慌忙起身却因膝有伤,踉跄着差点摔倒。夏至急忙扶住:“方爷爷当心!”

老方被夏至扶着,挪步到了李老太面前,老泪纵横:“小姐,我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您。”

老方,本姓李,名远方。他是李家的家生子,祖上姓方,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几岁就给李家大少爷做书童,学问很好,李家大少爷做官后就放了他的奴籍,让他自己参加科举,但他刚考过秀才,李家就突遭变故,他便也没再考下去。

相较于老方的激动,李老太显得平静许多:“还是叫我名字吧。至儿既在此处读书,相见本是迟早的事。”她顿了顿,望向空荡的书院。

“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跟我们一起走吧。这里早已不是当年的万松书院,人都不在了,你又何必守着?”

夏至听得云里雾里。若说夏初对李老太的过往有所猜测,比他小了八、九岁的夏至则全然不知。但眼下也不是好奇打听的时候,“方爷爷,跟我们走吧。院长爷爷是我让人送走的,我们现在也要往那边去。”

老方闻言一震:“你这孩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夏至蹲下身:“您先上来,路上我再细说。我哥他们在城门口等着,耽搁不得。”

李老太也轻拍老方肩头:“远方哥,走吧。”

老方不再多言,伏上少年脊背。夏至背着他往山下走去,李老太最后看了一眼那颗杏树,转身紧随其后,途中夏至三言两语解释了林适的去向。

回到城外时,众人已整顿完毕。因老方腿伤未愈,楚枫将他安置在刘长青的车上,嘱托刘家父子多加照应。

集结的车队颇为壮观:驴车、牛车一共二十辆。都装得满满当当,排成长一列引得进出县城的人纷纷侧目。

楚枫对夏满仓等人道:“各位,咱们这队伍太大,过于惹眼,为避免被官府注意,得分开点走才行。”

夏满仓点头:“楚小子,你安排吧,你说怎么走,咱们都听你的。”

其余人纷纷附和:“对,你安排就行。”

“时间紧迫,那我就不客气了,”楚枫道:“咱们就分成四路人,老弱青壮穿插,这么多人,路上肯定有很多事要商量,就每队选个领队的出来张罗事。”

夏满仓等人点头表示认同。

楚枫继续道:“过去北边天气冷,所以,趁着这边气候还算好,咱们得尽量赶路,每天上午下午歇脚一次烧水喂牲口,晚上能找到歇脚的客栈就住客栈,找不到客栈就歇在野外。家里被褥带得少的提前说,趁着现在还没乱,路过城镇我安排年轻人去采买。”

几人点头应了,夏满仓和石村长很快就选出了领队的,他们自己领两队,另外李春生和夏承良领两队,之所以选这两人,是因为他们常年在外送货,有能力也有身手。

队伍出发,大人们脸上都是对来的担忧和迷茫,只有孩子们,满脸新奇的四下张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