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无溯 > 第55章 登麟阁 拜相风云,一锤定音

山河无溯 第55章 登麟阁 拜相风云,一锤定音

作者:忆枝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19:11:20 来源:文学城

好生送走韩冶后,秦川在院子里的回廊下坐了许久。

最终决定,将淳王来访的消息告诉父亲,连同“高昌”这个名字。

等他找到父亲时,发现秦淮正在别苑和萧路下棋。

好在小松跟着钟廉上街去了,没有什么能打扰他们。

起初,秦川看着师父也在,还不太好意思开口。

求学是一回事儿,直接跟师父说中州朝里事,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当日的约法三章,作为弟子,秦川是实在不敢忘的。

最后,还是秦淮和萧路两个人告诉他无妨,秦川才开口道:“淳王来过了。”

“哦?好快的速度啊!”秦淮倒毫不意外。

“不过幸亏,那王爷先来找了你。”萧路接下去道,像是早知有此一遭。

接着萧路移了棋盘,对秦川道:“你还是坐下说吧,想必是个挺长的故事。”

秦川行了谢坐下,随后将从如何见到淳王,如何开解他,如何将他劝回去通通说了一遍。

惹得萧路在一旁,连连拍手称赞,“你现在果然是长大!做得好!做得好!”

秦淮倒不为所动,只问,“挑唆淳王的人,是谁?”

“高昌,高大人。我就是觉得此人不妙,才不敢隐瞒淳王来过之事。”秦川回答。

“高昌?”秦淮回忆着昨日散朝后,几位大人拦住自己的场景。

开始时,那高大人并不显眼。

每每刚要说话就被打断了,可最后一出退守,却是丑态毕露。

嘴上说着茅塞顿开、支持陛下,但脸上那谄媚的笑,分明就是告诉别人,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果然,此处行不通,又急急另寻他路了。

“明日我会将此事告知穆王,由他定夺是否要告知陛下。”秦淮说。

秦川点点头道:“事情既然说完了,儿子就不耽误您和师父下棋了。”

旋即便行过礼,回自己房里去了。

“这棋,还下吗?”萧路看着秦川的背影,笑问道。

“下,当然要下。”秦淮也笑着,用手拂去了棋盘上的落叶。

月亮还是升起来了,如这千百年里的每一天一样。

韩冶坐在自家院中,望着头顶上缺失了一角的月亮。

心里既忐忑又高兴,“这一天,终于要过去了……”

然而,谁也不曾预料到,重开相位这事儿,仅仅过了两个晚上,就逐渐发酵成了另一种说法。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韩凛便收到了齐王上的贺表。

表中,极力称赞圣上此次拜相之举,有多么深明大义、爱惜贤才。

更是用不少的篇幅,阐述了当年封存相位后,先帝是如何表示,后辈不必以此为拘。

若碰上治世能臣,还是要重启相位,以示嘉奖鼓励。断不可,使天下读书人寒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齐王的贺表刚刚呈上,同样的口风说辞,便自四面八方传扬开去。

有的说,当日秦相还健在时,就跟先皇上书表示,丞相之位不可缺;

有的说,先帝在秦相故去后,也只是表明自己在位期间,不再设立丞相,未要求过后人;

有的说,先帝当年托付顾命大臣,辅佐新皇时,曾明确提过中州要发展,丞相人选一定要慎重……

诸如此类的传言,一时间风起云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可毫无意外地,都是在告诉世人——

这相位开得对!

这不仅是新皇明理,更是先皇的嘱托与期盼。

虽然也有些人在听到这些话后,想了想说并未记得有此等故事。

却总会被传话的人用一句,“唉,年代久远,您记错了也未可知。”来搪塞过去。

这样发酵了两天,朝堂内外的观点,倒真给扭转了不少。

韩凛桌上的贺表,更是越积越多。

其中溢美之词、奉承之语,别提有多真情实感了。

若不是见过,其中有些人的嘴脸,韩凛还真要信了他们口中“团结一致”、“铁板一块”的鬼话。

离陈大人拜相,还有四天时间时,齐王又来到了穆王府。

并不等人通禀,他就哼着小曲儿,一路溜达去了书房。

刚一间见穆王,便急急邀功道:“六哥,这次的事儿,弟弟我办得可算漂亮?”

“哈哈哈,我就知道是你,在背后耍的这鬼把戏!”穆王大笑道,赶紧把齐王让进屋。

齐王依然神色得意。

“你们呐,还是太老实!光想着用蛮力压人,用实绩说话!其实你看,散布点儿流言,有时候可比真话好用多啦!”

“哎,哎,说什么呢?什么流言?那就是先帝当年的意思,皇兄如此雄才大略的人,怎么会忍心儿孙辈错失良才呢?

穆王提醒道。

齐王随着赶紧就坡下驴。

“看我这嘴,该打,该打!陛下现在重开相位,正是继承先帝遗志啊!”

穆王笑着看他,心想这闲散王爷的招数,虽然幼稚了些,却胜在管用。

那些不辨真假的话,的确给了宗室和百官一个很好的理由。

让他们不必再观望揣度,只一心相信就好。

至于这信里,有几分是真的,有几分是怕麻烦,又有几分是不想触霉头,根本不重要。

“今日我可是特意来讨赏的!六哥要是不赔我顿好酒,以后弟弟我可不敢再帮忙了!”齐王依然快人快语。

穆王笑得合不拢嘴,用手直点他。

“好,好,酒一准儿管够,昂!今儿啊,你就是想用我的肉下酒,我都马上让人拿刀子去!”

这一边,他们兄弟两人相谈正欢。另一边的韩冶,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今次,他没有先感情用事,而是强迫着自己,先把皇兄从最重要的位置上挪开,然后开始思考整件事情。

“不对,这事拐得蹊跷!如果先皇早有这些话,皇兄大可以说出来,就不至于落得如此危险之地。肯定是有人在帮皇兄造这个势,用不好翻查的历史,来堵众人的嘴。”

直到这时,身为皇家子弟的天生政治嗅觉,才算在韩冶身上苏醒。

“既然如此,我是不是也可以,为皇兄做点儿什么?”

韩冶心里想着,前些日子秦川跟自己说过的话。

“对了,陈大人的新策固然不能提,可他良好的家世背景和政治素养,是很能拿来做做文章的……”

随着韩冶心中的一锤定音。

接下来,关于陈大人的来历和贤能,便如插上翅膀般,飞遍了皇城中的深宅大院。

不消三天,甚至成了街头巷尾百姓们的谈资。

更有孩童们,在游戏时流出的歌谣一首——

东蜀陈,乃贤臣。

登麟阁,开相位。

承先训,报新恩。

中州道,明且仁。

这一切的一切,如同谶语一般,让所有人都不敢再质疑,那道拜相的旨意。

韩凛端坐在宫墙之内,看着这一切,竟往他不曾设想过的顺利之地驶去,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他自然知道,齐王在背后的动作。

那道贺表,本就是为了提前,统一口径用的。

但后面关于陈大人的部分,韩凛想了很多人,最终都一一否定了。

就在他依然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想起穆王前几日说的,关于高昌的事情,心下不禁涌现出一个名字——韩冶。

是的,没有别人了!

这种走街串巷,编话本儿、造歌谣的能力。

也就只有这个,从小就爱玩儿、爱溜达的弟弟能做了。

再加上,好多传言里的内容,都是自己与秦川去华英山时的事情。

可见韩冶是从秦川处得到了答案,又自己加工创造了些,帮了朝廷这一把。

想到这里,韩凛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这下,终于可以放心了。

韩冶将不再是那个,心里、眼里只有自己的小孩子。

他正在长成一位合格的王爷,一位护得住自己、护得住母亲、护得住中州的王爷。

时间就在几方拉扯和试探中,来到了九月初三。

这一天,韩凛召集了满朝的文武宗亲,连多日称病在家的徐铭石,都精神奕奕地出现在朝堂上。

还有那总是闭门谢客的淳王,亦是一副郑重之相,立在宗亲之中。

韩凛命众人平身后,便让孙著宣读正式拜相旨意。

那圣旨很长,从如何依照父皇所托重开相位,到陈瑜亭的身世来历都一一阐述清楚。

最后落在一句——

“故封陈瑜亭为丞相,官居一品,封山育侯。特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随着陈瑜亭当堂领旨谢恩后,百官宗室们也齐齐叩拜,口中直呼:“陛下圣明!”

这一场自去年冬天,着手筹划的拜相仪式,至此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落地了。

此时此刻,无论是堂上的韩凛,还是堂下的穆王、齐王、淳王。

亦或是徐铭石和秦川父子,以及远在朔杨的方缜。

他们仿佛都看见了,一条光明大道,正在向着中州招手……

这一章的结束,也标志着《山河无溯》的“中州前篇”彻底完结啦!

从韩凛初登大宝、试水朝堂开始,到陈瑜亭登阁拜相、一锤定音结束,历经55天的时间。

在这里,再次感谢那些,愿意陪伴我、等待我的小伙伴。

尤其要特别感谢“城晔闻笛赋柳安”,给了这篇文文第一条评论,并指导着我修改排版的方式。

还要特别感谢“LazyD”,让我在如此籍籍无名的时刻,收获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条长评,真的荣幸非常!

最后,要单独感谢“拒绝红豆小能手”,没有你的热情,我想我早就在自我怀疑的念头里,败下阵了。

还有其他小伙伴们,你们中的很多人,从来没留下过自己的名字,但每一次的“收藏”与“点击”,都是我努力坚持的动力。

那么,如果有缘,请让我们“中州后篇”再见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登麟阁 拜相风云,一锤定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