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杀神转行当奶妈 > 第40章 第 40 章

杀神转行当奶妈 第40章 第 40 章

作者:一一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00:15:09 来源:文学城

‘我在那里等你。’

‘等你。’

‘……’

“我记住了,我会去的,不会食言!我——”

钱文嫣挣扎着,冲破身边的迷雾,正要触及什么,脚下一陷,惊恐地睁开了双眼。

“姑娘怎么了?”奶娘潘氏听到动静,连忙掀起珠帘入内。

“他、他……”钱文嫣仰起脑袋,小脸煞白,正艰难喘息着,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小娘子冷汗涔涔,不知是受了什么惊吓。

潘氏忙用手掌探了探钱文嫣的额头,好在没有发热,松了一口气,接过女使安林递来的热巾子,为小娘子擦拭着湿汗。

“身子可有不适?奴家去请陈医女过来?”

钱文嫣就着潘氏的手,用了几口温水,缓了片刻,气息渐渐平复,才摇头。

“不必了,我没事。”

把豆绿色素面妆花袄披在钱文嫣的身上,潘氏又瞅了瞅她的面色,柔声问道:“姑娘是梦到什么了?”

钱文嫣正要回答,眸子里忽而闪过迷茫。

她眨巴着眼睛,以一种不确定的口吻说道:“我、好像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

“姑娘怎会这般想呢?”潘氏紧张得浑身发僵,但还是克制着,尽可能平静地笑问。

作为钱文嫣的奶娘,潘氏知道小娘子‘闭门养病’三月的内情,更了解小娘子对程家官人的不同。

然而程家官人已忘却往事,若独独只有小娘子忆起了扬州的朝夕相处,岂不可怜?

“我……”钱文嫣张了张嘴,脑中却空白一片,微咬着下唇苦思了许久才道,“梦里、我好似应了一人,要去见他的。”

潘氏勉强笑了一下,安抚道:“姑娘也说了是梦,梦里的事情哪里能作数了?”

钱文嫣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只是心口上似是还压着什么,让她一时间也缓不过劲来,浑身软绵绵的,连下榻的力气都没有。

歪在潘氏的身上,迷迷糊糊间,又累得睡了过去。

“潘妈妈,这、还是请府医来瞧瞧吧!”小娘子虚弱的模样,让安林瞅着心慌。

潘氏面露愁绪地低头看了一眼,扶着瘦弱的小娘子躺好,掩好锦被,留下安林看护,才轻手轻脚地走出里间。

***

黎明自灰青色的苍穹幽幽而现,裹挟着初春的清寒,比之暗夜更多了几分寂冷。

一袭薄衣,程生蕤怔坐在床上。

“奴奴?”

一声无意识地低呼,让程生蕤从混沌的迷雾中惊醒,他不可置信地站起身来。堪堪迈出一步,却倏忽顿住,怔怔然立在原地,不知该往何处。

心,乱作一团。

“郎君昨夜睡得可好?”

随从韩毓听到里屋的动静,捧着面汤推门而入,见程生蕤薄衣赤脚,面色憔悴地站在床边,他面上的喜色瞬间转为惊恐。

“这是怎么了?您身上的伤还没好全,怎么也不添件衣衫啊!”

程生蕤目光冷沉地看着眼前的人,除了至亲,韩言、韩毓兄弟一直是程生蕤最信任的人。

“郎君?”韩毓心底藏着事,在程生蕤的注视下,愈发忐忑难安。

“你——”

落在身侧的双手蜷成拳,程生蕤蓦然偏开头,紧拧着眉心,压下了某些不该出现的情绪。

“西北来信了吗?”

“阿兄已至离州。”韩毓连忙放下洗面汤,从怀中取出火漆密封过的信件,递上前去。

程生蕤拆开书信,快速扫了两眼,面色凛然地踱步至窗边,望着远处高耸的钟楼,轻声道:“阿毓,将拜帖递去贺府。”

韩毓了然,本该立即去办,站在程生蕤的身后却有些踌躇不定。

“就要回离州了,我有分寸。”

“是。”

如同服下一剂强效的定心丸,韩毓重重地点了点头,匆忙离去。以至于没有窥见,与那平淡如水的声音不同的,惊疑、又迷茫的眼神。

许久,男子才嗤笑了一声。

“呵!甜粥!”

一个病怏怏的小女娘,在梦中向他讨要甜粥?这有什么可怕的,何至于如此失态?!

舌尖抵了抵左颊,不知是否有意,程生蕤忽略了那声过分亲近的称呼,也避开了随从浑身的破绽。

一个梦境,三个月的记忆,与离州相比,着实是太轻了。

程生蕤长吐了一口气,放下窗棂,转身看到了去而又返的韩毓。

“……”

“长君嗜甜,应是不缺甜味的粥食,小的去要一碗来?”韩毓殷勤道。

程生蕤皮笑肉不笑道:“你缺不缺一顿鞭子?”

“嗯?啊!”

程生蕤黑眸发沉,“拜帖。”

“是是是,这就去!郎君快快将鞋穿上吧!小的走了!”韩毓边走边说,直觉得自己快操碎了心,越发思念远在西北的兄长,不住地嘟囔着。

“若是兄长在,我也不至于如此……”

“如此什么?”

温和的声音传入韩毓耳中,他浑身一激灵,连忙止步,双手作揖行礼,“长君。”

程生彦提着食盒,浅笑道:“这么早,九郎又遣你作何苦差了?”

“不苦不苦,长君言重了,小的不过是替郎君往贺府送封拜帖罢了。”谈及苦,瞒着扬州之事不与郎君道明,才是真真苦啊!

韩毓望着始作俑者之一的程生彦,干笑了几声。

“贺府?”程生彦沉吟了须臾,柔声道,“九郎身子大好,又忙起西北之事了?”

韩毓想到方才之事,不敢疏忽大意,弯下腰,低声开口:“郎君面色不佳,是否请张老先生上门?”

程生彦表情微变,点了点头,颔首道:“你先去宝福堂请个人来,这封拜帖交与我来送吧。”

“不敢让长君费心。”韩毓有些腼腆地挠了挠脑袋。

“给我吧。”

程生彦笑得温和,却让韩毓心头微颤,无法轻言反对。好在这不过是一封普通的拜帖,韩毓没有再犹豫,双手递上。

“劳烦长君了,小的先行告退。”

他恭敬一拜,也不待程生彦开口,便火急火燎地往外跑。

程生彦轻笑着摇了摇头,往院内走去。

长枪破空,带着凌厉的锋芒,在院中自在挥斥。

他神情微凝,脚步也沉了几分,扬声阻拦,“九郎还未病愈,怎可劳累?”

程生蕤回身收势,握着没入泥地的长枪,调息几许,这才纵步朝着程生彦走去。

“我也不是泥塑的,何须这般小心?”

程生彦认真看了几眼他眼底的乌青,不安地问道:“又没睡好?夜里没点安神香吗?”

自从九郎醒来以后,不是噩梦连连、或是整宿难眠。

张老先生说过,这些都是失魂症引起的,心结未解,自是夜不成眠。

解心结,唯恐骤然大悲大喜,伤及心脉。与之相比,夜里不好入睡还不算太麻烦,用些安神香还可缓解。

在他强硬的态度下,九郎再不喜香药,也用了一段时日,已许久没有过今日这般,面色苍白、颓丧又憔悴的模样了。

昨夜是断了此物?还是安神香已没了效用?

“要不点我自己吧!用了这么多,熏得够入味了。”程生蕤坐在石桌前,给兄长斟了一盏茶。

程生彦不理这混不吝的话,暗忖着要不要把香药换成汤水,每日夕食盯着,灌他个水饱,就不用再发愁了!

兄长的沉默让程生蕤心生警惕,只得无奈地解释道:“我是武将,只有保持清醒才能活下来。”

香药丧志,西北这样的重战要地,沉迷于此物无异于自掘坟墓,他不能行这害人害己的勾当。

“你……”

重重叹了口气,程生彦知道在离州的事情上,谁也劝不了程生蕤,只好暂且按下不提。

将食盒放在石桌上,双手托起茶盏在鼻尖停了须臾,小口品了品,程生彦赞许道:“这五年来,你的茶艺倒是不曾退步。”

程生蕤扯了下唇角,自嘲般笑着。

在西北浴血奋战,连最烈的酒水都入口寡淡,哪来的闲情逸致煮茶对饮了?

茶艺和这汴京城一样,都在他的世界里走了很远很远。

今日,不知怎的……

程生蕤垂眸望着手边的白瓷盏,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去了不知名的他方。

在一道充满关切的目光下,他压下心中的恼意,故作平常地把玩起掌心的盏子。

“兄长过来是为了何事?”

程生彦看了他一眼,眉眼温和地打开食盒,“钱家五娘子让人送了茶点,这份是你的。”

“哦。”程生蕤依然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茶盏,表现得毫无兴趣。

程生彦从食盒中捻起一块镜面糕,尝了一口,“小五的厨艺是越发精湛了。”

程生蕤不自觉地微蹙眉头,余光跟随着兄长的动作,语气愈发冷淡,“是她的女使,厨艺更精湛了吧。”

“你也知小五病弱,能有这份巧思,逢年过节还记挂着我们,已是难能可贵。”程生彦微微眯着眼睛,吃得很欢快。

“一叶障目、识人不清!”程生蕤面色不霁地放下白瓷盏,冷声道,“你们这样一味捧着,岂知何为溺爱之罪?”

“九郎所言,字字在理。”程生彦正色端坐,语重心长道,“这汴京城里能忍心恫吓小五之人,唯有你。”

程生蕤想起在汴河边上,见他如恶鬼缠身的小娘子,心气更加不顺了。

把食盒移到程生蕤的手边,程生彦语气温和地商量道:“小五才及笄,脾性天真烂漫,确实弊大于利。现下九郎闲赋在家,不若帮着照看一二?”

程生蕤面露荒唐,正要说话,程生彦又道。

“小五的身子总不见好,说是越发瘦弱了。”

莫名的,程生蕤恍惚了一瞬。

如同巨石压身,心口憋闷滞涩,还隐隐作痛着,浑身的气力也被抽去了十之七八。

程生蕤察觉到自己的变化,由此而生的是愈发强烈的抵抗。

他不能被影响,不得,不应,也不要。

“我可伺候不了娇娇弱弱的小娘子。”程生蕤冷硬起心肠,刻薄道。

程生彦耐心十足,慢声劝说:“也不必你精心照养,每日看顾一两个时辰即可。”

“方才你也说了不得溺爱小五,想来她成日困于竹青院,女使环绕、也并无裨益。”

“你这院子清净,正适合小五静养身子。”

程生蕤面无表情,没有半分动容,“兄长知道的,我要回离州。”

这句话,也不知是在与人说道,还是与己明志。

程生彦望着阿弟,低声开口:“哪怕如此,贺府的茶饭也不宜多用。”

程生蕤拂去石桌上的一抹尘土,面朝春日冷阳下寒光闪闪的长枪,“比起离州百姓之苦,又有何惧?”

程生彦的目光也随之而去,微顿了须臾,语重心长道:“如今朝堂各方暗潮汹涌,九郎若想长久立身于西北,且要耐心。一旦时机成熟,自会有人替你斡旋声言。届时,西北之困,何愁不解?”

斩杀运粮官黄锦,不过是御史台弹劾札子上小小的罪过,使得圣人下诏,召程生蕤回京侍奉亲长的是难测的帝心,还有从前朝留下的、对于武将的疑心。

庙堂之高,无人在意远方的西北。

边塞百姓的生死困苦,不过是一封封简短的札子、区区的骚乱,影响不了汴京的繁华。

程生蕤心有不甘,却只得为了回到离州,向贺府递出拜帖——枢密使贺直煦,运粮官黄锦的恩科师长。

这是最快,却非最佳的办法。

但从他弃文从武开始,站在天下士人、满朝文臣的对面,他想得到的一切,就只有以己身换得。

程生蕤何尝不知虎口夺食的危险,但他别无选择。

“只须吾之所失,换得西北安定,百姓不再流离,已胜过一切长久立身之道。”

程生彦望着眼前的人,他还记得那个只及腰间的稚子小童,可不过转瞬却已长成了立身天地之间,须得仰视的英雄。他百感交集,满怀着骄傲与伤感,又喜且悲地望着他的九郎。

程生蕤勾唇笑了笑,语气却十分郑重,“我还有许多未竟之事,会护着自己的。”

“好,我信你。既你无意,小五之事我便另寻他人。”

程生彦眼眶微涩,垂眸平复了片刻,突兀地站起身来,话锋一转,“其实、年前圣心已有了动摇,或许过不了多久,还会与我说道此事。”

“但、小五的身子,我还是与圣人告假吧。”

不加掩饰的胁迫之意,使得程生蕤也无法装作懵懂、含糊而过,他抿唇思忖着。

与求贺家相比,兄长的人情债倒是可以不必还。

但、钱家小五,她——

程生蕤喝了一口冷茶,无奈道:“我也只眼下得空。”

“兄长都晓得。”程生彦温温柔柔笑着。

程生蕤犹豫再三,又道:“小娘子体弱,要是吓着她,病情加重了,岂不与世交家结了仇?”

“说得有理。”程生彦托着下颌,又道,“家中还有不少黄岩蜜橘,你提一筐上门当作谢礼,与小五多叙叙旧。”

程生蕤:“……”

“朝食过后便去吧。”程生彦从袖中取出那封本该由韩毓送走的拜帖,目露慈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送兄长了。”

程生蕤面无表情地接了过来,提起石桌上的食盒,转身回屋,重重地闩上了门。

小郎君闹脾气,程生彦倒是不在意,他扫了一眼萧条的院子,终了轻轻叹了一口气,才迈步离开。

钱家病急投医,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而他,也有私心

——这院子,过于清冷了。

九郎的漫漫一生,不该如此孤冷至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