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夹着一支干花,上面写着英文,我问她,她说就是普通的书签,我信才怪。我非要拿过去给她爸爸看,她就和我抢起来。花撕了两半,我还是拿给她爸爸看,她爸爸看了,当时就火了。”
梁太太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纪,她也风风火火忙活着物色相亲对象。她们那样的人家当然要门当户对的权贵才行。女儿和寒门学子交往,梁太太很生气。
易太太道:“现在的孩子就是宠坏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咱们那个时候,连老公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还不是父母说订哪家就是哪家。”
梁太太道:“我说你是我亲生的,我只有盼着你好,还有盼着你不好的。嫁给个穷小子,以后受不了苦日子,又要说父母当初怎么不看顾你,看着你往火坑里跳。”
马太太道:“那断了没有,这样的穷人家,还不是想要攀上你们家,你们不得不提拔。”
梁太太道:“她说就是同学,不熟的,只是借小说看。我说家里什么书没有,要出去借。她说家里没人看小说,哪里有,当然要朝同学借。”
易太太道:“那小说有什么好看的。看见字就烦,在屋子里一看看半天,闷死了。”
梁太太道:“谁说不是呢?”然后又向王佳芝道:“你们那时候也总向男同学借书?现在的孩子?”
王佳芝只比梁太太的女儿大三岁。不过在这群人眼里,女人一旦结了婚当了太太,所有的太太就差不多,太太是没有年纪的。
王佳芝笑道:“小说买来不一定看得下去,看也就是一两次,虽然不贵,买一次也不值得,就同学朋友之间借来借去的。”
梁太太道:“老梁年轻时候就喜欢看,有什么好看的。现在老了还是喜欢看。女儿这点还是随了他。”
易太太道:“难怪你家老梁和小说里一样,和你情情爱爱的。”
梁太太笑道:“老夫老妻,哪还有了?”
易太太道:“不信你问马太太,年轻夫妻也没有你们那样。”
马太太显然生气了,笑道:“易先生不看小说吧。”
易太太道:“他年轻时候就不喜欢那些。”
马太太道:“是吗,倒不像啊。”
说到这里他也回来到这边来了。
易太太道:“你和你老公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的意思?”
王佳芝道:“也是父母的意思。”
梁太太道:“你看吧,正经人家,哪里有瞒着父母的。不是看不起小门小户,要是人品正派也好,只怕他别有用心。”
王佳芝道:“可就是说啊。有的人是道貌岸然,看着好好的,其实坏的很。要是家里过得去,嫁过去至少生活是不成问题的。要是家里也不好,真是糟糕的很。”
易太太道:“我看麦先生就很好,你们小夫小妻恩爱的很呢。”
王佳芝笑道:“好什么啊,他那个人。”
王佳芝刻意把语气说得很生硬,表示不是在口是心非。
她一直不敢看他,当然人刻意提起小麦的时候他也没有表现过有醋意。不过她觉得他心里是在意的,每到这个时候,总是忐忑不安,深怕哪句话说错了,要他觉得她对小麦是有感情的。她和他讲母亲过世的早,父亲把她当拖累,书也不要她读完,到了年龄就找个人赶快嫁出去。
马太太道:“易太太还说,易先生不像梁先生喜欢看小说,不够浪漫。易先生,易太太点你呢。”
他一笑道:“年轻时候喜欢看,现在不怎么看了。”
梁太太闻出火药味,道:“老梁就最爱看那个叫……什么的小说,我和我女儿讲,你爸爸那么多小说,还说没有。”
听她的描述,王佳芝道:“梁太太说的是张恨水吗?”
梁太太道:“好像是,我是不看的,记不大清楚。”
王佳芝心里道,到了这个位置,喜欢看张恨水?
王佳芝只读过《金粉世家》,印象最深的是金家**奢华的生活,一家老小只靠着老爷子一个人作官养活,连太太在内,除了玩什么都不做,纸醉金迷的好像世界末日一样。半夜两点钟之前绝没人睡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厨房、好几部汽车通宵待命,随时的吃喝出门。
女眷们玩得还规矩一些,儿子们玩得才是疯狂,没日没夜忙不过来的吃喝玩乐,抽大烟、包戏子、养情人。就是一点正事都没有,挂衙门吃空饷,衙门口朝哪开都要忘了。
还有就是总理家,说娶寒门女子作儿媳就娶寒门女子。好像是大少奶奶的妹妹,高门贵女,说嫁寒门子弟就嫁寒门子弟。家里一点不反对,只要他们高兴。
王佳芝那时候才十几岁,但读来也觉得不切实际。
“麦太太也喜欢读张恨水?”
王佳芝正一边心不在焉的码牌一边想事情。
梁太太提醒她才意识到他在问她。
心里无奈道:“明知故问要干嘛?今天话多起来。”
笑道:“我也是上学的时候随意读读,没什么喜欢的。”
“我也不喜欢张恨水。”
“易先生大概喜欢沈从文那一派吧。”
“沈从文倒是喜欢。”
大家又说起别的事情来,不曾想他转身离开还轻轻说一句:“我手里有几本,喜欢拿去看。”
王佳芝尴尬没有说话,心里气道这个人最近是作死的严重啊。
见易太太、马太太都板着张脸,王佳芝如坐针毡。到底还是不能没有梁太太,梁太太看出气氛尴尬马上说话转移话题。
老易公开的和小丫头这样,易太太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见马太太也很不高兴,又觉得很得意。易太太心想这招棋果然有用,看马太太和廖太太的样子,至少这两个是断了好一阵子了。这小丫头一个商人妇,人也算老实,量她也惊不起什么风浪来。尤其她现在在家里,老易也愿意回来了。反正他也不可能收心的,有个老实人把他拴住也好。
几圈牌下来又说到下嫁的事情来,王佳芝谈起黄鹂橘的事情。当然是隐去姓名又略加改动的讲。
其他三个第一次听到这样炸裂的事情,牌都不认真打,听着她讲八卦。
王佳芝说得有些口干,端起茶喝了一口,又道:“那男的哄她说先把孩子流掉。她一流完孩子,就要分手。简直了。”
易太太反应最大,道:“哪有这样的,简直是罪过。”
易太太不信佛,显然是听到打胎的事情太义愤填膺。王佳芝心想她大概觉得,有的人想要孩子还没有,她们竟然有却不要。
“打胎的钱和地方都是女的自己找的。”
其他三个异口同声道:“哪有这样的!”
王佳芝道:“那男的好不要脸,说什么也要分手。还和人讲是女方品行不端,不知道和谁的野孩子敲诈他。他一直和她没什么,没想到她这样,这才愤然分手的。还把女的好一顿毒打,女的当天就上吊死了。”
说完黄鹂橘的故事,王佳芝并不觉得对黄鹂橘是不敬,虽然这里除了她自己没人同情黄鹂橘,但她觉得这是一种记忆她的方式,至少还有人记得她。
这样一想,自己死后这牌桌上应该也没人会提起她。
他爸爸和弟弟一直没有她的消息,当然他们也乐不得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们一定以为她过着贫苦的日子,然后再嫁给一个穷丈夫,生好几个孩子。或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或是被丈夫毒打,反正绝对好不了,但一定不会死。他们当然不会想她会死,因为他们不愿意,那样会有负罪感。
王佳芝讲完这个故事,发现自己竟然胡了。
麻将打到十二点之后才散,王佳芝回到房间收拾了要睡觉,打开台灯发现床头放着一摞书。一本《亚洲文学史》,一本《欧洲名画集》,一本《国父遗志》,一本《领袖言行》。
第二天王佳芝翻了看,前两本很好,后面两本是干嘛,他怎么借这两本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