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两世陌上花 > 第203章 55帖:宁为玉碎 青春依旧是羊入虎口 7

纪采薇和小蔻连夜出逃,慌不择路间,两人来到一处凋敝的小村子。下了马跟人一打听,原来此处叫做杨家集。原本村子里有几百户人家,每逢月初月底,这里都有市集。现如今村子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年轻点儿的也都被抓做兵丁或民夫,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残,满打满算不到一百口人了。

纪采薇昨夜吃的少,又经过一场惊吓和一夜逃亡,此时已是饥肠辘辘。就连身下的“小马哥”疾奔了一夜,此刻也是气喘吁吁。杨家集虽然没剩几口人,但总算也算是见了人烟。她和小蔻在村子里转了一大圈儿,才在村子里找到一处可以吃饭打尖儿的小馆子。其实也说不上是饭馆,只是一对老夫妻相依为命,在家中凑合着做点儿熟食,从往来旅人那里换点儿零钱,勉强支撑着度日。也没什么可吃的,无非是碎黍米掺着糠和几丝野菜做成的稀粥,再就是烙的粗面饼子。纪采薇实在是饿了,也无从挑拣,照样吃了一个风卷残云。

“姐姐...这种日子,真是...委屈你了。”小蔻胃口不好,她还处于惊慌之中。只是看着一直养尊处优的“少夫人”要吃这样的粗食,而且又怀着身孕,难免为她感到委屈。

“这算什么。咱们能逃出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小蔻,其实是委屈你了。卫府再不好,也不至于让人饿着。跟着我,今后恐怕...都是这种日子。是我拖累了你。那天...你该跟你爹他们走的。”纪采薇的优点,是享得了福也受得了罪。条件确实艰苦,但与吃着山珍海味却要对着卫伯远那张恶心的脸,两相比较之下,纪采薇宁愿选择前者。

小蔻摇摇头,她此刻很高兴自己还在纪采薇的身边。自己就算再没用,总算是个伴儿。将来孩子生下来,好歹她能帮着带一带。“姐姐,小蔻不怕吃苦。只要你和孩子平安...”小蔻说着,不觉哽咽。父亲做下的孽,小蔻此时已经知道了。自家亏欠了少夫人的,自家来还,也是天经地义的事。难得少夫人不记恨他们姓纪的,还豁出自己救了他们,小蔻满心都是感激。

“傻孩子,哭什么...没事。咱们虽然没钱,但可以想办法回陈留,咱们还有小马哥呢,别哭。”纪采薇伸出袖管想给小蔻擦眼泪,想到这衣服还是卫伯远的,她心里觉得脏,便改用手揩去小蔻的泪珠。

话虽这样说,但她心里也没底。卫伯远的人不知道是怎么跟叔叔蔡颉报信的,可自己未嫁先孕总是事实。万一蔡家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不能接受这孩子,除了求助于曹操,她还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卫伯远那个王八蛋,把自己身上值钱的东西都扣下了。这个世道里,两个弱女子还要带一个孩子,手里没钱,简直就是绝路。

这些日子以来,因为卫伯远的咄咄逼人,纪采薇几乎没时间也没心思去想孙策。她得保命,得保住这个孩子,也得保住纪成一家老小的命。现在情况略好了一点点,她心头那些思念和担忧一起涌上来,嘴里劝着小蔻,实际上她自己也觉得鼻酸。广陵之战,孙策连败两战,这是纪采薇听卫伯远说的。起初她还不信,但后来看卫伯远能在半途驻留几日,她不得不信。因为若是孙策胜了,卫伯远绝不会在中途停留的。

“公子啊,咱们这儿荒僻,这些粗糙东西...自是入不了您的口。只是...连年征战,庄稼也没人理了,家家都没有细米面,且将就些,您多担待吧。”孙老汉佝偻着腰背,上来一边收拾了碗盘,一边不好意思地念叨着。

“这就挺好的,村子里看不见几个人,我们能找到您家,能吃饱就不错了。还得谢谢您二老。”纪采薇拱拱手笑道。

“小公子客气了。这年景儿,您身娇体贵,怎么来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家里得多疼得慌啊。”孙大娘看见这红衣公子就欢喜,生得这么俊俏,又这么斯文有礼。

“家中有事,不得已。”纪采薇叹口气,不想再多说什么。

“唉,小公子,还是快些回家吧。最近这边儿也不太平,也不知道哪家和哪家打,有时候,匈奴人也会冲下来劫掠。”

“大娘,咱们这儿,是哪个郡?我走迷糊了。还有...这里...距离许都远不远?”纪采薇突然想起来,她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忽略了。只顾着跑,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孙大娘也不太清楚,她一辈子也不曾出过门儿,于是把孙老汉喊了过来。

“妇道人家,真是什么也不知道。咱们这儿啊,隶属冀州,再往前不远...就是并州和河东郡了。离着您说的许都,那可远了...没个一两月,只怕走不到。”孙老汉嘴上埋怨着自己的老伴儿,却悄悄地往孙大娘手里塞了一颗酸枣儿,把自己所知的告诉了纪采薇。

再往前就是卫伯远的老窝了?可现在也不能回头了。河东方向肯定是不能去,纪采薇忙问:“大爷,我想绕过河东郡,该怎么走?”

“那就难了。公子,出了冀州就是幽州和并州,河东又与并州紧邻。若想绕开河东,只能向幽州去了。不知公子欲向何处,不如打马回头向南,反正哪都比幽州好。那边儿...可是匈奴聚居之所。听说...匈奴人吃人呢。”孙老汉好心地劝着。

纪采薇心思一动,既然汉人都这么怕匈奴人,不如先往幽州方向走,起码得先甩开卫伯远。若此时回陈留或去许都,恐怕路上会遇见卫伯远的追兵。所谓兵行险着,她只能这样行事了。“行,谢谢您二老。这饭钱...”纪采薇所有的家当都贿赂了城门守卫,此时只好在身上翻找起来。

“小公子,没事儿。粗茶淡饭,不值当的,别找了,您找到了,我们也要不起。”孙大娘摆着手儿,觉得这小公子一定是遇见了什么难处,否则这么精细的人儿,怎么会在外面漂泊。

纪采薇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在腰间仔细摸了摸,居然摸到了那把银簪子。昨夜被卫伯远钉在了内室的月亮门上,走的时候她顺手拔下藏在腰带里了,后来又得救小蔻,一切发生得太快,她都差点儿忘了这码事儿。“大娘,这个....”她兴冲冲地把簪子递给孙大娘。

“这可使不得...小公子,咱们这粥,吃一两年也用不上这些,您收起来吧,往后路上还要用的。”孙大娘一看那簪子,便知是个值钱的东西。虽然她家贫,但老两口正直老实了一辈子,都不是趁火打劫的人。孙老汉也摇着头,连说不用不用。

小蔻也暗暗拽了一下纪采薇的衣角,暗示她不能像之前那么大方了。今后用钱的地方多了,都用在这儿,以后可怎么办。

纪采薇却说什么也不肯吃霸王餐,觉得老两口子更不容易。她没问他们为什么家里只剩下两口人,就是怕知道答案。人家已经生活得这么困苦了,又无儿无女的,自己怎么能平白占人家的便宜。看看那银簪子头上有三排流苏,纪采薇计上心来,伸手扯下一排流苏。

“大娘,大爷,这个必须收下。否则,我这一餐...过后好多年都不能心安。”

看她如此坚持,老两口只得收下。纪采薇惦记着赶路,眼看着“小马哥”也吃过喝过了,也歇足了半个时辰,就与小蔻起身与老两口告别。孙老汉给她指了向西北的方向,说一直走就是往幽州方向去。

两人前脚刚刚走了不久,后脚卫伯远和李祥等人也找到了杨家集。一夜里卫伯远中途就只歇了一次,便带着他这一队人马马不停蹄地追寻她们的下落。一路上遇见人就打听,却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她们。看着卫伯远渐渐心灰意冷的脸,李祥安慰道:“主公,这边儿有个小村子,咱们且去打探打探。万一有消息呢,您也顺便歇歇乏。”

“她们...到底往哪儿去了呢?”卫伯远攥紧了拳头,勒住了马缰。这村子这么破败,几乎一眼看得到尽头,她们会在这里出现么?但不管怎样,一夜奔波之后,人吃马嚼总是要的。正如军士作战须得粮饷,否则谁给他卖命呢。

于是一行人马轰轰地来到孙老汉夫妇的小破院外,看着那早就被日晒雨淋泯灭了字迹的布酒招,卫伯远嫌弃地撇撇嘴。她会来这种地方?可架不住李祥劝他,说是略坐一坐也是好的,卫伯远跳下马冷着脸子,走进了破壁残垣围成的小院落。

孙老汉两口子何尝见过这种阵仗,只觉得今日很是奇怪。先是来了一位好看的小公子,又来了这么一群人,看着凶神恶煞的。但上门是客,孙老汉陪着笑小心迎上去,对着管家模样的李祥一躬身:“大爷们,小店粗鄙,只怕招待不了这么多位爷。”

李祥也知道,这小破院儿做不出什么像样儿的吃食,挥挥手说道:“不必你费心,我们只是借用一下你们的炉灶。你给烧点水,再找点草料喂喂马。别的,都用不着你。”

孙老汉不知,像卫伯远这样的巨富,出门在外就算是干粮也是精细的。而且也专门有人负责带了腌肉腊肉等肉食食材,不论到了哪儿,都不必担心会委屈了嘴。这还是因为追踪纪采薇走得急,所以随从们所带的东西不全也不多。否则平日里,是专门有两辆马车装着这些衣食住行之物的。他唯唯称是,就吩咐了老伴儿去烧水,他去院外给这些大爷们喂马。

卫伯远不愿意进去那间低矮逼仄的小草房,便在院子里枯树下,支了马扎闷闷地靠着树坐着。身前还专门有个人,为他捶腿揉肩,缓解马上颠簸一夜的疲惫酸痛。不一会儿,孙大娘端着热水送上来,李祥便接过来,亲手给卫伯远冲泡了好茶。

卫伯远根本没心思在这里久留,一心只想着过会儿又该去哪儿寻人。接过茶水略抿了一口,便放在了一边的破矮几上。他坐得低,视线不耐烦地瞟过孙大娘的腰间,眼睛倏忽一亮。他霍然站起身,来到孙大娘身前,指着她腰带上系着的一条银流苏,急切地问道:“这东西...哪儿来的?”

孙大娘被他唬了一跳,这群人看着都恶狠狠的,领头这人此刻看着他,连眼白都是红的。她都不指望他们能给钱,只希望他们过会儿能好好地离开就好。听他这么一问,孙大娘想到那位刚走不久的红衣小公子,不知道为什么,她朴素的善恶观让她觉得,不该跟眼前的人说实话。于是忙用手攥住了那条银流苏,磕磕绊绊地答道:“捡...捡的。”

“捡的?哪儿捡的?你再捡一个我看看!此物我认得,这是我家的东西,被人偷了,我们正在追拿她!你,到底说不说实话?!”卫伯远一把拽下那根绑在孙大娘腰间的银流苏,盯着那上面镶嵌的红宝石。

那一日,她就是用了这跟簪子拿住了他,他怎会不认得?就算物有相似,这贫妇身上戴着这么一件不伦不类的饰物,显见就不是她自己的东西。呵,她还真大方,明明已经身无分文了,还拆了首饰给这贫妇。

孙大娘万万没想到,今日竟然遇见这样的两拨人。若知如此,她说什么也不会把这东西戴在身上。她一辈子从没戴过这么好的东西,只是戴了这一会儿解解心馋,怎么就惹上了这么个祖宗?她慌得很,又怕极了卫伯远那阴鸷狠辣的模样,可又不愿意牵累那么好的小公子。一时间,她只是张着嘴,竟说不出一句整话来。

“快说!”卫伯远身边的两个家奴也恶狠狠地逼问着她,有一个甚至抽出了腰刀来。

“几位爷...有话好说。老婆子胆子小,又笨嘴拙舌,有什么不对的,您跟我说,千万莫动怒....”孙老汉在院外喂饱了马,回到院子里看到这架势,忙上前拦着,怕他们伤到了老伴儿。

“也没甚么。这是我家主公之物,却在你家婆娘身上。显见是有人偷了,赃物付给了你们。我们正在缉拿此人,老汉,你说实话...我们便不为难你们。否则....就算我家主公仁义不计较,我却要抓你们去见官的。你们这日子,也就算过到头儿了。”李祥指着卫伯远手中的银流苏,威胁着孙老汉。

平头百姓最怕见官,何况这些人本就能吓得人腿肚子发软。孙老汉不再犹豫,便把今日纪采薇和小蔻曾来此用饭的事情复述了一遍。“我们说了...不要,不要这物事,是他...非要给的。”孙老汉最后还不忘强调着,他们可不知这是什么贼赃。

“人走多久了?”卫伯远一听就知道,这绝对是她们没跑儿了。眼见着希望又一点点回到了指尖,他兴奋得连声音都在打颤。

“也就...半个多时辰。”孙老汉回答完,看看眼前这些看起来弓马娴熟的人,觉得那红衣公子大概是跑不掉了。可他也没辙啊。

“往哪个方向跑的?说实话,否则----”卫伯远突然间抽出身边一个家奴的短刀,飞快地架在了孙大娘的脖子上。“若敢骗我,回头也能找你们算账!”

孙老汉原本确实存着说谎的心,可眼见老伴儿的命捏在人家的手心儿里,况且人家财雄势大,只好跪下答道:“听那红衣公子说,他不想去河东,往幽州方向去了。大人,老儿说得是实话,千万饶命啊!”

卫伯远收了刀阴笑了几声,原本已经冷了的心突然间又热了起来。还真得感谢这根簪子,否则只怕又要与她失之交臂。他原本还想着,要去陈留和许都方向的路上去劫她们的。“都别愣着了,马上出发,去把我的夫人...接回来!”

===================================

嘎嘎新,嘎嘎热。原本第一版的纪采薇出逃,并没有这么复杂。既没有小兵甲乙,也没有孙氏夫妻。可这一版,我想加上。加上是为了使剧情丰满,使得接下去的发展更加顺理成章。因为不出意外的话,下一节,就是纪采薇在这段情感中的一个终结篇,她的人生走到了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每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足迹,毕竟这也是全文内容的一个很重要的关节,可以详细写。

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说明一下。纪采薇与卫伯远之间的脚程,目前就只差一个小时左右了。卫伯远坐的马扎,三国时有没有呢?应该是已经有了,从匈奴胡人那边传过来的,汉人那时还不惯坐高櫈,所以平时都是在榻上,跪坐还挺累的。如果过后考证到三国时还没有马扎,就让大卫坐地上好不好。

纪采薇不能走回头路,怕遇见大卫。但也没有去陈留和许都,怕中途被劫,大卫也是这么打算的。那么出了冀州,前面确实只有并州和幽州可去。大卫老窝河东其实就在并州,但在那时算是个直辖市,所以和并州分开说了。不能往并州去,纪采薇前路几乎没有选择的,只有去幽州。而幽州向来多胡人,汉时也有不少匈奴人内迁到幽州山西一带,这就接着推动了下面的剧情。

所以,下一章现代言情部分,应该会写得比较平和,因为古代部分已经到了一个小高峰。等孙策那章走完之后,情绪就会到一个拐点,不适合一波接一浪,波浪迭起。观众也许还不觉得,但我个人受不了。夹杂着写,有利于缓和我自己的写作情绪,呵呵。

大卫也是自此进入了修罗场,而且是真修罗场,因为纪采薇一点儿都不喜欢他。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纪采薇这边人生地不熟,又是半夜出逃,身体也不好不辨方向,有可能绕了远路都不知道,被追上也是自然的。那么追上了吗?预告,追上了。吓不吓人吧就问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3章 55帖:宁为玉碎 青春依旧是羊入虎口 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