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两世陌上花 > 第192章 53帖:不速之客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 3

赵云倒是听取了纪采薇的建议,如闲云野鹤般地游历至会稽郡。一路上越湖观水,过山赏林,走走停停,倒也不急于赶路。他想好好看看江东的风土人情,也好好查勘一下各处的地形地貌。毕竟今后一旦投入汉营,估计也无暇再来细看了。

此番一进城门,便看到街市上车来马走,买卖家叫卖砍价之声此起彼伏,确实是一片安宁康乐景象。与常年兵连祸结的中原一带的凋敝惨状,确实不可同日而语。可他前脚刚刚离开广陵,后脚这位孙伯符就与广陵开战了。赵云总觉得,这次孙策打广陵,似乎与那位“纪君”多少有点儿关系。当然,这只是一刹的闪念,具体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是那“纪君”怎么看,都带着几分女子的模样。回想“他”的言行举动,心中必是恋慕孙策。可既然如此,明明只是一江之隔,又为何偏偏滞留在广陵,还要求自己对“他”的行踪守口如瓶呢。即使赵云不是一个生性多事多疑的人,此时也难免会多想一想其中缘故。

他悠然地牵着马,一边继续观察着新鲜的江东风情,一边在心里暗自思索着“纪君”与孙策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牵连纠葛。而纪君眼神中深沉的落寞,又是否与那孙策有关。

赵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完全没有留意街市上的那些妙龄女子们对他投来的爱慕眼光。虽然江东向来多见美男子,但其风姿多以阴柔飘逸为主。像赵云这样气宇轩昂,一看就是北地骨架面相的英气人物,还是吸引了大批女子的清眸。

眼看着时辰已近正午,赵云抬眼一看,却正是“纪君”对他说起过的那间富雅居酒楼,便把马儿交给了迎上来的伙计,掸掸身上的尘土走了进去。丰神俊秀的赵云一进酒肆,再度马上被人们倾艳的目光所包围。他从不会为此而欣然自得,反而时不时会感到厌倦。

那一束束眼光包围着他,既是对他的一种赞美,但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隔绝。无论他走到哪里,这种被落单的感觉,从来不曾改变过。他赵子龙,小半生都是这样孤身闯荡。很多时候,就连找个能说话的伴儿也是难事。

“这位公子,您这边儿请。看您的样子,是从北边儿来的吧?一路辛苦了,快里面请,您歇歇乏。”伙计殷勤地招呼着,点头弓腰与赵云寒暄着。在店伙计看来,会稽郡虽然往来旅人众多,其中也不乏能人异士。但气度英姿能与眼前这位客人相媲美的,恐怕除了孙郎和周郎之外,倒也找不出其他人了。

赵云看到酒肆大堂里的人们推杯换盏、呼朋唤友好不热闹。他素来爱静,想自己安静地好好吃顿饭。虽然偶尔他也会羡慕这种热闹,但真正置身其中,又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于是他淡淡地问了一句:“贵店....可还有雅间么。”

“哎呀真是失礼了,今日不巧,所有的雅间...都已有了客人。公子可否将忍一下,一旦有空出的,小人马上请您过去。”伙计依旧热情地招呼着,觉得这样的客人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应该被满足的。

赵云也只好将就一下,点了店里最有当地特色的几种菜肴。可刚要坐于散座案几后,仅隔着薄薄苇帘的二楼雅间里,却传出一把慵懒的声音。“若不嫌弃,君可入内一叙,在下恰巧....也是孤身一个。”

赵云抬头,慢慢走上楼梯。刚走到一半,就透过长不及地的苇帘与地板的半尺间隔,看到里面懒洋洋地躺着一个年轻人。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地,就那么懒懒地仰卧着。于是赵云笑笑,一挑帘走了进去。坐下之后轻轻说了句“谢了”,便等着伙计上酒上菜。

“照我桌上的这些,再上一份,记我的账上。”那人仍是懒懒地躺着,懒懒地吩咐着伙计。好像浑身的皮骨都粘在了地板上,好像就要这么躺一辈子。

他身前的案几上和周遭地板上,散落着几个空酒壶和几乎没动的满桌时鲜菜肴,看来已经是独酌了有一阵子了。而伙计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地答应着,似乎非常尊敬这人。赵云想,此君若不是个巨富,最起码也是个老饕,应该是酒肆的常客了。

“那就...多谢了。”赵云却也不多推辞,淡然而有礼地回道。

这时那人才勉力支起上半身,用手肘撑住脑袋,抬脸看看赵云。赵云也趁机观察着他----他的脸已经喝得有些泛红了,俊美异常的脸上,两道浓眉拧在一起看着自己。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却是一脸多情之相,下巴上还长着一颗小小的痣。

那人看了赵云几眼之后,摸起身旁的一只酒壶,晃了晃发现里面还有些酒底,又对着壶嘴喝到尽净才说:“你...你威胁到我了。”

赵云觉得有些好笑。这话说得,没头没脑没来由。“此话怎讲?”他们明明从不认识,他对他也无丝毫恶意,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就威胁到他了?

“你....竟比我还高半头,明明是北地人,却又不糙不黑,五官又算耐看。看来...我这江东第一美男子之名,还真是难保了。”那人似是自言自语地说着,眼睛并没有看赵云,只是痴痴地看着酒肆高高的顶棚。说到最后,他竟旁若无人地笑了起来,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往事。

赵云也难得地笑了。之前他从未遇见过如此看重容貌、又如此诙谐的男子。而对面这年轻男子,赵云也不觉得他因此而惹人生厌。毕竟他的确有引以自傲的资本,那张脸也的确可说是美玉无瑕。想到这里,赵云眼前不知为何,又再一次闪过“纪君”的模样。这两人竟然有些神似,神情中都透着一样的落寞和无奈。

“君从何处而来啊?”那人一边继续喝着一边询问着,大咧咧的口吻却像故交老友一般随意。

“常山真定。”伙计把酒菜恭敬地奉上,弯腰躬身退了出去。赵云拿起桌上的酒杯,给自己倒了些酒,浅酌一口答道。

“哦...”那人语气中似乎有些失望似的,又接着问:“欲将往何处去?”

“暂且未定,想先四处游历一番再说。”赵云把玩着酒杯回答。

“阁下高姓大名?可否相告?”那人突然间坐了起来,很正经地问道。

“在下...赵云赵子龙,只是一无名之辈罢了。”赵云直视着那人探究的眼光坦然答道。

“呵,无名和无名之辈,有时并不是一回事。所谓有名者,也未必名副其实。”那人笑笑说。

虽然他不曾听说过赵子龙这个名号,但他自问看人的眼光与判断力一向不差。就凭这种豁达淡定大方的侠风傲骨,他也敢断定眼前的这个赵子龙,将来绝非池中之物。

赵云忍不住又笑笑,摇摇头说道:“君可知,在寻常人眼中,此二者...并无差别。”

“巧了,在下偏偏不是寻常人。子龙兄便不想问问...在下是谁么?”那人盘曲起一只腿,背靠着墙壁坐着,有些好奇地问赵云。

“君想说就说,不想说,亦无妨。毕竟...我只是个过客。只是...要多谢你邀我同席而饮。”赵云执起酒杯向他一敬,又饮了一小口。

那人挑起嘴角,却又似苦笑般说道:“确实如此。况且,人有名,亦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正如赵兄这般,此刻若有名望二字拖累着,又怎得逍遥纵横于天地山水之间?只恐这世上,竟再无一事可遂心如意呢。在下...孙策孙伯符,幸会子龙兄,呵...先干为敬。”说罢,又仰头喝光了满满一大樽酒。

“阁下----就是会稽郡守孙伯符?”赵云真没想到以孙策这样的身份地位,没有在广陵前线指挥战事,竟然独自一人闷坐在这酒肆里消磨时光,而且...竟像是有无限烦恼萦绕于心。

“呵,是啊。会稽郡守,孙伯符,孙策。在下...倒宁愿与子龙兄...换一换身份。”孙策轻叹一声答道。

终于部署好了一切,本想着速战速决,快点将广陵收入囊中,尽快把她找回来。奈何江东几位有经验的老将,都必须原地镇守在其他各郡县。否则一个疏忽,很容易被人钻了空子,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郡,就可能会再次丢掉。

而自己也不能亲临阵前,除了母亲力阻,众人劝谏,背后还有江夏的黄祖在虎视眈眈。万一被人知道自己不在会稽,只怕黄祖到时会突然发难。就算他再深爱“昭姬”,这世间的人情世故,也不能由着他一人之心。

也许真是欲速则不达,前线战事并不顺利。或者是孙权年龄太小,作战经验不足,战前准备做得也不够充分,竟然接连两战都败给了陈登,好在江东的损失并不算大,除了士气严重低落,军士死伤人数倒是不多。

孙策也不能因此而怪罪自己的亲弟弟,就算心里再急再怨,还是要撑着脸上的表情不破,深怕被母亲察觉。孙策还以为自己的心思藏得足够深,却不知孙夫人和孙权早已窥得了真相,广陵之战也是一场注定不会胜利的战争。

===================================

孙策赵云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我认为的。看看孙策眼中的赵云,再看看赵云眼中的孙策。肯定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可惜了,赵云不该跟着刘备的,跟着江东这些人混嘛,人以类聚是有道理的。在刘备手下,赵云其实不得烟抽,混得挺一般的。毕竟人家老刘已经有俩契弟了,谋略方面又有诸葛。一旦过完长坂坡,赵云的用武之地就不多了。不信你看,七进七出之后还有啥著名战绩吗?几乎没有了。

之所以这里敢写赵云孙策相逢相遇,是因为赵云有一段时间确实是空白状态,谁也说不清他出了守丧还干啥了,可以发挥一下想象空间。再一个就是,他一路游历,也不仅是游山玩水,对于各地地形地貌也有一个初步了解,后来才能在曹军中杀出重围。其实吧,曹老板一定是非常喜欢赵云,是真地手下留情了。否则赵云一个人杀出去还不是奇迹,要是背着个婴儿还能杀出去,婴儿还能活着,我觉得啊,不可能的事儿。阿斗最应该感谢曹老板一念之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