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三夫四侍:红尘陌路 > 第94章 李昱

三夫四侍:红尘陌路 第94章 李昱

作者:燕六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6-15 14:27:06 来源:文学城

李海夫人是个能生的,十年间生了五个闺女,李海虽说有些失望却仍存有期许,终在第十二个年头李夫人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位李小公子如今尚不足十七,生得肤色如玉,眉目清秀,尤其是那双眸子清澈纯净,不掺丝亳杂质。最难得的是他极为聪慧,三岁出口成诗,五岁落笔成章,故尔李海夫妇十分宝贝这个儿子。

李海对这个儿子期望颇高,将他圈在府中请名师教习,并亲自督促。李小公子性子绵和,倒也逆来顺受,毫无怨怼之言,每日勤勤勉勉的随先生及父亲学习。

小苏是在小公爷吴瑾的诗会上见到李小公子的。按理说他一个从五品闲职家的公子,几乎没有机会结识像吴谨这样的权贵公子,说来说去,还不是元慎娶了他堂姐,那李依依父母兄弟皆不在王城,自然与李海一家比以往亲近了些。李海不苟同弟弟的为人,却不能不怜惜侄女独身一人在王城,虽然侄女贵为王子妃,未必需要他的怜惜。

李小公子常出入三王子府,又是三王子妻弟,吴瑾邀他参加诗会,也算卖了元慎的面子。

那日,小苏从凤梧宫出来,脚步匆匆欲往吴瑾的诗会。

“郡主,王君传召。”

石玉从角落里走出来,笑着朝她揖手。

“石大监,此时王君唤我何事?”

小苏不安地皱眉,此处离凤梧宫不出百步,石玉没有去凤梧宫传召,而是不远不近的候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实在蹊跷。

石玉看了看跟在身后的小内监,啧吧下嘴道:“王君知晓郡主入宫给王后娘娘请安,便让奴才候在此处……”他没有往下说,只微不可见地躬了躬身子。

他是在表达歉意,那他是知道原因而不能明说了。小苏微微颔首,同时放慢了脚步。

聂王君唤小苏去紫宸殿,是问紫霜王后遇刺一事查得如何了,已然过去几个月,他几乎丧失了所有的耐心。

“本君要的是一击致命的证据,而非那些尚未验证的推测!”聂王君阴沉着脸,削瘦肩头肉眼可见的颤抖,他如今愈发得瘦了,衣服下的肩胛骨清晰可见。

小苏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可除了那两枚箭矢,她与元贞没有找到与毓璃宫相关的证据,也就是说如果再找不到更有力的证据,他们的努力很可能枉费。

聂王君的目光凌厉得足以杀人,小苏不敢看他,垂首默不作声地立着。即便如此,那种上位者特有的气场依旧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就像多年前,她跪在空荡荡的紫宸殿,弱小而又无助。心中不由得苦笑,尽管她已不似当年那般弱小,可她始终无法与之抗衡。

待从紫宸殿出来,里衣尽湿,她不得不先返回府中更衣。

诗会,茶会,在王城名流公子、贵女圈中不说日日都有,也是隔三差五的有人牵头举办。其间若能请到有身份,有名望的新面孔,必能彰显牵头人的能力。吴瑾办诗会,小苏、多罗这两位同窗兼死党自然得来捧场,他也因有她二人能到场而倍感有面子。

别苑中绿树蔽天,流水孱孱,但终究是夏天,贵女们大都来走个过场便离去了。多罗尚候在此处,她不善诗词,来此纯粹是给吴瑾捧场以及凑热闹。

小苏到时几近黄昏,吴瑾仍欣喜的将她引见给在场的众人,在场的大都是王城贵胄家的公子,与小苏或多或少有几分相熟。

只见小苏满首的青丝高束,用一支碧玉簪簪着,身上月白色的长袍,仅用同色长穗宫绦松松垮垮地系着,看似庸懒的男子打扮,实则更显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她一手握着折扇漫不经心地轻摇,另一手执着酒盏。

“小苏来迟了,先自罚一杯。”说话时,她一双明眸顾盼生辉,唇角噙着浅浅的笑意。她没有说是因为聂王君临时传召耽搁了,也没有说尚有许多公务未处理,只浅笑着,十分诚恳的向众人致歉。

众人为见到这样的小苏而欢喜,毕竟在场之人大都是靠着祖荫混日子,或无功名,或无实差,别说时常进宫,大多数人甚至连王君的正脸都没有瞧见过,哪像小苏是实打实的有军功在身,又是打小养在宫中的。

他们见小苏随和,并不以身份压人,频频向她敬酒,小苏均是来者不拒。这些人眼下是毫无实权,但他们的老子,乃至他们身后的家族却不可小觑,她需要结交他们,为眼下,也为将来。酒,盏盏入口,那火辣辣的滚烫由喉入胃袭遍全身,但她仍旧浅浅的笑着。

酒过三巡,小苏以为结束了,不想吴瑾拉过一位青衫少年,指着他朝小苏道:“这位乃暮云公子,宜嫔娘娘的亲侄,此次来王城参加殿试——暮云才学过人,必然榜上有名,快则今冬,迟则明春便可与你同朝共事。”

“小侯爷过誉了,”暮云朝吴瑾揖了揖手,尔后笑着朝小苏道,“暮云早就听闻郡主之名,今日一见,果真洒脱率性。”

青衫少年说罢,大大方方的朝小苏举杯,小苏亦是不拒,待饮尽,覆手将杯底朝上。

“改日小苏作东,暮云公子可莫要推托。”

“到时,暮云自是欣然往之。”青衫少年笑道。

暮云之后,又有数人朝小苏敬酒,没想到因她晚到,这好端端的诗会,竟硬生生的变成了酒局。

酒过数巡,小苏已是微醺,她笑着与他们寒暄着,一双迷离的眸子却穿过众人,落在诸人之后一位腼腆的少年身上。

那少年坐在树影里,墨玉般的发丝挽至头顶,露出脖颈处的肌肤细致如美瓷。清风徐来,他临风而坐,含羞带怯的脸上长睫卷翘,眉眼俊美。分明是个男儿身,却有一股清丽脱俗的气质,让人移不开眼眸。

“那位公子为甚不来饮酒……”小苏低声朝吴瑾问道。

“那小子家教严得很。”吴瑾说罢,拍着后脑勺,一副苦思冥想状,“他是元慎的小舅子,叫李,李……”

“你就说是不是李山的侄子,李海家的小公子?”小苏眯着眸子盯着树影下的少年,生怕他凭空消失了似的。

“是,大伙儿都称他李小公子。”吴瑾讪笑着,“我与他亦是头回见,酒喝得有些上头,竟忘了他尚在……”

吴瑾还说了什么,小苏没有听清。

“我去去就来。”

她抛下这句话,大步朝李小公子行去。尚未行两步,多罗提着裙角斜里走将过来,睡眼惺忪地拦住她。

“你咋此时才来?害得我无聊了半日。”

“临出宫,又被唤了回去,因此耽搁了些时辰。”小苏知若不是等她,多罗顶多来打个照面便会回府,或是寻一处戏园子窝上半日。

“就你贵人事多。”多罗嗔道。

“耽搁多罗郡主的时间,实是抱歉。”小苏咧嘴坏笑了下,“嗯,只不知小苏是误多罗郡主看戏呢,还是误了郡主去看小倌呢?”

“胡诌甚!我,堂堂的大齐嫡系郡主,想要什么样的男子没有,犯得着往戏园子跑。”

小苏笑而未语,一双眸子斜睨树下,余晖透过浓密的枝叶,碎金似的洒落石桌,却不见了如脱凡尘的少年。

那日诗会,李小公子的“卿卿一笑百媚生”没几日便传颂王城,成了才子佳人的传情佳句。

李小公子也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吟,便让他在这帮公候子弟中出了名。他这一出名,李海不乐意了,他一心盼着儿子读书成器,光耀门楣,儿子却与那些纨绔子弟斗酒念酸诗。当晚,他将李小公子训斥一顿,并让其跪祖祠思过。李夫人心疼儿子,与李海一通撕打,留着半寸的指甲刮花了李海的嘴角。李海自然无脸,也无心他事,整日宅在府里唉声叹气。

小苏有心结交李家人,却又不愿走李依依这条闺阁之路。正懊恼那日诗会未与李小公子搭上话时听说此事,当即请吴瑾将那日诗会上各家公子的诗词整理成册,影印了上百册送于相熟之人。当然三王子府是要送的,且还是送到李依依的闺房之中。

她又着人送了一册到李府,李海问清来人是小苏郡主府上的,勉强扯出一丝笑意接下那册子。待来人走后,李海将诗册掼在案头,他怎么也想不到向来温顺的儿子,第一回出门应酬便落了个风流的名号。子不教,父之过,他得深刻反思。然而,除了性子耿直了点,脾气火爆了点,为人迂腐了点,他找不出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尤其是个人问题上,他与夫人相守近三十载,不曾纳妾娶小,更没有流连秦楼楚馆的癖好,怎么儿子就写出这样下作的东西,还让人印成了册子,这不是连老祖宗的脸都丢净了。

他捶胸顿足,老泪纵横,看来还是对儿子太过纵容与溺爱。痛定思痛之后,他打算将儿子送到更艰苦的地方去。他们夫妻在城郊山里有一个半大不小的庄子——那是李夫人的陪嫁。庄子几乎与世隔绝,让儿子去看看农人的艰辛,说不定他会从中悟出唯有读书高的道理,或许会绝了他旁门左道的心思。

他叹着长气,心有不甘地翻开诗册。这一翻,他便停不下手了。册子里有诗有赋,约四十多首诗,其中有四五首是李小公子所作。李小公子的诗婉约如水,犹如初露小荷般清新。李海反反复复将儿子的诗与其他数十首诗对比,除了落款为暮云公子的诗功底较为深厚,其他皆无法与自己儿子的相较,越是对比,他心里越是欢喜,原来儿子不是不知廉耻。那一句“卿卿一笑百媚生,万紫千红无颜色”本是将女子与百花对比,却因传颂之人掐去首尾,被错意成了**之词。

当下,李海唤出夫人,解了儿子的禁,又将诗册示与他,并当着夫人的面鼓励了一番。同时,他也打消了将儿子送到庄子的想法,他要把儿子养在跟前,好好培养。

小苏印的诗册,既解除了李海对儿子的误会,又将李小公子诗才横溢之名传播远扬。连日来,相熟之人上门求诗文的,求指点的不下少数。李小公子正了名,小苏自然得了李家父子的感激。李海耿直,暗忖小苏郡主帮了自家,怎么也得答谢一番。但他一位闲散芝麻官,不用上朝,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只能远远地立在宫墙外的树荫下候了半日,方见小苏出了宫。

“下官李海见过小苏郡主,”李海说着矮下身子朝小苏行礼,尔后一本正经道,“小儿之事,承蒙郡主施以援手,下官无以为报,在艳阳居略备薄酒,还望郡主勿要推辞。”

小苏看着眼前高瘦白净的,穿着半旧的从五品官服的李海,微微一怔。她没想到李海以这种方式来见她。按说他要邀请自己,不应该托与自己相熟的官员出面;再或者递上拜贴到郡主府,先谋个面熟再谈邀请之事。如此直接,他不怕自己当面拒绝他,拂了他的面子?

小苏见他虽毕恭毕敬,可也坦坦荡荡,没有半点阿谀之色。到此刻,小苏算是明白了他出自世家,因何年过半百尚是个从五品。

小苏斜眸睨着他,看他的穿着也非富足,却要在王城最大的酒楼宴请自己,这一顿可要花去他一个月的奉禄……心思一转,她笑着应了。

“也好,小苏正好眼下无事。”小苏瞥见多杰慢悠悠地出了宫门,眸子随之亮,“小苏约了位友人,不知可否同往?”

李海也是实称,问亦未问拱手笑道:“幸之,幸之!”

小苏说的友人自然是多杰,她与多罗是姐妹,与多杰自然也不陌生。当即,她叫住多杰,并让李海先行。

“司兄,小苏上回着人送到府上的诗册,你可曾瞧过?”

“瞧了,”多杰沉思片刻,回味似的道,“暮云公子笔触深遂,立意磅礴,字里行间透着雄心壮志;李昱公子的诗诗意婉约,清涩中透着纯净,难得,难得啊。”

“难得二字怎说。”小苏饶有兴致地看着多杰。

“难得如此浊世,有如此心存美好的纯净之人。”

小苏想到那日余晖下的李小公子,确实纯净得不染纤尘,于是颔首道:“今日李氏父子邀约把酒论诗,不知司兄可否赏光与小苏同往。”

她笃定多杰会拒宴请,绝不会拒诗词歌赋。果然,多杰沉吟片刻道:“由诗见人,想来李氏父子也非俗人,见见也无碍。”

多杰好诗词,稍有时间便手不离卷,不仅是古今大家的诗词歌赋,就是那些新秀的文章,他都时常翻阅。

“这么说暮云公子,郡主也认识?”多杰问。

“有过一面之缘……”小苏顿了顿道,“待暮云公子秋试后,小苏约上司兄与他,咱们草舍把酒小聚。”

多杰未语,默然地点了点头,即要参加秋试,是得避避嫌。

小苏请多杰是有私心的,她要结交李海,必然得拿出诚意打动对方,而且还得不显山不显水自然而然的。多杰耿直,在司政司有铁面之称,这位李海大人为人也是正直到偏执。且李海曾在应天府做过文书,熟知律法,若能入司政司,与多杰来说,多了一个帮手;与李海来说,年过五旬还能有个正紧职务,那比什么都实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