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是在放走黄臻之后立刻就后悔了。就算不杀他,我也该把他扣留下来,这样至少能有个筹码跟李严交涉。但等我想起来派人去追,他已经上船离岸,走得远了。我派去追赶的人只能望江兴叹。
我越想越后悔,越想越焦虑,忍不住大骂派去的人,怎么不知道随机应变、开船去追?几个人不敢反驳,任我责骂。我骂了一阵想想不对,这件事难道不是应该怪我自己一时糊涂么?再说人已经走了,责骂谁也于事无补。
但我已经不能忍受枯坐着等消息了。我下了一连串命令,决定即刻动员全部水军,渡江攻打夷道城!我等不及星寰从上庸回来。他还不知道能不能如期返回。万一被孟达扣下了,我呆坐着傻等,夏侯和还有命在吗?
亲兵们立刻开始忙乱起来。一部分急忙赶去各处传达命令、紧急动员,一部分立刻开始帮我做个人准备。我心急如焚,很不耐烦他们平日里细致入微的服侍,忍不住对钱五发脾气:“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慢腾腾的!不知道快点吗!?不用弄那么仔细!”
钱五的动作其实已经很快,只是我思绪混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他看了看我,试探着小声说:“将军,命令下得……是不是太急了些?不用等沈大人他们来商议下么……”
“钱五!”我呵斥道,“你什么时候也敢插嘴军务了!?”
他立刻躬身低头:“小人不敢!将军息怒!”
“不该你过问的不要多嘴!动作快点!”
他再不敢吭声,忙为我穿戴起全套护甲,准备兵器和其它随身物品。我被动地配合,头脑并未停下思考——这道命令确实是一时激愤,具体要怎么实施、采取什么战术和策略,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冲动之下,似乎只想着兵临夷道城下,和李严面对面摆开阵势大战一场。
可他会接受我的挑战吗?应该说,肯定不会吧?如果我和李严立场对调,面对找上门去的对手,我肯定是不会搭理的。
即便如此,已经拉开的弓也不能再合上。至少,我要亲眼确认夏侯和是不是真如信中所说,仍在人世。
这时沈钟忽然急匆匆地来了,几乎是一路小跑、脑门见汗,见到我便大声说:“下官听闻将军传令水军紧急动员、全军出战,可是真的?”
“嗯,的确是真。此乃军务,沈县令无权多问!”
他不气不恼地行了一礼:“此事的确是沈钟越权僭越了。将军向来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倒让沈钟等人觉得自己有权插手军务了,沈钟知错。”
几句话说得我哑口无言,脾气也发不出,被架在当场。沈钟又道:“不过,下官还是认为动员出兵是大事。将军一无对策,二未择日,甚至没有充分动员。如此匆忙出兵,士兵们心中必然惶惑不安,实在大大不利。将军行事向来深思熟虑,此番如此冲动下令,实在令下官费解,这才贸然进言相劝。”
我努力深呼吸平复了下情绪,才说:“方才李严派人来下战书,自称俘虏了夏侯和。”
沈钟轻轻“啊”了一声,显然出乎意料。我想他应该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都认为夏侯和已经葬身江水,只是不好说出来。
“无论是真是假,我总要去亲眼看一看!”
我说罢要走,他赶紧拦住我:“将军且慢!下官斗胆想问一句——若是兵临夷道城下、看到了夏侯校尉确实落入敌手,请问将军这城是攻、还是不攻?这仗,打还是不打?将军可曾想过?”
我心头一震。他的质问的确是我没想过的。愤怒和焦躁之下,我根本想不到,倘若我真的率领水军全军出动去了夷道,万一蜀军把夏侯和推上城头,我要怎么应对?攻城吗?不可能。撤退吗?虽然可以这么做,但对于士气和我个人的威望无疑是重大打击。无论选择哪种决定,造成的后果都将比现在更为严重。
我深深吸了几口气,沉声叫钱五:“立刻去通知唐复,水军改为备战、随时待命,出征暂缓。”
钱五明显松一口气,应了一声“遵命”,立刻快步跑了出去。
沈钟深深弯腰行礼:“将军睿智!下官不才,愿意代将军走一趟夷道,亲眼确认夏侯校尉的生死!”
我吃了一惊:“沈县令可知此举有多危险?”
“下官自然有所觉悟。只是下官身为文士,不擅征战谋略,至少能够略尽绵薄之力。充当使者前去一探究竟,自问尚能做到。”
我迟疑起来。一方面我确实需要验证李严送来的战书中所言是真是假。夏侯和的生死状况,对于我接下来的作战安排至关重要。战场谋略虚虚实实,谁能保证李严说的一定是实话?但另一方面,要让沈钟这个文官充当使者,我也的确不放心。双方已经正式开战,我没杀黄臻、也没扣留他,但无法保证对方也这么光明正大。要是沈钟再被扣留,我会更加被动。
“将军,下官认为自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将军没有为难蜀汉派来的使者,对方也没有理由为难下官。再说对方手中既然已经有了夏侯校尉,若再扣留下官,并不能增加更多筹码,倒不如放下官回来给将军带话。但夏侯校尉的生死至关重要,不能听凭对方空口白话,必须切实确认。因而下官认为的确有必要走这一趟。”
我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下官不才,愿意速去速回。”
我想了想道:“你明天再去吧,以免显得我们沉不住气、过于急躁。给李严的回信怎么写,你也帮我一道琢磨一下。”
一场可能的战术失误就这样被他化解了。冷静下来之后,我感到了真切的庆幸。多亏他的及时挺身而出,否则我会陷入更大的尴尬境地。弄不好,几年的悉心经营都有可能付诸流水,要夺回夷道城更加不可能。
当晚,我精挑细选了十名最精锐善战的亲兵,作为沈钟的随行护卫。又写了一封简短的信,作为对李严战书的回应。信里写的都是些套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我跟沈钟商量了半夜,决定采纳他的建议,让他见到蜀汉将领、特别是如果能见到李严本人,试探着表明愿意赎回夏侯和的意图,看看对方打算开什么条件。
目前在江陵的人当中,沈钟的确是最适合担任这个使者角色的。虽然担心他的安全,我还是在第二天一早满怀期待地送他出城。我太需要获得确切的消息了。
我承认夏侯和突然出事,一下子让我阵脚大乱,失去了正常的冷静和理智。我本就是个偏向感性的人,即便失踪被俘的不是夏侯和,我也会设法尽到最大努力去营救。但正因为这个人是夏侯和,让我更多了无论如何都想把他救回来的执念。我也说不清这究竟是害怕以后回京面对家人责备,还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无论如何,我在这件事面前真的没法冷静下来。
江陵和夷道之间的水路,大军前进要走一天,小型快船需要半天多一点。沈钟天不亮就出发,到了天黑时分终于回来了。
我等了整整一天,用迫不及待来形容毫不为过。沈钟很明白我的心情,顾不上休息便一五一十向我禀报了此行所获。
据他所说,驻守在夷道城的并非李严本人,而是昨天来下战书的那个年轻人、黄臻。我惊讶得差点跳起来。
“这人好大的胆子!若我将他扣留下来,夷道城岂不是没了主将,唾手可得?”
“他大约是笃定自己能够全身而退。同时他也对下官直言相告,想要亲眼见见名震荆楚的南中郎将夏侯称,到底是何许人物。”沈钟略作停顿,续道:“他还扬言,‘一见之下,不过尔尔’。”
我翻了个白眼:“这人什么毛病!还真是个自大狂妄的年轻人!”
“将军不要生气……”
“我没生气。跟这种不知深浅的毛头小子有什么好生气的!更要紧的是——你见到夏侯和了吗?他真的在蜀军手上?”
沈钟点头:“夏侯校尉的确落水被俘,被关押在夷道城。下官反复表示不见到本人,不能确认他们所言属实。黄臻最后便叫人将夏侯校尉带了来,与下官见了一面。”
我顿时激动起来:“真的!?那他还好吗?伤势严不严重?他有跟你说什么吗?”
“夏侯校尉精神还好,看起来并无明显外伤,只是有些憔悴。当着黄臻的面,他只说要下官转告将军,‘夏侯家没有贪生怕死的孬种!’”
我苦笑:“的确是义权会说的话。”
“黄臻也不许校尉多说话,见上一面便叫人又把校尉带了下去。下官表明意愿之后,黄臻似乎早有准备,直接回答说若要赎回夏侯校尉,他只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该不是……”
沈钟看着我道:“正如将军所想,他只要江陵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六十、条件(上)